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名言
时间:2022-04-13 08:5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诗词世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知止名言
1. 关于静的格言
动则生,静则乐。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树欲静则风不止。
静则制怒,静则除烦,静则除热,静则意定,静则养生。
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庄子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心惟静则不外驰,心惟静则和 ,心惟静则清。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形容静的格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白话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2、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春秋战国 庄子《庄子·外篇·天道》。
白话译文:水在静止时便能清晰地照见人的须眉,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测定的标准,高明的工匠也会取之作为水准。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又何况是人的精神!圣明的人心境是多么虚空宁静啊!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镜,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战国 曾子《大学》
白话译文: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 韩婴《韩诗外传》
白话译文: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
5、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白话译文:恭敬地呈现自己的意见,心平气和地矫正错误。
3. 关于立品名言
参考经典名言网
9. 关于 端正思想 的名言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 ──达·芬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尔基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高尔基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牛顿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罗曼·罗兰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卓别林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10.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见笑于大方之家。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6、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7、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0、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1、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无迁令无劝成。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7、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8、若白驹之过隙。
1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0、刀刃若新发于硎。 21、鉴明则尘垢不止。
2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3、不知其所以然。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8、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29、逐万物而不还。 30、化腐朽为神奇。
31、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3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4、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37、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3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9、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41、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4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4、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4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6、鲁酒薄而邯郸围。 4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9、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50、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51、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52、存己而后存人。
53、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54、游于羿之彀中。
5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6、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
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57、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5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59、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6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6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6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6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65、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6、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6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8、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69、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70、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71、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72、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7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7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5、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76、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7、生有涯而知无涯。 78、人之貌有与也。
79、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80、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81、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82、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83、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84、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85、君子之交淡如水。
86、官知止而神欲行。 87、临大难而不惧。
8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8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90、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91、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9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奇书《格言联璧》精华50句,字字珠玑
山阴金兰生先生,姓金,名缨,山阴人,清代学者,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 11 类收集。这些格言绝大多数都形成工稳的对偶句。骈偶句式,结构整齐,易诵易记,读来琅琅上口。语言准确朴实,含义明晰深沉,极少用典,可称为雅俗共赏的醒世恒言。
1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从大事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从他如何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出他个人涵养的深浅;从他同众人一起行动一起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人见识的高低。
