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语录600
时间:2022-04-17 21:3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精彩影视剪辑特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佛家语录600
1.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 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
4.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5.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还会继续做错事。
6. 生活是一场修行,各种磨砺让我们变得坚强和勇敢。请记住,纵然路上有风雨,有不平,且留一颗佛心,一路走过,安然花开。
7.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8.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9. 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你错过的人或事,别人才有机会遇见,别人错过了,你才有机会拥有。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
10. 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11.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2. 与其花那么多精力去嫉妒别人,不如用这点时间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生活中真的时不时会出现这种让人无语的人。
13.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一个圆满。圆满的人生要有许多方面的成功才能完成。但是,成功有成功的条件,想成功必须先建立良好的观念,否则可能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14. 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5. 生命,就像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累积,累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
16.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外面的世界对我们这个小宇宙是什么不重要,关键在想法,你想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你的内心除非自己打开,别人是不能进入的。所有的感觉都由心生。
17. 在这个世界上,你靠谁都靠不住,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能靠自己,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如果明白这一切,你就不再感到孤独,也不应该感到孤独,也就不再感到痛苦和烦恼。
18. 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19.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20. 你会渐渐发现,即使看同样书,吃同样食物,听同样道理,受同样教育,呼吸同样空气。也可以长成完全不同的样子过完全不同的人生。外部因素真没那么重要,你是谁过什么生活是否快乐有没有爱和被爱着则从来都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作为自己惟一的塑造者,你必须好好的。新起点,加油!
你读过哪些励志的语录
有志者,事竟成。万事先立志,志当存远。孔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宽。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请各位学习途中的人士,铭记这一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明代唐寅那一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告诫世人青春当珍惜,错过了青春的末班车,小错成大错,后患无穷。青春是一个人成功的黄金时期,一变定终生啊!
毛主席经典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老本,要立新功。”“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我喜欢读汪国真的诗,他在诗中写道“或许我们会永远平凡,平凡也有宁静的风度。”“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平淡和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生活中,我尝试并努力,探讨并前行。总是那句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久久回荡我耳边,一直鞭策我进取。
佛家关于爱情的经典禅语,你知道多少
爱情是这样美好,令世人如痴如狂,那么佛家是怎么看待爱的呢?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十个经典禅语故事,告诉你爱情的真谛。
一: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
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
《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
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
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佛说: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它既不是你失去的,也不是你没有得到的,而是你正拥有的!
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看了再多的爱情电影,再经典的爱情小说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
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
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一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amtired。
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说自己喜新不厌旧,他们就像贪玩的孩子,总会瞅准一个空偷着出去玩玩,玩累了他们自然会回家。在外,他们可以风流快活;在家,他们也想做好丈夫好父亲。他们脑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举两得。他们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变心,但在现实利弊轻重的权衡之下,在结发之妻眼泪的攻势之下,在亲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严峻形势下,大多能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还记得冯巩相声里说到:女人一辈子也听不够的是“我爱你”三个字,《过把瘾》里的杜梅拿刀架在方言的脖子上就是为了听他说这三个字!没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很爱听这三个字,而且是百听不厌。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人爱她,但是其实这些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爱往往都是很深沉的,是把爱放在心里的!
