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鹤绂名言

时间:2022-04-10 08:3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网 | 评论: 次 | 点击:

卢鹤绂名言

1. 卢鹤绂传好词好句好段名言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岁月无情;岁月易逝;岁月不待人。 4.时间检验一切。

5.检验真理。 6.光阴一去不复返。

7.昨日不复来。 8.切莫依赖明天。

9.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10.好景不常;朝阳不能光照全日。

11.、圣诞一年只一度。 12.快乐时光去如飞。

13.欢娱不惜时光逝。 14.时间能缓和极度的悲痛。

15.工作多,光阴迫。 16.今日事须今日毕,切勿拖延到明天。

17.明天如有事,今天就去做。 18.事事及时做,一日胜三日。

19.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20.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

21.时来必须要趁时,不然时去无声息。 2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一过,永不再来。

23.晒草要趁太阳好。 24.趁热打铁。

25.今朝有事今朝做,明朝可能阻碍多。 26.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27.因循拖延是时间的大敌;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28.潮涨必有潮落时。

2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泥鳅跳,风雨到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大水无雷,浸崩屋 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掘龙虹(短短一段),不出三天大风雨 一朝蒙雾,三朝雪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东虹日头西虹雨。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

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十雾九晴。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夜星繁,大晴天。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交云,雨淋淋。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名人名言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

2. 请你帮忙莱州市名人名言,谢谢了

莱州市著名代表人物有:西汉易学大师“费氏学”的开创者费直;东汉创造“子邑纸”的左伯;中国珠算鼻祖、三国数学家徐岳;力主抗金,与卖国奸相秦桧进行了坚决斗争的南宋参知政事辛次膺;“金元七子”之一的道教领袖刘长生;“名重当代,泽披后世”的明代大学士毛纪;明代大书法家,“神笔”刘耳枝;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家、清代名士翟云升;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清末著名的外交学家吕海寰;全国著名帽庄——“盛锡福”创始人刘锡三;现代国际知名理论物理、核物理学家卢鹤绂;全国著名戏剧学家马少波、虞棘;著名画家王式廓;“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演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鲍国安;电视剧《渴望》王虎生的扮演者著名演员孙松等。

卢鹤绂治学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为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题词“格物致知、运用自如”。并解释说,物就是物质,格就是指探讨寻求它的规律性,把客观世界物质现象规律化。有了这个规律就可以作出科学的预言,可以指导实践了。他积极主张“学理科的学生毕业后到工业部门去搞发明创造。”他认为自然科学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在中学阶段就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3. 中国著名科学家 竺柯贞的有关资料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人。

生于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他从青年时代就抱定“科学救国”的理想,一生倾心血于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和科学组织工作。

1949年以前,他先后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辟了中国的气象事业;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使浙大挺进到全国名校行列;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4. 新时代要怎样的环境才能成功

创新需要好环境,特别是这样几种环境——

1、拥有“美丽的心灵”、宁静致远的环境。

“美丽心灵”是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化,它可以允许患了精神病的教授留住校内20余年,最终获诺贝尔奖;可以放手让教授安心做学问,从校领导到系领导8年不问他在做什么,最终获菲尔兹特别奖。而40年前,不论外部环境多么不利,中国科学院还是给陈景润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他可以安心地在小屋内搞他的数学,产生了闻名全球的成果。

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会问“你的研究对经济有什么用”,也没人计算你发表了多少SCI文章。

2、能给青年人创造机会的环境。

《李政道文选》(科学与人文)正文第一个标题是“珍视机遇,创造机遇”。文内开头就说:“一个人的成功有各种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最难驾驭的。”年轻人需要各种机遇,其中一个是遇到好的引路人。什么叫“好”?还是听听李先生说的:“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好的导师和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这是省不了的,不能用网络、程序代替的。人是人,还是需要学徒—老师这个关系,需要一年、两年以上较长期精神上的培养。这样培养的人才,可以一生独立思考。”(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李政道的导师费米就是这样的老师,而改变李政道一生的叶企孙、吴大猷也是这样的老师。我们还可举出王淦昌、钱三强、卢鹤绂等等,他们都是这样的老师。

