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名人名言(更敦群培名言名句)
时间:2022-04-22 15: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西藏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藏族名人名言(更敦群培名言名句)
1.更敦群培名言名句
更敦群培于1905年生于西藏东北安多省热贡的双朋西村,俗名仁津南嘉。
他的父亲阿拉嘉布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注1)的瑜伽居士,教他读、写、拼音、文法、诗和许多宁玛派的仪轨。父亲在他七岁的时候逝世,家产被贪婪的叔叔骗走。
他被认证是一个宁玛派喇嘛阿勒吉札的转世。在安多,阿勒意指一个圣者的转世,即俗称的祖古,吉札则是指他前世的祖庙。
十三岁时展现了才华,他创作了两首回文诗,诗的结构复杂,在一个矩形中从各个角度都可以朗读。他在热贡寺剃度出家,从上师处得到法名更敦群培。
他在西宁外的贡布强巴林待了两年,透过西藏的辩经教学方法,他研习了格鲁传承的因明学和认识论。辩才无碍使他日渐成名,在一次重要学位的考试中,他力辩群雄,辩论的是寺中教科书,十七、八世纪间著名的修行者蒋扬谢巴的著作,他批驳了蒋扬的观点,所有强巴林的师生都被他辩得哑口无言。
后来当更敦群培居住在中藏期间,蒋扬谢巴的转世来到拉萨的一座寺院参访,更敦群培担心蒋扬谢巴会因为他批驳其前世而沮丧,特地前去见他并献哈达以示敬重。这位蒋扬谢巴的转世却一点也不沮丧,当更敦群培进屋后,他立即起身相迎,直到更敦群培坐下后他才就座。
2.描写布达拉宫的名句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
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
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3.仓央嘉措关于描写西藏美景的名言有哪些
1、从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光/玛吉阿米的面容/不时浮现在我心上 曾缄译: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如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 ——仓 央嘉 措2、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 看上去很美。看得见却够不着 够不着也一样的美 雪莲花开了,开在冰山之巅 我看不见,却能想起来 想起来也一样的美 看上去很美,不如想起来很美 你在的时候很美,哪比得上 不在 的时候也很 美 相遇很美 ,离别也一样的美 彼此 梦 见,代价 更加昂 贵: 我送 给你 一 串看不见的脚印 你还给我两行摸得着的眼泪 想得通就能想得美 想得开,才知道花真的开了: 忘掉了你带走的阴影 却忘不掉你带来的光辉 花啊,想开就开 想不开,难道就不开了吗? 你明明不想开,可还是开了 因为不开比开还要累 我也一样:忍住了看你 却忍不住想你 想你比看你还要陶醉:哪来的暗香? 不容拒绝地弥漫着心肺 ——仓央嘉措3、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4、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5、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渐悟也好,顿悟也罢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一个人在 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生命 中的千山 万水 任你 一一 告 别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6、《水空》第七首 仓央嘉措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仓央嘉措7、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仓央嘉措。
4.关于少数民族的名句有什么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
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
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
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
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
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
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
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
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
藏族奇僧——根敦群培(上)
编者按:根敦群培(1903年—1951年),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藏族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先驱、诗人、翻译家、藏族现代社会绘画的开创者,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不是政界风云人物,但他是政治立场和观点十分鲜明的思想家;他不是背景厚重的社会名流,但他是一位影响了一大批人特别是年轻学子的社会精英;他不是声名显赫的正统高僧大德,但他是智慧过人,学识渊博,用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藏族社会及文化并有非凡建树的学术大师。
中国西藏网讯 在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上,根敦群培纪念馆静静地矗立着,门匾下随风飘动的香布和阿嘎土的古朴气息,给人更加强烈的历史感。不时会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或者当地人进到馆内,认真地了解根敦群培先生的生平事迹,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先生的思想、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图为纪念馆门口根敦群培的雕像。 摄影:孙健
在安多启蒙求知的二十四年
1903年藏历三月二十三,根敦群培出生于安多地区的热贡(今青海同仁县)双朋西村,原名仁真朗吉(又有说叫阿勒克•吉扎)。其父俄腔多吉(又称阿拉杰布),信奉宁玛派、精通藏文、谙熟经典,可谓当地小有名气的学者。母亲名白玛吉。
图为根敦群培纪念馆。 摄影:孙健
据记载,根敦群培少年时就很聪明,4岁时能读写藏文,被认定为是多扎活佛转世,父母将他送到村中的一座小寺亚玛扎西齐学经,让他从小接受系统的宗教和文化教育。他在亚玛扎西齐寺,师从古得班旦活佛学经,掌握了藏文文法,学会了作诗、绘画和写文章。他14岁入支扎寺,正式剃度为僧,取法名根敦群培。因为聪慧好学,博得了师长们的赏识。20岁时,这位年轻僧人语出惊人,宣称支扎寺这个浅滩已经无法容纳他这条大鱼了,于是前往拉卜楞寺,入闻思学院学习因明学。
因为身材消瘦,根敦群培被人称为“支扎瘦子”,这个年轻僧人在拉卜楞寺学习因明学的同时,时常走访当时在拉卜楞寺附近传教的一位传教士格雷贝娄,向其学习英语。根敦群培因为语言新奇大胆,辩词犀利,敢于标新立异,也成为拉卜楞寺辩经场上的风云人物。1926年的辩经大会上,他和他的朋友作出了石破天惊的举动:他们在辩经时公然质疑被奉为经典的嘉木样活佛著作,引起全寺僧人的愤怒。根敦群培不得不离开拉卜楞寺。
在拉萨精研佛法的七年
1927年,根敦群培离开拉卜楞寺到达西藏。初到拉萨时,他寄居在一个名叫贡却诺布的商人家里,随后入哲蚌寺果芒扎仓鲁本康村,在格西喜饶嘉措大师等人门下继续受业,修法习经达七年之久。根敦群培认真研讨学问和刻苦求索的精神,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辩经方面,他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能手。辩经场上,他常常以诙谐幽默、机智雄才的语言战胜对手,获得当时以善辩经教道理著称的嘉央贡曲等名师的称赞,至今拉萨还留下了很多关于他辩经的轶闻趣事。
图为纪念馆内展出的根敦群培青年时设计制作的折叠木桌。 摄影:孙健
在哲蚌寺期间,根敦群培虽然已经学了很多佛学知识,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未达到理想的高度,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由于他性格耿直,对任何问题总是直言不讳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因此也时常受到嘲笑和打击,甚至遭到殴打。尽管处境困难,根敦群培仍然凭借坚韧的毅力,潜心钻研佛陀经典。(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