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名言
时间:2022-05-06 06:3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料汇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穆桂英名言
1.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
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
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
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
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
穆桂英颂
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
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
七绝.穆桂英
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
临江仙 穆桂英
(新韵)
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
穆柯寨里踏征尘.
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
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
悬崖滴泪总伤心.
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
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
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
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
太行绝顶老城围,
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
四山霜木似旗飞。
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
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
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
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
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
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
大破西夏十二妇,
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
喋血险峰命西归。
体抛谷底崖落泪,
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
忠魂犹作巾帼威。
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
注:
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
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
穆桂英挂帅
巾帼志不衰,
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
七绝.穆桂英
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
祭 穆桂英
英魂巾帼花为媒,
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
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
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
穆桂英
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
不为扬眉为杨郎.
2.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滴泪崖前翠柏悬,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为国捐躯第一先。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穆桂英颂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七绝.穆桂英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临江仙 穆桂英(新韵)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穆柯寨里踏征尘.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悬崖滴泪总伤心.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太行绝顶老城围,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四山霜木似旗飞。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大破西夏十二妇,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喋血险峰命西归。体抛谷底崖落泪,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忠魂犹作巾帼威。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注: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
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
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穆桂英挂帅巾帼志不衰,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七绝.穆桂英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祭 穆桂英英魂巾帼花为媒,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穆桂英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不为扬眉为杨郎.。
3. 求《穆桂英挂帅》经典语录
1、穆:你说你喜欢我吗? 杨:喜欢。穆:你喜欢我什么? 杨:敢爱敢恨 敢作敢当
2、穆:你说有多少情有多少爱? 杨:还是不要说了吧 等下天都要亮了 (结婚时候 哈哈 偷笑)
3、你要不是我爹 我早收拾你了
4、皇帝派千军万马也攻不下。。。。。。。杨家也是,对这种”千军万马”也攻不下的山寨居然就派十来个兵?
桂英:穆柯寨的山美不美啊?
宗保:美
桂英:穆柯寨的水清不清啊?
宗保:清
桂英:穆柯寨的鱼肥不肥啊?
宗保:肥
桂英:穆柯寨的姑娘俊不俊啊?
宗保:俊
桂英:穆柯寨的水清不清啊?
宗保:清
桂英:穆桂英你想不想娶啊?
宗保:想
4. 赞美“穆桂英”的诗词有哪些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人物介绍: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生平经历:
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与梁红玉、花木兰、樊梨花齐名,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注:北宋由于金朝的侵略而灭亡,杨门女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与南宋,合称"宋朝",也就是大宋)。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许多她的故事都关系到她的战略。佘赛花的战争故事却是寥寥无几。
5. 赞美穆桂英的诗词
1、赞美花木兰
《木兰歌》作者:韦元甫 唐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2、赞美穆桂英
《咏穆桂英》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必「必」084
自必,◆1.自己堅信;自以為必然。○《史記‧淮陰侯列傳》:“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晉][葛洪]《抱樸子‧嘉遯》:“袖蜂之誑,破天性之愛,又況其他,安可自必。”○[宋][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事勢已去,諸將多懷顧望,獨公奮然自必,不少屈懈。”○[宋][陳亮]《復李唐欽書》:“左右之察不察,雖[亮]不敢自必也。”◆2.猶必然。○[張天翼]《速寫三篇‧譚九先生的工作》:“這個大會是個法團,跟縣政府自必是平行的,唔,彼此用公函。”
專必(专必),◆專一不易。○《論語‧子罕》“毋必”[漢][鄭玄]注:“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
知過必改(知过必改),◆知道自己有過失,就一定改正。○[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斬鬼傳》第五回:“三鬼見[鍾老爺]賞罰分明,心中感服,叩頭拜謝,知過必改去了。”參見“知過”。
譽必待試(誉必待试),◆謂被贊譽的人必須經過檢驗。語本《論語‧衛靈公》:“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三論》:“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聞以位。○[孔子]曰:‘如有可譽,必有所試。’譽必待試,況於賞乎?”