这种爱,是沉静;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绝,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这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是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
太热烈奔放的爱总是易于枝头凋落,而平和沉静的爱却是暗香持久,心香永恒。当火焰般燃烧的爱情化为灰烬,当爱情的潮水慢慢消去,守望在那里的,依然是一颗宽大博爱的心,包容接受抚慰着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当然,沉静的爱绝不是沉闷的爱。那是心灵的守望,是一种心底深处深藏的真切牵挂。似清风,如明月,美丽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静却不沉闷。透过爱的清清溪水,你会看到细石粒粒,看到游鱼欢快地在溪水中游来游去。这种沉静的爱所蕴含的美丽,是要用一辈子用心去读的,才能在平淡真实中读出鲜活和感动。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
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
佛家讲究“因果”,为什么历史上“灭佛”佛家把自己形容成受害者,而不说自己种下的因
3、佛祖出世后,“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大显于世,也就正式开始了红阳世。达摩把“佛心印”送还中国后,到了慧能大师时代(638-713年)才真正的发扬光大,度回了“应该回天”的真佛子。之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那是一个频繁改朝换代、军阀割据时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度走了善根厚的智慧人,灭除“畜生不如”的愚迷人。用神圣的话讲,叫做:道劫并降。优胜劣汰,奖善罚恶,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与法则。
“一花开五叶”之后,进入“口头禅”时代,没有僧人用“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的言行来证明他拿到了“佛心印”,实际只是表面的昌盛,因为“道入火宅”的法运来临,寺院弘法盛极而衰,从此以后就是真正的“末法时代”。起于宋朝的960年以来,因为法运的原因,宗教界已经全面进入了“末法时代”,实际就是“魔法时代”,为什么说是“魔法时代”呢?就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无为法)的时代,就是把让人“心神向外,迷失自性”的“有为法”当成“无为法”的时代。
进入“末法时代”之后,禅宗的人也没有践行《金刚经、坛经》,步入了“禅净双修”的阶段,当“佛珠”这个“有为法”挂在了禅宗弟子的脖子上、“佛像”也出现了在了禅宗的寺院、《百丈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被废除之后,“功德箱”也出现在了“佛像”前面,这时候,禅宗也就彻底的名存实亡了。提倡“禅净双修”的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僧,为净土宗六祖,亦为法眼宗三祖,这个人是让禅宗彻底的名存实亡的关键。
黄龙600怎么样
水冷散热,性能好,跑的快!
《西游记》算佛家经典还是算道家经典
明显的抑道唱佛。把道神,仙,精怪当故事编,添加热闹,增加可读性。把佛家当求世主唱。应该说作者是佛徒倾向。也应说是以宣扬佛家为主的一部小说。(个人观点)。
你认为最厉害的语录是什么
我认可的是:毛主席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做为普通人的我:亦想争得朝与夕,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去做自己想做之事,唱自己喜欢唱的歌!寻找自己喜欢你乐趣!
贝纳利黄龙600值不值得购买
可以吧,这玩意没法说,一个人一种喜好。以前贝纳利小毛病特别多,现在好多了
你最喜欢的语录是什么
1.当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赛尔乔·莱翁
2.爱上你的样子,以前的条件便可以在你身上融化成毛茸茸的温暖光泽,你就是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你知道我是要离开的》
3.你看,生活就是挺奇怪,当你不想拥有的时候,他会追着给你,当你渴望的时候,上天总会送给你一个不耐烦的白眼儿,还得说上两句让你堵心的话,我仿佛听见他说“活该,给你的时候你干嘛不要!”—— 庄羽《不是我说你》
4.一直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守着一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以岁月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播种美好,欣然每一个日出,用心感悟,释然每一个日落,用心聆听,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善良是心湖绽放柔媚的花朵》
