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简短而深刻
时间:2022-11-11 21:24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读书人冯学荣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我尝尽了人生的苦,才顿悟这十七个深刻的道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读书人冯学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典语录简短而深刻1
1
我们讨论问题的正确顺序,应当是这样的:
先判断事实。再判断是非。然后才是判断道德。
很多朋友连事实都没弄清楚,就开始评判对错和道德,那是不对的。
举例说,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一案:
应该先判断事实:潘金莲是财主家的丫鬟,她是被财主送给武大郎的,她是被迫嫁给武大郎的,这是一场强迫婚姻。
然后再判断是非:潘金莲在可以逃亡的情况下,选择毒死武大郎,防卫不当,有罪,但是,因为武大郎有错在先,所以,潘金莲罪不至死,她这个案件放在今天,很可能判死缓。
最后才是判断道德:武大郎不道德。财主不道德。潘金莲防卫不当,也不道德。西门庆,王婆,密谋杀人,也不道德。
是的,你没有看错,小说《金瓶梅》里,没有一个是好人......
2
人类是立场动物,他们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他们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举例说,假如有一天,耶稣降临在天空,向世人证明,基督教正确,伊斯兰教错误。
那么这个时候,穆斯林即使在充分的证据面前,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他们会谋划:杀死耶稣。
3
稍微需要一点知识含量的事物,大众的观点,通常都是错的。
这也正是他们沦为大众的原因。
同时,大众反感学习新鲜知识,因为那样很烧脑,不舒适。
这也正是他们终其一生都是平庸大众的原因。
4
如果你喜欢种植鲜花,那么你的身旁,全是鲜花,你将得到一生的芬芳。
如果你喜欢种植荆棘,那么你的身边,全是荆棘,你这一生,必将寸步难行。
做好人,对人厚道,最终福泽自己。
做恶人,对人刻薄凶狠,最终祸害的,也是自己。
5
“读书读成了书呆子”,这句话是不成立的。
事实的真相是:原本就是呆子,所以,读书没能把人读聪明。
真正的聪明人,可以从书里读(提炼)出很多宝贝,越读越聪明。
同理,人们说,有的人“越老越坏”,其实也是个错觉,事实上,不是人老了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
6
在交际场合,少说话,多聆听,有两个很明显的好处:
好处之一:让对方充分发言,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充分满足对方的表现欲。
好处之二: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对方的口中,获取资讯。
所以,少说,多听,才是聪明人。
7
“盛名之下无庸人”,你要晓得这个道理。
那些网络大咖、文化名人,无论你喜欢的,还是讨厌的,人家都各有各的过人之处。
甚至你很憎恶、且被你认为很“坏”的某些网络大咖,人家也有过人之处,否则,他不会成为名人、并且红了那么长时间。
老冯的这段话,可能不中听,但是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
8
你在网上搜索公众对一个名人的评价,通常是不准确的。
道理是这样的:
认同此人的,不会上网发文赞扬。
但是,不认同此人的,则满肚子的负能量,会上网各种吐槽。
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上网去搜一个名人的公众评价,通常是负面的多。
举个例子,我所知道的一个网友,此人加入方某子的粉丝群,因为不遵守群规,在粉丝群里发色情图片,因此被方某子踢出了群,事实上方某子并没有做错,但是,这人被踢出群之后,怀恨在心,上网发表了很多关于方某子的坏话,但事实上,他的那些吐槽和坏话,夹带了私怨,是不可信的。
同理,喜欢老冯的人,不会四处唱赞歌,但是讨厌老冯的人,则会四处吐槽,因为只有那样,才能发泄他们心中的憎恶。
9
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时间。你的生命,就是你的时间。
假设你活80岁,那么,你的生命就是700800小时,700800小时就是你全部的生命。
每个人的财富,都是牺牲了某一段生命(时间)而挣来的,例如,小春用了800小时跑快递,挣到2万元,那么,其实这2万元,就是小春800小时的生命。
因此,如果你找小春借2万元,赖账不还,其实就等于你“杀死”了小春800小时的生命,这和杀人,是一回事。
所以我们说,谋财和害命,其实是一回事。
10
“讲多错多”、“言多必失”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这样的:
人类任何的话语,只要说出了口,就存在被人误解的概率。
因此,你说的越多,被人误解的概率就越高。
因为啊,你说出去的意思,和别人理解的意思,有时候不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小心,要么不说,要么务必表达清楚。
总之,言多必失,就是这个理。
11
人生有一个定律,叫做“沉锚效应”,又叫“锚定效应”,说的是一个人以“曾经拥有”为标准,来设定未来一切的目标。
例如说一个漂亮女孩子在20岁的时候,被一个90分的男孩子追求,她不珍惜,误以为自己配得上98分的,她拒绝了这个90分的男孩。
可是,她要找98分的男孩子,找呀找,一直找不到,就算遇见,别人也看不上她,所以她一直耽搁到28岁,急了,回去找当年那个90分的男孩,人家当然不理她。
