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画画一席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09:37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齐鲁壹点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傅柏林//乡情浓浓酒飘香//文鑫国酒杯040,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树画画一席经典语录1
散文 乡情浓浓酒飘香//文鑫国酒杯040
原创: 傅柏林
当人们穿上防晒衣,擦着防晒霜,行走在山川河流,体验着大地的“炙烤”时,受盘州文学沙龙邀请,鄙人跟随六盘水市钟山区文学沙龙、云南富源县文联的作家采风团,来到盘州市石桥镇,赏千年银杏,品盘龙美酒。漫游在盘州爽爽的凉风中,享受着春天一般的和煦,秋天一般的凉爽。
车至乐民村,一个偌大的村庄,被一棵棵的古树密实地掩盖得露出一鳞半爪;巨大的树干把树的丫枝送入半空之中。银杏树的枝头开出纯洁的花朵,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就像一把撑开的绿绒绒大伞,遮挡着火辣辣的骄阳,树下有着在盛夏里少有的阴凉。望着满山遍野的银杏,心想,这是上苍对乐民村的厚爱吧,给了这里连绵起伏的群山,又给了这里适宜银杏生长的泥土,于是,勤劳聪慧的乐民人在这里植了苗,扎了根,泛了青,任由风吹雨淋霜打日晒,仍然是一年更比一年生机勃勃。乐民村流水潺潺,古树绵绵,小桥映虹,奇峰傍寺,春夏青翠,秋冬金黄的千株千年妥乐古银杏,宛如一幅泼墨山水,“村在林中,林在家中,人在画中”。构成一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优美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漫游董家坟村,远望那一座座峰岭,一壑壑深谷,一道道峡坪生长着郁葱茂密的树林。仰望藏酒“凉都洞”,一条活灵活现、生龙活虎的石龙,紧紧缠绕在洞壁上。400多米深的藏酒大洞,用陶瓷土罐窖藏800多吨酒。盛酒的土罐上,藏酒溶洞四壁,长满了迷人的酒花,还时不时荡漾出清新的酒香味。经过时间沉淀的白酒,就好像一个又一个承载着传统酒文化的宝藏新鲜出炉,夹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走向每一位知己。我深深地被这些洞藏老酒古朴的外表、真挚的内里吸引。洞中一年,世间三年。凉都洞藏酒利用洞中常年19度的气温以及董家坟村的丛林地势、作物、气候、水系等湿润的空气,来保存盘龙系列苗霸酒、黑苦荞酒、银杏露酒,使酒中有害物质譬如甲醇、甲醛等通过挥发和化学变化消耗殆尽,在这期间有一个继续发酵和化学变化过程,酒的度数可能会略微降低,口感会变淡,但是酒的醇香味却更足。凉都洞藏酒是灵山秀水的大自然对凉都人无私的恩赐。
其实我不善喝酒,对品酒和酒文化也知之甚少,只是在朋友的点拨下,才略知酒杯里隐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爱喝酒的男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原来酒杯里藏的都是感情,交情。会喝酒的男人有血性魅力,会喝酒的男人善于交际。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慢慢的喝酒,聊生活,聊志趣。酒品如人品,喝白酒的男人就像一杯烈酒,简单真诚,让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让平凡的生活更加悠闲自在。在生命长河里,烈性白酒把男人锻造得坚韧无比。喝红酒的女人妩媚动人。当女人遇上红酒,不但可以美容养颜,还为自己增添了人格魅力。红酒让女人平凡的生活有了一点点放浪的诗意,时间久了就会发生浪漫的故事。喝红酒的女人正如清风绕梁,独自蜷伏在室内一隅,端起酒杯,透明的液体缓缓从杯底流到杯壁,再缓缓的含在口中,仿佛要经历一个世纪那么绵长而悠远。女人赋予红酒以生命,红酒则渗透女人的身体,这是天地精灵与自然精灵的激情碰撞。这时女人是红酒的主宰,红色的酒液如同女人脸上娇媚的花朵,女人的婀娜多姿被红酒衬托得完美无瑕!而我有胃痛、酒精过敏的毛病,对杜康美酒敬而远之。
董家坟村人清秀、诚挚、心平。到酒乡董家坟村做客,只要到了主人家,主人首先给你敬上一杯凉都洞藏酒。打开凉都洞藏酒,那股被汗水煮透的香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五谷沉甸的芬香,那是一种经过时光沉甸发酵的芬芳。物质贫乏时代,热忱好客的董家坟村人都是用大碗喝酒,男人围坐一席,不论菜肴丰简,每人面前置放着一只酒碗,宾客之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凉都洞藏酒成为结交朋友的纽带。遇上志趣相投的客人,大家很快就成为知己。酒能助兴,还能消愁,董家坟村人爱喝酒,却很少喝酒伤情的,那是因为凉都洞藏酒是最好的养心饮料。充满浓情蜜意的凉都洞藏酒,喝出了男人的气概,女人的柔情。
民风纯朴的董家坟村,至今还保留着“和好酒”的风俗。身处俗世,男人不免有诸般重压、挫折与不平。春节期间,男人手持一壶凉都洞藏酒,游走在大街小巷,遇到曾经和自己产生过误会的人,互相倒一杯凉都洞藏酒,你喝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喝了酒的男人豁达超脱,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矛盾就此化解。如果喝了“和好酒”却仍念旧仇,会让村民不齿。其实,乡里乡亲的,哪有什么深仇大恨,一些日常里的龃龉,早就化解在这飘香的酒中了。
