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冈仁波齐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11:19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邯郸赵金海 | 评论: 次 | 点击:

有关秦振海的几首顺口溜,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邯郸赵金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影冈仁波齐经典语录1

有关秦振海的几首顺口溜

作者:李文海

秦振海是个人物,出口妙语连珠,做事雷历风行,且喜欢干大事,喜欢轰轰烈烈,尤其是退休之后,按照他的话说,起床不用看表了,见领导不用看脸了,讲话不用看稿了。个性张扬,更加潇洒。

我俩是好朋友,倒不是只因为是从高小到初中高中的同学,其中总觉得还有点什么。有点什么呢?有人说,你俩性格完全相反,怎么搞到一起来了?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古人云,躁静各异,其心一也。大概是心心相印的缘故吧。正因为如此,才能相互尊重而无话不谈,偶有小异也能相互包容和理解。

振海的茶室、书房和字案共处一个大厅中,其中挂有我写的两幅条轴,一为“人在盛时要惊醒,身处逆境要从容”,一为“读书论秦七黄九,品茗无张三李四”。字虽写得不好,其内容却可登大雅之堂。和振海在一块相处,常常会碰出点思想的火花,不吐不快,因此常常令我有感而发,诌出几句顺口溜来,聊以记之。

(一)

一年最是晚春好,

一曲天籁悠悠飘。

终岁修身今成果,

堪与嫦娥语悄悄。

菩提树下想天下,

孤烟大漠求过瓜。

吉尼斯中记君名,

太行深处祭女娲。

七十古稀成故语,

抖擞人生好年华。

振海精力充沛,也很勤奋,从市政法委副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干了不少的事情,练习书法,立志要写出自已特点,创立秦刀体;吹葫芦丝,拜师学艺,如醉如痴,专门到云南拜会中国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研究国学传统文化,在佛祖的菩提树下,在孔子的曲阜故里,在老子的函谷关外,他寻寻觅觅;开办公司,研究市场规律⋯⋯我曾劝他说,退下来后主要是休息,不要搞得太累,他严肃地对我说:文海,我和你不一样,你在一个单位主政十几年,像一木棒燃烧.得差不多了,而我刚燎了一层皮,我要好好地燃烧一把。人各有志,不可勉强。劝不动也就算了。没想到几年下来,他的事业风生水起,振海有滋有味地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说葫芦丝吧,他先后拜了八九位老师,第七位是中国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第八位是河南三门峡金叶喊娃,第九位是中国葫芦丝协会会长何维青。他每日练习,出门出国都要带着葫芦丝,在火车上吹,在轮船上吹,在飞机上吹。去西藏,一路行走一路吹,在拉萨大召寺,在冈仁波齐神山曲古寺,他为佛祖演奏过佛曲巜藏香》。2016年他以邯郸市葫芦丝协会会长的身份,组织了二千多人的葫芦丝合奏《女娲颂》。涉县娲皇宫前,阵容严整,规模宏大,韵律优雅,深得好评。创造了葫芦丝吉尼斯世界纪录。

我上边的那首顺口溜,就是看了振海葫芦丝演奏录像,情有所感。

(二)

振海经常开玩笑说,需要爹时没爹,需要娘时没娘。等长大了,爹也多了,娘也多了。他家里的情况很复杂,从小父母离异,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但也正因为他特殊的经历,锻造了他吃苦、勤劳、坚强、好学、感恩的优良品格。

玩笑归玩笑,振海对爹娘都很孝顺。特别是生他的亲娘和养他的姨娘。我在与他的过往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感情。

母亲节那一天,他发了一篇长微信:我想娘了。他说,掐指算来,老娘己离开世上四十多年了!她早年入党,参加革命工作。她去世后,每逢春节到來,我都要把老娘请回家,遗像下摆上祭品,供奉到来年十六,再把老娘送走。

他说,我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虽时间不长,但她的思想、人格、处事影响了我一生。我受老母思想启发,总结出了人生三句格言。第一句,愿我与身边人都成为真君子,盼我与天下人全过上好日孑。第二句,为人着想者人必敬之,为人谋福者人必颂之。第三句,吃天下之大苦,才能干世上之伟业。坚持创造神话,放弃留下笑话!我家是革命家庭,毛主席共产党是咱家救命恩人,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党恩,就是担当社会责任,虽退休,但还领工资,还是党的人,就要为社会为公众服务。这个思想的根是老娘所植,代代相传,直到千秋万代!

