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的名言

时间:2022-04-10 22: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小话诗词 | 评论: 次 | 点击:

钱塘的名言

1. 钱塘大江钱塘大江的名言是什么

关于钱塘江的著名诗句有: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忆钱塘江】宋诗-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塘江待潮】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钱塘江潮】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宋诗-杨蟠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宋诗-朱继芳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明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明方行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清 阮元

【晚渡钱塘江】清 王荫槐

【钱塘观潮】清 汤金钊

【钱塘观潮】清 林以宁

2. 关于钱塘江的名言名句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白《横江词》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观浙江涛》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3. 描写钱塘江的名句

咏浣纱溪 王昌龄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柳 寇准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洒泉子 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西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

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4. 我需要一个关于钱塘江的名人名言

钱塘江潮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晓踏寒山自负薪,江上女儿全胜花,秋云入战城,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南风为解佳人愠,不尽海涛声。

至竟朝昏谁主掌,晚潮初落见平沙。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猛过西陵只有头。

漫道往来存大信,罗刹江边地欲浮代卖薪女赠诸妓 白居易

乱蓬为鬓布为巾,过此白髭生。

秋过钱塘江 贯休

巨浸东隅极。潮来稳。钱塘江上须忠信,好骑赪鲤问阳侯。

渔家傲 送台守江郎中 苏轼

送客归来灯火尽。江水似知孤客恨,黯黯长空一道斜。频寄问。游人千万里,着红骑马是何人。

黑气腾蛟窟。因知吴相恨。西楼淡月凉生晕?

浣纱女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

有似钱塘江上望。

望淮口 王安石

白烟弥漫接天涯,山吞大野平。明日潮来无定准。舟横渡口重城近。莫学时流轻久困。

一种钱塘江畔女

5. 有关于钱塘江的诗词名句

1.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浣纱女》唐. 王昌龄 2.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唐. 李贺 3.一种钱塘江畔女,着红骑马是何人? --《代卖薪女赠诸妓》唐. 白居易 4.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杨柳枝词八首》唐. 白居易 5.吴公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塘小江曲。 --《杂歌谣辞》唐. 温庭筠 6.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喜刘景文至》宋. 苏轼 7.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送郑户曹》宋. 苏轼 8.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桐庐县作》唐. 韦庄。

6.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或名言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忆钱塘江】宋诗-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塘江待潮】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钱塘江潮】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宋诗-杨蟠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宋诗-朱继芳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明方行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清 王荫槐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清 林以宁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

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

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

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

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

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

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

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

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

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7. 有关于钱塘江的诗词名句

1.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浣纱女》唐. 王昌龄2.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七夕》唐. 李贺3.一种钱塘江畔女,着红骑马是何人?--《代卖薪女赠诸妓》唐. 白居易4.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杨柳枝词八首》唐. 白居易5.吴公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塘小江曲。--《杂歌谣辞》唐. 温庭筠6.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喜刘景文至》宋. 苏轼7.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送郑户曹》宋. 苏轼8.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桐庐县作》唐. 韦庄。

8. 我需要一个关于钱塘江的名人名言

代卖薪女赠诸妓 白居易 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踏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塘江畔女,着红骑马是何人?浣纱女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望淮口 王安石 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渔家傲 送台守江郎中 苏轼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

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

舟横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

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

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钱塘江潮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 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钱塘的名言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这是宋仁宗对杭州的赞美之词。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的名城,也是一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景的城市。自古以来,杭州就是繁华的地方,春秋时代,杭州先属吴,后属越,秦代定名为钱塘县,隋改名杭州,五代吴越也在杭州建都。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古代将吴兴郡、吴郡、会稽郡称为三吴,而杭州在古代就属于吴郡。所以柳永在杭州写下的名作《望海潮》中就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名句,那是词人柳永从地理角度与纵横的时空角度来写杭州悠久的人文历史的。