琼浆玉液的白酒,五谷之精华,非一两日可酿成,制作过程之精秘,无异于艺术的再创造。其史久远,远至何时,不得而知,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堪称最早的酿酒人。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这是否事实,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也有人说是黄帝时期的杜康,一次杜康偶然把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饭发酵产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甘美液体。其性状似琼浆、如玉液,其味香醇甘烈。在此有曹操诗赋佐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为之倾倒。
说到文豪与酒,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文人与酒无关。饮酒对于文人来讲,是一种压力的抒发,感情的寄托。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脍炙人口的酒文化诗篇流传下来。
一代诗仙李白对酒是情有独钟,《将进酒》反映了李白与酒不可分割的情缘。人在高兴时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在激愤时要喝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人排遣寂寞时要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郁闷时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怪不得杜甫曾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豪气纵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傲视王侯。这样的李白焕发着浪漫的理想,令人仰慕。
杜甫诗歌中的“酒”,不单是呈现他个人生平的画卷,更是折射出他所生活的唐朝社会的历史缩影,他诗歌中的“酒”不仅是一生波折、大起大落的“良液”,更是散发着忧国忧民情怀的“佳酿”。从历史资料看,杜甫经历了唐王朝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看到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令他不得不以酒化解心中苦闷。《曲江》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以看出他以酒宣泄人生不得志,生活之潦倒窘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依旧还在,但是国家支裂破碎了,眼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灭亡,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为了忘记烦恼痛苦,穷困潦倒杜甫只能借酒消愁,麻醉自己。
千百年来,似乎酒就和英雄有了千丝万屡的联系,“酒壮英雄胆,酒助英雄兴”,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也造就了一个个英雄好汉。都说英雄离不开酒,酒也同样离不开英雄;不喝酒的英雄则少了许多豪气,而酒离开了英雄只能当作餐前酒、开胃酒、养颜酒。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刘备依附曹操,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刘备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暴露无遗。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是一场政治官场博弈,双方都是赢家。
武松打虎。回乡途中,武松经过景阳冈,上演了家喻户晓的打虎壮举,从而使武松真正名扬江湖。而其打虎,也是从一场酒开始的。武松是一位光彩照人的英雄,他桀骜不驯,武艺高强,打虎写出了他的英雄性格,而打虎又是由喝酒引起的。当他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牌,强迫店家卖了他十八碗老酒,大碗喝酒写出了他的英雄本色。上山以后,酒的力量发挥出来了才开始打虎,最终打了几十拳才将老虎打死,表现了武松打虎时的勇武。不喝酒就不能打虎,也显示不出武松的英雄本色。后来醉打蒋门神,则显示出武松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英雄精神,这也是和酒有关。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酒不但是帝王运筹帷幄的工具,还是消灭异己的特殊工具。“鸿门宴”就是这方面的显例。秦朝灭亡后,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楚汉相争,谋士范增本想借“鸿门宴”杀死刘邦,却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和刘邦部下樊哙的勇敢,张良的智慧而失败。《鸿门宴》带来的直接影响,项羽战败,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王朝,成为汉高祖。并开创了史上“布衣天子”的局面,结束了封建君主主义思想。
而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则解决了国家的内忧问题。赵匡胤夺取政权初期,看到和他出生入死掌有军权的将领权力过大,妨碍统治者利益。为此,赵匡胤在一次酒宴上对石守信等大将威逼利诱,打起了感情牌,兵不血刃收回了兵权。
英雄在酒中把英雄的壮举完成了,文人在酒中把英雄的梦圆了,帝王在酒中统一大业。于是便有世世代代的不朽,英雄豪杰便源远流长。他们共同的图腾便是这采五谷之精华、凝智慧之结晶的美酒佳酿,美酒孕育了英雄和传世佳篇。
