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古代名言
时间:2022-04-13 01:0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场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道德古代名言
1.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 目,圣人皆孩之。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以上是道德经中很出名我又比较喜欢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太多了~。
2.中国古代道德名言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重订增广》)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明.薛瑄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骆宾王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
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人间训》)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明·李廷机)
3.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以上是道德经中很出名我又比较喜欢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太多了~。
4.道德修养的名言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莱辛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 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 高尔基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柏格森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丘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 知耻近乎勇。
孔丘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达尔文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
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宣永光 骄谄,是一个人。
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申居郧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卡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5.我国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包括出自典故、人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南淮子.人间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荀子。天论》
6.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7.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 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纽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 罗素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 恩格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 加里宁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 列宁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 胡志明
8.中国传统道德格言
爱 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明 志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持 节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自 强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诚 信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知 耻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改 过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
9.有关道德方面的名人名言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管子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
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 凡将举事,令必先行。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管子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 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晏子春秋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慎到 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慎到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李悝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商君书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商君书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尸子 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荀子 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韩非子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韩非子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韩非子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不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韩非子 好以智矫法,时以私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韩非子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韩非子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礼记 矫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淮南子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司马迁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司马迁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司马迁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桓宽 曲木恶绳直,奸邪恶正法。
——桓宽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殊则百姓惑。
——班固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王符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王符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桓范 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陈寿 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范晔 赏一劝百,罚一惩众。
——王通 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吴兢 若甑生获免……有功之人,皆须犯法。
——吴兢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吴兢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吴兢 赏妄行则善不劝,罚妄行则恶不惩。
——魏征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刘昫 法者,国仰以安也;顺则治,逆则乱,甚乱者灭。——宋祁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欧阳修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 执法而不求情,尽心而不求名。——苏洵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苏洵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
——苏辙 赏而不诚不劝也,刑而不诚不戒也。——崔敦礼 法无宽严,清者斯贵。
——徐祯稷 凡事不可轻疑,惟断狱不可不疑。——吕坤 赏及壬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
——吕坤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王夫之 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 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张廷玉 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
——魏源。
10.中国古代思想,修养,道德情操的名言警句
1.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 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17.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7. 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2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 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2.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3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3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 3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3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 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4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1.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44.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4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5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4.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5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0.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论语》)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6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7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论语•述而》)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7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老子•四十五章》) 7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7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8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8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82.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8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 穷则独善其身,达。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论道德(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论道德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 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 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纽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 道德。
—— 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 罗素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 恩格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 加里宁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 列宁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 罗大经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 徐特立
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谟克利特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奢侈的必然后果—— 风化的解体—— 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卢梭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 约翰·洛克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 萨迪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夸美纽斯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 达尔文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