豫必,◆預先肯定。○[清]林則徐《查勘礦廠情形試行開采疏》:“雖成效尚未能豫必,而任事斷不敢畏難。”
有一利必有一弊,◆謂事物有其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自從[燧人氏]發見,或者發明了火以來,能夠很有味的吃火鍋,點起燈來,夜裏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罷,同時也開始了火災。”○[魯迅]《書信集‧致黎烈文》:“《故事新編》真是‘塞責’的東西,除《鑄劍》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學士,卻又不免頭痛,此真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亦作“有一利即有一弊-有一利即有一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鼎臣]道:‘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裏有沒有弊病的道理。’”
有聞必錄(有闻必录),◆把聽到的都記下來。○《宦海》第十一回:“不過照着有聞必錄的例兒,姑且的留資談助。”○[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有聞必錄’或‘並無能力’的話,都不是向上的負責的記者所該采用的口頭禪,因為在實際上,並不如此--它是有選擇的,有作用的。”○[朱自清]《回來雜記》:“前一種現象別處似乎沒有,後一種現象別處雖然有,卻不像這兒的認真--幾乎有聞必錄。”
有是父必有是子,◆見“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求必應(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允諾。○[清][宣鼎]《夜雨秋燈錄‧湯文正》:“[五官]憶及大五聖堂,其神甚靈,有求必應。”○[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應,啜汁者豈止一人。”○[巴金]《團圓》:“我向他請教,他總是有求必應。”◆补证条目■有人请求就允诺。○宋李之仪《与荣天和手简》之九:“老人貪生,尤以爲懼爾。食貧不易支梧,有求必應,固不可忽。”
有其父必有其子,◆謂子肖其父。語本《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元][白樸]《東墻記》第三摺:“想你父親,也不曾弱了。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難得你這等慷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亦作“有是父必有是子-有是父必有是子”。○《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列公,你看,有是父必有是子。那公子見父親賞了這分東西,說了這段話,真個比得了件珍寶他還心喜。”
意必,◆猶意斷;固執。○[明][歸有光]《與吳刑部梁書》:“朝廷大公,本無意必,而獨于僕一人未見曠然者,知[子蘭]之譖深也。”○[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三禮通釋》:“[林氏]證引甚繁,尤多意必之辭。”○[魯迅]《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爰使舊鄉丕變,日見昭明,君子自強,永無意必。”
要必,◆大體總是;總歸。○[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佟客》:“異人何地無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傳其術也。”○[嚴復]《<法意>按語》:“若夫[歐][美]諸邦,雖治制不同,實皆有一國之民,為不祧之內主。故其為政也,智慧雖淺,要必以一國為量,而作計動及百年。”○[大我]《新社會之理論》一:“夫社會之演新改良,必非一原因得而導之爆裂也,要必有遠因、近因、正因、負因,雜沓奔赴其中。”
言多必失,◆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語本《鬼谷子‧本經符》:“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清][朱用純]《治家格言》:“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秦紀文][薛汕]《再生緣》彈詞第十回:“[榮蘭]想小姐話說得好痛快,再要多說,言多必失,不要露出馬腳來。”
