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名言警句(关于练书法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4 20: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艺缘书法12345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学书法名言警句(关于练书法的名言警句)
1.关于练书法的名言警句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2.书法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朱文长
父母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
父母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
父母
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
杜甫·励志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
父母
—— 我是有底线的 ——
3.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
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3、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4、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5、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8、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9、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11、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2、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13、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4、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1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16、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17、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8、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4.坚持练字的名言名句
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3、字无百日功。
4、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5、笔下龙蛇似有神。
6、书肇于自然。
7、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9、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10、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1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12、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13、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6、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17、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1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2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2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2、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2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24、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25、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26、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27、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28、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29、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30、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1、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2、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33、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34、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5.关于书法名句大全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
黄庭坚《论书》▲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明.丰坊《书诀》▲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唐.韦续《墨薮》▲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
佚名《永字八法》▲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
宋.姜夔《续书谱》▲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
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
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
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
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
晋.王羲之《论书》▲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
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清.刘熙载《艺概》▲用笔要沉着,沉着则笔不浮;又要虚灵,虚灵则笔不板。
解此用笔,自有逐渐改观之效。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度,拙则诨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挑浑浊之病矣。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唐.林蕴《拔镫序》▲作书用笔过快,则无顿挫,过迟则不劲利。
清.梁献《学书论》▲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清.刘熙载《论用笔》▲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
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
6.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书法名言100句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7、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龙威虎振,剑拔弩张。12、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13、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1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15、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1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7、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1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9、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流无人舟自横。
2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8、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0、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31、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3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3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3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4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4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1、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3、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4、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5、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6、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8、心正则笔正。
9、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0、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11、书肇于自然。
12、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1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14、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16、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1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8、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19、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20、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21、挥毫落笔如云烟。
2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3、时时只见龙蛇走。
24、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25、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26、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27、字无百日功。
28、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29、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30、字怕练,马怕骑。
3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2、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33、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4、笔下龙蛇似有神。
35、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36、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8.书法名言金句,这些经典你知道多少
书法名言金句
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楷书方正端庄,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兰亭序》中二十一个 “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时整齐匀称,时参差错落,时空旷清朗,时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观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9.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回答者:奇妙星空 - 秀才 二级 2-10 20:54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 还有其它: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
10.书法的名言
1、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
这句话出自清代书法家秦祖。秦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书法要从临习古人开始的,不临古人书法,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走路一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的确是如此,不论古今哪位书法家无不是从临帖开始的,所以临帖是我们学习书法必走的道路。
2、学古须得其神骨
学习古人的书法,并不是只有用笔和结字,还有很多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清代的梁巘《平书帖》:“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这句话主要说明了学习古人书法的必要性,还强调了学习古人书法不只是追求形似,神韵亦是重要所在。
3、初学书法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王羲之在《笔书论十二章》中说道:“初学书法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初学书法,下笔一定要稳,过于草率容易失去法度。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出自《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艺缘书法:硬笔楷书书法实战训练——名言警句篇(横式通栏)
学习硬笔书法的过程,常常要经过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与篇章相关内容的渐进学习过程。近月来,结合自己硬笔书法教学实际,与自己习字艰辛成长的体验,先后完成了硬笔楷书与硬笔行书相关教程与学习字帖的制作工作,内容涵盖了硬笔楷书与行书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法则等。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应朋友们的建议与要求,最后除完成了《基本形汉字结构》与《行书教程》配套教学字帖外,先后完成了硬笔楷书与硬笔行书的篇章实战训练字帖,相信可以帮助习字的朋友们实现从单字到词语到句训练的完美过渡,。现将《艺缘书法硬笔楷书实战训练——名言警句篇),两种款式,特此分享(注意,其他字帖相继分享,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内容与形式名言(求意为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哲人名言)
- 下一篇:关于学书法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