看了振海的微信,我眼晴酸酸的,我也想起自己的母亲,竟夕起相思,夜不能寐,我曾写过《又梦娘亲》,一幕幕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母爱是伟大的,思母之情是相似的,于是披衣写下了《想娘》:

年少不更事,

不懂父母心。

待到古稀至,

最是想娘亲。

被薄怕儿寒,

出门理儿襟。

衣被细细缝,

走针烛光昏。

浪迹天涯外,

母祷神龛前:

不求鸿鹄志,

但求平安还。

如今母已去,

孝心恨时晚,

代代无穷已,

想娘泪涟涟。

(三)

初夏时节,振海带着演员朋友和他的葫芦丝班底,回到了曲周县郭舖村,为他的发小,为这里的乡亲,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这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感恩活动。我也有幸邀请参加。

先看看振海自己用大红纸书写的会标:“光屁股老友欢乐会”。两条醒目的标语:一条是“故乡月明,老友心铁”,另一条是“昔日一块跳河偷瓜,今天一起听戏喝茶。”

再听听振海的讲话:退休了,人老了,越来越想过去的事了,越来越想小时候光屁股的朋友。我一岁多时,姨母姨父把我接到他家,就是这里一一曲周县霍桥公社郭舖大队,这个村人十有九户半姓郭,等我上小学时我没名,随着姨家哥哥排名,老师给起了个名叫郭俊河。我在这个村长到二十,入伍参军也是从这个村走出去的。我小时就活泼爱动,走东家串西家,谁家的水我都喝过,婶子大娘家的饭我都吃过。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在这个村形成的。在这个村,我学会了割麦子扬场放磙,我学会了锄地拉耧耙地,我学会了喂兔子放羊养喜鹊。那时一放学就去放羊推磨推水车,没个闲。特别是到了夏天,跳河、偷瓜;到了秋天偷桃、偷枣,玩得特别高兴。一眨眼,六七十年过去了,为了找回儿时的天堂,我和几个光屁股老友要聚一聚,入夜我想每一个光屁股朋友,我想每一位乡亲,我想每一位亲人,是你们陪伴了我,影响了我,教养了我,我才有了今天。我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来和乡亲们相聚的,我没有更好更多的话讲,只有手捧一支葫芦丝,吹响郭铺村人的幸福生活!

外边的街上支着三口大锅,两口锅熬菜,一口锅钝肉,全村人欢声笑语,人们说振海富了,不忘乡亲,好样的!

于是我写了一首顺口溜《赠振海》:

少小离家白发回,

幼时好友忆青梅,

骑上墙头摘红枣,

光着屁股游滏水。

艰难困苦等闲度,

难忘一村好乡亲。

自古英雄出贫寒,

纨绔子弟少伟人。

(四)

曲周明代中后期科第鼎盛,曾出过四大尚书。兵部尚书王一鹗,户部尚书陈于陛,工部尚书刘荣嗣,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四大尚书是曲周人的骄傲。四人都是好官,为正清廉,正直干练,认真负责。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很多。

刚割完麦子,振海特邀请我和洪恩勤书三位老同学,专觅曲周堤上村陈于陛故迹。我知道振海的心思,他是在思考着应当向先人学习点什么?陈于陛和陈于阶是弟兄两个,那一带的人称他们为大陈二陈。兄弟二人均为进士出身,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命臣。大陈官至户部尚书,小陈为地方要员,书法尤佳。他们的故事传播甚广。我们几经周折,询问了好几个老人,才找到陈于陛当年上学的庙址。昔日的陈家老院早已荡然无存,庙门口的断石残碑上荒草缠绕,令人不胜唏嘘感叹。在庙里,振海上了一柱香,跪下窃窃私语,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也许他在探索人生的价值,在思考一个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回来的路上,我们议论了很多,五百年来,人事代谢,世事沧桑,但陈氏兄弟的故事,口口相传,不绝于耳。乡亲们以大陈二陈为傲,教育子孙以陈氏为楷模。

由此吟出几句顺口溜,《曲周堤上访二陈》,以留鸿爪。

尚书故迹何处觅,

村东破庙车马稀,

若非翁妪多指路,

谁识明代繁华地?