言必有中,◆一說話必然說到點子上。○《論語‧先進》:“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漢][揚雄]《法言‧君子》:“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六年》:“[吳王]嘗歎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补证条目■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梁实秋《悼念陈通伯先生》:“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话说时他可以滔滔不断地讲,没有话说时他宁可保持沉默。不轻发言,言必有中。”
言必有物,◆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清][方苞]《進<四書><文選>表》:“故凡所錄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為宗。”
言必有據(言必有据),◆所言必有根據。○[魯迅]《<故事新編>序言》:“對於歷史小說,則以為博考文獻,言必有據者,縱使有人譏為‘教授小說’,其實是很難組織之作。”◆补证条目■所言必有根据。○张炜《古船》第十五章:“人们见有人把数字倒背如流,惊愕无比,知道言必有据。大家嘘着气,传递着眼色。”
言必信,行必果,◆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行必果’,所欲行必果敢為之。”○《墨子‧兼愛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毛澤東]《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共產黨的‘言必行,行必果’,十五年來全國人民早已承認。”亦省作“言信行果”、“言行信果”。○[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郭沫若]《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詞:“從今後,望言行信果,和睦萬邦。”
信必,◆謂誠實不欺,必定做到。○《管子‧八觀》:“憲令著明,則蠻夷之人不敢犯;賞慶信必,則有功者勸。”○《管子‧版法解》:“無遺善,無隱姦,則刑賞信必;刑賞信必,則善勸而姦止。”
想必,◆表示偏於肯定的推斷。○[元][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十五齣:“[孫悟空]久不見來,此時想必到也。”○《何典》第五回:“想必無爺娘收管的外甥,原該住在娘舅家裏,不出門的。”○[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取款須至會計科,先前設在樓上,現想必照舊。”◆补义条目■表示反诘,偏于否定的推断。○清秋堂和尚《偷甲记·惊枪》:“〔雜〕小將軍……且吃飯。〔小〕我吃了。你的是賊飯,我怎肯吃。〔雜〕又來了。這兩個月想必是家裏帶來的?真好没要緊,吃罷。”■补证条目■表示偏于肯定的推断。○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六出:“萬福,君來則甚?想必是來路沓。”
務必(务必),◆必須。○《水滸傳》第一一四回:“汝等諸官,各受重爵,務必赤心報國,休得怠慢。”○《紅樓夢》第五二回:“今兒務必打發他出去,明兒[寶二爺]親自回太太就是了。”○[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務必不要鬆懈自己的警惕性。”
物極必返(物极必返),◆見“物極必反”。
物極必反(物极必反),◆事物發展到極限時必然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宋][李攸]《宋朝事實‧削平僭偽》:“[蜀]土之民,近歲日益繁盛,但習俗囂浮,多事遨賞。物極必反,今小寇驚動,豈天意抑其浮華耶?”[孫中山]《社會主義的分析》:“社會主義者嘗謂物極必反,專制若達於極點,推翻即易如反掌。”○[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宋鬱彬]把身子靠在垛上,看看站在他左右兩個全身黑衣的護院打手,搖搖頭說:‘物極必反。我父親對待農民也太厲害了。’”亦作“物極必返”。○[朱熹]《近思錄‧道體》引[宋][程頤]曰:“如《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
無必(无必),◆謂沒有成見。○[宋][蘇軾]《鮮于侁左諫議大夫梁燾右諫議大夫制》:“朕之於事,無必無我,可則行之,否則更之。”
未必然,◆1.不一定如此。○《史記‧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2.猶難道。表反問。川劇《喬老爺奇遇》第二場:“船開走了,未必然這棵柳樹兒也開走了不成呀?”