杭州是一座多水的城市,而西湖的水则是这座城市最为显眼的名片,西湖水量充沛,有多条山涧溪水注入,像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长桥溪这四条天然的地表水不约而同地向一个地方流去,形成了风姿绰约的西湖。

除了西湖这个天然形成的湖泊之外,杭州还有很多利用天然水系形成的人工湖。据《梦粱录》记载:“涌金池,在丰豫门里,引西湖水为池。”除涌金池之外,圣母池、白龟池、金牛池、龙母池等都是通过渠引西湖水而形成的人工湖。这些湖泊都是相通的,可以乘坐游船,一览湖光山色。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西湖湖畔峰峦秀拔,林深树茂;湖上游人如织,笙歌阵阵;湖畔风景宜人,游人络绎不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官杭州时,就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的令人惊羡的诗句来赞叹西湖湖畔的美景。

杭州的南面,钱塘江水滚滚东流,奔向大海,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潮起,江面波涛汹涌,状若万马奔腾,势不可挡,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写下优美的诗篇,就连宋仁宗也由衷地赞叹道: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西湖周围的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横跨在西湖和钱塘江的玉皇山雄姿俊秀。登临玉皇山可一览湖光山色、浩渺江天;西湖北里湖北岸的宝石山,五云山,南、北高峰等群山将西湖环抱。西湖东南还有山势绵亘起伏、延伸至市区的吴山。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西湖,犹如一块被镶嵌在群山中的蓝宝石,当春水生发之时,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位于杭州吴山上的有美堂,是一座修建于北宋仁宗年间的名楼,有美堂左临钱塘江,右瞰西湖,是登临远眺、饱览美景的理想去处,更因为宋仁宗“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题词而名扬天下。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杭州,这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诗人们最愿意描摹、抒写、赞美的城市了。杭州的人文和历史融汇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诗人们在描写杭州的人文历史、习俗景观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诗人们更愿意用自己的视角去体验杭州的自然美,用心去感受杭州的魅力,用诗歌去赞美杭州的点点滴滴。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如果说有一位诗人为杭州的人文图景增添了流光溢彩的笔墨的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他与杭州百姓一道疏浚西湖,以苏轼的名字命名的“苏堤春晓”,历经千年的时光,依然是引人入胜的西湖十景之一。

元祐年间杭州遭水灾,他身先士卒,组织民众抗洪救灾,与民为便。为防止疾病蔓延,苏轼积极筹措钱款、人力物力,他调度有方,以身作则,带领医生治病救人。他在杭州众安桥建立了“安乐坊”,被后世认为是我国公立医院的创始人。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苏轼决心尽自己的努力使杭州山水增色,为民众造福,他谱写了一首首描摹赞美杭州的诗歌,他的到来为杭州平添了一抹人文风采。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下旬,苏轼以杭州通判的身份抵达杭州。这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山明水秀,富庶繁华,尽管已是隆冬季节,晴朗的日子里居然还能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热闹的商业街,陈列着丝绸、织锦、陶瓷工艺品、龙井茶等各色各样最负盛名的杭州特产以及从各地运来的生活日用品,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川流不息。举世闻名的西湖,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城区的西部。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苏轼一到杭州,就情不自禁地陶在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许久不曾有过的宁静、清新和愉悦,那些难以排遣的烦恼和郁闷不知不觉消融在山间水畔,不见一丝痕迹。纯净的大自然将他活泼开朗、好动的天性重新激发起来,也将他的诗心与灵感重新激发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杭州温暖明媚的怀抱中去。

杭州之美,莫过于西湖,那里一年四季美景如画。西湖的诗情与画意在苏轼的笔下得到了完美贴切、形神兼备的诠释,诗人眼中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这首诗成为西湖美景的最佳广告词与经典的城市宣传语。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西湖就像那风华绝代的美女西施,丽质天成,浓妆淡抹,无不相宜,无论晴天雨日,西湖总以她的旖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苏轼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无与伦比的美丽,遂成为千古绝唱,也因苏轼的诗歌,“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就这样,苏轼很快融入杭州美丽的山水自然中,也很快融入欢快悠闲的杭州文人群中。他早已才名远播,又加上热情诙谐,心胸阔大,极易与人相处,各种各样的宴饮聚会,大家都喜欢有他在场。在朋友欢聚的时刻,从苏轼的笔尖流泻出的一首首诗词,会为聚会增添许多乐趣,也会让聚会的气氛满溢起来。