可是由于“沉锚效应”(锚定效应)的心理,她真不甘心屈就、去将就80分的男孩子,所以继续耽搁,一直耽搁到32岁,人老珠黄了,索性就做剩女了。当然了,其实单身也挺好。
同理,有的男人曾经拿90万年薪,但是在40岁的时候遭遇中年危机,公司解散了,他被迫失业了,于是重新找工作。
可是,他锚定以前的“90万年薪”标准,发现其实并不好找,因为自己40岁了,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已经远不如20多岁、30多岁的人,由于他一直锚定90万年薪,结果很长时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锚定效应”。
12
“损失厌恶”定律,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令人更难受。
心理学家有一个共识: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举个例子:你中了一千万大奖,很开心,你的“开心值”是40,可是第二天,一千万被人偷了,你很痛苦,此时你的“痛苦值”是40的2.5倍,也就是说,痛苦值是100。同样是一千万,拿到手你只有40分高兴,但是丢失了,痛苦是100分。
同理,你追到梦中女神,开心,此时你的幸福值只有40,但是一旦你被她甩了,那么你的痛苦值就是100,简直是炼狱。
所以,人生幸福是罕见的,而痛苦则是常见的。
幸福的烈度,往往较低,痛苦的烈度,往往很高,这才是人生的真相。
佛说“苦才是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13
通常你遇到的问题,多数都有人成功地解决过。
所以,你要找到那个人,让他教你如何解决,就可以了。
14
你在生活中看到“有机会赢取大奖”七个字的时候,把“有机会”三个字理解成“没有机会”,会更加接近真相。
15
你对人和事,一旦产生了强烈的正面期待,其实就等于往自己的前路,挖了一个痛苦的陷阱。
凡事降低期望,你的痛苦会少很多。
例如说,不对异性抱有正面的指望,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免去情场中90%的痛苦。
翻译成人话,说得再露骨一些:你要推定你认识的异性都不爱你,都不会对你好,都不讲理,都不忠贞,先抱有这个心态,然后再进入情场,那么你也就百毒不侵,不会受伤了。
很多人是反过来,在青少年时期读了大量的琼瑶,推定异性是忠贞的、深情的、温柔的、对我矢志不渝的,抱有这种童话心态,进入情场,结果,遭受现实的猛烈打击,受伤严重。
对人没有期待,你的生活可以减少很多的痛苦。
说得更明白一些,不指望任何人对你好,你的生活,就没有失望,伤心事会少很多。
16
“条件越好的人,找对象的选择越多”,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误解。
事实的真相是:条件越好的人,找对象的选择范围越窄。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条件越好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评分,因此,越容易把目标锚定为综合评分比自己高的人,所以,其实TA择偶的范围,比普通人更窄。
举个例子:
美女小丹,真实评分80,但她身边都是逢迎的人、拍马屁的人,没有人对她讲真话,所以她一直误以为自己的综合分是90,所以,她一直把对象的要求,锚定为95分。
但问题是,95分的男子又只会锚定98分的女子,所以事实上,小丹找对象的范围非常窄,所以大概率长期找不到,最后到了27到29岁之间,由于最佳生育年龄紧迫,小丹会降低要求,草草找个人结婚。很多人的故事版本,都是这样的。
老冯我上大学的时候,校花就很可怜,因为她知道自己优秀,所以把异性的标准锚定得老高,全校一千多男生,她一个都看不上,毕业后去了上海,一直拖到26岁才找到让她满意的男朋友,是一个美国华裔,不过结婚几年,生了娃,又离了,现在婴儿肥一走,整个人干巴巴,人老珠黄,年华不再,没人要了。
17
世事大体分为四类:
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利人利己,利人损己。
一个人对损人不利己的事产生兴趣,说明这个人不但坏,而且蠢。
要做利人利己的事。
贸易,就是典型的利人利己。
经典语录简短而深刻2
作者 | gongyouliu
编辑 | gongyouliu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听过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很多道理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才能真正领悟,你有多痛,你的领悟就有多深刻。很多道理即使你领悟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也许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后才能真正领悟并做到。在自己最具“弱点(这往往是你的性格或者从小的生活环境给你带来的)”的事情上,你往往要付出最“惨痛的教训”才能“领悟并规避”。
我从小到大经历过的磨难应该比一般人多很多。过去经历了这么多,让我的内心变得非常强大,领悟了非常多的道理,也基本看淡了一切。经历越多、遇到的挫折越大的人,一般来说成长也越大,但是成长是有代价的,这个最大的代价对我来说,是孤独和不快乐。我现在明显地感觉到,真正能够懂我的人很少很少,很少有人我愿意去深入沟通,我也很少非常快乐。
不管你怎么选择,人生的道路只有一条,任何的经历,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都是唯一的风景。从宿命论的观点来看,当你死的那一天,你的生命轨迹就是确定无疑的了,这就是“上天的安排”,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既然我的生命轨迹是“唯一的风景”,那么对于经历过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都从来不后悔。