3、敢于质疑、能够激发思想碰撞的环境。

一些著名大学附近的咖啡馆,住宿学院,丹麦玻尔研究所内的饭厅都是不同思想火种碰撞的地方。科学植根于讨论。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前苏联花了75个月,英国67个月,法国102个月(据说还是靠了英国的帮助),而中国只花了32个月!为什么我国的速度如此之快?这是因为:“我们倡导学术民主。有专业特长的资深学者与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敢于争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说出了一些自己也吃不准的想法,但被有深厚功底的学者抓住并加以综合、升华,最终才突破了难题!”中国氢弹之父正是这样脱颖而出。

再举一例: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关门而出;但第二天,他的导师、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就一鞠躬,说:“你是对的。”钱学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大师的。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不拘一格选人才、行行出状元的环境。

创新人才行行都有,360行,行行出状元。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所以伟大,因为不仅出了一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而且出了没有学位的英国工业革命先锋瓦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复旦大学,不仅苏步青院士有名,工人出身的蔡祖泉同样闻名全国!如果我们的政策只优惠有博士学位的人,而不关照没有学位的人才,创新的人才体系就不完整,创新型国家就难以实现。

创新环境还应包括诚信的环境、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环境等等,在此不一一细说。

但即使从上面例举的四方面环境来看,中国的优秀文化都在里面有所体现。如果在日益优化的大环境下,能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再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创新文化,在试点基础上付之行动,政策、体制上给予保证,那我们离创新型国家就不远了。

5. 莱州名人知多少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赵法箴?Zhao?Fazhen?(1935.5.13?-)?海水养殖有关人士。

出生于山东省莱州。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兼任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顾问等。

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期,在主持获得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成功的同时,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养殖对虾研究成功,开创了中国的对虾养殖业。

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开发饵料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主持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世界产权组织金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 创新需要怎样的好环境

创新需要好环境,特别是这样几种环境——

1、拥有“美丽的心灵”、宁静致远的环境。

“美丽心灵”是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化,它可以允许患了精神病的教授留住校内20余年,最终获诺贝尔奖;可以放手让教授安心做学问,从校领导到系领导8年不问他在做什么,最终获菲尔兹特别奖。而40年前,不论外部环境多么不利,中国科学院还是给陈景润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他可以安心地在小屋内搞他的数学,产生了闻名全球的成果。

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会问“你的研究对经济有什么用”,也没人计算你发表了多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73133少SCI文章。

2、能给青年人创造机会的环境。

《李政道文选》(科学与人文)正文第一个标题是“珍视机遇,创造机遇”。文内开头就说:“一个人的成功有各种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最难驾驭的。”年轻人需要各种机遇,其中一个是遇到好的引路人。什么叫“好”?还是听听李先生说的:“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好的导师和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这是省不了的,不能用网络、程序代替的。人是人,还是需要学徒—老师这个关系,需要一年、两年以上较长期精神上的培养。这样培养的人才,可以一生独立思考。”(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李政道的导师费米就是这样的老师,而改变李政道一生的叶企孙、吴大猷也是这样的老师。我们还可举出王淦昌、钱三强、卢鹤绂等等,他们都是这样的老师。

3、敢于质疑、能够激发思想碰撞的环境。

一些著名大学附近的咖啡馆,住宿学院,丹麦玻尔研究所内的饭厅都是不同思想火种碰撞的地方。科学植根于讨论。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前苏联花了75个月,英国67个月,法国102个月(据说还是靠了英国的帮助),而中国只花了32个月!为什么我国的速度如此之快?这是因为:“我们倡导学术民主。有专业特长的资深学者与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敢于争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说出了一些自己也吃不准的想法,但被有深厚功底的学者抓住并加以综合、升华,最终才突破了难题!”中国氢弹之父正是这样脱颖而出。

再举一例: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关门而出;但第二天,他的导师、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就一鞠躬,说:“你是对的。”钱学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大师的。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不拘一格选人才、行行出状元的环境。

