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名言古人

时间:2022-04-16 03:3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厚大法考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法律的名言古人

1.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5、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6、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慎到7、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8、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9、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10、3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商君书》1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13、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14、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葛洪《抱朴子·判子》)15、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16、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商君书》。

2.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原发布者:miaoyang369566

关于法律的名言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9.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1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1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1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14.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1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16.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2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2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2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2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3.关于宪法的名言警句要古代的

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

——歌德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宋·苏辙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

——托·富勒

法律的性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霍姆斯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商鞅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

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奥维德

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管子的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

4.关于法制的名人名言

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6、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1、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7、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1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2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25、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2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8、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5.求几个古代关于法制的诗句

中国法制史之律(卷一)西周亲亲尊尊行五礼,(亲其所亲,尊其所尊;五礼:吉凶礼宾嘉)质牛剂器贷傅别。

(买卖:牛、奴隶称为质,器具等称为剂;借贷关系:傅别)六礼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礼;休妻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继承制)听讼断狱表刑礼,(民刑区分;德主刑辅,出礼入刑,相为表里)辞色气耳目真伪。

(五听)官来伙反内惟过,(五过)群臣官吏刺国人。(司法三刺)春秋战国郑铸刑书晋铸鼎,(名称不同,也有先后,但都在鼎上铸)邓析私杀用竹刑。

(邓析私写竹刑,被王杀之,但用其竹刑,讽刺)盗贼网捕魏杂具,(魏国李悝做法经六章)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为律,有内涵)轻罪重刑法经论,(重刑原则)六禁杂典具总则。

(六禁规定在“杂”章;“具”为总则,具其加减)强秦励耕军功奖,(井田制、军功等制度强国)废卿郡县奸诬连。(削弱地方权力,建立县亭制,诬告反坐,株连制度)汉上请恤刑相首匿,(上请制度;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缇萦上文废肉刑。

(文:指汉文帝;废肉刑是“虽有减刑之名,却有杀戮之实”)春秋决狱心定罪,(春秋决狱的宗旨是:以心定罪)秋冬行刑应天人。(秋东时节,天地肃杀,好日子,以后就有了“秋审”等)三国两晋南北朝魏八议,(曹魏)南陈北魏官当始。

(官当在两个地方开始:南朝陈国和北朝魏国,不是三国的曹魏)齐重罪,(重罪十条)晋齐五服以制罪。(晋律北齐,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相犯者远近高低各不同)北魏死刑需复奏,(死刑复核)南北宣布废宫刑。

(法律宣布废,但后世还有)北魏胡刑鞭与杖,(胡人之刑:鞭与杖)齐律启后又承前。(齐律地位很高,但说隋律有承前启后也是正确的)隋隋文炀帝开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恶。

商周黥劓剕宫辟,(旧五刑)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唐高祖建唐显武德,(唐高祖夺天下,作《武德律》)贞观作律加役流。

(贞观之治)永徽高宗唐疏议,(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议,史称唐疏议,)刑统汇编政六典。(刑法汇编;行政法典)公罪私罪吏忧喜,(公罪轻私罪重,官吏两为难)未举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类推以明举轻重,(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赃杀保辜化外人。(六赃;六杀;保辜;化外人)宋编敕破律宋刑统,(皇权当道,一人说了算)折杖配役常凌迟。

(但《宋刑统》没有正式规定“凌迟”)契约细分买典借,(商事发达)室女分承准妻离。(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继承;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出离婚)翻异别勘另审诉,(注意操作方式)证据勘验原被举。

(讲究证据调查;举证责任明确)南宋庆元凌迟定,(凌迟源于五代西辽)立命继子与绝女。(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称命继;女子和继子有继承权,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时候各人继承比例不同)明明刑弼教朱大诰,(大诰只在朱元璋时代用,明刑弼教是对刑罚理学角度另一种解释)大明会典学六唐。

(行政法)重轻两极卫廷杖,(标榜新意,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卫”是间谍;廷杖让老臣颜面何存?借口奸党充军刑。(奸党:是为皇帝任意杀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据;充军是流刑以外增加)清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事成条则例统称。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条例、则例)大清会典仿明政,(行政法)文字无狱类大逆。(虽无“文字罪”,但将其视为“大逆”)晚清现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个是过度性的)首创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离异,钦定宪纲挽残局。民国临时约法史宪件,(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天坛宪草限袁贼。

