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13:4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传统文化家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道家思想的名言
1.道家思想的名言
1、和3差不多的意思,都讲的是辩证看待事物。
2、反复循环的理念,老子的思想体现的不适很多。抱歉,没有找到这个。
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有道德的人不认为小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因为小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了大的好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节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题解:这篇是老子的方法论,论证柔弱胜刚强的自然辩证关系。
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东西,而走下坡路的东西都是刚强至极走向反面的东西。这是从大自然万物的生机来说明的。
所以说从趋势看,刚强是走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万物生存的路途。比喻之人世,社会之于国家,弱势的一方会渐渐处于优势,太过刚强则会走向反面,就像那些自恃强大而用兵逞强的国家一样,会走向反面。
治理国家,手段太强硬会适得其反,柔弱的政治方法才会与社会共振和谐。 淮南子》泰族篇中有“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道家思想的名言
1、和3差不多的意思,都讲的是辩证看待事物。
2、反复循环的理念,老子的思想体现的不适很多。抱歉,没有找到这个。
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有道德的人不认为小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因为小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了大的好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节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题解:这篇是老子的方法论,论证柔弱胜刚强的自然辩证关系。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东西,而走下坡路的东西都是刚强至极走向反面的东西。这是从大自然万物的生机来说明的。所以说从趋势看,刚强是走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万物生存的路途。比喻之人世,社会之于国家,弱势的一方会渐渐处于优势,太过刚强则会走向反面,就像那些自恃强大而用兵逞强的国家一样,会走向反面。治理国家,手段太强硬会适得其反,柔弱的政治方法才会与社会共振和谐。
淮南子》泰族篇中有“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3.200高分
道家经典语录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4.道家明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这个字,由人首蛇身组成。上古传说创世的大神圣,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蛇羽化为之龙,龙近于天,乃君子之相。易经中乾卦最常以为表象的,正是龙。老子因吾不知其名,故将这个不知名的,亘古即存的,冥冥之中的思想述之以道这个字,正符合道的内涵。而老子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句话真正的阐释。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玄奥则已,却只是老子出关之前的体会,而不是其对道的追求。
5.关心老子的思想的名言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伊壁鸠鲁*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当其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返一无迹;不当其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庄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柏拉图*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他人即地狱——萨特*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我思故我在。——笛卡儿*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凭什么用“不结婚的男人”去定义“单身汉”。——奎因*虽然它们的属性有赖于我们如何思考,但它们不依赖于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属性所是的东西。
——皮尔士*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
6.请翻译以下道家名言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
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
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
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
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
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
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
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
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
15句道家名言,让浮躁的心,重回宁静和喜悦
大家知道,儒释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释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儒家是从孔子时代开始的。而道家,时间最为久远,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所以后人称道家思想为“黄老学说”。今天挑选道家的一些名句,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一、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
白色亮丽的石头,虽然看起来很像美玉,但它就是块普通的石头。大奸大恶之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也会伪装成贤德的人,让人真伪难辨。
二、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抱朴子》
云层厚的时候,往往会有大暴雨;拉弓用的力气越大,箭射出得就越远。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贵在积累,积累到实力雄厚了,才能让事业迅猛发展。
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和福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世人往往得福而喜、遭祸而悲,恰恰说明世人目光短浅,看不清事实真相。
四、不贪最先,不恐独后。——《淮南子》
凡事尽心尽力就好,既不强求得到第一,也不担心落在最后,保持淡定的心性,反而容易获得成功。
五、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淮南子》
人生所遭遇的祸患,往往是因为贪欲过多;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灾害,往往是因为事先没有防备。
六、积爱成福,积怨则祸。——《淮南子》
慈爱之心积累多了,就会变成福报;怨恨之心积累多了,就会变成灾祸。
七、色盛者骄,力胜者奋,为可以语道也。——《列子》
古人讲“修行要带三分病”,生了病才能让人体会到生死无常,使人变得谦虚,让人懂得放下。相对来说,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是很难对道感兴趣的,所以也不用跟他们多说。
八、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为人处世,一定要看准时机,认清对象,厚积薄发。如果自以为是,没有选好时机和对象,那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九、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什么是善?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只知付出和奉献,却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
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算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为高明的。
十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够战胜自己,能够改掉自身缺点和习气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十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
懂得知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明白了这两个道理,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十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十四、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
小一点的诱惑,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改变初衷;大一点的诱惑,可以让人丧失本性,胡作非为。
十五、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迎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
至人的用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你来它不迎,你走它不送。虽然你来照过,但却不会留下一丝痕迹,所以才能经得起考验,而不会受到任何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