最近经常失眠,想得也比较多。在过去的两个月,梳理了一些对自己成长比较大的一些道理(下面我都称呼它们为“原则”,我自己是学数学的,原则这个词更抽象,更有“数学味”,另外也是为了致敬达利欧写的《原则》这本书)。我将它们归类整理出来,主要目的是梳理自己的认知结构,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准则,便于自己更好地为人处世。也希望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到有类似经历或者认可我的原则的人。下面我从认知、成长、人际交往、情感4个维度来详细说明我觉得最有价值的20条生活原则。
一、认知篇
原则1: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是我非常认同的,特别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更加认同这个理念,可以说,现在这个理念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里了。
遇到好的事情可能让人大意、自满、飘飘然,最终可能让自己落入另外一个陷阱。遇到坏的事情,可以让人“吃一堑长一智”、“上天为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为你打开一扇窗”。
现在我经历任何事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我都不会有任何的抱怨,不会愤愤不平,不会认为是上天对我不公,我反而会将这个事情当成是上天对我的考验,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认为“两面性”是宇宙中最本源的规律。性别有男女,电子有正负,地球有昼夜之分,2是数学上唯一的偶素数。这不是巧合,这是“宇宙的规律”,这是“哲学的二元对立统一”。
原则2: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
不管多厉害的人,他的认知都是有限的,都有盲区。只不过,厉害的人看到的“一片天空”比一般人看到的“天空”更广阔。每个人看到的“天空”总有别人看不到的部分,不管这个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是多大或者多小。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三件事情:
一是你看到的“天空”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多么厉害,能力多么强,你都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我们要更加谦虚。谦卑的人更容易成长,也更让人喜欢。
二是你的“天空”有独一无二的地方,所以自己不要自卑,你一定有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是你的优势,你要善于利用和发挥。
三是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天空”。多看书,多自我学习,多向别人学习,这样你才可能获得“两片天空”。
美国心理学家乔哈里发明的“乔哈里视窗”(不熟悉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了解,这里不展开),将人际沟通分为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这4个区域。这个思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做一只“不满足于只看到一片天空的青蛙”。
原则3:行动永远比语言重要
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行动永远比语言重要,人的行动才是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外在表现,说了什么永远抵不上去做。很多事情说起来很简单,真正能坚持做下来的却不多。
在与人交往时,也不要太相信别人说了什么,要更看重别人是否做到了。不管是甜言蜜语还是恶语伤人,都没那么重要。人更要看重别人的持久的行动,做没做,付没付出,才真正决定一个人对你的好坏善恶。
这个原则对自己也成立,自己持久的行动才决定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不要说空话,自己的行动、自己行动的产出,才真正体现出自己对外界的影响和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
原则4: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有效规避和克制
一般来说,人都会有点自负(这是生物进化决定的,有点自负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也喜欢听好话,所以自己很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需要自省,需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其实,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提醒别人哪里不好的(因为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所以需要自己去领悟,需要基于自己的语言、行为及对方对你语言、行为的反馈去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到自己的缺点。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只是第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知己”。自己的优点,绝大多数人自己是知道的。自己的缺点,一般自己是无意识的,人会主动忽略或者掩盖自己的缺点,这是进化生存的需要、是基因决定的。
