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个性文案 能让人狂赞的个性文案
时间:2022-04-13 11:45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新京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我生来平平淡淡,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倾城面貌。惊艳不了青春,斑驳不了岁月。可我依然想温暖时光,饱读诗书,努力弥补我这平淡出生,后期绚烂绽放。
★☆不喜欢你的人,你说什么都没用。
★☆改变不了过去,看不清未来,那不如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愿你有前进一步的勇气 也有退后一步的从容
★☆人一生中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多,一旦有了一定要抓住机会!
★☆多去争取别人抢不走的东西比如:思维 学识 身材 自律。
★☆人生最大的勇敢之一,就是经历欺骗和伤害之后,还能保持信任和爱的能力。
★☆人啊 只有对喜欢的东西才上心
★☆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
个性文案
★☆愿你是能披荆斩棘的女英雄,也是被人疼爱的小朋友。
★☆我也有诗和远方 只是诗很烂 远方很黑暗
★☆总有一片晚霞会落在你身上 你也会快乐一场。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但为何总是慢半拍。无论我们多么小心翼翼,人生中总会错过一些事情。
★☆成熟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前得不到的现在不想要了。
★☆笑容可以给任何人,但是你的心只需给一个人就好。
★☆人只要矫情起来 听什么歌都像自己
★☆活得像个旁观者,会轻松很多。
★☆拥有快乐 储蓄热爱
拓展阅读秘书狂赞老板“开天眼”,这么拍“马屁”也是没谁了
近日,上海文峰美发美容公司总裁秘书在公司官方公众号上发文夸赞老板,称其老板陈浩有天眼,掌握万物之规律,是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等。图/“今日文峰”公众号截图
如果职场马屁有上限,上海文峰员工吹捧老板的那篇,算是顶到了天花板。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因上海文峰美发美容公司总裁秘书在公司官号发文夸赞老板,称其老板陈浩有天眼,掌握万物之规律,是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等,再被网友“围观”。
11月27日,微信公众号“今日文峰”发布了一篇题为《秘书眼中的上海文峰美容美发集团总裁陈浩》的文章。作者自称白寅,职务是总裁秘书。文中,白秘书恣情洋溢、文采迸发,一路把总裁浩哥吹到了天上。
比如,浩哥“掌握万物之规律”“凡事只要过了他的眼睛和大脑,一切都会变得通透”“是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照这个夸法,陈浩堪比爱因斯坦转世。只搞美容美发,成天想着在顾客脸上布局、头上动剪刀,岂非是大材小用?
要真有掌握万物规律的实力,还用得着算计顾客兜里那点钱吗?不如送浩哥去攻克当代物理学难题吧,还能顺带为全人类做点贡献。
“今日文峰”的介绍词。图/“今日文峰”公众号截图
又如,直面员工“公司决策总变”“奖励制度怎么又没了”的吐槽时,白秘书也冲锋在前,帮总裁打圆场——“浩哥是有天眼的,只有浩哥的思想才是帮助我们成功的唯一方向。他的决策一定是最好的安排,你们不理解,说明没有悟透浩哥的思想。”
同为职场人,为领导点个赞叫声好,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演技如此浮夸做作,都开始狂赞老板“有天眼”了,恐怕就不只是职场马屁这么简单。
该文引发争议后,已被文峰方面删除。不过,登录上海文峰美发美容集团的公司官网,就会发现公司上下对老板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吹捧老板的文案,让外人都看了脸红害臊,老板却对这种“唯我独尊”式的营销十分受用。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企业内部盛行阿谀奉承、谄媚逢迎的企业文化,也难怪拍马屁的用词都会通货膨胀,连“有天眼”的说法都用上了。
在这篇被删掉的文章中,点赞第一的留言是“文峰太牛了,古有能人诸葛、庞统之流,今我浩哥一人就是卧龙凤雏!”问题是,浩哥是不是“卧龙凤雏”不好说,面对消费者投诉时,文峰倒是真“牛”。
上一回这家公司闹上热搜,是因为一则“七旬大爷3年消费235万”的新闻。和文峰“闹掰”的消费者,七旬大爷不是第一个,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
今年11月17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提示称,美容美发企业文峰商业模式或暗藏重大风险,建议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消费者也应谨慎消费。今年6月至11月,消保委已接到相关投诉193件,投诉量居高不下。很多消费者投诉反映,被该公司诱导消费后,多次与该公司沟通要求退款,一直无果。
11月3日,针对大额消费拒不退款、售后服务缺位、价格不透明、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问题,上海市消保委约谈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有限公司。图/上海消保委官方公众号
而文峰国际所属的上海文峰美发美容有限公司已两次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涉及“大额消费拒不退款、售后服务缺位、价格不透明、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问题。
更离谱的是,去年3月,文峰竟借新冠疫情,推出了一款号称能“抵抗病毒进入呼吸道”的化妆品。因虚假宣传、发布违法广告,该公司被处以50万元的行政罚款。
不难发现,在文峰美容美发的问题冰山面前,员工花式马屁只是一角。
近些年来,公众常有一种观感,越是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企业越低调,他们聚焦于产品本身,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不断推陈出新,用良好的服务留住客户。
反观不少疯狂营销的企业,动静闹得越大、噱头搞得越多,越在隐藏货不对板的心虚。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服务,只能想方设法套路消费者,用伪装成馅饼的陷阱留人。
一两个马屁吹不倒公司,可一面把员工培养成阿谀奉承的“墙头草”,一面侵害消费者权益,这样的企业注定难言长久。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 白晶晶(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黎志栋
校对 |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