【感悟】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喜不得意忘形,怒能明白事理,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一般人容易随别人的行止,而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但别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2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天地万物忌讳茂盛到极点,事情忌讳完美无缺,个人生活忌讳十全十美。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祸患隐藏在福分之中,灾难中也往往蕴藏着生机的萌芽。因此,有智慧的人,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中也不会丧失信心,常常保持谨慎谦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恭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静平和、从容不迫是处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有涵养能容忍别人是待人接物的最好方法,潇洒而脱俗是培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感悟】遇到大事难事时,有担当;遇到逆境顺境时,有襟度;遇到临斗临怒时,有涵养;遇到群行群止时,有识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4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事情不能做尽,说话应当留有余地,不应当什么都依靠权势,更不能把人世上的福气享尽。
邵康节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5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译文】胆要大,心要细,智慧要圆润,行为要方正。
【感悟】这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
6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译文】才能不足的人遇事应多加考虑,学识不足的人应多处事多体验,威势不足的人就多些恼怒,诚信不足的人就多些话语,勇气不足的人就多些辛劳,精明不足的人就多加审察,道理不足的人就多些争辩,情分不足的人就多些礼仪。
7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
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做人要有器量,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猜算得到。做事要做得完美,看事要一眼能看穿真相,麻烦事想撇即撇得开。
【感悟】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到,看得破及撇得开。此大丈夫所为。
8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译文】以和气待人,则灾难和祸害就会很快排除。以正气接物,则妖氛邪气就会自然消失。以浩然之气处理事情,就能消除心中疑惧。若能用静气养身,那么做梦也会甜美。
9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肉体,即人的身躯处在自然万物之后,但是精神,即人的心灵却处在自然万物之前。肉体身躯虽处于自然万物之中,但精神心灵却处在自然万物之上。
10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
认理要正中有通。
【感悟】我们进入社会,常会感到把握不了处事待人的分寸和尺度。不是过于热情遭冷遇,就是过于保守受挫折。常由此走极端,觉得只有家人可以信赖,但根本离不开社会。“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待人不发愣,处事不发呆,讲理不发横。
11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心里严防产生私心杂念,那么精神就会更加充沛,内心更加清醒,做起事来游刃有余;观览自然,眼睛只有避开那些杂乱景象,才能使眼睛更加敏锐,从而看清楚那些重要的东西。
12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感悟】慎言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稳重和淡定。慎言是指谨防口无遮拦,适时适度适情的说话。“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体现的正是“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13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译文】静坐的时候应该想想自己有什么错误,闲谈时不要议论别人的毛病和过失。
【感悟】尽管,做人难,难做人,谁背后不说人,谁背后不被人说。但人活着,避免是非,此乃至高境界。当你听到他人在谈论人是人非时,你最好保持沉默或借故躲开。尽量避免背后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尽量避免是非问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4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
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
这是浑厚以养大。
【译文】自己有优点,一般不要自己来宣扬,这是培养自己深沉的涵养所需要的。别人有缺点,要多加掩饰,这是培养自己宽宏的器量不可缺少的。
15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译文】人的心胸,欲念多就狭窄,欲念少就宽广。人的心境,欲念多 就忙碌,欲念少则闲暇。人的心术,欲念多就险恶,欲念少就平和。人的心事,欲念多就忧愁,欲念少则快乐。人的心气,欲念多则软弱,欲念少则刚强。
16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感悟】气,有情绪、气势、表情等不同意思。盛气,就是血气方刚,浮躁傲慢,盛气凌人,情绪冲动,这些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修养想要成就,必须戒除这些。
17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译文】人有聪明与智慧,应该用愚笨的方法进行保持;人若功劳盖世,应该用忍让的方法进行保持;人有勇气和力量威震天下,应该用怯懦的方法进行保持;人若富甲天下,据有四海,应该用谦虚的方法进行保持。
18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过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遭受一次磨难,增加一分气量;减少一分营私,增多一分道义;学会一分忍让,多讨一分便宜;减去一分腐化,减少一分罪过;对别人多一分体贴,就多懂得一些人情事理。
19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实处著脚,稳处下手。
【译文】处理事情要宽宏大量,做人要把脚跟站稳。为人要在踏实的地方落脚,最稳当的地方着手。
20
能容小人,是大人;
能培薄德,是厚德。
【译文】能容忍小人的人,是胸襟宽广的君子;能帮助品行差的人,是品德高尚之人。
【感悟】有人说成功有四要素:一是高人指点,二是贵人相助,三是小人监督,四是个人奋斗。高人指点,能帮助你找到方向;贵人相助,能助你克服困难;小人监督,能使你防微杜渐;个人奋斗,则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内生动力。
21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心底要以光明坦诚笃厚诚实为第一;仪容要以正大老练成熟稳重为第一;说话要以简洁明白真诚亲切为第一。
22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译文】平时与人谈话时,也可以积累德行;平日与妻子儿女怎样相处,也是修身。
23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原注】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译文】聪明的人,对待别人不会太苛细;刚强的人,对人不会太粗暴;温和善良的人,遇事不会优柔寡断。
24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用原谅自己的心去原谅别人,那么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以责备他人之心来责备自己,就会很少出现错误与过失。
25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译文】上士品德高尚,忘记名声;中士品德一般,喜欢追求名声;下士品德低下,不择手段地窃取名声。
26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处理难以处理的事情,胸怀应当宽广;同难以相处的人相处,行为应当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在抓紧时间的同时应当舒缓稳妥;处理重大的事情,心态应当平和;处理疑难的事情,不要先入为主,努力做到客观公正。
27
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没事的时候注意戒除偷懒,有事的时候不能陷入忙乱。
【感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循度日、安逸享乐不但消磨意志,使人养成懒惰的毛病,更会让人的能力智慧下降,心理承受力薄弱。防患于未然,常常保持警觉心,深思远虑,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日日这样充分准备,真正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忙而不乱,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28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棘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译文】没事的时候要时时警惕如同有事发生一样;有事的时候反而把心放松,坦坦荡荡,如同事情没有发生似的。平时无事的时候要当有事提防,意外事情发生时才能从容应对;有事时如能像无事时那样镇定,这样才能消除危急的局势。
29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译文】对待可以缓办的事情抓紧时间快办,因为敏捷可以立见功效;急迫的事情处理时可以缓慢些,因为匆忙来不及慎重考虑往往会做出错误处置。
30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到自己一身的毛病;没有耐心的人,做不成一件正经事业。
31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为人必须精于勤奋,才会于百忙中找出空闲时间;凡事只有处理妥当,然后才能逍遥自在。
32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与人相处千万不能任性,要了解人情;与人交往不能固执,要明白事理。
33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他是个性格刚强的人,我就用柔弱来制服他。他是个爱施心计的人,我就用诚实和善意来感化他。他是个喜欢动怒,爱发脾气的人,我就用实实在在的道理耐心地说服他。