我不认可扬长避短这种说法。越是自己最大的缺点,越是需要自己去规避或者改变。越是你最大的缺点,你越容易“栽在这里”,你必然需要经历非常大的“挫折和伤害”才能真正领悟和改变。
很多缺点是人的动物性赋予的(比如对金钱、性、权力、地位、名利的追求),也是通用的缺点,这些缺点受遗传与进化决定,你很难改变。但是人可以克制和规避(比如你可以不去某些场合,不跟某些人交往),人永远是有一定的选择或者不选择的自由的。
原则5:不要在乎自己的面子,你的面子“不值钱”
人都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的,所以一旦某些事情自己做不好,就很怕丢面子。人也是从众的(这也是遗传决定的,想详细了解从众效应的读者,可以看看《乌合之众》这本书),很怕自己“鹤立鸡群”,所以一般也喜欢做大家都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丢面子。
但是在现代社会,“从众”意味着你就是“韭菜”,是被收割的那一波人。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恰恰是要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因为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机会只会留给爱出风头的人”。所以,我们要放下怕丢面子这种思维陷阱,只有多做一些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怕做的事情,你才能脱颖而出。
人有时是需要突破自己的,需要经常给自己创造环境,让自己多走进不舒适的境地,多让自己“丢面子”,才能有更大的成长。
其实,很多人都不认识你,或者根本不在乎、不关注你,你丢了面子,别人可能一笑了之,根本不会记住你,所以你根本没必要让自己陷入一种自我营造的“被评价体系”中。
我之前就是一个非常怕“丢面子”的人,非常怕在大众面前说话,每次都躲在后面。后面经过很多次的有意识锻炼,让自己多参与公众活动,多在公众面前说话、演讲,后面就逐步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这对我的职业成长非常有帮助。
原则6:获得价值的最好方式是坚持长期主义
之前有很多人问巴菲特为什么投资这么厉害,别人就做不到呢,巴菲特回答说,大多数人不能接受慢慢变富。这其实就是长期主义的最好体现。国内这种案例也很多,比如京东之前花了几百亿自建物流体系就是这种长期主义的体现。现实生活中,长期主义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锻炼身体、看书、学习等。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事情开始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当能量积蓄到一定阶段就会指数爆发,但是绝大多数人等不到(其实是没有耐心等到)爆发的那一天。
如果一个人太在乎短期的收益,为了“挣快钱”,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沉淀”,长久采取这种做法,最终获得的总收益肯定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是亏损的)。如果你看对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满足大势的。那么长期主义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获取成功的路径。
二、成长篇
原则7:选择去做一件事就不要后悔
如果你选择了做一件事情,你就不要怀疑这件事情本身,也不要担心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你只需努力做好。如果最终这件事情做砸了,更不要后悔。
这个原则对与人相处也同样适用。如果你想清楚了要对一个人好,你就不要怀疑别人,也不要担心自己的付出是否被别人肯定,更不要强求别人给你什么回报。
不论是做事还是与人相处,最终的结果时间会给你答案。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你肯定会成长。任何事情,成长是你一定能够获得的馈赠。
你有选择的权利,你也有不选择的权利。既然选择了去做,就没必要在结果不好时“耿耿于怀”、“放不下”。你大可以在事情出现了不是你想要的结果时选择收手。
有时做事情是有“惯性”的,收手是很难的。有时成长的代价是巨大的,越是你最大的缺点的地方,你需要付出越大的代价才能真正领悟到问题的本质。一旦你真正领悟了,你之前的想法可能也就完全变化了,你可能再也不会相信你之前所坚持的了。
原则8:感谢每一个(件)让你成长的人(事)
保持感恩之心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每一个让我们成长的人,不管遇到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他(她)是爱你还是恨你,最终他(她)让你成长了。我们要感谢每一件让我们成长的事,不管遇到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这件事是让你获益或者损失,最终这件事也让你成长了。
我们要学会从任何经历中发现对自己好的方面,要从任何经历中获得新的感悟。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原则9:真正的放下是内心的平静而不是时空的隔阂
