轻重缓急的名言
时间:2022-04-01 10:3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轻重缓急的名言
1.形容“懂得轻重缓急”的成语有哪些
1.缓急轻重 huǎn jí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2.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成语解释: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应机权变 yìng jī quán biàn
成语解释:权:权宜;变:机变。指权衡轻重缓急,因事制宜,通达机变。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若孝文卑辞匈奴,先主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4.有条有理 yǒu tiáo yǒu lǐ
成语解释: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5.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成语解释: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2.懂得轻重缓急的成语
爱毛反裘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
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不识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事。”
不知高下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寸木岑楼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
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弹斤估两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掂斤播两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
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颠斤播两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 腹背之毛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出处:《韩诗外传》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鸿毛泰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同“鸿毛泰山”。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剑首一吷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同“剑头一吷”。剑头一吷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
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出处:《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
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举足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剖腹藏珠 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青口白舌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轻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轻重失宜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
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出处:《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
《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身外之物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随珠弹雀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
3.轻重缓急
轻重缓急
轻重缓急,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zhòng huǎn jí,意思是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出自《日知录》。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事情。
示例
事有轻重缓急,不能不从长计较哩。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五回
成语辨析
【近义词】缓急轻重、有条不紊
【反义词】齐头并进
资治通鉴:经典名言20句,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名臣司马光。不同于《史记》的纪传性质。《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来编写记录史实。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他曾说为了完成此书,他眼睛累到昏花、牙齿掉落无几、神识也损耗大半。该书主要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书中记叙了从战国时三家分晋,到后周世宗征讨淮南,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本文撷取书中名言2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能广泛地听取意见,就是明;
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就是暗。
点评:魏征是贞观时期有名的诤臣。唐太宗曾经问他,如何做一个明主?魏征以此言作答。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抵御寒冷没有比厚皮袄更好的,
不被诋毁没有比自修身更好的。
点评:兖州刺史王昶曾经给两个侄子取名王默、王沉,给两个儿子取名王浑、王深。并告诫他们说:希望你们能够顾名思义,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要想不被诋毁,就要提高自我修养啊。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爱他们却不知如何去爱,
这正是害他们的原因啊。
点评:后赵王石虎任命秦公石韬为太尉,并让他和儿子石宣轮流处理尚书的奏事。大臣申钟就劝谏赵王,这样做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他们。石虎不听。
果然,后赵因为王室宗亲不睦而导致灭国。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有品德的人能够谨小慎微,
所以他们才不会招来大祸。
点评:智襄子智瑶是晋国的执政。有一次,他在蓝台设下酒宴款待韩康子和魏桓子。席间,智瑶故意戏弄韩康子,并侮辱他的家相段规。
智襄子的家臣智国就告诫说:有品德的人都能够做到谨小慎微,这样当众羞辱人家,会招来灾祸啊。智襄子不听。
后来,韩康子联合赵襄子、魏桓子一起打败了智襄子,瓜分了智氏的领地。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不会装聋作哑,
就当不好家长。
点评:清官难断家务事。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贤能的人,钱财多了,会磨损他们的志气;
愚蠢的人,钱财多了,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点评: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分别担任汉宣帝的太傅和少傅。叔侄二人以年老体衰为由,向宣帝请求退休。汉宣帝同意,并赠送他们黄金二十斤,太子刘年也赠送黄金五十斤。
疏广他们回到家乡,把黄金都分给了乡亲们。并说:教化子孙不能给他们黄金,他们有房屋、有土地,能做到勤劳耕作就行了。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把困难解决了,那么容易的就能不费力地加以纠正。
把短板解决了,那么本来就是长处的地方自然加强。
点评:做事要懂得轻重缓急,做人要懂得如何补短。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唯贤明和德行,
才能使人折服。
点评:刘备临终托孤之辞。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大丈夫答应别人的事情,
即使给予千金也不改变。
点评:一诺值千金。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不能求全责备,
应当舍弃其短处,
使用其所长之处 。
点评:管理者对待下属,应当忽略其短,使用其长。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怀疑了就不要任用,
任用了就不要怀疑。
点评:用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天不见,就应该重新刮目相看。
点评:孙权曾经劝吕蒙多读书。吕蒙推辞说军务繁忙,没时间。孙权说:又不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什么博士,只要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就行。
于是,吕蒙开始读书。等到鲁肃路过吕蒙驻地找他谈话时,鲁肃大吃一惊。说他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现在的吕蒙让他刮目相看。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只有陷入死亡之地,
士兵才会拼命求生。
点评 :韩信率军攻打赵国,背河布阵。赵国军队看到汉军如此布阵,都嘲笑韩信不懂兵法。
然而,双方一交战,韩信手下的士兵个个作战勇猛,赵军一败涂地。有人就问韩信,兵法上说要背山布阵,为何他却要背河布阵?
韩信回答说:这也是兵法上说的啊,你不留意罢了。接着,韩信说出了这句话。
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
坐着谈论时觉得高明合理,
实际执行时却发现行不通。
点评:眼高手低。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君子用才干做善事,
小人用才干做恶事。
点评:德行胜过才能称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称为小人。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能够认清时务的人,
只有那些俊杰之士。
点评:刘备在荆州时,渴求得到人才。他就找司马徽帮忙。司马徽说,能够认清时务的人,他知道两个,一个是庞统,另一位是诸葛亮。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活着的时候对当世没有益处,
死后也没有美名流传给后人,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自暴自弃。
点评:东晋名臣陶侃常用这句话自励。
农,天下之本也。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点评:汉景帝重视农业生产。
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不要认为无过就是贤德;
要把改正错误当成美德。
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义兵无敌,骄兵必败。
点评:袁绍挑选十万精兵,准备攻打曹操。手下谋士沮授劝阻袁绍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攻打曹操,不和群臣大义。袁绍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