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溥名言
时间:2022-04-14 09:4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王老坚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徐溥名言
1. 古代著名学者刘羽的名言
刘羽(?―1490年),一作翊,字叔温,号古直,又号文和,山东寿光人。明正统进士,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中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书法飘逸,行草尤长。《徐溥谦斋集、列卿纪》刘羽写了一首诗白鹭图,非常出名,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这首诗抒发了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
《白鹭图》,七绝诗,作者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烘托(衬托):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拟人:次句, “雪衣公子” 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直抒胸臆:后两句尤其是末名的“独”、“叹”两字直抒心存高洁而无人理解的愁苦之情。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表达手法:衬托、烘托、比喻。
至于名言好像暂时没发现吧。
2. 名人自律的事例和名言
原发布者:李鹏亚
名人自律的例子【篇一:名人自律的例子】自律的例子(名人故事)5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位置:>>;自律的例子(名人故事)5个发帖时间:2015-05-0613:54,云无恙|4条回复,54451次阅读本文目录自律的例子:柳传志的自律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律的例子: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已沙发2015-05-0613:56|作者:经典1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
3. 有关“慎独”的名人故事
有关“慎独”的名人故事有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的故事。
“慎独、诚意”是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的学说宗旨。刘宗周,明朝末年著名理学家。
蕺山书院是明末清初以刘宗周为倡导的蕺山学派的主要活动阵地,蕺山学派亦被后人誉为“千秋正学”。他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
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厕、天下一齐俱到。他提出的“慎独”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士风,以期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慎独”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儒家发展为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养方法。“慎”即小心谨慎,“独”即独处,意为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
“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慎独是达到诚意的必由之路。
刘宗周说:"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止言心,则心只是径寸虚体耳,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
心之主宰日意,故意为心本。不是以意生心故曰本,犹身里言心,心为身本也"。
扩展资料刘宗周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史家和伦理学家。他在伦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就是强调了“慎独”在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对以后伦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从《大学》、《中庸》提出“慎独”这个范畴以后,后世儒家的所有学者和思想家,无不把“慎独”作为一个重要的修身原则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在所有儒家的论述和发挥“慎独”的思想家中,刘宗周可以说是最有睿智、最能理解“慎独”的“真邃”的前所未有的学者。
刘宗周的慎独之学是一种融摄了心性学诸义的道德修养论,希望通过内省工夫,以解救“世道之祸”。因而,主张本体与工夫的统一,并把工夫放在了第一位。
慎独工夫要求的是凡事无过不及,也就是中庸之道。“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
此所以为中庸之道也。”(《载山学案.来学问答》)强调的是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却反对主观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36137断。
慎独之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天理人欲之辨。虽然他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但并没有摆脱“存天理,灭人欲”命题的思想束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宗周。
4. 名人严于律己的事例
名人严于律己的事例:
一、柳传志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二、许衡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
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三、徐溥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四、孙康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五、孙敬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5. 求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
1、中国-思想家-许衡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混乱的局势中,平日约束、规范众人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用。
许衡因心中有“主”则能无动于衷。在许衡心目中的这个“主”就是自律。
有了自律,才能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2、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明代-大学士-徐溥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233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4、汉朝-儒学大师-孙敬 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5、战国--政治家--苏秦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扩展资料: 关于自律的名言: 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 2、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德国·歌德 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5、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 6、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7、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 8、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10、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11、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
