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施名言
时间:2022-05-05 16:5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聪颖乐天派随心所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布施名言
1.关于布施的名言,大爱
1、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2.关于布施的名言,大爱
1、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行善积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2、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3、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
——梭罗4、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5、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弗·培根6、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7、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8、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9、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
——高尔基10、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11、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
——列夫·托尔斯泰12、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基罗13、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14、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歌德15、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培根16、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4.有关给予回报的名言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泰戈尔【印】
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
——马克思
每一种真正的牺牲同时也是自我保存,即保存理想的自我。
——包尔生【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中】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
——华罗庚
若要重视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德】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鲁迅
It is one of the beautiful compensations of this life that no one can sincerely try to help another without helping herself.
——Charles Dudley Warner
Men are rich only as they give. He who gives great service gets great returns.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卡耐基【美】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中】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
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娱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
——纪伯伦【黎】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泰戈尔【印】
一个人的牺牲,并非替人做苦工,而是为你自己。如果你在献身的时候不觉得快活,还是去你的吧!你不配生活。
——罗曼·罗兰【法】
When you give of yourself, you receive more than you give.
帮助别人不希望得到回报的人,心里不感到失落。
当你把你的产业给人,那只算给了一点。当你以身布施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施与。
——纪伯伦【黎巴嫩】
多做些好事情,不图报酬,还是可以使我们短短的生命很体面和有价值,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种报酬。
——马克·吐温【美】
对某些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阿捷勒【奥】
更需要的是给予,不是接受;因为爱是一个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里蓬勃焕发,却不容易叫它们在会客室中的水晶瓶里尽情开放。
——泰戈尔【印】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中】
追求与精神,奉献于爱,一切为民永不改。
——叶鹰
5.佛教名言,有关德与财富
佛教里面有三世因果,具体描述一个人的财富的多少来自于往昔的财布施,施舍的越多就会越有财富。我们平时工作努力只是促成财源缘分的成熟而已,如果不努力即使布施的再多也不会马上有财富。德行是指一个人的气度,心量越大越施舍就会越有财富。
如果一个人小气从来不布施,就不可能有很多的财富。即使前世施舍的多今世不仁义就会很快失去这些财富,例如很多人暴发户赚了钱以后不但不肯施舍而且做了很多坏事,那财富就容易失去。还有的人本身气量小,不愿意助人,但他却要经营企业发大财,即使他的学历高,那也不会经营发财。这个德与气量是指什么呢?例如看到穷人就施舍些钱给他们,别人欠你的钱你能够慷慨不去逼迫别人讨债、希望看到他人获得成功、不能抠门儿,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小气等等这些习性都是气量大的体现。这些德行都与财富的多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6.关于“正心修身”的名言警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 人生最大的愚昧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知足。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自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自弃。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
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积德。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学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谦虚。
人生最紧要的事的做好人。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准时。
人生最大的享受是轻松。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
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
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
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7.关于给予的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在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 西塞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培根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笛卡尔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
——门捷列夫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象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毛泽东金钱宝贵,生命更宝贵,时间最宝贵。——苏活诺夫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
——矛盾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诗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季米特洛夫)◇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麟◇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高士其◇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冬者岁。
释迦牟尼名言警句 佛祖名言警句 佛学哲理名言
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五、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七、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八、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束缚
九、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一○、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一、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二、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一三、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
一五、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洞察
一七、不可以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一八、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一九、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二一、不要被任何报导、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途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二三、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二四、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愿望
二五、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二六、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哪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二七、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二九、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辜,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三○、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
的诺言
三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著、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美地服务别人。
三二、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它)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慈爱
三三、让我们本着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三五、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三六、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三七、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烦恼
三八、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三九、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四○、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四一、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四二、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一样不会被风所动摇。
四三、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四四、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障碍
四五、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六、不要轻视小恶,因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装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四七、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四八、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四九、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五○、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五一、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五二、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五三、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五四、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会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五五、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害、盗窃、邪淫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五六、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愁苦
五七、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会给自己带来忧愁。
五八、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五九、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六○、世界变迁不易,并非是长久不变的。
六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六二、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的!
六三、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著牛群到牧场。
六四、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六五、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
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六六、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
六七、‘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六八、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待人
六九、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著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七一、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七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七三、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七四、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七五、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他的妻子:第一、称赞对方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她忠贞不二。第四、授与处埋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的服饰。
七六、妻子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怠惰。
七七、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杉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七八、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七九、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心境
八○、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著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著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著挽牛的足蹄。
八二、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八三、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八四、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
八五、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行善
八六、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八七、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八八、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温和,在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实行
九一、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九二、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九三、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九四、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九六、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九七、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省过
九八、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一○二、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三、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
一○四、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六、忏悔包括改过!
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一○八、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一○九、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一一一、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一一三、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一一四、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学习
一一五、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一一七、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教育
一一九、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一二○、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一二一、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一二二、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一二三、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快乐
一二四、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一二五、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一二六、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低级的、粗鄙的、俗气的、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向平安、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一二七、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愿望。
一二九、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一三○、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三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二、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
一三三、啊!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一三四、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五、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智慧
一三六、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一三七、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一三八、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一三九、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一四○、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容忍
一四三、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但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一四五、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一四六、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著智慧的光芒。
一四七、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
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当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一五○、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一五一、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一五二、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健康
一五三、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一五四、疾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五五、情绪不稳定,不能被人信赖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况将大打折扣。
一五六、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
一五七、聪明的人,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过度地表现他的感受。
一五八、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一五九、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没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一六○、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自我约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觉而不放逸的人,必定会更健康。
一六一、预防胜于治疗。
一六二、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施舍
一六三、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施舍东西给没有贪欲的人,将可以得到丰硕的果报。
一六四、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一六五、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一六六、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一六七、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友谊
一六八、诚挚的友谊,味道绝佳。
一六九、旅行时,假如没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侣,那倒不如自个儿单独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一七○、朋友的谄谀会败坏一个人的品德,同样的道理,敌人的侮辱有时也能矫正你的错误。
一七一、你们应当知道下面这四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得到益处的朋友;第四、具有爱心的朋友。
一七二、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