未必,◆不一定。○《文子‧符言》:“君子能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於為非,而未必免於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論》:“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唐][白居易]《別舍弟後月夜》詩:“平生共貧苦,未必日成歡。”○[宋][劉過]《水調歌頭》詞:“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東施]之貌,未必醜於[西施],止為效顰於人,遂蒙千古之誚。”○[魯迅]《集外集拾遺‧<答客誚>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勢必(势必),◆根據事物發展趨勢推測必然怎樣。○[漢][荀悅]《漢紀‧平帝紀》:“賊攻城不得,勢必不能聚,所過乏食,以此招之則降,擊之則滅。”○[草明]《乘風破浪》第三章:“這樣,正當的目的達不到,而他倆的關係勢必要更惡化。”◆补证条目■亦作“埶必”。根据事物发展趋势推测必然怎样。○《后汉书·邓禹传》:“帝度愔、防不能久和,埶必相忤。”
是必,◆務必;必須。○[元][劉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別》套曲:“你是必早尋一箇着實店房裏宿。”○《西游記》第八十回:“[悟空],我們才過了那崎嶇小路,怎麼又遇這個深黑松林?是必在意。”○《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你在他家走動,是必在你身上想一個計策,勾他則個。”◆补证条目■务必;必须。○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伊且住試聽:唤取多嬌金榜來……只道家中管待客。展華筵,已安排,是必教它疾快來。”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謂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它內在的必然規律。○《戰國策‧齊策四》:“[譚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事必,◆务必。表示祈请。○《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友曰:‘我要汝父,事必相見。’即便出來,共相慰問。”
食必方丈,◆同“食前方丈”。◆《宋書‧劉穆之傳》:“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輒為十人饌。”
賞立誅必(赏立诛必),◆謂該賞的立即賞,該罰的一定罰。○[清][侯方域]《豫省試策五》:“[衛嗣君]曰:‘賞立誅必,雖失十[左氏]無傷也;賞不立,誅不必,雖得十[左氏]無益也。’”
日中必移,◆同“日中則昃”。◆《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指凡事不作长远考虑,定会带来忧患。○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国演义》第六一回:“權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封神演义》第八十回:“雖然如此,不可不慎。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豈可因其小而忽略。”○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郑洪兴打算得很长远,有一个很周密的三辈子计划。”
取必,◆謂要求接受並堅決做到。○[明][李贄]《答鄧明府》:“愚雖以此好察日望於令師,亦豈敢遂以此好察邇言取必於令師也哉!”
難必(难必),◆難以肯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立憲紀聞》:“立憲之事,既如是繁重,而程度之能之與否,又在難必之數。”○[魯迅]《書信集‧致王志文》:“唯近來之出版界,真是戰戰兢兢,所以能登與否,亦正難必。”
末大必折,◆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幹。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左傳‧昭公十一年》:“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亦省作“末折”。○《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故世及之制,弊於彊禦;厚下之典,漏於末折。”○[呂延濟]注:“厚封土地,則失於末大而本折也。”
了必,◆完毕;了结。○《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知遠便從,引至莊上,請王學究寫文契了必。”
可必,◆謂可以預料其必然如此。○[漢][馬融]《圍棋賦》:“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宋書‧蔡興宗傳》:“四方雲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蕩可必。”○[清][任安上]《與吳拜經書》:“[姍姍]有知,啣環可必。”
驕兵必敗(骄兵必败),◆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要打敗仗。語本《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有滅。”○《再生緣》第六回:“驕兵必敗從來說,小視[朝鮮]恐損軍。”○[馬金鳳]《我演穆桂英》:“‘驕兵必敗’這是千古名言,也是出兵最忌之事。”
見義必為(见义必为),◆謂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宋史‧儒林傳二‧石介》:“老夫已保[介]矣。君年少,見義必為,豈可量哉。”亦作“見義當為”。○[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摺:“[趙實]見義當為,不行邪徑,就加你為[吉陽]縣令。”○[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摺:“見義當為,能代人鳴冤雪枉。”參見“見義勇為”。
甲必丹,◆英語captain音譯。猶首領。用以稱呼將校級軍官及商船船長。○[荷蘭]之殖民地內,[華]人為官吏,專司訴訟租稅等[華]僑事務而無預政實權者,[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六月三十日》:“[荷]擇其賢能者為馬腰甲必丹等官,專理[華]人事務,而審斷權仍操自[荷]人。”○[清][鄒容]《革命軍》第五章:“內地還有甲必丹,收賦治獄榮巍巍,[滿]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傳入腦胚。”○[龔翼星]《光復軍志‧黨會》:“[榜甲]全島八港,港一甲必丹,皆[華]人為之,以領[華]民。”
極則必反(极则必反),◆謂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胡必,◆何必。○[明][李贄]《與集弱侯書》:“兄胡必勸我復反[龍湖]乎?”