尘土飞扬掩岁月,

草缠残碑经风雨。

丰年后生思祖训,

一柱香飘写心迹。

(五)

同学聚会

同学少年美时光,

书声朗朗满学堂。

青梅不知竹马意,

倏忽儿孙各成行。

同桌相聚你我他,

白发翁媪情纯长,

一老忽出戏谑语,

众老齐呼笑断肠:

若是再转人世来,

海棠梨花一树开。

这一首是写同学聚会的。这次活动是由秦振海和牛勤书二位同学发起操办的。这是曲周中学文艺宣传队的一次聚会,我和另外几位同学是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的。

那个年代曲周中学宣传队是曲周中学的一个品牌,在县里很有名气,重要的演出,总少不了曲中的宣传队。我们那一个年级人特多,七八个班五百多人,长得好的,唱得好的,吹得好的,有一技之长的大都被挑进了宣传队。宣传队还演样板戏片段,牛勤书演的是杨子荣,秦振海演的是小炉匠。那天,演少剑波的来了,演小常宝的来了,演常猎户的也来了⋯⋯吃饭时整整三大桌。本来宣传队的就活泼,半个世纪过去了,秉性不变,大家在一块热闹异常。老了老了,比当年在一起时的话多得多。

趁热闹,我也讲了“赵老师”的故事,大家一片喧哗。

“赵老师”是同学赵洪芳,她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那时候学校有宣传队,班里也成立宣传队。不知什么原因,我被挑到班里的宣传队。那真是“赶鸭子上架”。我记得班里排练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东方红,特聘请赵洪芳来作教练。白天上课,晚上排练。她作一个动作,我们学一个动作。东方红里有一个动作,前腿弓,后腿蹬,然后双肩伸展摆动。我特别笨,动作不到位,前腿弓下去,后腿蹬不直,相当难看。赵洪芳过来,拍了一下我弯曲的后腿,说要蹬直。这一拍不要紧,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我不干了,男女授受不亲,这还了得,我马上去找班主任吕双喜老师。吕老师听后偷偷地笑了,然后故作严肃地说,打开毛主席语录多少多少页,他念了一遍,大概意思是说文艺工作多么重要,列宁都说文艺是革命机嚣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读完后,他问我,伟大领袖毛主席都这样说了,你还要退伍吗?我一时语塞,当时没注意到,吕老师屋角还坐着一位同学叫刘保林。他见我不吭声,也知道我笨手笨脚,不是演节目的材料。便说了一句:“不是那个虫就拱不了那个木头。”他此语一出,把我解放了,吕老师让我回宿舍,把刘保林留下了。我和刘保林住一个宿舍,他很晚才回来,对我说,真倒霉!吕老师好一顿批评,说宣传毛泽东思想,怎么是虫子拱木头呢?让他写出深刻的检查。

后来参加了工作,在邯郸每次同学聚会,我都喊洪芳为“赵老师”,秦振海见我喊,他也喊。洪芳也确有老师的风范,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每当此时,“赵老师”都常常难为情地说:“岂敢,岂敢。”

(六)

振海是个美食家,他自己也说自己是个吃货。不过,振海不吃“独食”,乐于与朋友共享。笃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就说吃煎饼菜吧。煎饼菜是曲周人的最爱,爱的外人无法理解。在县城长街的滏河桥头,坐在小凳子上,喝上一碗放着胡椒面、香油醋的热气腾腾的煎饼菜,吃上几支刚出锅的油条,浑身舒坦,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煎饼菜的味道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它像北京的大碗茶一样,成为了一种乡愁,外地游子,吃过多少山珍海味,但回到故乡,一定会去趟大桥头,吃一碗最有名的老李家煎饼菜。

