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情感名言
时间:2022-04-11 21: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人间子言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家情感名言
1. 关于家的名人名言,十条
★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
★ 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 --[法]卢梭
★ 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 我相信家庭与外界是决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美]萨提尔
★ 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威·斯汤福德)
★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2. 《家》里面的名言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
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家》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他这样想着,前面的幻景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再没有时间去悲惜被他抛在后面的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一“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
------《家》
人的身体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却不可以
3. 查找一些古诗名句1.抒发强烈爱国情感的名句.2.表达思念家乡及亲人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 关于亲情的名人名言
—— 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箜篌谣>。
—— 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就是母亲 父子不信,报之以李------<诗经。 亲情是一根古老的藤,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亲人离去.卫风.抑>,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报之以琼琚------<,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木瓜>.大雅; 投我以桃,是一个家庭的自我标榜。
——孟郊 在历史的长河中.(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亲情,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报得三春晖,则家道不睦,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人类永恒的话题 亲情;<,不养子不知父母恩,那便是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 ——英语 谁言寸草心,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
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育儿才知报娘恩. ---高尔基 结交在相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投我以木瓜;>诗经。 ——武则天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即使有一天。 ----罗曼 舒适。
5. 巴金《家》的名言摘抄不少于四十条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
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 巴金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 巴金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 巴金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 巴金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 巴金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 巴金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 巴金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 巴金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 巴金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
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 巴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 巴金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 巴金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巴金 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 巴金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
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
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岸边树上送出清脆的鸟声,几种不同的鸟竞赛似地唱着它们的最美丽的歌曲。两只翠鸟忽地从柳树间飞出,掠过水面往另一个树丛中去了。
它们的美丽的羽毛带走了众人的眼光。 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祖国建成人间乐园,但是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一九八○年与杨振宁谈话 ●那些时候,那些年我就是在谎言中过日子……我回头看背后的路,还能够分辨这些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
我踏在脚下的,是那么多的谎言,用鲜花装饰的谎言—《随想录.真话集》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底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底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底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底受苦而哭—《复仇》 ●现在,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的事—《随想录.一篇序文》 ●是作家,就该用作品同读者见面,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总得留下一点东西。
我不需要悼词,我都不愿意听别人对着我的骨灰盒讲好话—《随想录.大镜子》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 巴金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 巴金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 巴金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 巴金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 巴金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 巴金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 巴金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
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 巴金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 巴金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 巴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 巴金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 巴金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金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
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 巴金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 巴金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
6. 关于爱家的名人名言
家园,世界的乐园(德国)
鸟自爱巢人爱家(英国)
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英国)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泰)
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威·斯汤福德)
还有相关的诗,你要不呢?也给你吧。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储光羲《采菱词》)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刘长卿《赠元容州》)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7. 有关家的名言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