5.有钱的人给你锦衣玉食,有情调的人给你浪漫一打,有时间的人天天围着你,那些是爱情的一部分,但都不是爱情完整的模样,最令人向往的爱情是浪子为你放弃千帆, 脾气不好的人愿意对你呵护备至,骄傲的人在你面前像个傻傻的孩子, 因为你去尝试不擅长的事情,这才是最傻最令人感动的情谊。—— 曾雅娴
6.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蓉
7.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三毛
8.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春上村树
9.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
10.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
12.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杜拉斯
11.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泰戈尔
12.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加西亚·马尔克斯
13.把人生当作饼干罐就可以了。饼干罐不是装了各种各样的饼干,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在里面吗?如果先一个劲儿地挑你喜欢吃的,那么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欢的。每次遇到麻烦我就这样想,先把这个应付过去,接下来就好办了。——村上春树
14.“当你遇到对的那个人,不是强烈的动心,而是长久的安心。”
15.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
有哪些情感语录推荐
【1】爱情是无私的,但人是自私的。
【2】生有缘,死有缘,聚有缘,散有缘。
【3】缘来的时候要懂得珍缘惜缘,缘尽的时候也要随缘化缘。
【4】夫妻相处好似冰与火,我不燃烧,你不融化。你融化时,我则熄灭了。
【5】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放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6】寂寞是一种清福。
【7】辉煌时,朋友认识了我,落魄时,我认识了朋友。
【8】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逃避是懦弱无能之辈才做的事情。
【9】世俗吞噬了爱情,时间腐蚀了爱情,生活埋葬了爱情,人性的冷漠与自私让爱情终止在零点。
【10】时间的洪荒中,早了一步或者是晚了一步,便是水流东去,各自人生了。
求一段深情表白语录
1、有种旋律叫做音符,那是你给的幸福,时时刻刻在我记忆漂浮,让我浪漫的天赋,演奏出美丽的爱情画卷一幅,亲爱的,在这美丽的季节,你就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2、爱情,发乎心动,得之感动,持之信任,永恒于十指相扣,不离不弃。那样的爱情,不必要轰轰烈烈,不必要感天动地,只要前行时,一旁的人一直微笑追随。
3、不管是在未知的天之涯,海之角,我希望将来老到掉牙的那一天,陪我牵手看夕阳的看云舒云卷的还是你。
4、现在最动人的情话不是:“我愿为你放弃世界”而是“我愿为你放弃魔兽世界”…
5、风是我的问候,雨是我的祝愿;月光是我的抚慰,阳光是我的企盼;亲爱的,无论何种天气,我的爱都与你相伴!
6、一扇门只有一把锁,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能打开,在人生的长河里,你就是我心门的钥匙,打开我心门的锁。请让我们好好爱。
7、人生总有一个镜头叫做相遇,人生总有一个故事叫做相守,人生就是一出戏,现在,你做主角,和我演对手戏。
8、你的身影,总浮现在我脑海里;你的笑脸,总环绕在我睡梦里;不管梦里还是现实,你都是我心里最深的相依,除了你,我还能钟情于谁?
9、人有命运,命运无常,缘份难测,既然难测,那为何不自己制造缘份呢?我想我的缘份就是你,命中注定就是你,希望我没错!
10、青草青青,陌路几人行?轻风轻轻,相知多少情?一水浮萍,难守红蜻蜓;两声钟罄,惊飞黄头莺。夜深月明,只听夏虫鸣;睡迟梦凌,又见寒窗影。不胜酩酊,呓语解娉婷;何苦憧憬,醉影绊寂静。
11、假如你的寿命是100年,那我希望自己活到100岁的前一天,因为那样的我的生命中每一天都有你……
12、当白云飘过,那是我想你的痕迹;当微风吹过,那是我想你的温柔;当雨水落下,那是我想你的证据;当阳光灿烂,那是我爱的表白。
13、情悠悠,心悠悠,爱到深处何时休?何时休,何时休,头破血流不放手;情在心,爱在口,默默无语心中有;此生只为你而忧。
14、能遇到你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你对我一点一滴的关心、体贴,都融化在我的血液里,总是在我烦恼苦闷时变成快乐的细胞。爱你!
15、雪是冬天的华丽,你是我的吸引力,雪让冬天随时随地演奏美丽,你让我时时刻刻享受甜蜜,亲爱的,在这寒冷的冬季,你是我最重惦记,想你,好好保重自己。
16、把你的名字写在我手心,摊开时是想念,握紧时是幸福。就想这样,手牵手给你一世的温柔;就想这样,成为你简简单单的依靠;给你幸福,到老!
17、我截取彩虹的颜色,给冬天上上色,希望让寒冷不再单调,我摘颗星星的闪烁,给冬天美丽说说话,希望让温暖说说心里话,亲爱的,冬天快乐。
18、你的名字就是我在“爱的语录”里惟一的单词,你也就是我在“爱的海洋”里惟一的航班!让你我一同乘坐这航班度过一生一世!
