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爱心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17:19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乡隐居士 | 评论: 次 | 点击:

爱心无止境 助残见真情(记实散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乡隐居士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慈善爱心的经典语录1

爱心无止境 助残见真情(记实散文)

——助残帮扶故事续记

文/刘培华

前几日,拜访吴观渭兄,在其工作室书架浏览,翻出一旧报纸《东营公路老年报》,被一题为《访问侧记》的文章所吸引,文章是吴兄2018年9月所作,细细品读,不仅为兄珠玑之笔所折服,更被文中故事所感动。故事讲述的是市公路局退休干部张琳、共产党员孙之溪、纪永革、李弘兵和退体职工王慧、吕祖兰等同志坚持五年帮扶垦利区残疾人杨林海家的善举。正在我大加捧赞之时,吴兄介绍: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她们这种像涓涓细流不停息的大爱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吴兄顺告:今年助残日,兴盛社区党委、公路老年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居民爱心人士前往杨家走访慰问,您有意参加否?为兄之意正中我下怀,即欣然应允。

献一次爱心并不难,难得的是他们一直坚持了数年不弃,并且一直继续着!他门都住在城里,杨林海住在乡下,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素不相识,为什么还帮扶长达数年不间断?带着这份好奇,5.15日助残日,我亲自驾车一起随访。

这天上午,春光明媚,艳阳高照,原市一中副校长、党员刘相甫,公路老年党委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吴观渭,兴盛社区安盛北区党支部书记张海荣,安盛北区居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张琳,公路老年党委第五党支部党员孙之溪,公路老年党委第六党支部党员纪永革、张桂玉,安盛北区居民张惠,市摄影家协会陈丽玲,笔者等一行九人,由吴观渭主席带队,带着各自的一片真情实意(钱、米面油、衣服、书籍……)赶往目的地——垦利区西宋乡南三合村残疾人贫困家庭杨林海家。

南三合付座落在县利城区以东30多里处,是一个30多户人家的小村。据了解,该村没有可耕地。村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碱化地就挖成了一个个池塘,养鱼、虾、蟹。因此,村里的老弱病残就以水产养殖为生。杨林海的家就住在离村五里以外的村北边。到达杨林海附近,举目望去,在茫茫野草间有三间低矮的房子,这就是杨林海经营了半生、五口人遮风避雨的家。从房屋的简陋和寒酸就可以看出家境如何不言而喻。

杨林海,40岁左右,面部灰黄,身体矮而消瘦、双腿弯曲俗称罗圈腿、双脚内反,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母亲年逾古稀,双腿也是残疾:妻子是个聋哑人,还有两个儿子,大的9岁,小的4岁,五口人三个残疾,日子艰难,属极度贫困家庭。“自打张姨来帮俺以后,电视台也来采访,残联还给我们送线,村里、政府都很关心俺,也时常照顾我们。俺很感激、也很知足,俺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杨林海发自肺腑的话语也深深感动了我们。近几年来,以张琳为首的帮扶小组不断捐款捐物、帮扶指导,为他家出谋划策,在她们不断的热心帮扶下,也在她们的感召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关怀下,杨家得到了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在生话有了基本保障,并且逐步好了起来。

杨林海显得有点激动,嘴唇微颤,脸上始终洋溢着感激、幸福的笑容。问及家庭的变化,他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现在他家养了5头牛,十几只鸡,有5个蟹池,每年买500余斤,年收入1.5万余元,目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了俩孩子上学,也在永安镇买上了新房,孩子上了学校,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采仿自始至终洋滋着温暖、温馨、温情。在听了孩子朗读所写作文后,笔者将孩子揽入怀中,亲切热情耐心辅导孩子的作文,关心关爱下一代,鼓励孩子,要感恩父母、感恩帮助你家的爷爷奶奶、感恩社会,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成绩和爱心回馈社会。用行动传递爱,给孩子生活的自信和希望,用爱践行社会责任。福往者福来,爱往者爱返,让爱传递下去,少年强才国强。

本次杨林海家走访,所见景象已非原文中所述“由于残疾,以前杨家很穷,别说穿衣,就连饭都吃不上,青菜都是用白水煮着吃,很少见到油花,由于缺乏营养,全家人面黄肌瘦。虽然政府给了些补贴,但在盖房、孩子上学、看病住院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闲难。”看到他家扩建了房子,比前几年宽敞、干净多了,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对家庭兴旺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望。从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我们由衷地为他们充满快乐的生活感到高兴。

回来的路上,想象着杨林海家的前后变化,脑海中始终回荡着“爱心”“善举”“阳光”等字眼。我也因此对张琳她们这样一群爱心人士的大爱之举感到更加尊敬和仰幕,她们的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是社会友爱和温馨的体现,是协作互助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她们奉献的是一颗颗金子般的心!她们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

古人云:“施比受更有福”,今人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天圆地方,我们共享一片蓝天;心笃人睦,我们同居一方热土。人间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人都应有秉承和传播这种美德的神圣使命。残有所扶,弱有所助,大爱传递,携手共富。也许您也并不富裕,但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您撒下的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高尚品性;您的善举,可以让一个面临失学的孩子完成学业;您的义为,可以让一个贫困的家庭得到舒缓;您的帮助,可能使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生受惠;伸出的援助之手,为他人的生活增添一份感动的同时也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温馨。

或许,您的付出,将改变一个残疾人家庭的命运;您的义举,将给残疾人朋友留下人间真爱;您的帮助,能唤起千百人的慈善爱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扶残助残活动中,为残疾人事业奉献爱心。用我们的爱心关心关爱帮助残疾人弱势群体,涓涓细流汇成爱的大海,颗颗爱心共筑善的绿荫,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一片真情,播撒一份爱心,用心感动每个人,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实际行动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所有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我们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扶持残疾人,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坚信,爱人者,人恒爱之!共同播撒爱心的种子,成为爱的使者,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田,让扶残助残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祖国大地永续传承发扬广大!