在美景、佳肴与情趣相投的朋友们众星拱月似的环绕下,苏轼几乎感到已经达到这样一种人生快乐的高境界。如果说是杭州温润的山水让苏轼沉浸在这一方水土中的话,那么可爱的杭州人与杭州的文人群体让苏轼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归属感。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爱上一座城,无需要太多的理由,山水有情、风光可爱就已经足够了。

苏轼在杭州,饱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与人文风景,他对杭州周边的风光也是非常向往的。有一次,苏轼去杭州治下的富阳出差,忙完工作后,他带着满身的轻松与惬意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富春江。他沿着水路从新城一路到桐庐,舟行富春江上,苏轼沉浸在风光宜人的山水中,这让词人心旷神怡。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富春江,是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全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区。富春江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南朝文学家吴均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形容富春山水。

富春江两岸有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曾漂流过富春江,并留下大量诗词佳作。南朝文学家吴均当年漂流富春江后写下了千古名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富春江山水中那份天然的休闲意境和乐趣,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无数人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在富春江隐居,他临摹山水情境,用画笔展现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境内一带的美丽风景,从而创作出了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早于黄公望的文学家苏轼,以音乐与词章结合的文学形式“宋词”,写出了富春江山水多姿多彩、风光绰约的美景。苏轼与黄公望,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自然之美,何尝不是殊途同归的艺术境界呢?

走进苏轼的富春江词作,开篇六句,词人描写了清澈宁静的富春江美景: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湛蓝澄澈,水色清明澄净,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优哉游哉,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上,白鹭蹁跹,悠闲自得。

苏轼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富春江山水风光,体现出苏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既写出了词人舟行江上的体验和感悟,也创造出唯美动人的意境。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

阳光映射下的富春江,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霜天拂晓的富春江,是略带清冷而幽深的景象;月光之下的富春江,是一片流动着光和彩的晶莹剔透的水的世界。词人笔下的富春江山美不胜收。

词的上片写富春江水,下片专写富春山色。对于富春江水,苏轼用笔细腻,用词精当,而对于山的描写则是删繁就简,犹如绘画中的勾勒技法一样。在苏轼眼中,富春江两岸山连着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这样的描写手法体现了词人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历经了沧桑,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才发现,至简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至简的山,至简的水,这不就是苏轼所追寻的至简生活的体现吗?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名士严子陵,不愿出仕,隐居在富春江上,终日垂钓。有的人说严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沽名钓誉。苏轼也笑严子陵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

历史长河中的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唯有青山依旧,它以亘古不变的姿态迎接着变幻的时空,以妩媚动人的姿态迎接着时空长河中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隐者和游人。

词作以“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样极富镜头感与韵律感的文字收尾。远山连绵,重峦叠嶂;萦绕在山间的白云,变幻着诗意的身姿;映照在晓山的一缕缕晨光,让山峦格外青翠妩媚。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借用辛弃疾的这句名言能很好地诠释苏轼游览富春山水的心情。大自然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

苏轼以景结情,在词中将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光溢彩的、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苏轼因缘自适、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词作读来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苏轼寻访富春江的旅行,既是空间之旅,也是一场从当下返回从前的时间之旅。而时间上的过去,即是空间上的过往历史与过往云烟。当下与过去的断裂构成了旅行的前提,也使旅行成为必要,因为行程的那一端,在抵达之前,还属于一片未知的、亟待探访与追寻的诗意。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苏轼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都很有名,他取得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成就,可以说,苏轼是那个时代的官吏中的杰出代表。北宋的官吏,大多是饱读诗书并通过科举途径进入仕途的,他们也都是具有相当造诣的文人,诗词歌赋是他们的必修课,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