创新人才行行都有,360行,行行出状元。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所以伟大,因为不仅出了一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而且出了没有学位的英国工业革命先锋瓦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复旦大学,不仅苏步青院士有名,工人出身的蔡祖泉同样闻名全国!如果我们的政策只优惠有博士学位的人,而不关照没有学位的人才,创新的人才体系就不完整,创新型国家就难以实现。

创新环境还应包括诚信的环境、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环境等等,在此不一一细说。

但即使从上面例举的四方面环境来看,中国的优秀文化都在里面有所体现。如果在日益优化的大环境下,能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再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创新文化,在试点基础上付之行动,政策、体制上给予保证,那我们离创新型国家就不远了。

7. 新时代要怎样的环境才能成功

创新需要好环境,特别是这样几种环境——1、拥有“美丽的心灵”、宁静致远的环境。

“美丽心灵”是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化,它可以允许患了精神病的教授留住校内20余年,最终获诺贝尔奖;可以放手让教授安心做学问,从校领导到系领导8年不问他在做什么,最终获菲尔兹特别奖。而40年前,不论外部环境多么不利,中国科学院还是给陈景润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他可以安心地在小屋内搞他的数学,产生了闻名全球的成果。

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会问“你的研究对经济有什么用”,也没人计算你发表了多少SCI文章。2、能给青年人创造机会的环境。

《李政道文选》(科学与人文)正文第一个标题是“珍视机遇,创造机遇”。文内开头就说:“一个人的成功有各种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最难驾驭的。”

年轻人需要各种机遇,其中一个是遇到好的引路人。什么叫“好”?还是听听李先生说的:“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好的导师和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这是省不了的,不能用网络、程序代替的。

人是人,还是需要学徒—老师这个关系,需要一年、两年以上较长期精神上的培养。这样培养的人才,可以一生独立思考。”

(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李政道的导师费米就是这样的老师,而改变李政道一生的叶企孙、吴大猷也是这样的老师。我们还可举出王淦昌、钱三强、卢鹤绂等等,他们都是这样的老师。

3、敢于质疑、能够激发思想碰撞的环境。一些著名大学附近的咖啡馆,住宿学院,丹麦玻尔研究所内的饭厅都是不同思想火种碰撞的地方。

科学植根于讨论。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前苏联花了75个月,英国67个月,法国102个月(据说还是靠了英国的帮助),而中国只花了32个月!为什么我国的速度如此之快?这是因为:“我们倡导学术民主。

有专业特长的资深学者与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敢于争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说出了一些自己也吃不准的想法,但被有深厚功底的学者抓住并加以综合、升华,最终才突破了难题!”中国氢弹之父正是这样脱颖而出。再举一例: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关门而出;但第二天,他的导师、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就一鞠躬,说:“你是对的。”

钱学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大师的。这些例子都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不拘一格选人才、行行出状元的环境。创新人才行行都有,360行,行行出状元。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所以伟大,因为不仅出了一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而且出了没有学位的英国工业革命先锋瓦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复旦大学,不仅苏步青院士有名,工人出身的蔡祖泉同样闻名全国!如果我们的政策只优惠有博士学位的人,而不关照没有学位的人才,创新的人才体系就不完整,创新型国家就难以实现。创新环境还应包括诚信的环境、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环境等等,在此不一一细说。

但即使从上面例举的四方面环境来看,中国的优秀文化都在里面有所体现。如果在日益优化的大环境下,能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再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创新文化,在试点基础上付之行动,政策、体制上给予保证,那我们离创新型国家就不远了。

8.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复旦二附中校史

复旦二附中坐落于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与复旦附中比邻而居。

复旦二附中的前身为复旦子弟学校中学部,1978年成立,1985年改为现名,但作为子弟学校的性质仍不变:仍接受复旦大学和杨浦区教育局的双重领导,学生仍以复旦子弟为主体。二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初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约160 人,高中部每年招新生40人。