当亲人离开、朋友背叛、失恋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对每个人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很多人很难放下,以为不去想、远离这个环境就会忘记。其实,有一种心理疗法恰恰相反,它告诉我们要多去想这件事,想多了,最终这件事对你就不会造成痛苦了,这样才能更好地放下。
所以,距离、环境很难(或许有点用处)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真正的放下是内心的平静,当你提到这件事或者这个人时,你不会忘记,但是对你已经是云淡风轻了,这算是彻底的放下。
原则10:要认识到,你认可的,别人不一定认可
每个人看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认可的,别人不一定认可,你在乎的,别人不一定在乎。
当你非常喜欢一个人时(不管是情侣的喜欢、朋友的欣赏,还是亲人的尊敬),你一般会认为自己跟别人是一类人,具备相似的价值观。其实,很多时候你们是不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发生特定的事情之前你看不到你们的差异。
所以,每个人在思维方式上要有所改变。要控制自己的思维惯性,不要以己度人。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也是这样的人,不要认为自己认可的,别人也认可,有可能现实会给你深刻的教训,要适当看淡很多东西,对别人的行为不要期待太高,不然会很受伤。
原则11:跟别人比还不如给自己定一个高目标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人和人生而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有些人注定起点比你高,也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低谷”。如果你去跟“起点比你高的人”比,你会产生自卑、羡慕、嫉妒等各种心理状态,去跟“比自己起点低的人”比,你可能会自满、自大、有优越感,这些都不是好的心态。
我个人采取的做法是“给自己定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高目标”上,这样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具体的事情上了,反而更容易做到。只要自己的目标定得足够高,即使自己完成了50%,那也是很不错的成果。长期坚持这种做法,你可能有“更高的终点”。
三、人际交往篇
原则12:不要对对自己好的人不好、不要对对自己不好的人好
人很容易被自己蒙蔽。有时会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而不见,觉得每天发生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谁是真正对自己好的人”这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可能就拎不清。人往往会忽视真正对自己好的人,人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中,人也容易被别人的语言所打动,这需要警醒和反思。
持久地对你很好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看不到,反而不那么熟悉的人对你的一点关怀,你会恋恋不忘。这往往会导致:自己对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反而不那么好,而对一些对自己不那么好(肯定是在某些事情上打动过你)的人很好。
每个人都要在与人相处中,评估别人对你的“累积的好”,而不是“短暂的好”,持久的对你好的人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对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好。
原则13:付出与收获需要保持动态平衡
与人相处要追求“付出”和“回报”的平衡。跟任何人的交往(不管是同事、朋友、伴侣),双方的付出一定要大致对等和平衡,如果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势必无法建立持久的和谐关系。
付出多的人长久下来会觉得心累,最终没有“付出”的动力了,也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没有得到对方同等付出的认可);付出少的人很可能会觉得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应得的,最终自己的期望会越来越高,一旦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反而会心生不满,甚至是怨恨。
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这里博弈论是一个中性词,没有“算计”这层意思),人际交往要做到“纳什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方的“收益”是动态均衡的。
当然,现实生活永远比理论模型更复杂,绝对的均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双方的付出之间的差的绝对值要控制在双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不能超出承受的阈值,否则动态平衡一定会被打破。
原则14:真诚和善良是最好的社交筹码
真诚和善良的人,是我认为最好的品质之一,是最好的社交筹码。每个人都喜欢真诚、善良的人。好人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大概率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坏人也喜欢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好欺骗。
