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格言警句

时间:2022-05-05 09: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阅读时代杂志 | 评论: 次 | 点击:

中国古代格言警句

1. 中国古代名句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

2. 古代励志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37383837“当仁不让”。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26.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

3. 古代名句

中国古代名句精选 [ 2006-4-25 22:58:11 | By: shmily ] 中国古代名句精选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傅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子·劝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诗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国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王勃 《滕王阁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 《赤壁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明·凌蒙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诸葛亮 《后出师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久旱逢甘雨(霖),他乡遇故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老子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无名氏 《争报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训俭示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游子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春夜喜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诗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宋·朱淑真 《生查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 《白马篇》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韩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月夜忆舍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 《移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贾岛。

4. 求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中考里简明扼要的考法: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比喻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与司马迁说过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道出类似的生死观,并表现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

不必完全背过,理解并能够联系起来就行,希望对你有帮助!

5. 古代的名言名句50个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字串6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 古代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0.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3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3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4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4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4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47.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4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5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2.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5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5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5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7. 求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中考里简明扼要的考法: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比喻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 ——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与司马迁说过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道出类似的生死观,并表现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

不必完全背过,理解并能够联系起来就行,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01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韩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02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

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03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04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努力,终会有所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

05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

06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得有骨气!

0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0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09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

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10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11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

1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

1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

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则尽失民心。

14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

15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

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

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

17

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忠心,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精神。

19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会多出多少君子。

20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

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

21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学习之道,在于坚持和寻找正确的方法。

2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时间就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损失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23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

无论贫穷和富贵,坚守好的品德,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

2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成大事,不受点折磨怎么能行。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5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心怀国家,则一切以苍生为念。

26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

27

丹青不知老将至,

贫贱于我如浮云。

——杜甫

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

2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

29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

30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

3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做人,心胸要宽广,容纳各种负面情绪。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

33

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真正努力前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4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中庸》

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

35

操千曲尔后晓声,

观千剑尔后识器。

——刘勰

任何学问和技术,都需要无数次练习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品者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