全校现共有7个年级19个班级,学生数约700人。学校外观质朴,但楼馆内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齐备。

“望道楼”为教学楼,“步德楼”为综合辅助楼,而“相辉楼”则是复旦二附中与复旦附中共建合用的文体馆。三座楼以复旦老校长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马相伯和李登辉等各位先生的名字命名,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复旦二附中最值得自豪的是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阵容。教师业务精湛,工作责任心强,历年来为学校屡创佳绩。

二附中目前已是众所周知的杨浦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几所学校之一,在全市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1978前,复旦大学教职工子弟主要是到江湾地区上中学,多有不便。

1978年正逢粉碎“四人帮”后百废俱兴的时代,大学部决定在复旦附小的基础上设初中班(时称“戴帽子学校”),以解决知识分子后顾之忧。当时附小在国权路681号(现“复旦皇冠假日酒家”所在地),而初中班就借居在复旦附中靠近政修路的一个角落里。

建校之初,初中部只是区区三间平房,只有一个班级,近20人,建制上委托复旦附中代管。1980年因中学部规模扩大而改名为“复旦大学子弟学校”,并增设高中班。

这时附小校址迁至政修路130号新落成的校舍 (现附小),中学部并入新校舍。同一校区内有小学部、中学部。

一楼二楼是小学部,三楼四楼是初中部,高中则设在草坪边上的平房里。大学派潘保根任“复旦大学子弟学校”校长,高小燕为支部书记,郭于和任副校长和中学部主任。

初创时期,举步维艰。学校办学条件极其艰苦,仅有一小片场地作为操场,每天学生做广播操都需要在时间上分批进行,领操台是用木板搭建的;教学设备也很简陋,就连三角尺一类的教具也从复旦附中带来,全校图书藏书量只有1407册。

虽然艰苦,但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还是很有所作为,曾荣获“全国少先队创新发明奖”等可引以为傲的荣誉称号;学校还尽全力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1982年的“六一”晚会“吸引了几乎半个复旦大学的家长,当时大学校长苏步青在北京开会,没能亲自参加还表示甚觉遗憾”。(老领导回忆实录)中学的建立与发展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倾力支持:苏步青校长曾亲自与潘校长一起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并且从经费到设备都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周边协作单位也及时施以援手。

1983年,原初中部那三间平房升高为两层楼房,初高中都迁了过去。同年潘保根调往大学部,郭于和为校长,李岚为党支部书记。

1985年学校又将楼房向西扩大为五间,向上增高为三层,校舍容量更大了。同年,子弟学校中学部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简称“复旦二附中”) 1985年郭于和退休,新任校长为吴迪惠。

吴校长的远见卓识使得学校成为当时全市仅有的拥有计算机房、有专业计算机教师的初中学校。他还善于借助各方力量改善办学条件。

1986年,学校在复旦大学、复华公司的资助下,购置了10台C64计算机;同时复旦大学还资助了一批图书;1988年复华公司又捐赠了12台长江学习机。考虑到办学效益问题,1988年1月由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将高中部交给复旦附中委托培养。

每年招收一个班,40人。1990年,复旦二附中迁入政修路215号(即现在的学校所在地),拥有3024平方米的新校舍。

新校园规划时,校领导重点强调了多媒体教室和阶梯教室的建设,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电化教学的公开课,有力地推动了电化教学进程,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大有裨益。虽然当时体育场地还比较狭小,各种设施还相对比较落后,但已基本能满足师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由于学校的性质,经费主要来自大学部,还有一部分来自各方募捐。当时“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捐赠了一批课桌椅,大学图书馆资助了一批图书。

198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卢鹤绂先生捐赠一笔2万元的基金,以其利息作为 “卢鹤绂奖教金”,奖励优秀教师,如此实行了三年。1991年,吴迪惠调回大学工作,陈金珠接任校长,直至1998年退休。

前后两位校长都很关注素质教育,走出去,请进来,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精彩纷呈——1985年,学生自发成立了校足球队。