19、我是你的一部车,你是我的指挥者。你叫我左转我绝不右转,你叫我向前后退我哪敢,我愿陪你生生世世,只要你不换车,我绝不背叛。
20、对于你,我可能不是很好的情人,但是,对于我,你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你可以不爱我,但你不能阻止我爱你。
21、给我一百万个恋恋不舍的白天也觉不够,给我一辈子温馨浪漫的夜晚还嫌太少,和你在一起总觉得世界无法看透,永远不会有尽头……
22、爱你在心口,虽嘴上不说,但心中铭记;爱你在日夜,虽月亮不说,但失眠作陪;爱你在每天,虽不用时间作证,但自己清楚:爱你永远。
23、风吹乱我前进的方向,指向你出现的地方。一见钟情的力量,把你记在了我的心上。事实傻傻的想像,能够享受到你的善良。总是徘徊在你的身旁,希望你能发现这个异常。将你带进我的世界飞翔,把所有伤心遗忘,让幸福地久天长!
24、亲爱的,从今天起,和你谈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不因任性而分手,不因固执而分离,不因诱惑而分崩离析。最后地坚信一次,一直走,就可以到白头。惟愿这一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敢天长,我就敢地久。
25、春天来了,小草得相思病了,花儿恋爱了,蝴蝶结婚了,兔妈妈的小宝宝都会打酱油了,你还等什么,赶快和我恋爱吧!
27、缘是美丽的邂逅,爱是心跳的感觉,情是心灵的交会,恋是甜蜜的思念,走在爱与被爱的边缘,你见或者不见,爱你的心始终不改变!
28、雪花落在大地,弹出冬天的序曲,我不会轻易就哭泣,因为有你给我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给你满意成绩,让你时时刻刻感受温馨甜蜜,亲爱的,在这寒冷的冬季,愿你一切平安如意,爱你。
《心经》虽短,句句是道理!
《心经》说什么?有四项内容:
一、大智慧。《心经》就是讲的大智慧。
二、破执著。《心经》要我们彻底地把我执、法执破除干净,连破除干净的这种意念也不要存在。
三、到彼岸。破除了执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为《心经》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
四、大自在。在大智慧的指引下,究竟涅槃,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切都在般若空慧的指引下,来落实这些修行的理念。
大 智 慧
所谓大智慧,按照佛法的解释,智与慧是有区别的。
所谓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有鉴别之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这就是佛家讲的大智慧的含义。
《心经》就是一部讲大智慧的经典。《心经》是读诵最广的一部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部经,更是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经。
古代的佛教大师说,《心经》是万法的根源,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
《心经》的意义高远,无人能到。只有菩萨以大智慧深观自在,自证证人,才能够获得《心经》所说的大智慧,到达彼岸。
这部经之所以重要,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经中所说的“般若”精义,将佛教的理论核心揭示无遗,究竟圆满。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如何才能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必须通过甚深的般若观照,勘破万法的假相,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突破重重障碍,扫清万里乌云,现出晴朗的天空。
这晴朗的天空,就是我们的心地,然后般若慧日高悬,大地繁华似锦,一切生命自由自在,这才是我们自心一片安详的佛国净土。
智慧有如此功效,我们学习《心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般若的思想是佛法的根本见。只有在般若思想指导下所修习的一切善法才是无为、无漏的善法。
《大智度论》说:所谓有般若在世,则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若师在、母在,不名为失利。所以者何?利本在故,是故说般若波罗蜜在世,佛亦在世。(《大智度论》卷一百)
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般若的重要性。般若在,就是佛在,能见般若,就是见佛,就是见法。般若为佛母,更是我们众生断惑证真的根本所依。所以说“得见般若,即为见佛”。
本经所说的般若妙智慧是我们自性中本自具足的一种无漏慧,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所谓离过绝非,正常真实,纯净无染,唯正无邪,应用无穷,指导人们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同登彼岸。
般若的功能、般若的作用,在我们佛法中具有首要的地位。我们所说的见地,就是指般若见。
因为般若能了解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能破除我执、法执,扫除内心的一切执著、一切障碍。
所以“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般若是佛母,是我们一切众生的祖母,所以说“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脱涅槃道,皆从般若得。”
有般若就有佛,因为般若是佛母。般若即是法宝,佛以法为师,佛从法出生。所以说佛法以般若为根本,般若在世即为有佛。
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出生诸佛的经典。
《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之称。
没有般若就没有佛。没有佛,法从何来呢?因此说般若为佛母,般若为成佛之本。
破 执 著
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我们的生命有种种的局限,这些局限有的是从无始以来自己的善恶业报所感,有的是我们在现世生中,由于六根与六尘相接而产生的种种分别心、执著心,久而久之形成的非常深厚的执著和障碍。
