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名言

时间:2022-04-16 03:2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山东教育新闻网 | 评论: 次 | 点击:

吕叔湘名言

1.吕叔湘怀念叶圣陶先生中的评价性语句

怀念叶圣陶先生——吕叔湘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八杆子打不沾边的人,写下《怀念叶圣陶先生》这样的题目实在有些荒唐。只是我觉得叶老先生在天之灵不会很着急,也不会很生气,因为许多天来,我每每想起他。

我甚至没有读过叶圣陶先生的什么书,儿时读过的《稻草人》也没有了哪怕是某一段的完整印象。只记得封面上那个扎着两个小辫的稻草人,也许这也错了,记忆中似乎还有一个封面是男孩稻草人,带着高高的帽子,它的身后远远的还立一个。当然,这些并不重要,我不时想起他是因为几年前读过张中行先生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近日整理书籍的时候又再次读了一遍,那点点滴滴的小事也再次激起我心灵的涟漪,荡出一波又一波沉思。

叶圣陶先生是1988年春节前夕去世的,那时候改革开放还没有多少年,与我们的今日今时,已是沧海桑田了。不知叶老先生会怎样地想我们今日今时的日新月异。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今天能认真体会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处世,我们的今天该有多少尘埃落定,我们今天五彩缤纷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叶圣陶先生在世九十四年,经历了现代中国的百年兴衰沧桑巨变。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与我们的今天相比,同样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是他的待人处世“平实规矩”,浓浓的体现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儒家风范。一生“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所读的只是二三小事,却令人感叹不已。

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一件小事。叶圣陶先生是苏州人,初到北京时于普通话有生疏之处,但是写文章坚持用普通话。写过文章请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润,起初,张先生出于尊重不想直接动笔,只想提出一些商酌性的意见,叶先生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说来这都是实话,如果只是说说,“这样反而费事”,但是他希望别人不要客气自己却从不放弃客气。有时候,若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则一定要亲自去找张先生商议,是否可以恢复。张先生肯定同意他的意见,请他千万不要再来商量,他答应着,只是下次他还是照样来商量。虽然是自己的文章,对别人改过的地方而又认为改得不妥,却一定要经过别人同意再改回来。叶圣陶先生是20世纪的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不说“不耻下问”,同事之间的笔墨之交如此严谨,如此宽厚,怎能不让人心动!如今也有人在捍卫这个捍卫那个,只是不愿意耐心地说,有时在网上能够见到,为了一句批评的话大动肝火,或骂或删,“商榷”二字也相容不下。其实,若是就要张扬个性抑或炒作也还罢了,若是真的认为自己所写都是不刊之文,则于人于己全无益处了。我们的文字批评不能除了吹捧就是骂街呀。

有时也想,假若叶老先生今日在世,也上网,也写博客,当是怎样?他对自己的文字,乃至标点符号肯定会一丝不苟。吕叔湘先生说,有一天见到叶先生伏案执笔在改着什么,走近一看是在描吕先生自己送来文章的标点。吕先生说,从此对于标点不敢草率。叶先生也会给好友写下评论或是留言,他肯定会考虑再三而敲下键盘。也许他不会写下批评的话,他会诚肯地与你商量是不是这样更好。建国初期,在语文中“做”与“作”混用不清,叶先生专门召集大伙商讨,除了历史悠久的惯例,如“作文”、“自作自受”等词汇之外,“行动”意用“做”,“充当”意用“作”。我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本是叶先生组织编写的,今天想来,那些琅琅上口、简单明了的课文实在使我受益终生。他对好友的访问肯定会万分尊重,会及时回访。他对到家来访的客人,无论怎样阻拦,总是要送到大门外,鞠躬、道谢。即使晚年重病在身已经不能下床,也要起身举手打拱口里不断地说着谢谢。只是,我想叶先生不会有很多好友,他的时代毕竟不是我们今天如此高效率的时代,即便是废寝忘食也做不来。同样,叶先生对今天许多文章的风格会表示疑惑,他是提倡“写话”的,怎样说就怎样写。他不止一次说,“写成文章,在这房间里念,要让那房间里的人听着,是说话,而不是念稿”。但是他肯定会尊重那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体裁、新格式。他自己就是经历了近百年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穿上文化衫去“闹市”,去“裸颂”。