古往今来,那些温文尔雅,谦谦礼让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英雄梦想,编织在散文、小说、诗歌里。其实酒就是酒,英雄的骨子血液里流淌着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才会让酒为其增加些许豪迈激情的色彩。酒就是酒,真正的英雄即使没有酒也不会变成懦夫,而市场无赖小人,即使酒喝得万丈红尘,酒后发狂,用醉酒发泄私愤,撕下虚假面具,露出丑恶的嘴脸,将平日心内藏匿见不得人的肮脏与不满,全抖露出来。这种突破做人的底线,伤风败俗,丢人显眼的言行,让人唾弃。
身为凡人,为了身体健康,无意纵酒。节日之中,相聚之日,婚庆之时,小饮无妨,品一壶老酒,讲一段故事。嘘!此时的盘州、钟山、富源的文人墨客,或许酒事正酣。
傅柏林,四川成都市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散文学会会员,《六盘水文学院》签约作家,钟山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科幻画报》《散文选刊》《中国铁路文艺》等杂志。
壹点号 偶然
老树画画一席经典语录2
9月23日,畅销书作家小桥老树携新书《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做客长沙梅溪书院,给读者带了来一场精彩的“文学奋斗者”创业故事。作家黄晓阳、肖仁福两位作为嘉宾助阵也与读者分享了有关“奋斗”的故事与感悟。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描写了一部民企教父的商路传奇奋斗史,也是每一个人的命运打拼史。从公务员到商人两个身份的变化,从乡镇到全国5个层层递进阶段的摸爬滚打,从餐饮业到房地产9个不同行业的磨砺,以及1次史玉柱式的破产重来,构成了一个首富从草根人物到民企教父的奋斗之路。
为了改变生活而写作 小说表现成年人的童话
谈到自己写作的初衷,小桥老树说,也许自己写作的目的有些庸俗,就是“想赚钱”。2004年,已经在机关工作多年,工资却只有1200块的小桥老树,希望能通过写作,获取更多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从2005年第一笔稿费的400多元起,小桥老树确实通过写作,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是真正彻底改变家庭命运的,还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代表作《侯卫东官场笔记》。这部小说,从2008年1月开始在网络上连载,到后来出版成书,曾获得了多次畅销排行榜第一名的成绩。
虽然在开始写作之前,小桥老树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想要赚钱改变生活。但是,当他真的投入其中以后,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原来自己最喜欢的是写作。其实,写小说的经历,对于小桥老树来说,也正是一部“奋斗史”。“我对写作念念不忘,我还要一直写下去!”小桥老树说。
小桥老树总结到,从侯卫东、侯海洋,到《奋斗者》里面的侯沧海,他塑造的这些“侯氏人物”,其实就是一系列奋斗中的草根青年。他认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有奋斗,奋斗有可能不成功,但是不奋斗就必定会坠入生活的底层。正如《奋斗者》封面上的那句话所讲:“唯有奋斗者,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通过塑造这样一系列草根青年的故事,小桥老树想表现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主题,他称之为“成年人的童话”,希望以这样的故事,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安慰和鼓励。
用小说记录历史的细节 当代小说是历史的肉身
《奋斗者》中有很多美食的细致描写。小桥老树说,“吃”是自己一大爱好,会品尝各地的美食,而这本书中反复写到的菜,其实都是母亲做给自己吃过的,母亲的味道是令人永远怀念的。
其实,对生活的细节描写,是小桥老树非常重视的一部分,他要用小说的形式,记录历史的细节。那个年代的人在用什么、吃什么、做什么,他通过小说记录了20年来社会的发展史。比如,小说中侯沧海从使用寻呼机、小灵通到“大哥大”,再到现在的数字手机,通过人物使用的物品就能看出通讯业的发展。
嘉宾黄晓阳自称小桥老树的“粉丝”,令他感慨最深的也就是“奋斗者”这三个字,黄晓阳以“鱼”来比喻身边的机遇。他说,我们每个人从底层奋斗,都会有茫然、失去方向感的时候,偶然的机会或机遇,就像鱼一样游过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该怎么抓住这条鱼。就像侯卫东一样,他从基层开始,每一步都抓住了这条鱼,而侯海洋却抓得不顺利。
黄晓阳说,作家不是作家,而是厨师。面对口味不一的来客,他做出的一席菜,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能吃到的菜,因此作家要花心思设置出有温度的人物,作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把当时社会的客观状态、人们的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但高明的作家又总是会巧妙的把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一些佐料加到一些“菜”里面,让读者惊艳、迷恋。
在肖仁福的眼里,小桥老树是一位很有“野心”的作家。小桥老树的小说,时间跨度都很长,他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将时间和空间有机的编织起来。“当代小说是历史的肉身”,肖仁福评价,小桥老树能把自己的阅历、学识编织起来,将历史细节化,这一点“特别可贵”。“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就像亲自回去经历了一遍,人生太短暂,是阅读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其实对于作家也是同理,作家为什么写作?因为我们想多活一份人生。”肖仁福说。
