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助人为乐的成语和名言(送给乐于助人的徐虎一句什么名言)

时间:2022-04-14 15: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周到客户端 | 评论: 次 | 点击:

徐虎助人为乐的成语和名言(送给乐于助人的徐虎一句什么名言)

1.送给乐于助人的徐虎一句什么名言

宁为狮尾,不为狐头。

—— (巴比伦)塔木德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战国策·韩策一》

宁有瑕而为玉,勿似玉而为石。

——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

脑筋未经正规练习的人往往留神并记住那些合乎自己观点的事物,而忘记其它。

—— (英)贝弗里奇

让逝世者有那不朽的名,但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

平川把手笑,乘崖拔足挤。

—— [宋]王令《交难赠杜渐》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

—— [唐]王梵志《布施生生富》诗

众人多以自己的前半生连累后半生。

——拉布品耶尔《品德论》

世间的任何事物,寻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受时候的兴趣浓郁。

—— (英)莎士比亚

只有喜好才干粗通。

——日本

性命之杯里满注着多少不同的酒液。

—— (英)莎士比亚

徐虎助人为乐的成语和名言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甘于奉献和忠于理想,是一名优秀工人党员传承自最初的底色。革命年代的理想是让更多同胞觉醒,而在和平年代,理想变成了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让更多同胞享受更便利的生活。”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当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结尾这样写道。

在李大钊发表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4,产业工人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17.8%,且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中。

只是在此前中国漫长的改革与革命史中,从没有人重视过这个阶层强大的力量。

洋务派没有重视过工人阶级,虽然他们的工厂催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但工人只是替他们造船铸炮的劳力;立宪派没有重视过工人阶级,他们相信惟有依靠文人与朝廷的博弈才能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制度;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没有依靠工人阶级,这场革命演变到最后甚至变成了士兵与枪支的比拼。

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在五四运动后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并将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至产业工人中,让即将分娩而出的政党,在短时间内牢牢站在群众基础之上。

自建党以来,工人阶级,始终是我们国家最为可靠的中坚力量。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水电工徐虎,或许是上海最为家喻户晓的工人之一。但抛开这些曾经的种种荣誉,已经退休十年多的徐虎,依然喜欢以一名普通工人自居。

“平凡的小事坚持做就能做到不平凡。”“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而我这个‘典型’也是很好复制的,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可复制,是他现在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因为他相信,只要不忘记一名工人应有的本色,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党员。

事实上,这样的精神也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甘于奉献忠于理想 传承自最初的底色

李中,是中国第一个工人党员。

他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校友,毕业后不久来到上海。最初他在一家古董店学做生意,其间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帮助了当时落于窘迫之中的毛泽东。

1920年,受陈独秀的影响,李中辞去在古董店的工作,进入江南造船所当钳工,很快与周围的工人打成一片。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由工人组成的阶级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在1920年11月成立。这个工会的章程有六章三十二条,由陈独秀与李中共同拟定。

从李中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甘于奉献和忠于理想,以及以自己的优秀品格影响吸引更多人,是一名优秀工人党员传承自最初的底色。

徐虎的人生轨迹,也是与甘于奉献和忠于理想相契合。1975年,徐虎从上海郊区农村来到城里,成为了房管所里的一名水电工,负责辖区里近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工作,凭借在农村就积累的维修手艺,他的水电维修工作很快就上了手,不返工、态度好、手脚快……徐虎收获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徐虎”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服务好的代名词。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干好,尽可能给别人带来方便。”徐虎向晨报记者回忆起工作初期的状态,几乎完全就是靠着自觉和本能在工作,“以前也在书里学过雷锋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他是我的偶像,工作中我自然也是以他的标准要求自己的”。

徐虎对于自己的要求本来就高,但遇上居民的感谢和表扬,无形中又增加了压力,他感觉自己只做到这个程度还不够,技术和精神上还得再“武装”。一有时间他总是埋头钻研水电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最老款的水龙头他能攻克,最新款的家用洗衣机他也知悉原理,他不拿技术“摆架子”,遇上挑剔的居民也始终耐心交流。

革命年代的理想是让更多同胞觉醒,而在和平年代,理想变成了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让更多同胞享受更便利的生活。

“三个木箱子” 十年的守信守诺

1985年的6月23日,那是个星期天,光新二村、石泉路75弄和石泉六村,这三个弄堂的墙壁挂上了木箱,“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开始了它们的服务生涯,徐虎每天七点从木箱中“接单”,获悉需要水电维修居民的信息,骑着“老坦克”,带着工具包,挨家挨户上门维修。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木箱的灵感来自于当时的警民联系箱,在那个没有电话、网络的年代,那是最方便的联络方式。”徐虎说,当时征集了服务对象的意见,大家普遍的诉求就是希望服务更加及时。“大家白天都要上班,房管所也是白天上班,下班之后要修东西,水电工却下班了,为了维修而请假让很多人头疼。”

徐虎也是在那段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之后我更加不敢放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作为党员怎么能往后缩。”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于是便有了十年如一日的守信守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团圆佳节,徐虎都坚持“开箱”。

一晃十年,3700多天,加班7400多个小时,1996年便民服务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电话走进了普通家庭,“52904500”这串数字取代了三个木箱子,“徐虎热线”应运而生。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那十几年里,每隔一两年就会有各种荣誉扑面而来,随后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徐虎成了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各大媒体上的常客。

如今71岁的徐虎,已经早已不会在这些荣誉中陶醉。在他看来,是在工人之中需要这种示范效应,工人阶级也是最容易被示范效应所带动的。“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精神”只有能影响到更多人,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在那个年代,李中是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工友,而新时代的劳模,则用新时代劳动者应有的品质,来影响更多人。

优秀的底色和精神 在各行各业被复制

2010年,徐虎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物业总监的岗位上退休,他挂牌授徒,传授经验,教授技术,他离开了工作岗位,但精神和技术却留了下来,他的“嫡传”弟子遍布西部集团各个子公司,十余位“小徐虎”获得了上海市劳模称号,继续书写扩充着“徐虎精神”。

徐虎:“三只服务箱”里的守信守诺 初心到匠心的复制 | 追光·建党精神在上海

徐虎志愿者总队教导员徐虎与队员交流志愿者工作和为民服务经验

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时代还会有人坚持做水电工这样一份辛苦的工作?“小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房屋维修有限公司应急维修班班长杨华峰,给出的答案与当年徐虎的答案如出一辙——“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杨华峰学到了这句话,也做到了这句话。

徐虎加装电梯工作室同样直击居民最为关切的问题,坚持服务要适应社会实际情况,将目光对准“老公房”的出行问题: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研究“加梯”政策方案、加班协调“加梯”签约问题,不仅在普陀区成为了“业界标杆”,很多外区、外市的居民也都慕名而来,探讨“加梯”问题。“现在居民的要求更加高了,比如我们做‘加梯’方案还得考虑工程期间的居民生活,工人们也得给自己‘充电’应对居民各种专业问题,服务得做到与时俱进。”徐虎加装电梯工作室项目经理陆峰这样说道。

面对这些后辈做出的成绩,徐虎非常欣慰:“‘后继有人’,让我很高兴,我希望我身上的优点可以继续被复制,爱岗、奉献、创新可以被复制,也应该被复制。”

可以被复制,这是工人阶级、是劳动者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如今,徐虎依然住在“三只服务箱”辐射的石泉街道附近,或许年轻的邻居还不知道“三只服务箱”的光荣历史,但传承自建党以来,劳动者甘于奉献、忠于理想,并带动同胞一起进步的优秀底色和精神,一直在各行各业被复制着、传承着。

来源:周到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