由此我想到,“儒家风范”不是“孔子风范”,不是没落阶级思想的继承。儒家风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成,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叶圣陶先生,人,往矣。不同的时代,甚至天上人间也不可比拟。但是他所传承的文化,他身体力行所结晶的精神,当然可以哺育我们今天的花花世界。我们不能不怀念叶圣陶先生。

2.关于学语文的名言

1、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言学家吕叔湘

2、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特级教师于漪

3、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特级教师朱敬本

4、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语文教育家刘国正

5、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6、“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

7、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8、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特级教师于漪

9、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前印度总理尼赫鲁

10、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3.立定脚跟做人 放开眼孔读书 是谁的名言

早先我国清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在其所撰《围炉夜话》中说:“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就是说看书必须放开眼界、胸怀宽广;做人要站稳立场,把握住正确的原则。

苏州中学图书馆老馆长、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为母校题词,殷切告诫苏中学子:“放开眼孔读书,立定脚跟做人。”该题词是基本按照王永彬的说法,做了词序的变化。其中既有读书方法,更有做人道理。读书关乎做人,会读书,读好书,有益于学做人,做好人。如果不肯读书,不善读书,也许就会缺乏做人的底气,做人的骨气。

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类似的名言

应当认真地察看,为的是了解;应当努力天文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 罗兰

对微小事物的认真察看,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胜利秘诀。

——史迈尔【法】

欲要看终究,处处细留心。

——宋帆【中国

不停止认真思索布置的生活,不值得一活。 —— 柏拉图

应当认真地察看,为的是了解;应当努力天文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 罗兰

对微小事物的认真察看,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胜利秘诀。 ——史迈尔【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溢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 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端读史书、文学名著,看待读书做学问老诚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孜孜不倦》一文,用十分精简的言语,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一直随同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温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素日所闻不合,还要翻开书停止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肉体,顾炎武依据实地调查,完成一部集文献材料与实地历史调查相分离的著作——《天下郡书》。

5.勤于修改的名人名言

①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

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

(列夫?托尔斯泰)

②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③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④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

冷静地修改。 (艾芜)

红楼梦》的作者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

得到深切体会:

(叶圣陶)

8、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

9、我想应当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老舍)

10、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诃夫)

11、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

有关修改文章的故事

古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

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人的写作实践所证明,许多大家的名作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

1、左思呕心沥血,10年写成《

》,使洛阳为之纸贵。

2、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

3、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要修改文稿是多么困难的事,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把那些多卷本的长篇修改了多遍以至十数遍,丝毫不亚于构思起草时对作品的生命投入。没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也难怪他们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文豪。

4、

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

》。魏巍最初选取的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5、唐代僧齐已《早梅》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认为数枝不能算早,改为“一枝”才是“早梅”,所以被称为“

”。

6、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

6.提供一些关于教学的名言警句 和 事例

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教育教学名言警句知识??能力1、“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2、“ 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3、“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

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相关”。——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4、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

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6、“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

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著名特级教师 周一贯 7、“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著名语文专家 吕叔湘8、“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计划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张志公9、新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潜在的文本,只有师生与教材文本对话融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文本,这样就确立了文本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教材是一本“学本”,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追求、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强调对话过程,最终学会对话和创造。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过程??方法 1、“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2、“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3、“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著名特级教师 孙双金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5、“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 ,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6、“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华中师大教授 杨再隋情感??态度??价值观1、“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著名特级教师 孙双金 2、“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著名特级教师 孙双金 3、“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4、“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5、“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6、“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

—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7、“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8、“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9、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著名特级教师 李吉林10、“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

吕叔湘名言

重提“吕叔湘之问”

1978年,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人民日报》撰文发问:“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便是语文教育领域著名的“吕叔湘之问”。4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状况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试从话语哲学的视角揭出病因,觅得药方。

孔门问答启示高品质教学对话

课堂中话语的根本制约力量来自教师,这种制约往往以提问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问题规约课堂的结构、发展及对学生的评判。在语文学科各级各类赛课中,教师往往过于迷恋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精致问题。常态课上,若得不到有效锻炼,孩子们提问的功能会日益退化。