真诚和善良的人非常渴望被同等对待,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太真诚、太善良的人往往不会被真诚、善良地对待。自己可以保持真诚和善良,但是要适当保护好自己。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在自己的(物质、精神、身体等)损失可控的情况下先对别人保持真诚和善良,再根据别人的反馈来动态地调整自己对别人的态度。
原则15:不要试图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不管你多好,一定有人觉得你不好;不管你多努力做到最好,总有人觉得你做得不好;不管你多差,总有人欣赏你;不管你做得多差,总有人愿意鼓励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最朴素的思想,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试图迎合所有人,你只需要找到那些认可你的人就好了,跟这些真正认可你的人相处。对于那些不认可你的人,失去这样的朋友也不可惜,你没必要去迎合别人,更没必要自我否定,不过对于别人“对你不好的看法”的反馈,确实是需要自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情感篇
原则16:不管你经历了什么悲伤,你总有机会遇到你爱的人
真正爱一个人,一定是有很强的占有欲的。当你爱上一个人,他(她)是你的整个世界,你的眼中只有他(她)。这种感情太强烈了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你会觉得没有他(她)你就活不下去。
这种情感如果结局好,当然没有问题,最终可能会成为灵魂伴侣。一旦出现问题,最终可能导致你自己的思维和行动陷入“爱的漩涡”,无法自拔,走不出来。就像我前面说的,你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能意识到,没有他(她),你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你也可以好好活下去。
当你经历了很多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中“谁都可以没”,唯独不能迷失自我。你最终会发现,你喜欢的不只是一个人,你喜欢的也包含某种“特质”,以及你付出在这个人身上的“情感和物质投入”。说得更通俗一点,所谓的爱情,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情感和物质付出”追求“认可和回报”的过程以及将这些投入映射到你爱的人身上的一种“禀赋效应”。
所以,不管你经历过多少悲伤和痛苦,一旦你认清了爱情的本质,一旦你不再迷失自我,你永远都有机会遇到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原则17:爱你的人,一定不会为难你
真正爱一个人,一定会非常欣赏(甚至崇拜)他(她)。对方的缺点也能包容,甚至觉得对方的缺点都是优点。
如果一个人经常挑你的毛病,说你这不好、那不好,这也接受不了你、那也接受不了你,那么他(她)一定是不够爱你的。真正爱你的人是愿意善意的提醒你做的不好的地方,他(她)对你会很有耐心,愿意包容你的缺点,会跟你一起面对困难,会和你一起想办法,会陪你一起提升和成长。
原则18:不要试图用“对一个人好”来博得别人的爱
很多人觉得对一个人好,无条件地付出,就会感动别人,希望通过对别人好来博得别人的爱。可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建立在“欣赏”、“认可”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对他(她)好,他(她)喜欢你,这当然没问题,对方也会对你一样好。如果对方不喜欢你,别人会觉得很有压力,要么拒绝接受你的好,要么将你的好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前面也提到了“付出与收获要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双方的“付出”不对等了,就很难有真正的爱情了。
原则19:爱情需要自己去争取,不是等来的
喜欢一个人就勇敢去追求。现在大家生活圈非常宅,难得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如果交往一段时间后,自己很喜欢了就应该去追求。在世俗的眼光下,不管对方跟你差别多大,你都有喜欢别人的自由和权利,如果真的很喜欢就应该采取行动。
如果你是真诚的、善良的、有道德的状态下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里的追是指的多去约对方,而不是去表白的意思,表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必要过于仪式化)。最坏的情况就是被拒绝,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人可能放不下面子,很怕对方不喜欢自己怎么办,约对方拒绝怎么办?前面我也说过了,你的面子不值钱。
在中国,女性可能比较被动一点。但是面对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的人,也需要去适当制造“台阶”让对方“走上来”。生物进化决定了即使是再木讷的男人,也知道女生释放的喜欢的“信号”。
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越是美好的东西可能越“伤人”,有些人因为爱情很受伤了,可能没有勇气去爱了,遇到合适的人可能不敢去追求了。这种情况可能是你没有遇到一个“没有他(她),你就活不下去的人”,一旦遇到了,你肯定会鼓起勇气的。如果你一直没有勇气,那你就“活该”“孤独终老”。
原则20:真正的爱情,是一段“双方共同成长”的旅程
