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圣经名言(关于圣经里面的一段话,谁有拉丁文的原版)
时间:2022-04-06 05: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谈古论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拉丁文圣经名言(关于圣经里面的一段话,谁有拉丁文的原版)
1.关于圣经里面的一段话,谁有拉丁文的原版
不是圣经原文,是雷恩霍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的《安祥的祷告》(Serenity Prayer)
主啊,求你赐我们安祥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赐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以及赐智慧去区别这两者,阿们。
原文不是拉丁文版。摇滚乐手Neil Young的一个专辑封底曾用过这短祷告的拉丁文:Deus, dona mihi serenitatem accipere res quae non possum mutare, fortitudinem mutare res quae possum, atque sapientiam differentiam cognoscere.
2.求《圣经》约翰书 4章12节“我们若彼此相爱
1 john 4:12 deum nemo vidit umquam si diligamus invicem deus in nobis manet et caritas eius in nobis perfecta est.
约翰一书四章十二节: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逐句翻译:
1. deum nemo vidit umquam
no one has ever seen God.
没有人曾经看见过神。
deum: God, 神
nemo: no one,没有人
vidit: has seen,曾经看见过
umquam: ever, 曾经
2. si diligamus invicem Deus in nobis manet
if we love one another, God remains in us.
如果我们彼此相爱,上帝就在我们里面
si: if 如果
diligaus: love, 爱
invicem: for one another, alternatively, 彼此的,相互的
Deus: God,神
in: in,在
nobis: us,我们
manet: remain, 住在,保持在
3. et caritas eius in nobis perfecta est
and his costliness (or dearness, or love) is completed in us.
神的神圣的无价的爱心就在我们这里得以被实现完全。
et: and,连词
caritas: dearness, costliness, love, 无价的爱心
eius: his,他的(神的)
in: in,在
nobis:us 我们
est perfecta: be completed, 使完全
拉丁文很复杂,很多语法一句话两句话解释不明白。比如句子是没有词序的,你要自己看自己找,还有比如单词要变位,一个“上帝”这个词有好多种不同写法。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你看明白什么意思,至于为什么这样,你只有学一下拉丁文才能明白。
3.关于“圣经”的诗句有哪些
1、"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
wha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him was life, and the life was the light of all people. the light shines in the darkness, and the darkness did not overcome it. "john 1-4,5"
这是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
2、"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新约·马太福音》第7 章)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the gate is wide and the road is easy that leads todestruction, and there are many who take it. for the gate is narrow and the road is har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there are few wh o find it. "matthew 7-13,14"
这是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
3、"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 3章)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p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 sentful; 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i t bear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love never end s.
基督教是"爱的宗教",这就是使徒保罗对爱的诠释。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因这段话而皈依基督教,可见"爱是无可比的"。
4、"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5章)
where, o death, is your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sting? the sting of death is sin, and. the power of sin is the law. but thanks be to god, who gives us the victory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使徒保罗用优美的语言阐明了基督教的脉络:原罪与堕落,牺牲与救赎,胜利与永生。总体说来就是"用爱战胜死亡"。
5、"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旧约·以赛亚书》第40 章)
折磨和吐槽:在拉丁文学习中苦不堪言的西方大人物们
之前谈古论金的文章提到了德国抒情诗人海涅的一句话:
要是罗马人得先学好拉丁语,他们大概没剩多少时间征服世界。
参见 印欧语言故事之拉丁语:从韦小宝的一头雾水说起
咱们介绍了拉丁语作为欧洲古典文化的突出的符号和象征的一面,也同时不能回避拉丁语的难度以及给历代接受拉丁语教育的孩子们带来的折磨和困扰。
(童年丘吉尔)
著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7岁的时候开始学拉丁语,第一天上课,老师没有做任何解释,就递给丘吉尔一本语法书,要他学“以诗句格式排列的单词”,这其实就是拉丁语的第一组词尾变化:
Mensa a table(一张桌子,主格nominative)
Mensa o table(桌子啊,呼格vocative)
Mensam a table(一张桌子,宾格,即直接受格accusative)
Mensae of a table(桌子的,属格,即所有格genitive)
Mensae to or for a table(与格,即间接受格dative)
Mensa by,with or from a table(夺格,即副格ablative)
童年丘吉尔感叹道:
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意义何在?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冗长单调的叙述。不过,有件事我总能做:我可以把它给背下来。于是,我就在自己所能承受的愁苦极限内,开始默记老师给我的这份类似藏头诗的作业。
半个小时之后,这个其实挺乖也挺聪明(不问缘由直接就背)的孩子把这段内容背了出来,并且因为自己表现不错,鼓起勇气想让老师解释——他的困扰是:Mensa为什么同时指a table(一张桌子)和o table(桌子啊)。词尾变化和“格”解释起来很繁琐,对一个孩子很难即使,于是,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老师只好这样说:
当你对着一张桌子讲话、祈求一张桌子保佑时,就会用到“桌子啊”这个词。
看到丘吉尔不明白,老师进一步解释:
你对一张桌子说话时会用到它。
丘吉尔已经完全懵了,他嗫嚅道:
可是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啊。
老师勃然大怒,撂下了这样的话:
你要这么不礼貌,当心我处罚你,我可警告你,是重重地处罚你!