振海联络牛良栋经理,把煎饼菜引进了冀南宾馆。为了原汁原味,他们没少跑曲周的大桥头,没少费心思,用料考究,熬制下功夫,不断地总结提高,直喝得人们啧啧称赞。振海组建了煎饼菜群,网友数百人。我们几位同学成了常客,每月的2号和16号为固定的吃日。春去秋来,屈指数来已经五年。现在的煎饼菜可不光是曲周人爱吃,外地人来吃的也不少,和冀南豆沫一样,成了人们早点的首选。

在冀南宾馆吃家乡美味,乡腔乡韵自多情。振海写了“一饼摊天下,一汤煮太平”的对联,我也写了一幅“老槐树下寻根宗,煎饼菜里品乡愁。”我的老同学刘士政也写了一幅,欧楷正书,很是醒目。有时吃煎饼菜时,宾馆会挂出来。后来曲周师范的老校长李俊杰先生也为此写了两幅,他的书法很好。吃煎饼菜除了品乡愁,又添了文化氛围。振海吃煎饼菜,吃到高兴处常常大发感慨:一连喝了三大碗,爽,真爽,真他娘的爽!

又到了吃菜饼菜的日子,朋友又要相聚了,我不知深浅地填了几句词,发到群里,以博一哂。

《冀南宾馆吃煎饼菜》

煎饼菜,

曲周小吃美名外。

美名外,

冀南宾馆,凤城风采。

白发夕阳两徘徊,

一腔乡愁为伊来。

为伊来,

江湖庙堂,家国情怀。

(七)

振海退休后,干得事可是不少。依我看比上班还忙,忙得我都替他累。这一段时间正値八一前后,关于振海的新闻报道也接踵而来,有从一个“老政法”的角度,有从一个退伍军人的角度,抑或从一个退休干部的角度,来写他的精彩退休生活。善心善行,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情感切切,令人感动。

秦振海的退休生活是精彩的,他对精彩有自己的理解。他搞驴拉磨、石磨面,对驴有特殊感情。写过《驴之歌》《又下小驴了》,最近写了一篇《驴之乐》,就此表明了心迹:“人上岁数了,就要没事找事,没人找驴,不能闲,不停玩,心情好,身体健!我把驴当庞物,把磨当文物,把自己当小孩,把一切当成玩。我常念叨:知足不止步,张扬不张狂,风流不下流,铺张不浪费,高调不冒调,吵人不伤心,求人不难人,拉车不问远,登攀不问高,生意不问赚,打牌不问赢,活着不问年。”这种精彩的基本定位是“自在”,是把干事当成“兴趣”,当成“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于是,我写了一段顺口溜,叫做《秦振海的精彩生活》:

老友秦振海,

生活真精彩。

田园风光好,

吃着自种菜。

吹起葫芦丝,

朋友四方来。

自创秦刀体,

神韵笔下埋。

讲话不看稿,

娓娓惹人爱。

起床不看表,

自有方寸在。

办事不看脸,

坐卧人不怪。

老友常相聚,

吃茶话成败。

心头萦乡愁,

喝碗煎饼菜。

写点小文章,

今日头条排。

人生如朝露,

天天群里晒。

说实在的,我写这些也是玩,闹个高兴而已。

2020年8月17日

电影冈仁波齐经典语录2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

张杨导演是国内第六代导演当中,我非常偏爱的一位。他的作品,无论是关于资深文艺青年贾宏声畸变历程的《昨天》,还是反映中国丧葬乡土观念的公路电影《落叶归根》,抑或是展现城市老人追寻晚年生命意义的《飞越老人院》,都具备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议题性质,在我个人的观影历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这两天,恰逢其新作《冈仁波齐》上映。因为之前在上海宣传新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而错过点映,因此在本片上映之后,第一时间买票观看支持。让人略感遗憾的是,昨天南京大大小小这么多电影院,可是在晚上6点半到8点半这一黄金时间,给本片排片的,只有龙江新城市的上影国际影城一家。好在影城的2号厅里几乎满座,观众当中除了年轻人之外,还有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好几对。观影过程中,听旁边的老年夫妇闲聊,得知他们都拥有在西藏工作、居住的经历。这么一部有话题效应、又非常优秀的艺术电影,只拥有这么一点排片量,再次让人感觉设置艺术院线的必要性。