——达。芬奇 1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3、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14、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北宋·王安石。
6. 有没有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2.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3.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板书)《元史》。
7. 明朝的名人有哪些
钟惺 祝枝山 周忱 郑成功 郑晓 郑和 张萱 张经 张士诚 朱翊钧 朱厚熜 朱厚照 朱纨 朱由检 朱国祯 朱元璋 张煌言 张居正 张天佑 朱高炽 朱祁镇 朱祁钰 朱见深 朱佑樘 朱常洛 朱载后 朱允炆 朱棣 张岱 俺答 英宗 于谦 叶宗留 俺答 俞通海 也先 杨士奇 杨慎 杨嗣昌 杨一清 杨涟 杨荣 杨洪 袁崇焕 袁宏道 夏完淳 夏言 夏原吉 许理 徐霞客 徐光启 徐鸿儒 徐弘祖 徐溥 徐阶 徐祯卿 徐寿辉 徐达 熊廷弼 文征明 吴承恩 汪机 兀良哈 兀良合台 王圻 王磐 王世贞 王守仁 王夫之 魏源 魏忠贤 魏学洢 唐伯虎 唐顺之 汤显祖 汤和 孙承宗 宋应星 宋濂 史可法 三娘子 石亨 钱氏 戚继光 庞尚鹏 潘季驯 欧阳铎 马氏 明安图 明焦 沐英 吕坤 利玛窦 卢象升 陈诚 刘六、刘七 刘福通 刘基 蓝玉 李自成 李之藻 李贽 李三才 李满住 李梦阳 李成梁 李定国 李善长 李贤 李时珍 李文忠 罗贯中 扩廓帖木儿 吉囊 解缙 胡大海 黄道周 洪承畴 何腾蛟 胡廷瑞 胡宗宪 海瑞 顾实汗 顾宪成 顾炎武 高启 高拱 高攀龙 归有光 方孝孺 方以智 费信 傅友德 冯梦龙 冯国用 傅友德 冯胜 邓子龙 邓茂七 达延汗 邓愈 董其昌 查继 陈子龙 陈子壮 察罕帖木儿 陈友谅 常遇春 伯颜 孛罗帖木儿。
8. 关于国旗下的讲话《乐于助人》的文章
各位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严于律己,乐于助人》。
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曾说:一个人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没错,每个人在纷繁复杂又充满诱惑的世界中艰难前行,势必会受到金钱,权利和各种利益的诱惑。这时,阻碍自己前进,破坏自己艰苦努力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孩子实置在同一个房间,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糖果只能等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然后又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而大多数都吃下了糖果。以后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发现没吃糖的孩子成人后在事业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却少有成就,并且失业率很高。
当窗户打开,蚊蝇和阳光会一起进入房屋,抵制害虫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心中筑起自我防护栏,自律是最有效的抵御武器。成功不会长着翅膀向我们飞来,但我们要向雄鹰一样朝着成功努力飞去,凭着自己良好的自律能力,抵达成功的彼岸。
能时刻约束自己的人,才会攻克这个最强大的敌人而走向成功。如果一个人不能自我控制,那么他就不能很好的克服自己,更谈不上驾驭自己的未来。
严于律己是一扇窗子,打开它,你拥有的不仅仅是窗外的风景,还有等待你的成功。 明朝的徐溥在求学期间,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当自己做了一件坏事,说了一句坏话,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做了好事就在另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深刻地反省,过了一段时间,黑豆黄豆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厉,律己更严,久而久之,瓶中黄豆半满,黑豆屈指可数。
可是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徐溥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以上的事例都都表明严于律己,对于个人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
也许你的力量很小,但如果你拥有坚毅的自制力,锲而不舍,没有不可征服的高峰。 在严于律己的同时,我们还应做到乐于助人。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们,不但别人的难题解决了,自己也会觉得很快乐。
当别人在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你伸出了友谊的手帮助他,你会比被帮助的人还喜悦。这,正是至理名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可以看到助人为乐的人和事。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受伤了,你就会发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带他到卫生室上药;有人考试失误,伤心地落泪,立刻就会有人去安慰,权他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跌倒了再爬起来。
徐州市鼓楼区煤港路小学一位同学不幸失去了一只胳膊,换假肢需要一万元人民币,全区小朋友伸出友谊之手,捐款八千多元。这位同学和家长感到得热泪盈眶!雷锋叔叔自觉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助人为乐的事迹。
如果大家都能以助人为目的,你有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你;我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就会更加和谐温暖。 轻轻的拾起地上的一块纸;悄悄的擦去课桌的灰尘;静静的整齐的走入饭厅,默默的送给生病的同学一份关心,甜甜的把真诚的微笑送给他人,只要你把这份爱播种,你就是幸福的人,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把爱的春风送给你周围的人吧!它能使你幸福、也使你周围的人快乐、幸福。如果,你想在秋天里收获,那么就赶快春天里播种吧! 同学们,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我们的毅力,严格自律。
让我们真心诚意,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同学,帮助周围的人,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别人享受到幸福之中,分享其中特有的快乐。 如果说“严于律己”是爱己,那么“乐于助人”就是爱人。
“爱己”是船,“爱人”是帆。船因为帆的推动而可以出海远洋,帆因为船的支撑而可以风雨无阻。
同学们,愿你人生的航船能在“严于律己”与“乐于助人”中驶向成功的彼岸。
9. 有没有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一、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二、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三、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四、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0. 求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
1、中国-思想家-许衡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混乱的局势中,平日约束、规范众人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用。
许衡因心中有“主”则能无动于衷。在许衡心目中的这个“主”就是自律。
