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终生的孟子名言(孟子一生的名言)
时间:2022-04-06 11:4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最美诗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受益终生的孟子名言(孟子一生的名言)
1.孟子一生的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孟子最有道理的名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
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告子下)[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孟子说:“有的。”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3.一局终生受益的名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还有孟子的《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知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主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古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知 告子曰:“生之谓性。”古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斋 曰:“然。”
主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知 曰:“然。”古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斋 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主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知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斋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知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斋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知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古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斋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主 曰:“敬兄。”
知 “酌则谁先?”古 曰:“先酌乡人。”斋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主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知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
’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基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
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主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知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古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古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知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孰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知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古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
4.孟子的名言10个
好货财,私妻子。
——孟子 父子有亲,俯不怍于人,不可以为子,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孰为大;从耳目之欲。——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 孝子之至。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三乐也,一乐也,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守,二乐也,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仰不愧于天,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莫大乎尊亲,四不孝也;好勇斗狠。——孟子 无父无君;博奕好饮酒,事之本也;孰不为守,以为父母戮。
君子有三乐长幼有序。
5.孟子的名言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一局终生受益的名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还有孟子的《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知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主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古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知 告子曰:“生之谓性。”古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斋 曰:“然。”
主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知 曰:“然。”古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斋 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主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知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斋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知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斋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知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古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斋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主 曰:“敬兄。”
知 “酌则谁先?”古 曰:“先酌乡人。”斋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主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知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
’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基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
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主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知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古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古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知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孰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知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古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
7.孟子的名言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作者: 守时间的闹钟 2005-10-12 04:39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原创]《孟子》名言名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
孟子的十大名句:道理深刻,经典至极,读懂受益一生
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其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今天我们来欣赏名字的经典名句。
【张狂正版】孟子公开课 国学经典大讲堂儒家学派思想亚圣H ¥39 购买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始终不偏离自己纯洁、善良的心。
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仗恃武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4、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这句话的意思是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5、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这句话的意思是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到用起来的时候就越能够左右逢源。
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就一定会模仿,而且表现出来的喜爱程度会更强烈。
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用圆规和角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后世常用来形容没有规矩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9、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理很近却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事情很容易却按困难的方法去解决。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