成之

辛丑孟夏写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生,山东利津人;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室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认证作家;中华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原创达人;青年作家、辽宁文学签约作家,金榜文化理事签约作家,《中国新时代诗人》、文学宝库会员;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学会会员;《利津商业文化史话》、《百科拾珠》丛书编委,创刊《民建大厦之声》企业报刊任总编。自幼喜爱文学,散文见长,评论次之,偶涉诗歌、随笔杂文;作品发表于《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当代散文》《东营日报》《中国乡村》各大报刊和《人民日报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乡村》等网络平台。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慈善爱心的经典语录2

现在生病的人越来越多,而每个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随随便便一个房贷或者车贷就可以让一个家庭生活的战战兢兢,没有突发意外还好,一旦有人生病,那就失去了所有的平衡,在这时候很多人选择网上发起筹款,想要以此来筹集医疗费用,挽救家人的生命,但是由于患者缺乏经验,转发到朋友圈的链接不受重视,真正点进去的人没有几个,即使点进去了也不帮助,筹款效果很差,那么我们转发时,应该怎么写转发语呢?

  1. 转发人跟患者的关系。

“患者是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叔叔/婶婶……”

拉近观看者跟患者之间的距离,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与帮助。

  1. 患者的病情。
  • 疾病名称:脑出血,癌症,车祸,摔伤等等
  • 发病过程:某年某月某日,症状是什么,去过哪里治疗,效果如何等等
  • 现在的病情:目前所在医院,进行的什么治疗,患者的状况如何等等
  1. 患者现在的花费情况。
  • 对于目前花费的概括,比如说已经花费多少万
  • 一些重大治疗支出,比如说,几月几号,进行了手术,花费了多少钱等等
  • 接下来的治疗手段以及相对应的花费
  1. 目前的花费来源以及经济状况

目前花费的是自身积蓄,还是亲朋好友借款,目前房屋车辆以及家庭成员的经济收入情况等等。

  1. 家庭成员有无其他患者以及其他重大开支

比如说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上学的孩子花销大等等。

  1. 之前患者有没有干过一些特殊事情

比如说见义勇为、参军、或者什么奖项等等

  1. 请求大家转发,证实,帮助的话语

以上只是说了一些可以入手的大体的方面,不需要全部概括,大家可以相互组合变化着来写。

对于现在筹款的患者来说,不会写很能理解,要不是家里人生病,谁会钻研这个呢,但是根据目前的患者反馈,像是筹款文章或者是这些转发的话语确实会对筹款效果产生影响,越是真实感人全面的文章越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别人捐款。

当然了,也许有些人觉得写文章很简单呀,在平台的页面上,输入一些关键词,文章就写出来了,但是这样的文章千篇一律,只是将模板随便改了几个字而已,不全面,更打动不了人心,效果反而会更差。

如果是不会写的,可以找无忧筹筹款平台,平台有30多位专业编辑,他们都是兼职的作家和记者,经验丰富,笔触感人,能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写出真实、感人的筹款文章,并且还能给文章插图、排版,上传视频,使文章质量更高,更能触动人心,另外平台发起不收费,还能帮患者一起转发、助力,平均筹款金额6万多,是其他平台3-4倍,100%成功取钱,可随时、多次取钱,2小时内到账!

慈善爱心的经典语录3

来源:新甘肃

杨朝清

11年前,浙江台州厨师郑永江开始结对资助宁夏西海固女孩王佳佳读书。11年间,郑永江始终未能如愿购入商品房,一家三口挤在单位宿舍。“助学的钱,对于买房是杯水车薪,但款子到了宁夏,或许能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王佳佳毕业后,用第一份工资给郑师傅发了红包表示感恩。(2月9日澎湃新闻)

此前的热播电视剧《山海情》用真情实感赢得了观众的共鸣。现实中,一位经济谈不上宽裕的浙江厨师,一位面临辍学威胁的宁夏西海固女孩,通过一项公益活动建立了社会联结。“厨师资助女孩11年”,用一种“柔软的力量”、用教育扶贫的方式来诠释他们的“山海情”。

月薪从11年前的2000元到如今的4000多元,郑师傅算不上高收入群体;收入有限、养娃压力不小,郑师傅赚的钱要一分一分盘算着花。然而,在捐资助学这件事情上,郑师傅却有着笃定的价值信仰。“厨师资助女孩11年”不仅有“我自己从小也这么苦过来”的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也受到企业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受助者从未开口说钱够不够,郑师傅主动把助学款往上涨;除了上学的费用,郑师傅还给王佳佳买手机、送生日红包;哪怕是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郑师傅也没有中断捐资助学。更难得的是,郑师傅坚持“隐形慈善”,两人少有联系;直到王佳佳上大学之后,两人的联系才逐渐变多。不爱张扬的郑师傅,一直把捐资助学当成心底隐藏的秘密。

既切实帮助弱者,又不让他们背负道德包袱和精神压力,让受助者更加自信、更有尊严地轻装上阵,现如今这种“隐形慈善”的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流动不断加速的陌生人社会,隐形慈善让共同体意识以更加细腻、周全的方式呈现出来。

考上师范院校,即将成为一名教师,一位贫苦女孩命运的改变既需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也离不开爱心人士的教育扶贫。这段跨越物理距离的“山海情”,不仅实现了爱心的传递,也实现了善意的闭环。

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而言,只有让教育这盏希望之灯点得更亮、照得更远,他们才会有更多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才能摆脱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厨师资助女孩11年”的隐形慈善,善莫大焉。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