老树画画一席经典语录3
始建于南宋、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莲塘古村,最近热闹了起来。村里的青莲戏台上,粤剧声宛转悠扬;时四陈公祠内,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正手把手教学粤剧;村口百年榕树下,文化学者、规划专家、村民代表围坐一席,畅谈“十古”保护。春日暖阳,粤剧声声,700多年的古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莲塘古村里专家们所探讨的“十古”,即古村、古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今年以来,黄埔区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不断发力,对辖内十类古遗存的文化历史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挖掘、保护。该区今年投入580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博物馆专项经费达5270万元。出台广州首个区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意见,推出全国首个导航类应用软件文化保护对象地图、全省首名文化遗产检察官、全市首创“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设立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全区古树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此外,该区还组建了一支从区到村的“讲古人”队伍,开设“讲古堂”系列文化讲坛。
知止而有得,谋定而后动。在全面摸清“十古”家底的基础上,黄埔区广泛征集专家、学者、村民各方意见,为全区城市更新建设、社区环境治理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与思路借鉴,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凸显浓墨重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底色,在活化保护中见人见物见生活。
一树一档“一张图”
5208株古树名木全部上线电子地图
走进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莲塘村,远远可见清濯桥一侧立着一棵20米高的参天巨榕,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福荫着这片土地。“这棵古树就像是我们的长辈一样,见证了我们莲塘村世代变迁。”莲塘村村民、村史编写人陈耀松说,大榕树在莲塘村无人不知,相传是莲塘村陈氏始祖陈时四开村时种下,700多年间多次濒临死亡,又多次复生,越来越茂盛。
老树常青不仅成为莲塘村的佳话,亦成为黄埔区“十古”文化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成效的真实写照。在村民陈耀松的印象中,过去莲塘村不少村舍倾颓、村貌破旧,而如今街道十分重视古遗存保护,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编号挂牌,专人巡查,还编撰村史。“有了规划和记录,未来子孙世代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莲塘的‘根’也就守住了。”陈耀松感慨地说道。
据统计,黄埔区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总数的53%,约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后。去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开展古树名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三维GIS信息技术,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全区古树全部纳入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
记者了解到,当前,黄埔区长岭街道正在实施“古树故事”保护项目,依托辖内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挖掘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故事,拍摄村民口述视频,人们可以扫描树上二维码,读懂古树背后的历史。此外,摄像头及振动位移传感器等高科技装备也被应用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对古树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尊重历史、尊重民俗、尊重群众需要,就会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长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凯有感而发。
祠堂粤曲咖啡香
历史文化古遗存“活”了起来