爱情的价值除了生物学上的“繁殖后代”、除了情感上的陪伴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价值是“对方是自己的镜子”,通过对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在和对方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通过这面镜子,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灵魂”,可以“照出自己丑陋的面目”,最终通过相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真正幸福的爱情,是一段陪伴彼此成长的旅程。
尾声
上面这些原则基本上都是自己经历或者生活的感悟,有很多道理是自己经历过非常多的痛苦之后才慢慢领悟到的。上面所有的原则,虽然都是我认可的,但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原则是自己做不好的。以后的岁月,需要更多的经历去体会、去消化、去实践这些原则。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经历多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受伤多了,就会领悟得更透彻。一辈子很长,我们一定会经历非常多的痛苦和磨难;一辈子很短,我们经历过的幸福时光总是像风儿一样迎面而过。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一定是成长,生活留给我们的一定是“过往时光的记忆”,等到我们无法行动、只能思考的那一天,我们也只能“追忆逝水年华”了!
经典语录简短而深刻3
日子缓缓地向前流淌,感觉自己眼下的生活,既没有那么精彩,却也不至于悲凉。就那么早出晚归,赚钱养家,平淡中流露出幸福,时而约上三五好友,外出聚聚,也挺好的。
这样的生活让人羡慕,但这还不够!我们作为人来到世上,是排挤掉了许多个兄弟姐妹的,何不去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呢?干不成大事,至少也得在胸中明白点大道理吧?
读网络爽文,让人心变得浮躁,还是多读点哲学语录吧,多进行灵魂上的思考,人生才会显得更加有价值。
本文笔者以哲学家柏拉图的语录为例子,给大家带来生命的启发。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一: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嘴巴是伤人的利器!别看它那么小小的,涂点口红,还挺美的,但若是说话不当,就能成为比核武器还厉害的存在!杀人于无形。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谨言慎行。柏拉图说,聪明的人说话,是他们有话要说,而不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无关紧要,只会浪费了时间;鲁迅先生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而愚蠢的人说话,就只是他们想说话了。他们也不管自己说的是个啥,空耗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听多了,还让人烦躁。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二: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黑暗与光明是相对应的。说来也很奇怪,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害怕夜晚,那暮色笼罩下来,若是没开个灯,就会从心底里涌起一股无穷尽的恐惧之感。
小孩子嘛,他们没有经历什么世事,害怕黑暗,倒也能被理解。
但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成年人了,还害怕光明。
光明是小孩子都不怕的东西,成年人却害怕。
这话言外之意是,这种成年人懦弱,逃避现实,他们不敢面对惨痛的人生,无法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都期待生命是光明美好的,可是,它就是有一点挫折,一些崎岖,阻碍着你,能怎样?
余华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可是历经了世间太多苦难,几乎可能发生在我们平常人身上的苦难全被他一人所经历了,但他并没有倒下。勇敢地面对。福贵虽平凡,但精神伟大!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三: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哲学家的语录就是言简意赅,绝不拖泥带水,不说废话空话。你要想生活过得去,那就得把脸朝着阳光,拒绝黑暗,那么,你就不会有阴影了。
你可以与一些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很自然地你就变成了那种人。老祖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理。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四: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却还以为自己特牛逼,乃是双倍的无知,这样的人切莫深交。他们可能为你做出一点事,就跟你纠缠个不停,没完没了地向你讨人情的。
人非生而知之,都是慢慢学习才成长起来的嘛!老祖宗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现在因为自己无知而做错了事情,但知道了错误,后面加以改正,就行了啊!