●居家有二语,曰:惟怒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洪应明
●有办法把家庭治理好的人,一旦国家有难,必能成为有作用的人。
——索福克勒斯
●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负的最终目的。
——塞·约翰生
●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
——塞·约翰生
●有德的妇人,即使容貌丑陋,也是家庭的装饰。
——莎士比亚
●男子为了各自家庭而承担的工作,是努力支撑、发展和维护他们的家;至于女子呢?则是努力维护家庭的秩序,家庭的安适和家庭的可爱。
——罗斯金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卢棱
●没有了家庭,在广大的宇宙间,人会冷得发抖。
——莫罗阿
●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
——歌德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萧伯纳
●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萧伯纳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歌德
●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莎士比亚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那种从早到晚,整天厮守的幸福,我受不了。我可以当一个非常好的丈夫,只是要给我一个像月亮一般的妻子,它将不是每天都在我的天空出现。
——契诃夫
●那些缠扭着家庭的人,命定要永远闭卧在无灵魂世界的僵硬的生活中。
——泰戈尔
●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富兰克林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对于亚当,天堂是他的家,而他的后裔,家就是天堂。
——伏尔泰
●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
——三毛
●对男子来说,社会是战场,是令人不断处于紧张状态的舞台,而家庭则是心灵唯一的绿洲和安憩之地。
——池田大作
8. 关于家的名言
关于家的名言 ○家园,世界的乐园(德国) ○鸟自爱巢人爱家(英国) ○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英国)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泰) ○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威·斯汤福德) ★ 唐诗中的“家”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
(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
(储光羲《采菱词》)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刘长卿《赠元容州》)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A mother is not a person to lean on but a person to make leaning un-necessary. (D.C,Fisher, American female novelist) 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美国女小说家 菲席尔.D.C.) All happy families are lik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Leo Tolstoy ,Russian writer)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国文学家 托尔斯泰.L.) All I am , or can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president)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美国总统林肯) As a modern parent, I know that it's not how much you give children those counts, it's the love and attention you shower on them.A caring attitude can not only save you a small fortune, but also even make you feel good about being tight-fisted and offering more care than presents. (O,Hare Noel, American writer) 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
(美国作家 诺埃尔.O.) Be it ever so humble ,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John Howard Payne, Averican drmatist and actor)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美国剧作家、演员佩恩. J. H.) Every soil where he is well, is to a valiand man his natural country. (Masinger Phililp, British dramatist) 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英国剧作家 菲利普.M.) Go where he will, the wise man is at home His harth the earth, his hall the azure dome. (R.W.Emerson, American thinker) 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R.W.) Happy are the famil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of parents is the reign of affection, and obedience of the children the submission to love. (Francis Bacon, British philosopher)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英国哲学家 培根.F.) He is the happiest ,be he King or peasant , 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German dramstist and poet)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国剧作家、诗人歌德. J.W.) Home is the girl's prison and the woman's workhouse. (Grorge Bernard Shaw, British dramstist) 家是姑娘的监狱,女人的教养院。
(英国剧作家 肖伯纳.G.) Home is the place where ,when you have to go there , it has to take you in. (Frost Robert, American poet) 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美国诗人 罗伯特.F.) How sharper than a serpent's tooth is to have a thankless child. (William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W.) Husbands and wives in the process of divorce (and those in the throes of another argument )easily fall into the trap of denigraging the other, publicly if possible, and as often as possible. (Howards Mel, American writer) 正在闹离婚的(包括那些处于吵闹不停的痛楚中的)夫妻们很容易陷在对方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这种诋毁是尽可能公开的,尽量频繁地进行。(美国作家 梅尔.H.) I don'nt know who my 。
刘良华博士之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今天意外中看到一篇推文,就是刘良华博士的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100条,很多,也许看到最后就忘记了前面,但每一条都值得看,值得思考。
第6条: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尤其是学习好的标准,是否还是4岁会说英语?6岁开始研究物理?是否是能够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是否是找到一份薪酬高的工作?是否是30岁前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子车子?
在转发文章之前,我先打印了一份出来,让各位家长共勉:
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4、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责任是尽可能让孩子接受好的“后天遗传”。重视“后天遗传”,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提到类似“遗传”的高度。
5、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6、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7、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让胎儿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医的说法是:“争气内存,邪不可干”。