何必,◆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年鈞擇賢,義鈞則卜,古之道也。非適嗣,何必娣之子?”[三國][魏][嵇康]《秀才答》詩之三:“都邑可優游,何必棲山原?”○《朱子語類》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後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滅亡》第十章:“你還有很長的時間,又何必急急於一時呢?”◆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語資》:“[歷城][房家園],[齊][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雜樹森竦,泉石崇邃……公語參軍[尹孝逸]曰:‘昔[季倫][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張祜]《題孟處士宅》詩:“高才何必貴?下位不妨賢。”
果必,◆必定。○[元][王修甫]《鬥鵪鶉》套曲:“吃緊有統鏝的姨夫,果必是箇風流俊人物。”
固必,◆語出《論語‧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執堅持,不可變通。後引申為一定,必然。○[晉][葛洪]《抱樸子‧論仙》:“事無固必,殆為此也。”○[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事跡無固必,幽貞愧雙全。”
二虎相争,必有一傷,◆同“兩虎相鬭,必有一傷”。○《荡寇志》第一一九回:“賢弟且耐,此去二虎相争,必有一傷。小可想令表兄如肯受勸,還是勸他來爲妙。”○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五八章:“黄龙飞摆摆手,胸有成竹地道:‘俺的判断,虽没有八成也有六七成把握。祝永康和朱锡坤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誠必(诚必),◆謂遵守信用,說到做到。○《荀子‧致士》:“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賢,而在乎誠必用賢。”○《淮南子‧兵略訓》:“心不專一,則體不節動;將不誠必,則卒不勇敢。”
車到山前必有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諺語。比喻雖有難處,但到一定時候,問題總會解決。○[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真是常言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梁斌]《播火記》二五:“他左思右想,猛地,把煙袋向上一揚,說:‘好!車到山前必有路。’”亦作“車到山前自有路-車到山前自有路”。○《收穫》1981年第6期:“多數人說:‘可着肚子吃,吃一頓算一頓,吃光了再想辦法,車到山前自有路!’”
操刀必割,◆比喻行事應果斷,及時而動。○《六韜‧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斧不伐,賊人將來。”
不必,◆1.沒有一定;未必。○《商君書‧修權》:“夫釋權衡而斷輕重,廢尺寸而意長短,雖察,商賈不用,為其不必也。”○《史記‧樂毅列傳》:“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宋][曾鞏]《王平甫文集序》:“古今作者或能文,不必工於詩;或長於詩,不必有文。○[平甫]獨兼得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史料‧第五次會議錄》:“[唐]:‘彼以為粗率。’[伍]:‘只求開會正式,不必[上海]粗率,[北京]即不粗率也。’”◆2.無須;沒有必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唐][牟融]《送陳衡》詩:“不必臨風悲冷落,古來白首尚為郎。”○《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你家中之事,我已盡知,不必提起。”○[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三月四號》:“自然,我可以不必臉紅,並且還可以警誡她幾句,但我卻慚愧了。”
必至,◆1.指事理的必然歸向。○《戰國策‧齊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堅決。○《漢書‧蒯通傳》:“[孟賁]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後因以借指童子。○[宋][葉適]《始論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慮也;以一取十,伯強之慮也;以一取一,必至之慮也。”
必由之路,◆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指事物发展必定要遵循的途径。○明海瑞《协济夫役民壮申文》:“據本省論,鹽法察院出巡徽州,此必由之路。”○毛泽东《五四运动》:“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答覆是:走历史必由之路。”○王蒙《风息浪止》:“这种斗争,正是通向他的目的地必由之路的一部分。”
