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谏的名言

时间:2022-04-17 20: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历史漫谈君 | 评论: 次 | 点击:

讽谏的名言

1. 跪求汉赋里的名句,最好带解释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王雎鼓翼,仓庚哀鸣; 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

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

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

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

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

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

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高唱,在小丘上吟诗。

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

嬉游已经极乐,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

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

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洛 神 赋 作者: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别 赋 作者: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

2. 司马相如汉赋中的名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3. 纳谏,讽谏的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si=1归田赋 张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

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译文: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

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

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

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

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

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高唱,在小丘上吟诗。

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

嬉游已经极乐,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

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

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洛 神 赋作者: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别 赋作者: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

5. 关于纳谏的名言还有故事

虚心纳谏的齐景公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cn/200406/ca458870.htm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

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

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

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

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

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

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

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

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

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

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

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

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为嫁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

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

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

讽谏的名言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因此也就形成了其特有的监察制度。而从检查职能三个方面看来,分为对上的谏诤,对下的监督弹劾以及对左右的互相牵制监督。这次我们主要看看对上的谏诤。

“谏诤”,谏意为规劝,诤是指直言,所以谏诤就是对君主或上司提出规劝性的意见。“言官谏谛”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的行政监督制度。它早在尧舜时代就已萌芽,从秦代起向制度化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唐代趋向完备,一直延续到清朝。诤谏起源要更早,它起源于古人道德感的产生以及地位的分化。

与其说这是一种制度,还不如说这是一种用以监察的职能或方式。这个职能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在封建社会是否真的可行,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慢慢分析。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魏征与唐太宗)

谏诤的特点:

1、谏诤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上到国家大事还是小到官员的行为活动,都可以用谏诤的形式。

2、谏诤的途径方式很多。按照规定,自公卿大夫、牧守县令,甚至庶民男女都可以提出谏诤。

谏诤的方式分为五种:

一为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出的讽谏;二为用比较柔和的态度,并不正面顶撞而妥为劝说的方式提出的顺谏;三为依据祖制、纲常、法律来规劝的规谏;四为直接针对不法无道事件提出异议的致谏;五为更加直接不留情面的提出自己意见的陷谏,

正所谓“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不避丧身”,五种方式由轻及重,又如孔子所云:“谏有五,吾从讽。讽也者,谓君父有阙而难言之,或假托他事以陈其义,冀有所悟而迁于善。”真正有觉悟行使这一职能的官员,杀身之祸也是长伴其左右的。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敢于直谏的司马迁)

3、历代都规定主要文武大臣都有谏诤之责,设有专职的谏官。

从这三个特点看来,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有这样一种职能的存在,对于统治者的统治,官场清廉,必然是有益的,只不过有益归有益,而它真正能发挥出来的作用真的如同看起来那般大吗?

谏诤的益处:

1、首先它最直观的方面是一谏议对君主有一定匡正作用,一个敢于进言发的谏官,可以帮助君主或上司纠正错误,以及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就像在贞观之治时,唐太宗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而那句最出名的评价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个意思就是说魏征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君主的过失。那魏征这样的敢于进言的人对于李世民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我想这一段史料可以反映: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由此可见,魏征之所以成为千古之名臣,是源于他铁骨铮铮的谏诤。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魏征)

2.从思想的层面上看来,谏诤这一制度,可以说是起源于道德的一种监察制度。既然如此,那么这一制度的传播与应用便会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从善如流。从中国古代谏诤制度所折射出的士人心态,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道德对士人信仰、精神、思维、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从当时的社会看来,这一影响是有益的。

3.从制度层面来看,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谏诤这一制度的存在,给封建专制蒙上了一层民主的色彩。虽然不能对标现在的言论自由,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如同古文中所说的: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过,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谏诤这一制度,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原因如下:

1、之前说过谏诤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大事小事都可以谏诤,但是君主却没有必须听从谏诤的义务。

出于对君主的忠诚和国家的安危,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冒雷霆,犯颜色,吐一言而终”君主,不但要求谏诤者,要出于忠心和尽心竭力,还更要求臣下进行谏诤的内容,要符合自己的私心私欲。要会察言观色,如果触到了逆鳞,直击君主的痛处,冒犯到他的尊严,那么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给予打击。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唐太宗)

在古代,因拒谏而遭屈遭贬以至于杀害的谏诤者的事例是很多的,当时的伦理理论是:为人臣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从,则号泣而随之。君主鼓励臣民谏诤,设有专职的谏官,但那只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道德上的契约,没有一套与见证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君主必须听从,听与不听,从与不从,一切由君主自己决定,那么见证制度也必然成为一纸虚文。

2.在专制制度下,种种弊端一直伴随着谏诤制度而存在。

理论上人人都可以进行谏诤,但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就像明朝有制度“凡有利国利民之事”,臣民都可以用建言的形式“具状自下而上陈告”。虽然看起来给了人民很大的权力,但其实这种建言是由各级政府控制的,需要通过官府查审,其实质是在限制人民对朝廷的议论。更严重的是皇帝和权臣往往会违背明文规定,对认为戳中自己隐私痛处的地方,采取强暴的镇压手段,甚至是杀戮不一而足。由此可见,冠冕堂皇的表示并不符合实情。

3.古代的文武百官都有谏诤的职责,也有专职谏官,但绝大多数的文武大臣,却为自身的利益而不肯冒险进行谏诤,而专制君主也很少重视谏诤。

谏诤这一方式,往往被统治者用来装饰门面。就像是谏官的官位虽高,但却没有实际的职责,“设其职而虚其事”;谏官的地位虽荣,却没有进言的机会。从谏诤的要求来看,只有具备政治正义和社会良心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称职的谏臣;只有真正理解为君之道,并且有虚怀若谷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贤明的君主,然而纵观历史长河这样的大臣与君主有几个呢?

4.我们看一看一些历史名人的例子:关逢龙因谏夏桀而遭杀;比干因谏商纣而被剖心;屈原因谏楚王而被流放泯罗江;伍子胥因谏吴王而被杀,头颅高挂国门之上;司马迁因谏汉武帝而遭受宫刑……真正如魏征这样从一而终的又有几个呢?“险诐者亦往往借以某利”历史上留下来的是大量“谏臣死而谕谀臣尊”的记录。

从魏征直谏——聊一聊古代的谏诤

(屈原)

评价:

对于这样谏诤制度有它好的方面,也有它不好的方面。虽然它作用有限,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历史意义,毕竟也出现了像魏征这样敢于进言从一而终的大臣。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的是,它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不切实际性,应该引起我们的借鉴与反思。也不妨对标一下我们现代的言论自由,应该感叹庆幸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年代。虽然它的作用有限,但我们正确的认识谏诤却是益处无限。

我们当下所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让一个好的制度不应该只成为门面的装点,不能让它金玉其外败絮中,让它在现代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忠臣传》

《战国策》

《澹园集》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