世上并没有完人,也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才能有接近完美的可能性。
惊呆了,咱们老祖宗的哲学与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话,竟然这么不谋而合了,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五:明天对于世界而言,永远是一个奇迹。
简短却精髓,这永远都是哲学家的特性。就好比柏拉图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深刻呢?
我们眼下可能正处于困境之中,烦躁、焦虑,让你无所适从,但都不要怕,明天会更好!当然,可能会很好,也可能会很差,一夜之间,可能倾家荡产,也可能让你应有尽有,当明早的太阳升起,你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你就要感慨了,我还活着,好好地活着!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我们既然拥有了明天的太阳,生命又多上了一天,这是个奇迹,又怎能不去好好珍惜呢?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六: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对于这句话,热恋过的人,自然懂得。
不知怎地,世上有无数多的情感,亲情友情也有爱情,可就是爱情让人着迷,目眩神迷!若你真正爱上一个女孩子了,深陷于爱情的漩涡,那你即便是个搬砖的普通老百姓,大字不识得几个,却也能说出文绉绉的话语,满带着诗意。
这是真的,纵览笔者以及笔者身边人的经历,全是如此。大家别不信。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七: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客观来讲,世上有许多种美,但无外乎于外表美与灵魂美。我们世人总是强调着外表之美,所以要打扮得美丽,穿着新颖时尚的衣裳,可是,这只是一个外表之美,不足以表达出世间最完善的美!
或说,这样的美是肤浅的,低层次的,人们就都追逐灵魂之美。
但又不得不说,灵魂美虽说高级一些,但只有它却也是不够的。柏拉图认为,只有把灵魂美与外表美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世间最完善的美。
那么,时下的年轻人,只是追求外表之美,就显得片面了。望警惕。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八: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
我甚至敢这么明确地说一句话,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活在梦中,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干点啥,未来的方向与目标在哪里?他们全然不知道。就在梦中生活,得过且过。
可是,哲学家是不一样的,他们要觉醒过来,人世间的幸福喜悦他们要去感受,人世间的悲伤苦涩他们也一样不放过!
酸甜苦辣使得人生的意义更加丰富饱满了。作为人来到这个世上,也不枉费来走一遭。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九: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朋友,眼下的生活可能让你难受与苦涩,这让你的心情十分糟糕,可你要清楚,真正能够决定我们心情的,并非当下的苦涩啊。环境并不能左右我们的,只要心境高超,能够超脱开来,即便是深陷于污泥与沼泽之中,我们仍能每天笑呵呵。
所以,应用到生活中,朋友呢何必因为当下的难过事情,而伤心欲绝呢?要保持客观的心态,要有一个好的心境,多读点哲学书吧,把痛苦当成享受,看作成是历练你、升华你的灵丹妙药,那个时候,你就是个大境界的伟大人物了。
柏拉图哲学语录之十: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这一句话,屏幕前的诸位务必要牢记,健康才是世上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并非钱财与功名,如若没了健康,那你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没了,你无福消受了。
奈何,世人总是在生病之前忽视健康,并不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一直到生病了,躺病床上嗷嗷叫了,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
柏拉图虽是伟大的哲学家,可再如何,也是人,是血肉之躯,也得从物质讲到精神,吃与喝,很关键,健康更是基础,没了这些,谈何伟大的哲学?真能成仙吗?
柏拉图的哲学语录太多,还有许多精辟语录,本文暂且不说了,就写个十全十美吧!写十条精辟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若是朋友想阅读更多,不妨购买柏拉图的经典著作《理想国》,这是讲刑法的罗翔老师也都极力推荐的名著。
【罗翔老师推荐】理想国 柏拉图 世界经典哲学 西方哲学书籍
¥42
购买
人啊,本身就要多读哲学。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下,人人都刷短视频,看网络爽文,这会让人心越发浮躁,干不成任何一件大事伟事的!所以,哲学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理想国》可谓是那些哲学书的祖师爷!恰好又是双十一活动来袭,内卷的商家们早就准备大促销了,不容错过啊!
- 上一篇:海绵宝宝经典语录截图
- 下一篇:向着幸福前进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