必也正名,◆指必須按照正統倫理觀念和禮儀關係來端正綱紀名分。○《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蕭定]《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舊以[泰伯]之廟在於[蘇臺],而制[季子]之祠像設東面,非由典禮,諒無取焉,必也正名。”○[宋][王讜]《唐語林‧方正》:“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
必要勞動(必要劳动),◆勞動者為了維持自己和家屬的生活所必須付出的那一部分勞動,跟“剩餘勞動”相對。
必要產品(必要产品),◆由勞動者的必要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跟“剩餘產品”相對。
必要,◆非這樣不行;不可缺少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即差快手[李彪]隨着[王爵]跟捕賊人,必要擒獲,方準銷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以後他再問你,你必要叫他同我商量。”○[李國文]《月食》:“他沒有必要陷入這樣的困境。”
必需品,◆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朱自清]《回來雜記》:“糧食以外,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致看來不算少。”○[吳組緗]《山洪》三一:“這裏山鄉人家的習慣,草鞋和炒米鍋都是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共九件東西,這是作媳婦的事,奉翁姑必需之物。”○[沈從文]《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碩大、結實、豪放、爽直,一個將軍所必需的種種本色,爸爸無不兼備。”◆补证条目■一定要有;必不可少。○《元史·孝友传·王闰》:“〔父〕不甘淡薄,每食必需魚肉。閏朝夕勤苦入市,營奉無闕。”○《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且君子無劍不游,子所必需,吾無所用也。”
必須(必须),◆1.一定需要,不可缺少。○《東觀漢記‧馮衍傳》:“將軍所仗,必須良材。”○[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桑柘》:“春採者必須長梯高機,數人一樹,還條復枝,務令凈盡。”○[清][李漁]《閑情偶寄‧種植‧木芙蓉》:“然水芙蓉必須池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數得。”◆2.定要。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後聚》:“[河]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唐][杜甫]《覃山人隱居》詩:“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西游記》第六回:“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3.必定。表示判斷或推論的確鑿或必然。○[宋][蘇軾]《相度准備賑濟第一狀》:“又本州須糴常平米二十餘萬石,諸州亦各收買,似此爭糴,必須踊貴。”○[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事一》:“[曾]曰:‘所至有捕盜者。從人單露,必須易敗。’”○《水滸傳》第十八回:“不知那六個是甚麼人,必須也不是善良君子。”◆补证条目■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通川界内多獺,各有主養之,並在河側岸間……取得魚,必須上岸,人便奪之。”
必修科,◆按照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主要學科。對選修科而言。
必先,◆1.[唐]時應試舉子相互間的一種稱謂。謂其登第必在同輩之先,有推敬之意。○[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輕佻》:“[鄭光業]常言及第之歲,策試夜,有一同人突入試鋪,為吳語謂[光業]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光業]為輟半鋪之地……居二日,[光業]狀元及第。”◆2.以稱下第的同人。○[唐][韓儀]《記知聞近過試》詩:“短行軸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詁箋三》:“[韓儀]與關試後新人詩,有‘休把新銜惱必先’句,此必先又謂下第同人也。”
必務(必务),◆猶必須,務必。○《魏書‧濟南王匡傳》:“[匡]宗室賢亮,留心既久,可令更集儒貴,以時驗決。必務權衡得衷,令寸籥不舛。”
必索,◆必要,一定要。○[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摺:“俺今日敲金鐙將得勝歌必索齊聲唱……擒收了三猛將,將功勞上表章。”◆补证条目■必要;一定要。○元无名氏《衣袄车》楔子:“若我不分一箇曲直,必索要别辨箇是和非。”
必世,◆《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邢昺]疏:“三十年曰世……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後用為三十年的代稱。○《北史‧崔光傳》:“[太宗]必世重光,業隆玄默。”