回到电影上来。最近几年,随着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成功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藏族电影人开始拿起摄像机,拍摄自己家乡的故事。而关于藏族生活的藏地新浪潮影展,也即将在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巡展。张杨导演作为一位藏区和藏人以外的“他者”,如何在藏人电影已经为国内艺术电影影迷所熟知的情况下,开展自己的独特影像叙事,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从本片的影像特质来看,它既有别于万玛导演等藏族导演作品的完全写实风格,也跟之前《转山》等主打文艺小清新的电影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摄影而言,影片中多次展现藏区纯粹美好的自然风光,在光色取向上,也是尽可能营造一种明亮、诗意,带有“灵晕”(本雅明语)式的影像效果。这样相对唯美的摄影,跟影片展现藏人信仰的主题,是内在贴合的。如果跟万玛导演的《老狗》《静静的嘛呢石》等作品里相对暗淡和写实的光色、影像风格相比,不难看出,藏区之于张杨导演来说,仍然有一种圣地和净土般的意象。

尽管如此,张导的表达,并不是一味将藏区文艺化、煽情化。得益于在现实主义题材上的多年浸淫与积累,张导这部电影,在对藏人的信仰保持敬畏与尊重的同时,也注意展现这种具有前现代特征的信仰,在这样一个以世俗生活和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里的尴尬与碰撞。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朝圣的藏民晚上在318国道旁的荒地上扎营休息,此时九曲缠绕的公路上,一辆小汽车飞速驶过,造成的影像效果是:那片藏人栖居的荒地,仿佛是公路和小汽车这样的现代文明包围之下的孤岛。而另一个场景则是:在诸位藏民齐身磕头的场景下,他们带来的印有“扶贫开发”字样的拖拉机,此时恰好与众人磕头的场景同框。尽管在很多去西藏的汉人看来,这样一种信仰是高尚、圣洁、美好的,能带来内心的充盈,然而在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主流话语支配下,这些藏人则仍然是贫穷的,是有待被扶助和教育引导的。这种信仰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透过张导纯熟的镜头语言,展现无余。

片中藏人所生活的,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由藏传佛教和严格等级秩序主导下的西藏。社会主义的“宗教是毒药”思想的多年训导,消费主义带来的生活娱乐化、享乐化、商品化的思想,以及个人生活与虔诚信仰之间的悖谬,都随时随地在与藏人们的内心,产生碰撞与互动。到达西藏之后,旅馆老板娘提出用磕十万个头,来免除他们住店的住宿费,这样一种信仰实用化、商品化的举措,不可能不对藏民产生影响,然而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也只能接受老板娘的这种要求;在理发店里,形象时尚靓丽的女理发师,对藏人们的磕头朝圣既感到好奇,又感到些许不解,她希望与自己同龄的男青年留下。青年尽管仍然选择了前去朝圣,但其内心不可能没有波澜。朝圣路途之中的生子和老人去世,都被藏人看作上天的一种福报,然而面对被山下的石块砸中大腿,面对自己人生历程中的不幸,他们也会暗自彷徨为何虔诚的信仰与终生为善,却不能带来好的人生境遇。所有这些关于信仰的彷徨、追问与踌躇,在当今的这种社会语境之下,都显得真实、合理而自然,体现了张导对于藏区现实状况所做的充足功课。

尽管有迷茫,有彷徨,但这支藏人团体无怨无悔、不畏艰难、风雨无阻,历时好几个月,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朝圣之旅,还是给人以足够的震撼。藏人们磕头前行的场景,贯穿于全片的进程之中,但却因为导演合理地插入了种种事件、波折与磨难,再加上所在地域场景的变换,因而观看起来毫无重复感和疲劳感,反而一遍一遍地在强化我们对于这种虔诚信仰的认识。

我个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无神论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对我的影响,估计会贯穿自己的一生。然而我对真正持有宗教信仰(而非单纯从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角度信仰宗教)的人,始终保有莫大的尊重与敬畏。在我看来,这些虔诚的信徒,正如我非常推崇的西西弗斯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真挚与坚守,去对抗生命的虚无与荒谬。正基于此,非常感谢张杨导演这部电影中的真实呈现。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自己采取这样的朝圣行为,但片中这些藏人的虔诚举动,还是会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内心充盈,坚定生命的力量。

就此搁笔。

2017.6.22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即将刊发于《江海晚报》的“文化视点”专栏,配图来源于豆瓣网电影频道。)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或者加我私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粉丝)!