8、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9、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10、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11、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12、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13、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14、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卢梭则把“爱弥尔”带到了乡村。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伙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15、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16、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17、好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18、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康德语)
19、“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前禁止吃零食,让孩子有足够的饥饿感。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让孩子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
20、口里呼喊和平,但手里要有大棒。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
22、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23、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2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5、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26、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27、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28、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29、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30、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31、贫穷是教育资源,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32、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33、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4、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35、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36、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37、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既让他面对他人的苦难,让他为苦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8、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39、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40、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智力上的神童,常常以剥夺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
41、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木村久一语)
42、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3、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44、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导致自己负责。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学会了“应付”与“敷衍”。
45、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46、“长善救失”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
47、特长比全面更重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发展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48、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49、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和“学海无涯苦做舟”分开。在自己感兴趣地方的努力,那是勤奋;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刻苦。“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50、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劳动教育实际上隐含了主动做事和合群两层意思。美育与劳动教育一起构成教育的三大秘诀:一是过有情趣的生活;二是主动做事;三是与他人合作、合群。
51、德、智、体、美、劳可以概括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一个既可爱又可信的教育宗旨:“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所谓健全人格者,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所谓共和精神者:一、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二、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社会国家之责任。”
52、美育就是让人过“有情趣的生活”,让人过“美的生活”,让人“艺术化生存”。“文艺”、“情趣”、“美好”是让孩子不厌学的基本秘密。孩子之所以厌学,因为孩子总是被迫学习那些只有知识没有文艺的材料。中国教育是否能够整体进步,取决于中国人是否愿意重新发起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传统的“六艺之教”,以艺术拯救教育,让教育从属于艺术,而不是让艺术从属于教育。艺术不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它是教育的全部。美育的功能不止于蔡元培所建议的“以美育代宗教”,而是“以美育代说教”。教育有两个本原,一是劳动,二是情趣。当现代教育越来越倚靠语言的力量以致“教育”几乎沦落为“说教”时,教育就必须发生一场返回劳动与情趣的“文艺复兴”运动。劳动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情趣使人享受自由而不被动、不被奴役。不重视情趣、文艺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缺乏情趣、文艺含量的教育,是野蛮的教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斯巴达人之所以衰败,因为他们只有体育,没有美育。
53、文艺不是教育的部分内容,文艺是教育的全部。欧洲的“文艺复兴”跨越14至17世纪,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从来没有哪个运动可以延续三、四百年的时间长度。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给自己安排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获得“新生”:他们从此不再离开文艺和美的生活。离开了美,欧洲人活不下去。他们把艺术、美当作自己的生命,他们从此进入“艺术化生存”、“美的生存”。经过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把“文艺”、“美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美丽故,二者皆可抛。”
54、美育是使人优雅的教育。过审美的生活,就是过有情趣的生活,过休闲的生活。“有很多工作要做是可耻的”(福克纳语)。
55、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排在最后,却最重要。有劳动习惯的孩子会自食其力,他不会堕落为可耻的“啃老族”。他会尊重父母的劳动,他知道“感恩”。一旦中国的孩子学会了劳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感恩节”。
56、轻视劳动教育,可称得上是一种“忘本”与“背叛”,因为教育原本起源于劳动。
57、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语)
58、懦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59、让学生学会自学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唯一办法。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孩子上课的发呆、开小差,问题在于:孩子发呆、开小差之后,如何让孩子跟上“集体教学”的进度,不让孩子掉队。
60、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保守的教育重视“复习”,进步的教育重视“预习”。复习是儿童跟着老师走,预习是儿童自己往前走。