必然性,◆哲學上指由事物內在本質所規定的決定性的聯繫或趨勢。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互相聯結,交互作用,並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與“偶然性”相對。
必然王國(必然王国),◆哲學上指人在尚未認識和掌握客觀世界規律之前,沒有意志自由,行動必然受着自然性支配的境界。
必然,◆1.謂事理必定如此;一定。○《韓非子‧顯學》:“故有術之君,不隨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三》:“睹存亡之符效,見廢興之必然,故能成功於一時,垂業於萬世。”○[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此理之必然也。”○《水滸傳》第五六回:“倘或點名不到,官司必然見責。”○[魯迅]《三閑集‧文藝與革命》:“超時代其實就是逃避,倘自己沒有正視現實的勇氣,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必然地要走入那一條路的。”◆2.哲學名詞。指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
必律律,◆象聲詞。形容狂風怒吼。○[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摺:“我則見必律律狂風颯,將這燄騰騰火兒刮。”
必律不剌,◆象聲詞。形容說話、撞擊等聲音。○[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摺:“他口裏必律不剌說了半日,我不省的一句。”
必留不剌,◆同“必律不剌”。◆[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三摺:“相公將必留不剌拄杖相調戲。”
必溜不剌,◆亦作“必溜不辣”。同“必律不剌”。○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噤聲,老弟子説詞因,兩片嘴必溜不剌瀉馬屁眼似的,俺這令史有七脚八手,你慢慢的説。”○《醒世姻缘传》第九一回:“後來南瓜漸漸的熟滑,又看了荷葉的好樣,嘴裏也就會必溜不辣,駡駡括括的起來。”
必力不剌,◆同“必律不剌”。◆[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摺:“這婦人會說話,想是個久慣打官司的,口裏必力不剌說上許多,我一些也不懂的。”
必力,◆盡力;並力。必,通“畢”。○《白虎通‧諫諍》引《書》:“必力賞罰,以定厥功。”今本《書》無此文。○《尚書大傳》卷三作“戮力賞罰”。
必固,◆固執,不知變通。語本《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晉][葛洪]《抱樸子‧嘉遯》:“隱顯默語,無所必固,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必方,◆神名。○《尸子》卷下:“木之精氣為必方。”○《法苑珠林》卷五八引《白澤圖》:“火之精名曰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則去。”
必丢不答,◆同“必律不剌”。○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騎着疋慢騰騰瘦蹇必丢不答踐,凍的箇立欽欽穉子滴羞篤速戰,兀的不凍殺人也麽哥。”
必定,◆1.表示判斷或推論的確鑿或必然。○[宋][周邦彥]《倒犯‧新月》詞:“料異日宵征,必定還相照,奈何人自衰老!”○《水滸傳》第一一五回:“[關勝]道:‘[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雖然回馬,必定有計。’”[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2.表示意志的堅決。○[老舍]《月牙兒》二九:“她們的眼溜着年輕的男人,心裏好像作着愛情的詩。我笑她們。是的,我必定得原諒她們,她們有飯吃,吃飽了當然只好想愛情。”
必得,◆必須,一定要。○[魯迅]《花邊文學‧讀幾本書》:“譬如要批評[托爾斯泰],則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幾本的。”
必當,◆犹必然。必定;一定。○《杂宝藏经·佛以智水灭三火缘》:“鸚鵡答言:‘我心弘曠,精懃不懈,必當滅火。’”○《太平经·解师策书诀》:“龍者,迺東方少陽,木之精神也,故天道因木而出,以興火行;夫物將盛者,必當開通其門户也。”
必大,◆謂後世必然興旺。語出《左傳‧僖公十五年》:“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後必大。’[晉]其庸可冀乎?”[唐][嚴維]《送李秘書往儋州》詩:“[玄成]知必大,寧是泛滄浪。”
必赤赤,◆見“必闍赤”。
必剥,◆象声词。○《水浒传》第六回:“一箇將直裰牢拴,掌内横飛禪杖去。一個咬牙必剥,渾如敬德戰秦瓊。”
哀兵必勝(哀兵必胜),◆《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王弼]注:“抗,舉也。加,當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勝。”○[任繼愈]注:“哀,沉痛,悲憤。”後遂謂因受壓而悲憤的一方,定能克敵制勝。○《解放日報》1946.11.3:“正由於哀兵必勝,驕兵必敗,[漣水]城郊就成為[蔣]軍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