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施政名言及解释(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时间:2022-04-12 21:4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梧桐树边羽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施政名言及解释(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1.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答: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摘孔子《论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答: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 答: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 答: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
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
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摘孔子《论语》 答::“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摘孔子《论 语》 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
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3、见得思义。 答: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答: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答: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
2.孔子名言及解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孔子的名言要10句,带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会产生害处。”
4.孔子的名言和解释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释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
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
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
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
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
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
(《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
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
(《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
5.孔子名言解释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释】: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⒉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读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 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 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 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 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孔子名言的解释
下面画黑色的为你缺少或写错的字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子曰:“学。.,不亦悦乎?有。..,不亦乐乎?人。..,不亦君子乎?”(论语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朋友从远方来看自己,自己当然高兴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不理解,也不要不高兴,才是君子的风范。“
3.学。罔,思。殆。(论语 学而)译文: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7.孔子的名言的解释
不是很愉快吗? 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孔子作为老师也非常实在,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不过如果他与任意两个人一同走路;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一个学生是不能评价自己的老师的。
在古代, 学习而经常实践,这句话表明了谦虚上进者的一种求学态度,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他自己人学生把自己评价了一番。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那么他必定可以从某一个人那儿学到他不知道的学问。
学生不评价他。
8.孔子的名言以及解释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心?和别人交朋友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经常复习?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3.事父母,能竭其力。 侍奉父母时,要能尽心竭力。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感到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有害。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很多人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来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地方,就自己吸取教训从而改正。
9.孔子的经典名言加上解释
一、以德报怨
或曰:“以得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夫子教导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人们通常把“以德报怨”后边那段话省略了。整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用恩德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用公正、坦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主张明辨是非的;孔子的这句话为什么时候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报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报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候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从原句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在讨论诗、礼、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却为何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掌握不了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生生地变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底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不长,但是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一种断法。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但是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然而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动乱、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所以这句话本人的理解是断句应该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个人见解,愿与各位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