这支队伍快速成长,1988年取得杨浦区初中生足球比赛第一名,1989年获得上海市“新民晚报杯”初中生足球比赛第五名,1996年——1998年期间,校足球队每年代表上海市中学生参加“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日、韩、港、沪四地中学生足球交流活动”。1998年成立的校篮球队也屡获佳绩。

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是活跃。科技教育独树一帜——为配合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复旦大学计算机房。

1988年9月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在当时的国内是一件很大的喜事,学校立即组织学生到科研所听有关学者讲登。

9. 中国历史名人谁是浙大毕业的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8年当选 苏步青 竺可桢 罗宗洛 贝时璋 吴定良 马寅初 柳诒征 1958年当选 吴健雄 1959年当选 李政道 王世中 1959年当选 顾毓琇 1968年当选 杨忠道 钱穆 1970年当选 项黼宸 1974年当选 周元燊 1978年当选 方怀时 1988年当选 郭晓岚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贝时璋 蔡邦华 蔡昌年 蔡金涛 曹楚南 陈吉余 陈建功 陈力为 陈清如 陈述彭 陈望道 陈耀祖 陈宜张 陈蕴博 陈子元 陈左宁 程开甲 程民德 程孝刚 池志强 戴立信 丁仲礼 董石麟 杜庆华 冯纯伯 冯新德 干福熹 谷超豪 顾功叙 郭可信 韩祯祥 贺贤土 洪伯潜 洪孟民 侯虞钧 胡宁 胡海昌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乔木 黄宪 黄秉维 黄鸣龙 黄文虎 纪育沣 金国章 金鉴明 金庆焕 金善宝 李竞雄 李兰娟 李政道 李志坚 梁希 梁守盘 林俊德 林励吾 林祥棣 刘大钧 刘恢先 刘盛纲 刘守仁 楼之岑 卢鹤绂 卢嘉锡 路甬祥 陆熙炎 陆学善 吕敏 罗宗洛 麻生明 马叙伦 马寅初 毛汉礼 潘家铮 潘镜芙 潘云鹤 钱令希 钱人元 钱三强 钱志道 钱钟韩 钦俊德 任美锷 邵象华 沈昌祥 沈家骢 沈善炯 沈寅初 沈允钢 沈之荃 施教耐 施履吉 施雅风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元复 孙优贤 谭其骧 谈家桢 唐孝威 涂长望 汪槱生 汪猷 汪胡桢 王序 王元 王葆仁 王淦昌 吴晗 吴浩青 吴健雄 吴硕贤 吴文俊 吴学蔺 吴征铠 吴中伦 吴祖垲 夏鼐 夏道行 向达 谢学锦 谢义炳 徐僖 徐承恩 徐光宪 徐世浙 徐元森 徐芝纶 薛鸣球 杨福愉 杨奇逊 杨裕生 阳含熙 姚錱 叶培建 叶笃正 袁权 章名涛 张德庆 张嗣瀛 张友尚 张肇骞 张直中 张钟俊 赵九章 赵梓森 郑树森 支秉彝 周志炎 朱壬葆 朱位秋 朱祖祥 庄逢辰 邹元爔 岑可法 阙端麟 竺可桢 裘法祖 [编辑]其他知名校友 数学家 陈建功 苏步青 卢庆骏 程民德 夏道行 王元 胡和生 石钟慈 沈昌祥 丘成桐 杨忠道 林芳华 汪徐家 熊全治 周元燊 励建书 刘克峰 物理学家 李政道 胡刚复 王淦昌 何增禄 束星北 化学家 王琎 周厚复 吴征铠 卢嘉锡 徐光宪 王葆仁 [编辑]曾于该校就读 政治家陈仪-台湾省主席、浙江省主席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未毕业) 数学家谷超豪 [编辑]曾于该校任教 政治家黄郛-中国总理,摄行总统职务 政治家陈布雷-蒋介石侍从室主任 政治家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央局书记 史地学家张其昀-教育部长,总统府资政,中国文化大学校长 军事理论家蒋百里-陆军上将 军事家周承菼-浙江都督,浙军总司令,国军陆军中将 军事家蒋尊簋-浙江都督 军事家史久光-民国将领 军事家李斐然-民国将领 新文化运动先驱夏衍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国立北平大学校长 著名教育家许寿裳 著名教育家郑晓沧 著名教育家钱家治 一代词宗夏承焘 著名画家丰子恺 杰出物理学家吴健雄 中国摩尔根遗传学家谈家桢 敦煌艺术研究家常书鸿 数学史家钱宝琮 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 书坛泰斗沙孟海 经济学家马寅初 气象学家竺可桢 国学大师马一浮 地质学家叶良辅 心理学家陈立 蚕学家孙本忠 机械工程学家程孝刚 林学家梁希 农学家许璇 农学家丁振麟 林学家邵均 畜牧兽医学家虞振镛 农业昆虫学家祝汝佐 蚕业教育家葛敬中 农业昆虫学家周明牂 植物病理学家陈鸿逵 园艺学家吴耕民 土壤学家朱祖祥 导弹专家梁守盘 工程力学家钱令希 电工学家王国松 药用植物学家刘宝善 农艺学家卢守耕 人类学家吴定良 化学工程学家李寿恒 传染病学家王季午 昆虫学家蔡邦华 教育学家孟宪承 物理学家张绍忠 法学家李浩培 航空力学家范绪箕 生物动物学家蔡堡 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国立台湾大学第一任校长 小说家查良镛(金庸)。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与诺奖擦肩而过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与诺奖擦肩而过