第一天学拉丁语就被老师怼得鼻青脸肿的丘吉尔从未学好拉丁语,他三次投考赫斯特军校,拉丁语每次都不及格,而且一次比一次考得差。
(青年丘吉尔)
拉丁语差生丘吉尔是拉丁语教育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
西方世界,直到19世纪末,接受今日中等教育程度的学生,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拉丁语,他们大多和丘吉尔一样,从7、8岁左右就开始学习拉丁语。整个过程大约要持续10年左右,正应了夸耶教士在1770年出版的著作的略带夸张和玩笑的说法:
六年级学什么?拉丁文。五年级呢?拉丁文。四年级?拉丁文。三年级?拉丁文。二年级?拉丁文……
(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
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提到:
这(拉丁语)是我最难熬的学科,也是我从未有过多大进步的学科……我花了很多时间做很多练习,才好不容易能够流畅阅读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但我从未学会使用这个语言讲话或写作。
看了上面这段话,或许也能明白卢梭为什么在他关于教育的名著《爱弥儿》中极力主张和提倡自然教育。
(《爱弥儿》书影)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仅仅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现实中用处不大的拉丁语,显然不是卢梭的菜。
拉丁语的基础课程就困难重重。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古代印欧语言,拉丁语有6个格(Cases,前面讲丘吉尔故事时曾经提到)、5种变格法(Declensions)、3种性(Genders,阴性、阳性、中性)、6种数(Numbers)、6种人称(Persons)、6种时态(Tenses)、3种语态(Voices)、4种语式(Principal Moods)、4种变位(Conjugations)、3种动词性名词(Nominal forms),一开始就需要熟记一大堆的规则,首先是决定名词的词尾变化和动词变位的规则。
前面也提到的德国诗人海涅的吐槽,要知道海涅的母语是德语,本身就有复杂的词尾变化,但是他就是记不住音节数目不变的名词第三组词尾变化的例外,被拉丁语搞得苦恼不堪。
不要说海涅,就连后来成为杰出的拉丁语学者的歌德,一开始也认为:
(拉丁语语法是)一套反复无常的法则,我认为这些规则十分荒谬,因为它们常被我必须分开来学的例外推翻。如果没有《给拉丁文初学者(押韵版)》这本工具书,我可能学得很不顺利。
法国作家马蒙特尔甚至因为学拉丁语学到半夜像梦游症一样坐起来一惊一乍大声背诵课文,被担心他再学下去就会疯掉的父母中断了拉丁语课程。
等过了初级的这一难关,好不容易进入阅读环节,凯撒、西塞罗等等的拉丁语文献又因为和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相去太远,继续以枯燥乏味折磨着拉丁语学子。
从这个意义上,英国女作家多萝西 ·L·塞耶斯赞美拉丁语的话可以从反面理解:
即使是最基本的拉丁语知识,也能降低学习其他任何学科的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工作量和痛苦。
这不分明是在说:拉丁语都能忍受,还有什么难度折磨不能承受呢?文化人真会弯弯绕!
拉丁语和拉丁语所代表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支柱(columns)和基石(foundations),拉丁语提高精确性,拉丁语开阔思维,通过阅读拉丁文著作学习者可以与许多作家、哲学家、领袖人物、圣贤智者进行深度的精神交流……
总之,学习拉丁语的好处数不胜数,但曾经的拉丁语作为整个中等教育的核心这一局面被历史的潮流扬弃,不但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称得上是大势所趋。
(拉丁文圣经)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拉丁语以及古典学变成象牙塔中的学问,其实也并不是一桩坏事。
虽然,它会让很多古典学的爱好者感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和惆怅。
要挽救拉丁语,并不是让很多人学这个语言但却学得很糟,而是让少数人学得专精。换句话说,我们应把学习拉丁语一事,留给具有人文主义文学修养的专业人士。
意大利大学教科书中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