34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怎样才能平息别人的毁谤?即不去辩白;怎样才能消除别人的怨恨?即不去理睬。
【感悟】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问拾得大师曰:世间有人,打我、骂我,辱我、欺我,吓我、骗我,谤我、轻我,凌辱我、诽笑我,以及不堪我。如何处置乎?拾得对曰:只是忍他,教他、畏他、避他、让他、谦逊他、莫睬他、一味由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35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译文】处理事情应留有余地,劝人改过从善不要把话说尽。
36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
对失意人勿矜。
【译文】面对愁苦的人不要表现出快乐,面对哭泣的人不要发笑,面对失意的人不要表现出夸耀的样子。

37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译文】安详恭敬,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原则;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的应该遵守的第一要义。
38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
毋勤始而怠终。
【译文】做官的人不要自以为清高而傲视那些所谓的浊流,不能只谨慎处理大事而忽略小事,不要只重视事业的开始而懈怠于结尾。
39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
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译文】要想有优秀的儿孙,自己做事时必须宽宏大量;想要创造出一个丰厚的家业,遇事就得能吃得起亏。

40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译文】知足就会常常感到满足,以至终身不受屈辱;知道停止往往才能适可而止,于是一生不会遭受耻辱。
41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
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译文】依仗权势欺凌别人,权势失去后就会被人欺凌;凭借财富侮辱别人,财富尽时就会被人侮辱。
42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译文】喜欢暗地里算计别人的人,结果暗算了自己的儿孙;喜欢无中生有诽谤别人的人,到头来造成了自身的罪孽。

43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
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
设阴谋,积阴私,伤阴鸾,
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
【译文】说薄气话,做薄气事,存薄气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是薄气,那么自身就难免招致灾祸;心里设计阴谋,行为积累阴私,结果伤害阴德,事事离不开“阴”字,那么殃及后代亦属必然。
44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
多欲为养生第一病。
多言为涉世第一病。
多智为立心第一病。
多费为作家第一病。
【译文】读书的第一个毛病是杂事多。养生的第一个毛病是欲望多。涉世的第一个毛病是言语多。立德的第一个毛病是智谋多。持家的第一个毛病是费用多。
45
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
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译文】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读书越多,越博识多见,那么他做坏事的手段越多,陷害你的方法也越多,相反,如果是一个心术端正,品行高尚的人,即使他文化水平不高,也还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
这两种人对比,你就知道自己到底该选择谁了。

46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译文】事情到了非常顺利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想一想,有没有纰漏,往往事极必反,非常顺利的地方也是不顺利的起点。说话说到非常爽快舒适时就要停下来,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往往会犯错。
47
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
势力之交不终年,
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译文】因为利益而结识的朋友过不了一天,因为声色酒肉结交的朋友过不了一月,因为权势攀附结识的朋友过不了一年,只有因为真理道义结交的朋友才可以一辈子。
48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译文】极力向前走的人,前边的路就会越来越窄;时不时向后看的人他的眼界就会更开阔。
【感悟】无论做学问、学做人,既要想着为了理想而努力,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及时回顾,眼界越放越宽广,心胸越放越博大。

49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气,
静字以可益寿。
【译文】“拙”可以使人少过错,“缓”可使人免后悔,“退”可远离灾祸,“苟”可使人养福,“静”可使人长寿。
50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译文】交朋友贵在淡,止息诽谤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理那些流言,监督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对自己尖刻点,抵御侮辱的最好方法是向别人示弱。
【感悟】人不能离开人群而独立存在,自然会有各种原因和各种境界的人,人际交往中有善缘有恶缘,有顺境有逆境。怎样应对纷繁复杂的人事环境,保持心态稳定,涵养德行,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非常关心的话题。“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