北绛

2014年6月7日,是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的百岁诞辰。他在天津河北区胜利路403号的旧居至今仍被保留。临街的三楼上有卢鹤绂的书房。

祖籍山东省莱州市的卢鹤绂出生在辽宁沈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四年后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

当时原子物理学是整个美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质谱学正处于创始时期,质谱仪必须由实验者自己设计装置。1937年,初到美国不久的卢鹤绂就制成了一台180度聚焦型质谱仪,用来研究热盐离子源的发射性能。在用质谱仪测量锂7及锂6离子释放量的比值时,发现此值在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从而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他的硕士论文《热盐离子的质谱仪研究》以及实验本身,被国际物理界公认是一种创举。1953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一书中,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

卢鹤绂还使用时间积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得锂7及锂6的天然丰度比为12:29,有美国媒体因此在头版报道了《中国人在称原子重量》。卢鹤绂创造性的实验和研究解决了前人从未准确测定的问题,他测定的数值被选定为同位素表上的准确值,被国际同位素表沿用了50多年,一直到1990年美国核数表引用的还是这一测定值。1958年,英国剑桥大学沃尔士著的《质谱学》介绍了他的时间积分法,认为这项成果来之不易。

卢鹤绂1939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当时正值铀235核裂变的发现震惊全世界物理界之际。如何用特大的质谱仪长时间积累出足够数量的铀235,是当时面临的难题。卢鹤绂马上开始了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扇状磁场对入射带电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适原理,并据此设计制造了一台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1941年他以题为《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一研究成果,因涉及当时保密领域而被扣发。博士毕业论文的全部提要直到1950年,才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刊物《核科学文摘》上发表。

拿到博士学位后,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抗战中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如何制造原子弹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卢鹤绂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就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了《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简要阐明了估算铀235临界质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发表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这一文献已被世界上广泛引用。

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卢鹤绂一边致力于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容变黏滞性理论,进而首次推出容变弛豫方程,并以此对经典流体动力学方程(纳威尔—斯托克斯方程)进行扩充,以容纳容变黏滞性。一系列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弛豫压缩基本方程被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同时,卢鹤绂还延续了之前对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

1952年夏,卢鹤绂被调到复旦大学讲授“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学”两门课程,他自编教材,结果听课学生猛增,每班学生近百人。1957年他被任命为原子核物理教研室主任,参与了原子能系的筹建,并积极参加了创建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工作,担任该所副所长兼一室主任。

在数十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卢鹤绂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我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与诺奖失之交臂,他却实践了自己信奉一生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