在黄埔区701处十类古遗存当中,莲塘村的古遗存占了36处。除古树外,这里有始建于宋代的12口古井,建于清代的时四陈公祠,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青莲戏台、公社食堂,以及鸿佑家塾、秀昌书舍、友恭书室等岭南特色古建群落。然而就在一年以前,莲塘村还是一座萧条破败的小山村,古村的道路遇上雨天,踩一脚都要陷到黄泥里。黄埔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由区属国企知识城集团牵头,带领一支黄埔铁军,一头扎到了莲塘村里,以“乡村振兴+古村保护+城市更新”的组合拳,为这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时四陈公祠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州市政协委员吴非凡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唱戏学艺。孩子们施粉黛、着戏服,在青砖黛瓦的青莲戏台上展示着粤剧艺术的魅力。“莲塘村丰厚的历史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土壤。粤剧是我们岭南文化的一个大IP,粤剧艺术出现在岭南古村落里,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融合。在这里成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让孩子从文化传承中汲取营养,使粤剧课堂更加鲜活,也助力古村繁荣更新。”吴非凡说。
经过精心修缮、科学运营,如今的莲塘村处处散发着新的文化活力。对外开放的“链咖啡”馆、“荷塘月色”茶室、“爱膳莲塘”餐厅、九佛莲塘“懂通实”活力馆、莲塘家风馆、黄埔图书馆莲塘分馆……新旧之间的碰撞让历史文化古遗存“活”了起来,也吸引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乡创业工作。在“链咖啡”馆里打工的村民于东连说,回村前她根本想不到莲塘的变化会如此之大,自己嫁到莲塘已经十余年,如今在风景如画的家门口工作,她感到非常幸福。
“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黄埔区‘十古’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呈现区域历史文化全貌,多手段、多渠道传承古遗存历史文化,推动文化、科技、产业共融,保护成果让群众共享。”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陈文聪说。
底数清则方寸明
文化传“物”更传“神”
底数清则方寸明。启动“十古”保护工作之后,为了更加细致、全面地摸清古遗存“家底”,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编撰了《黄埔区古遗存总览》《黄埔区十类古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实施清单(第一批)》等6册系列丛书。其中,古遗存总览图册将黄埔“十古”的老照片、老故事、老传说,分区域、分类别用图文画册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十古’保护工作中,我们联合基层社区和乡村完成一批非国有文物保护工程,充亭凌公祠、凌鸿年宅、边岗文塔、端圃家塾等得到了全面修缮,很多非国有文物得到新生,充满活力。”陈文聪说。
制度清更要落地实。围绕“十古”保护,黄埔区新招迭出:出台广州首个区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意见,推出全国首个导航类应用软件文化保护对象地图,聘用全省首名文化遗产检察官,实施全市首个“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构建“1+N”保护传承政策机制体系、创新“互联网+保护”……
“我们想方设法把名城保护工作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广州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李贤说,“在百度地图上对全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进行标注,老百姓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保护信息,公众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制度落地执行的实效性。”
传“物”更要传“神”。文化传承既要有实物保护,也要有精神传承。目前,黄埔区在全区建设了203个方志驿站,实现方志驿站街镇全覆盖。打造“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文化品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区级“讲古人”队伍,走进村社、学校、企业、机关,传扬岭南文化、延续黄埔历史文脉。值得一提的是,“讲古人”队伍还将向基层下沉,保证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讲古人”,每个学校至少有2名“讲古人”。
“黄埔‘十古’保护工作并非只是将看得见的物进行拉网式摸查、精细化管理、全天候式的保护,而是注重挖掘附着在‘物’上的‘神’,也就是遗存所蕴含的故事。这些故事为村史村志的编辑、地方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资源,也为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这种做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
文/羊城晚报记者 柳卓楠 通讯员 曾妮 范敏玲 孙旭东
图/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实习生 方浩
来源: 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别相信任何人经典语录
- 下一篇:三毛关于爱情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