(孙文限制袁世凯的法律手段:共和制)奈何约法复辟帝,(袁世凯也作约法扫除障碍)贿选宪法正式行。(曹琨贿赂当选,正式实行宪法)明清会审制度(明)重案朝审五大宦,九卿圆审翻供皇(清)京师热,笞杖快决好空牢,(笞杖等轻刑集中复核,能放则放)清秋爽,斩绞监侯死复审,(地方上报死刑(斩绞监侯)的复审)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决重的;2京师附近斩绞监侯的复审)。

6.关于法律的古诗句有什么

旧有《莫争打》一诗 时闲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 更须枉费几文钱。2.旧有《莫应对》一诗 人来骂我逞无明, 我若还他便斗争。

听似不闻休应对, 一支莲在火中生。3.旧有《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 我与他争未是长。

布施与他三尺地, 休夸谁弱又谁强。4.《寄卢仝》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5.《石鼓歌》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注解】:1、少陵:杜甫;2、谪仙:李白。

3、陵迟:衰败。4、搜:打猎。

5、遮罗:拦捕。6、隳:毁堕。

7、翥:飞。8、掎摭:采取;9、羲:羲和,这里指日;10、娥:指月。

11、讵肯:岂肯;12、婀:无主见。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汉之后诸朝。

14、则那:又奈何。【韵译】: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

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撞磨。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

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

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象隶书蝌文自成一格。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象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

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交错。苍劲钩连象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

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象取星宿却漏羲娥。

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

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

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

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 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

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7.关于纪律的古代名言

名人名言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

8.有关法制的古诗词

自从四方多法律宋并叙 《次韵子瞻见寄》 8、不将法律作春秋宋陈普 《咏史上·宣帝》 10、扫除诗书诵法律宋苏轼 《石鼓》 4、法律渗商君宋何梦桂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14、司马八法律以规宋毛直方 《赠督师曹将军》 15 1、法律忌脱遗宋张镃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20、法律行随手宋陈襄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11、前人唯法律宋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17、兼通法律吏能精宋苏辙 《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7、富贵拘法律宋梅尧臣 《长歌行》 16、耻言法律羞丘戎宋苏辙 《新作南门》 19、先公法律自治身宋陈宓 《送师道弟守德庆》 9、惟用法律自绳己唐韩愈 《寄卢仝》 2、自従四方多法律宋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6、此虽法律所无奈宋苏洵 《自尤》 18、法律存 *** 《唐受命谶》 3、始读法律亲笞榜宋陆游 《秋怀》 5、法律剡章真未尽宋陈造 《次韵黄簿》 12、法律森严信殊绝宋高斯得 《孤愤吟上十韵》 13、且说高王宽法律宋郑刚中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21。

9.法治有关的名人名言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

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亨金 54、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55、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边沁 56、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57、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伏尔泰 58、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关于法律的名言古人

50条经典法律格言,适合收藏哦

1、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

2、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

3、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德]黑格尔

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6、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宋·苏辙 ​​​​

7、有法不行,与无法同。——宋·苏轼《放榜后论贡举合作事状》

8、权力毒害最善良的心灵,犹如烈酒迷惑最精明的头脑,没有人是至贤至善而可以被赋予不受限制的权力。——查尔斯·戈尔顿 ​​​​

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0、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维,上安下顺。——《元史·许衡传》 ​​​​

11、 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地幸福。——柏拉图《法律篇》

12、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13、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14、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明·海瑞《治黎策》

15、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

1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7、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18、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鞅(战国)《商君书·君臣》 ​​​​

19、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 佚文》

20、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21、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明·张居正

22、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23、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法·罗伯斯比尔

24、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

25、知法治之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淮南子·汜沦训》

26、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守道》

27、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28、耳不知清浊之分者,不可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者,不可令制法。——《淮南子·汜论》

29、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30、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

31、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资治通鉴·汉纪六》

32、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33、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以为天下正。——《商君书·定分》 ​​​

34、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35、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

37、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

38、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

39、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包拯(宋朝)

40、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 刘安《说苑、政理》

41、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 ​​​​

42、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4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

44、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45、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

46、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47、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

48、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刍言》

49、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50、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

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

内容来源:@司法部

整理:厚大法考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