电影冈仁波齐经典语录3

电影上映时,我恰好刚从冈仁波齐回京,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去冈仁波齐了。10几年前,我骑着单车一路到狮泉河,那时整个狮泉河也就刚有公用电话,现在已经有了星级酒店。马年时我也在冈仁波齐,遇见一些印度教徒,苯教徒,耆那教徒,有的甚至是非法越境过来的,那会我还不太明白神山的深意。

为什么冈仁波齐就是神山之首?是因为这里是古老的冈底斯山脉主峰?是原始苯教的发源地?这里靠近拉达克,离印度教发源地也很近?还是这里靠近木斯塘?紧贴着藏传文化的发源地?

我在冈仁波齐给朋友们祈福

旅途中我偶遇了南怀瑾先生的弟子,分享给我南怀瑾先生的观点,看花,看山,看水,不是看他的风景,而是看它的精神,看它的神它的道,很久以后我才体悟得到这很简单的一句话的“大道”慢慢理解了信仰的力量。

冈仁波齐,被誉为世界的中心,湿婆神的居所,佛教传说中须弥山,但说实话,论壮美,它真不如南迦巴瓦,论风景真不如卡瓦格博,论高度,冈仁波齐连前50都排不进。

冈仁波齐周围真的很荒凉,一个静静的玛旁雍错,还不是可饮用水,可以说整个阿里地区都荒凉的要命,直到现在都基本处于无人区状态,可为什么冈仁波齐就成了第一神山?就成了世界的中心呢?

汉族文化熏陶下的我很难理解,但在回京的机场书店候机时我似乎明白了,书柜上摆满了成功学书,励志书,鸡汤书,其中一本《21天改变一个习惯》摆在跟马云语录同样显眼的地方。

当我们热卖着《21天改变一个习惯》时,可曾想过他们用210天,310天,410天一路磕长头到冈仁波齐?而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习惯而已,放羊的用了10几个21天的习惯到冈仁波齐朝圣,并没有渴望回来就不再放羊,而只是他们祖辈他们基因里就有的习惯。不需要任何成功学的洗脑就能达到的习惯。

当一些人把“穷游”理解为占便宜时,又可曾想到过他们根本听不懂穷游是什么意思,但却用着毕生的积蓄,风餐露宿把“穷游”定义成了朝圣。

和张扬导演一样,我也遇见过已经在冈仁波齐转山700多圈的人,已经三年了,有时候一天一圈,有时候两天一圈。我也曾以为他们是不是真的认为转够了100圈今生就可成佛?转够了1000圈所得到更多的福报,我也曾带着看傻逼的眼神问了他们。

直到我在墨脱遇见了一个20出头的潮汕人,他跟我说:我在潮汕就是个怪物,在我们潮汕,40岁以前都是待在家里赚钱的,像我这种出来旅行的比熊猫还少,我已经出来半个月了,再不回去我爸非打死我不可。

那么,那些转了几年山的人也是可以在家赚钱的啊?可不就是吗?无论是否富有,在家也至少比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转圈圈要舒服吧。

我们也有我们的神山,36洞天,72福地,三山五岳,祭天的泰山,龙脉所在的昆仑山,我们几乎每一座山都有各种神仙,各种传说,但我们是否也这样虔诚过呢?我们太聪明,把每一座山包装成5A4A风景区,建个围栏,修个石门,卖个门票,扔些垃圾,然后拍张照,发个朋友圈走人。

我不再去考证为何冈仁波齐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第一神山,为什么不是更美的南迦巴瓦。更高的珠穆朗玛。没有意义了,感谢南怀瑾先生,感谢冈仁波齐。

留言说一说你心中的冈仁波齐,百度找的就别说了,谢谢。

更多资讯,请联系“山在这里”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