孔门师生的问答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番教育图景。细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发问者有时是孔子,有时则是子游、子夏、子路、子贡、子张等学生。作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对孔子这种互问互答、因材施教的方式可谓深契于心。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是以孟子跟学生万章和公孙丑对话,他或以“化之者”的方式发问,或以“答问者”的姿态出场。孔孟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在于,生徒往往是发话者,他们个个善于提问。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李惺则曰:“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孔门问对多限于一至三个回合,很少有层层逼进,在深度对话中实现精神相遇或展开逻辑交锋的。就整体上考察,诸子立言大都自居话主位置,独抒己见。《老子》在文体上属“箴”,采用的是格言化的言说方式。《墨子》以语录为主,中间夹杂着质朴的议论。“庄周之书多寓言”,所谓寓言又有“偶言”之说,即主客对话,但这类对话又多为庄子之“己言”所包裹。《荀子》《列子》《韩非子》沿袭成法,以专论为主,中间的对话主要为立论者提供一个话题或情景,其思路重横面铺展,轻纵向拓进。《孟子》对话式论辩文初成体制,其论述方式取直线推进式,问答的言论要系统丰富得多。孟子之后,公孙龙子的“三论”(《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通篇用对话体,主宾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古希腊柏拉图《对话集》对苏格拉底对话的记载,则判然有别。苏氏倘涉一话题,非循此线索,逐层递辩,穷根溯源不可。

赋予学生发问权,强化纵向的追问,将课堂提问引向高品质的对话,这是轴心时代孔子、孟子、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先贤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

充分尊重异质话语和边缘话语

在苏联哲学家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中,复调是个重要范畴。巴赫金指出,复调是这样的一种多声部,诸声部在旋律上保持各自独立展开的同时,组合成一体。语文课程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话语经验,即书面与口头的言说经验,有效话语经验的生长源自杂语共生,它具有交响性和复调性。语文教育一大痼疾就是,教师们过于关注同质话语和中心话语,却轻忽了异质话语和边缘话语。君不见,一份现成的教案《将进酒》(李白诗作),可以到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施教。试问,理想的教学到底是学生配合教案的线性化展开,还是教案服务于话语生命的个性化绽放?近年来,语文界掀起了一股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热潮,这对学生他者话语的觉醒和高阶思维的训练,自有积极意义。但班级中弱势话语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境况,这些孩子的语文基础还很薄弱,思维水平也多在低位徘徊。面对他们,我们又该如何以话激话,以至于水流“话”开呢?

姑举美国惠利公司《语文共同核心课程》教学参考书(第二版)十年级第二单元中国诗人李白的诗歌《长干行》教学为例。面对先进生,鼓励学生自撰一份简短的《李白传》,用于班级内部交流;探究李白热爱写诗的原因;在网站上发表自己对李白的评述;将李白与一位当代中国诗人的诗作进行比较,将李白与拉美诗人的诗作进行比较。面对后进生,提供一个更便于参与和互动的网站,并为学生提供图表或者引导性问题,以此为支架,要求有条理地呈现李白“研究成果”;课前以在线或视频方式,提供有关中国诗歌的资料,并用关键词凸显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特点;鼓励学生通过图表工具来组织其“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从知识趣味转向话语实践

语文教师往往秉持崇尚知识的价值立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打捞”各种知识。而这些知识构成中,主要的还是对象性知识(关于语言、文章和文学的知识),而非主体性知识(主体如何运用上述知识的知识)。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知识又构成语文能力的基础。但不经过躬亲实践与切己体察,许多语文知识,即便是主体性知识也无法转化为语文能力。比如教学《背影》等散文,倘使我们仅停留于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等知识的教学,而不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书面或口头的仿作体验,这类知识就难以形成迁移,无法转知成智。

语文学习是认知的过程,更是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学是话语实践,话语实践的核心内涵是自主、广泛与恒久的读写活动。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对话行为,有效的读写都是与自我及读者进行功能性交互的过程(自然要运用到读写知识)。语文素养中的素养“Literacy”又可译成“读写能力”,读写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平素养成的良好习惯。现在统编教材将精读篇目降了下来,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搞拓展阅读。时间是个常量,大量读写的时间从何而来?笔者的建议是,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多安排学生自主读写,教员切莫越俎代庖,过度施教。语文教育场域的对话不仅包括“彼—我”式大型对话,还包括“我—我”式微型对白。

对话性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如果教师话语遮蔽了学生话语,学生只能沦为课堂的失语者乃至无语者。此种情形下,所谓应答与其说是“我在说话”,毋宁说是“话在说我”。

改造语文课,应自重构课堂话语生态始。(来源:《中国教育报》)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