《心经》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破除执著。因为执著的根源是生命,执著的土壤是生活。从什么地方倒下的就从什么地方起来。不但凡夫染污的五蕴皆空,圣贤清净的五蕴亦空。
五蕴即是生命的总相,是内根身、外器界的总相,也即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所谓生命活动,即是身、口、意三业和行、住、坐、卧四威仪的表现形态,也即是我们所说的生活。
生命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的活动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存。离开了这五个要素,我们所谓的生命、生活就无从谈起。
而五蕴又是迁流不息、无常无我的,时时处在变化之中,无常之中。所以说五蕴是生命,五蕴是生存,五蕴是生活,但又不能够执著这些。
生存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概而言之都是生存与生活的表达方式。是故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是生活。
《心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提示我们要正确面对我们生命的活动,也就是要正确面对我们生命的实相。
《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照见”,就是般若的观照力,般若的功能。
“五蕴”是我们的生活内容,“皆空”是通过观照的力量突破生命的局限性(各种烦恼)所显示的真理,空的究竟内涵即是涅槃。
这“照见五蕴皆空”六个字浓缩了佛法的所有内容,既有功夫,即“照见”二字;也有见地,即“皆空”二字;而且所要转化的对象也非常具体,即“五蕴”二字,也即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本身,或者说生活的当下、生命的当下。
学佛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因为离开了当下,你要找我们的生命,找我们的生存,找我们的生活,是找不到的。
千经万论、历代祖师都强调要在当下这一念心中来落实修行的要求。
这种观照的功夫,禅的功夫,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达到“五蕴”与“空”不二的境界,即经上所揭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种精神与物质、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平等不二的圣者的境界。
只有禅与五蕴,空与五蕴,照见与五蕴,处于高度统一状态,才能够真正促进身心的净化,转变身心的烦恼。
所以,《心经》说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破执著。破执著很具体,不是空洞的,一定要从当下一念做起。
到 彼 岸
破除了执著,所显示的无漏智慧就是彼岸,就是涅槃。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不二即是涅槃。所以彼岸并非遥不可及,会心当处即是。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此岸与彼岸有八万四千里之遥,非也!此岸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顿悟,众生即佛。
般若一词在汉语中没有相当的词语,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但是佛家的智慧是大智慧,妙智慧,主要指的是二空所显示的真理,是无为无漏的,是破除一切执著,远离一切二元对立的真正的大智慧。
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到彼岸就是人生的解脱,涅槃的证得。
《大智度论》讲:云何名为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卷十八)
了知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的智慧,才是般若波罗蜜。了知诸法实相的智慧,要从照见五蕴皆空的实践中体证而来。
佛法所说的波罗蜜一共有六种,也就是有六种到彼岸的法门。这六种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为先导,其余五种波罗蜜为辅助。所谓“五度如盲,智慧为眼目”。
所谓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是菩萨到彼岸的法门。
刚才讲到五度如盲,像瞎子一样,只有般若,只有智慧才如同眼目。有眼目才能使六度真正成为到达彼岸的法门。
佛典中在强调般若的重要性时指出:
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
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
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
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
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
若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宗镜录》卷九十)
由此可见,修一切法门,都要以般若为眼目。所以我在提倡生活禅的正见时,反复强调我们信仰佛法,要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我们的信仰、修行一定要在般若的指导下才不会走弯路,才不会成为有漏的因。
一般的讲,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
大家一定要体会这个意思,只有在当下一念完成,修行才真正时时刻刻有证量,时时刻刻有受用。如果把一切寄托在死亡以后,那你永远不会有受用,永远不会有证量,而且修行的信心也不容易建立起来。
怎样才能勘破烦恼,超越生死呢?必须如实观察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在缘起性空法则的观照下,了知一切法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非我非无我,非有非无,消融一切对立面。