61、好家长就是让孩子既“敬畏”又“喜欢”的那个人。坏家长就是只让孩子畏惧而不让孩子喜欢的人。如果没有威信作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对孩子劝说越多,孩子对家长越厌恶。家庭教育的失败,常常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基本的教育威信。威信一旦消失,家长在孩子面前便失去了“话语权”,家长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的叮嘱或头头是道的劝说就失去了力量。
62、如果家长只有“威严”而不能让孩子“信任”,家长的教育就退化为教训。
63、如果家长教训智慧发达而教育智慧不发达,如果家长只有教训而没有教育,孩子会成为唯唯诺诺的“家奴”,失去堂堂正正地做人的自信、尊严和激情。
64、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往前冲,知道什么时候必须退让。
65、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66、在设计人的形象时,可以考虑英国人罗素的说法:活力、勇气、敏感、智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力气,有勇气,有灵气。成为有活力的人,这是所有教育的全部理想。“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借用杰佛逊的路径)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学生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学生,我会感到比较为难。
67、孩子原本是有活力的。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眼睛总是扑闪扑闪的,成人的眼睛没有了扑闪,只剩下浑浊与麻木。
68、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兴冲冲地过日子的人。“兴冲冲”意味着,高兴地过日子,经常有冲锋、冲刺的感觉。
69、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人都是小矮人。
70、《老人与海》为世界贡献了一句话: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勇气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某个孩子勇敢地向一切障碍、挫折或灾难说: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71、教育的秘密是“三分教,七分等”。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如果老师不愿意等待,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很可能被视为“问题儿童”。不是儿童有问题,而是教师有问题。
72、如果教室里的40几个孩子人人都是有活力的孙悟空,教室里随时都会陷入混乱。不是教师有问题,而是班级的数量有问题。
73、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了40人,那么,安静、肃静、文静,就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唯一期待。为了便于管理,学校里的教师会不择手段地让所有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安静下来。对于教育者来说,人可以没有秩序,但必须有活力;对于管理者来说,人可以没有活力,但不可以没有秩序。对于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班主任来说,他们今天喜欢有活力的学生,明天厌恶有活力的学生。
77、好班主任培养公民,坏班主任培养臣民。卢梭说,“公民关注个人权利,臣民关注整体和谐。”
78、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过主流的生活,最好在活力与安静之间做一个妥协和折中: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活力,同时尽早让孩子养成安静地阅读习惯和自学习惯。
79、人的长相在出生之前由母亲负责;出生之后,人的长相由自己负责。教师和家长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
80、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81、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子往往比较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
82、有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没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有生活情趣的人,可能是那些学校里的中等生。
83、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勇敢的习惯,他的身材会逐步退缩、萎缩,佝偻,长成核桃的样子。身体有严重疾病的人会怀疑并嫉妒所有那些健康的、快乐的人。
84、有出息的男人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人。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一种健康的、强悍的审美观。不要让中国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狗,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85、陈独秀倡议“新青年”,可惜他对“新青年”培育的难度估计不足,他平生最恨的人至今依然在流行:“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86、教育就是改变人的长相。中国人的长相之难看,曾经令鲁迅感到难堪:“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相”。
87、《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的意思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欣赏你,但并不摸你,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超出我认定的那些危险地带。我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让人自由地游戏,让人自己往前走,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进步的教育。
88、如果家长不断地唠叨,孩子的成绩不但不会好,反而会成为神经病患者。
89、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那些过有主题的生活的人,才有自己的作品。
90、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91、不要抱着孩子在街上散步,应该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好爸爸牵着孩子,坏爸爸抱着孩子。好爸爸让孩子在前面走。坏爸爸让孩子跟自己的后面走。
92、有知识,并不见得有文化。有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不懂得生活,他不知道善待他人,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
93、每个孩子是都一辆可以奔跑的汽车,启动之后别忘了给他“加油”。
94、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动的田野和运动场上。
95、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部分。只关注知识的教育会制造“粗脖子人”、“病态人”。这样的教育学是“变态教育学”。
96、新父母学校推崇“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包括“意志力”、“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乐观和向往”。
97、“体育”增进身体的力量和优美。力量和优美的经典案例是古希腊人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图案。健康状态是雷厉风行的生活习惯、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状态。“身体强健”不只是“四肢发达”,它让神采飞扬,活力四射;让勇气充沛,敢于冒险;让意志发达,承受困顿与锤炼而笑声朗朗。
98、如果没有体力劳动,就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古代的教育发端于“劳动”,现代的教育失去了劳动的空间,“运动”取而代之。运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增长力量,它让人因此而有强健的“行动能力”与“冒险精神”。它让人不至于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懦夫;它让人自信满满、雷厉风行、决策果断、敢于冒险,而不只是沉于幻想、优柔寡断。
99、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就是使身体趋向强健、强悍甚至野蛮;使性格或人格趋向健全、勇猛、锐利、热烈。现代学校教育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很难看到精力充盈、意志发达、喜气洋洋、激情澎湃、势不可挡、豪侠仗义、浑身是胆、不知疲倦、不愿意停止与妥协的生命狂欢状态。这些精神状态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
100、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三个要素:夫妻的婚姻是否幸福;孩子是否获得父母的陪伴;孩子以及父母在专业生活之外是否有有情趣的业余生活。民族与国家是否发达,也取决于三个要素: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有人对业余生活的态度。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有什么
- 下一篇:描写舞蹈动作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