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名言
时间:2022-05-06 07: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武锋2020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荀子劝学名言
1.求荀子劝学中的名句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荀子.劝学》重点名句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3.劝学名言名句大全
劝学名言名句大全
1、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9、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3、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1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是吾忧也。
21、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
22、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23、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24、任何成功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1、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3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3、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8、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
39、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4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7、为学患无疑,以则进也。
48、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4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2、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曦。今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5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5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荀子》名言
一、【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译文】:对的错的都要知道,对的是对的错的是错分清不是愚蠢。
二、【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译文】:快乐的人,圣人所喜欢的,而可以善民心,他深深地感动人,他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教导他们,百姓和睦。
三、【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
【译文】:圣人一样的人,以仁义为本,是非分明,说到做到,不差一毫一厘米,没有其他的窍门。
四、【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译文】:君子不因为小人的气势汹汹的停止自己的作为。
五、【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5.【劝学的名言(10条)好的】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劝学的名言(10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隶书新作•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名句(每日一品第1340期)
我国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有一篇专门论述学习重要性的散文《劝学》,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摆事实,讲道理,引用大量的事实,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是儒家教育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广为后世人所推崇,并被收入中学课本。
我今天推出的这幅书法,就是其中的一段名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段话例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得以成功的几个典型事例,说明人的智力跟一般人区别并不大,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特殊的功能,而是能够善于开动脑筋,利用周围现有的条件,最终较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这段话的积极意义,至今仍闪耀着积极的光辉。
这幅书法是用仿古描龙宣纸书写的,显得古朴典雅。具体尺寸是116X53厘米。
——武锋(一峰)
- 上一篇:名人名言背景
- 下一篇:水利宣传名言(关于水利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