但是也不能执著有我无我、非断非常这些观点。如果执著这些观点,又会成为障碍,即所谓法执。我执是障碍,法执也是障碍。
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舍一切观,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以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十八)涅槃即是寂灭,寂灭就是烦恼永灭。
涅槃的境界本来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只因为有烦恼的障碍,所以涅槃的境界显示不出来。
为什么我们不能执著涅槃呢?因为涅槃既是本自具足,不从外得,所以涅槃显示出来只是本有的东西,好像镜面的光明一样。
我们心地的这面镜子被尘垢所盖覆,通过修行使这面镜子垢尽光现。所以我们不要有执著,有执著就是障碍。
我们能够观诸法实相,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言思路绝,则烦恼性空,生死与涅槃不二,此岸与彼岸不二。
到此也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当下不生不灭,当下就能了生脱死,当下无住,当下应缘度生;度生亦不著相,度而无度,无度亦无,是名真度。此时万里晴空,一物也无,涅槃的功能,般若的力用,到此方称圆满究竟。
大 自 在
《心经》还告诉我们,有了大智慧,破除了一切执著,能够到彼岸,就得大自在。
《心经》的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可以理解为一位具体的菩萨的名号,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修般若法门的人。
我们人生有种种局限,种种追求和执著,因而有烦恼、有痛苦,不得自在。
《心经》告诉我们只要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能“度一切苦厄”,就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获得大自在、大解脱。人生的真自由、真潇洒至此可言矣。
关于自在有种种解说,根据《法华经》的意思,要“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有结”就是有为有漏的烦恼,尽即断尽,只有断尽烦恼,也即是“度一切苦厄”,才能“心得自在”。
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放下一切负担,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这种自由、自在,表现在五个方面:
1、寿自在
凡夫的寿命长短不得自在,而破除了烦恼、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登地以上的菩萨能够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死,可以在寿命的长短上、生死的来去上获得自由,所谓“言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非短”。
像我们通常称念的阿弥陀佛就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大彻大悟,大觉圆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能够获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
我们的人身不自由不自在,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有限的生命有许多的追求,追求达不到就有烦恼有障碍,表现在具体的事相上就是时间的和空间的障碍。
遇到一件好事,希望这件好事能够长久不变,可是没有不谢的花朵,没有不散的筵席。好事往往是昙花一现。
许多不如意的事,我们希望永远不要碰上。事实上不如意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期而遇。
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处无二三”。怎样突破时空的障碍,获得寿命的无量、光明的无量?关键在照见五蕴皆空。
2、生自在
生是受生,菩萨能够随类化生而得自在,众生随业迁流六道轮回不得自在。菩萨随处而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备这种自在,所以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可以逐步获得受生的自在。
3、色自在
色即物质,菩萨能于物质转变自在,非凡人所能为也。
物质也可以理解为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许多财富,但是真正有财富的人,一万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而已。大多数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渴望,但是,不可能。
我们要通过修行来消除我们的妄想执著,消除不正当的追求。如果我们真正获得了色自在,也是为了满众生愿,不是迷恋于个人的物质追求。如果我们为了个人的追求,你永远得不到色自在。
4、心自在
心即心识,我们能随意指挥心识。能够让我们的心随顺法的规律,顺菩提心而发展,顺着净化的方向发展,就可以获得心的自在。
可是我们凡夫连心在哪里、心是何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指挥这颗心呢?一定要学习佛法,一定要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解这颗心,才能指挥这颗心。
5、智自在
凡夫没有无漏智,不但无智,更谈不上自在。菩萨证得空慧,可以任运发挥无漏智慧,说法度生,自他两利。这种自在都是菩萨的境界,是菩萨的生活,菩萨存在的一种方式。
我们能观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获得某种相对的自在,并不是大自在。“远离颠倒梦想”“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才能获得寿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