有了自律,才能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2、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明代-大学士-徐溥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4、汉朝-儒学大师-孙敬 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5、战国--政治家--苏秦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扩展资料:关于自律的名言: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2、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德国·歌德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5、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6、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7、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8、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10、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11、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
——达。芬奇1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3、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14、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北宋·王安石。
破迷开悟侃烦恼(一四三)
反躬自省明得失
“反躬自省”,最早出于先秦《礼记》,意思是反过来检查自己对错得失。自省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反躬自省“繁衍”了一嘟噜近义词语,诸如:反躬自责、反躬自问、躬身自省,自觉自省、自省自悟、扪心自问、澈夜扪心、清夜扪心、责躬省过、闭门思过、面壁思过、正己修心、反求诸己,这类自省成语,与当下媒体频频亮相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意思如出一辙。
“人为什么习惯指责他人,而很少责怪自己?”西方流传个有趣的说法:
上帝在每个人的肩上都挂两个袋子,如似中国旧时褡裢,一个在胸前,一个在背后。前面的袋子装着自己优点,后面袋子装着自己的缺点。每个人只要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自己面前的优点,一抬眼瞅见的则是别人背后的缺点。因而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反观自己则自带光芒。
与西方人理念相反,中国前贤主张多看别人长处,挑剔自己短处,取长补短,见贤思齐;遇到问题不推诿,从自身找原因,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种为人处事之道,彰显出国人的大智慧。
反躬自省,是心灵镜鉴的佛拭。古往今来,凡是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将自省当作自我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法宝。
徐溥:瓶内储豆律己
孔子的《论语》有一句名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其意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吾日三省吾身”是个好方法。
徐溥,经历明代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入阁为相十二年,为大明王朝第十七位帝王内阁首辅。
他在少年时代,听说古时贤人每天会自检其身,于是效仿前贤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案上放置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
徐溥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里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黑豆多黄豆少,他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持平,他就再接再励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为官,一直都保留这一良好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徐溥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直至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思想境界。
唐太宗:静坐常思己过
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有一联:“静处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告诫人们在沉静下来时,勿论他人是与非,得与失,须刀刃向内,严于解剖自己,不妨来个灵魂大拷问。
唐太宗是躬身自省的明君,贞观八年的一天,他对大臣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唐太宗的反省是一种敬畏,对上敬畏上苍,害怕不能让老天爷称心如意;对下敬畏布衣,害怕被老百姓所怨恨。
唐太宗还检讨说,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直爽劝告,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自己的意,他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怎么敢再说话?
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的劝谏,魏征进谏多达二百多次,直陈皇上过失,他从不计较。晚年反省自己过度奢侈糜烂的错误,对太子李治教诲时说:“你应该以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不足以效法。
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唐太宗正是反省深刻,认知到位,才总结出“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才有了历史上“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白居易:片石维系清誉
一种东西,用秤称过方知轻重,用尺子量过方知长短。世间万物,都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更应如此。经常反观自省,才能认识自己,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
白居易离任杭州刺吏前夕,游览了风景秀丽的天竺山。归途中随手拣两片石头回乡以作纪念。天竺石晶莹清润,嵌空剔透,玲珑隽逸,白居易爱不释手。
这一天,白居易把玩天竺石,幡然醒悟,如果到杭州游玩者,都捎上几块天竺石,那么天竺山秀美岂不消失殆尽。
他还想到,山石虽不值钱,但拿走它如同贪污,就会玷污自己的名声。思忖到此,他颇有愧意,怕有伤清名,于是把两片巧石归还给当地官府,提笔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保持清廉名节,当他见到喜爱的天竺石,随手拣上两片以作纪念,本不是什么值得忏悔的小事。然而他联想到,见到美好的东西就产生占有欲,是不可轻忽的念头,自律自警是为官者的必备素养。
曾国藩:缺点广而告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并不可怕,可怕是迷途不知返,一条邪路走到黑。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多言健谈,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言多尖刻,惹人厌烦”“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
有一次,曾国藩与朋友窦兰泉切磋事宜,他并没有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词气虚吐,与人谈理”。本来是一件增益学业的事,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二人闹得不欢而散。
曾国藩后来反省说:“彼此持论不合,仅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
此后,他逐渐认识到自身不足,开始反省修身。
为了改正缺点,他将自己的缺点写在日记里,记在家书中,公之于亲人、朋友,接受批评和监督,自己常常“为之悚然汗出”,他的这种自省自勉的品格坚持了一生。
躬身自省诚其意,修善正心致良知。人贵自知,而后自省,终而自律。人生就是一场没有止境的修行。唯有自知而不自傲,才会摈弃愤世嫉俗之心,抚平生命的浮躁;唯有以是克非,保持谦卑,才能体现你的的涵养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