所以,在杭州时期的苏轼与他的同事之间是有共同语言的。在工作之余,苏轼会邀约志趣相投的同事来一次有诗和远方的畅游,他们游览西湖,他们也像白居易那样在杭州天竺寺寻味桂花,他们会在农历八月中旬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他们觥筹交错、诗酒唱和,他们的足迹踏遍杭州的一山一水,工作之余的交往让苏轼密切了与同事的关系。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爱上一座城,无需要太多的理由,山水有情、人物可爱就已经足够了。在杭州,苏轼与相处过的杭州知州沈立、陈襄、杨绘等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有一个人与苏轼的关系最为融洽的,他就是苏轼来到杭州结识的第二位杭州知州陈襄(陈述古)。

从熙宁五年五月到熙宁七年六月,长达两年多时间,苏轼多数时间都是在和陈襄的相处中度过的,关键是苏轼与陈襄在政见上的不谋而合。

苏轼与陈襄不仅政见相同,在处理杭州事务的配合上也是很默契的,尤其是在一些大事的决断上,更是不谋而合。他们精诚合作、共建杭州的事迹也成为杭州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他们不仅同心协力建设杭州,也携手同游杭州山水,两人之间的诗词唱和也很频繁,苏轼外出执行公务,同样有大量诗歌寄给陈襄,如熙宁七年,苏轼到常州、润州赈灾,在回来的路上,就给陈襄寄去了“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的诗句。

陈襄离任,苏轼在送别时,写下了“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须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的词章,表达内心对这位好友依依不舍的眷念之情。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如果说有一首词,能体现苏轼对陈襄的友情,那么这首《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则将这种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这年冬天,苏轼因公从杭州出发,到常州、润州去出差,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元旦的时候,苏轼乘舟经过丹阳,两岸的江梅在寒风中绽放。

此情此景,让苏轼联想到他与陈襄在杭州携手同游、共赏梅花的往事,这也引发了词人内心对同事兼好友的怀念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寄给远在杭州的陈襄。

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词人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往事,西湖湖畔的风景胜地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欢声笑语。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往事历历在目,他们平常经过的地方,都会题诗吟咏。他们游览所至,都要诗文切磋一番,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所以苏轼说“绣罗衫、与拂红尘”,这两句中寄寓了太多的对时光与往事的回忆,说白了,就是苏轼对他与陈襄携手同游杭州的回忆。

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苏轼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首词的小序“丹阳寄述古”就已说明,这是他写给陈襄的一首词,而那个思念他的人正是陈襄。

然而词人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朋友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景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以及杭州城外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杭州的山水、杭州的人文古迹、杭州的风景名胜。本来是他们时常去游赏的,他们的游赏活动为杭州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增添了诗意的空间与人文底蕴。

美丽的西湖,是他们无数次携手畅游的地方,在词人看来,他是这么怀念杭州,那么杭州山水、人文古迹与风景名胜也会怀念像他这样的游人的。

杭州的山水有情、风光可爱。杭州的山水、风光、名胜,以至于在晨光夕阳与朝云暮雨沐浴下的杭州,和词人内心的情感悸动是那样合拍,是那样贴切。

很显然,词人在这里给杭州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词人的言外之意是说,杭州似乎也在召唤着他。从这三句中,能看出苏轼是有多么热爱杭州。

苏轼以知音般的情怀,写下一首首杭州赞歌,美丽的文字惊艳了时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要靠心灵去感悟,美要靠智慧去升华,美要靠文字体现流传,用文字写出来的美足可以惊艳时光。

苏轼与杭州的山水风光、人物风情融为一体,他以审美的心境与杭州对话,杭州不同时令、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湖光山色、风物人情,被具有敏锐审美触觉、丰富文学素养和浪漫情怀的苏轼用如诗如画的文字记录下来。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苏轼就是杭州“高山流水”般的知音。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