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将军名言
时间:2022-05-08 18: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刺猬读书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明代将军名言
1.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明代哪一位杰出将领的名言他有什么突出的
戚继光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山东登州人。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 军事家、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
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战死于云南,授世袭明威将军。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
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欢迎追问,满意请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大家的动力吖~~。
2. 明代都有那些著名将军
徐达
常遇春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胡大海
冯国用
赵德胜
耿再成
华高
丁德兴
俞通海
张德胜
吴良
吴桢
曹良臣
康茂才
吴复
茅成
孙兴祖
廖永安
戚继光
李成梁
麻贵
熊廷弼
王崇古
谭纶
李如松
沈有容
3. 秦良玉的名言有哪些
没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皇帝朱由检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
4. 明朝著名将领,明朝非常有名的将领有哪些
明太祖时期有:徐达 常遇春 李文忠 邓愈 蓝玉 朱文正明成祖朱棣 :朱能 张玉 郑和(太监) 明仁宗朱高炽 :杨溥 杨士奇 杨荣(三杨) 史称三杨的超强内阁 明宣宗朱瞻基 :三杨 于谦 蹇义 夏原吉 周忱 张辅 明英宗朱祁镇 :于谦 李贤 明代宗朱祁钰 :于谦 明宪宗朱见深 :商辂(连中三元的哥们,明朝可就仨) 彭时 万安 明孝宗朱佑樘 :李东阳 刘健 谢迁 明武宗朱厚照 :王守仁(能文能武,开创影响深远的心学派) 杨一清 明世宗朱厚骢 :徐阶 戚继光(抗倭名将) 杨博 俞大猷 徐渭(即书画名家徐文长)明穆宗朱载后 :戚继光 俞大猷 明神宗朱翊钧 :戚继光 李如松(徐渭学生,抗日援朝名将) 李成梁 明熹宗朱由校 :杨涟 左光斗 赵南星 明思宗朱由检 :袁崇焕 毛文龙 孙传庭 左良玉 洪承畴 吴三桂。
5. 介绍一下明朝著名的将军
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6. 请问明代有什么名人,请写出他们的事迹和名言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
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
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
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
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
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
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
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
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于谦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
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
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
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
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
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
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
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
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
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
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
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
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
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
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
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郕王暂代皇帝出朝,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
于是给事中王竑在明廷上打马顺,大家都跟着他。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
郕王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
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
7. 明朝有个著名的将军叫什么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万历十五年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 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
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 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8. 明朝最著名的将军是谁
明朝:徐达、戚继光、常遇春、蓝玉(最后叛了)、汤和、朱棣、吴祯、花云、邓愈、郑和(不知算不算) 最著名的应属常遇春吧?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
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
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刘基 (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
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
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
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
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
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
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
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傅友德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
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
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
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
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
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
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
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
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
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
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
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
在渡长江、。
明朝清官海瑞这十首诗作,凸显诗人高尚的人格,暗含他的人生真谛
如果问到:明朝清官有谁?估计绝大部分人最先给出的答案就是:海瑞。他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做人本真,在其诗歌中将人品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不仅能体现其本真的一面,在思想和艺术特色方面还形成鲜明的个人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纯真的人格。
他以政治家的身份闻名于世,一心为民,铁面无私是其形象特征。他的诗感情丰富,流露出他想过自然、潇洒、简远的隐居生活,反映出其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也能看出海瑞内心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值得一提的是,海瑞的诗写景较多,融情于景,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在铁面无私额面孔背后,能够显现出海瑞人格的另一面。
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到海瑞的一生经历,他历经四朝,生活的年代是明朝走下坡路时期,他有着远大抱负,但受到各种打压与摧残,但他不罢休,一直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在险恶的官场上,他不能报效国家,发表愤懑与遗憾之情,早期写下的诸多诗篇给读者的印象是“空有报国之意,但徒然倒下”的悲剧。但他本真的人格与处事方式,隐隐约约显现在诗文中,让艺术、理想、情感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带有海瑞人格特色的诗篇。
众所周知,“忠烈”、“刚正”、“为国为民请命”成为海瑞形象的大众化印象,如果我们从他的诗文中,可以感受到海瑞热爱自然、重友情、热爱乡土等情怀。所以,结合海瑞在为官的形象,从诗文中再看到海瑞对生活、友谊的态度,能够了解海瑞多维、立体的人格。众所谓诗如其人,我们在细品海瑞的诗,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海瑞人物形象,是全面了解海瑞性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再有,海瑞部分诗歌中体现着浓厚的哲学观和人生态度,通过写景写物描绘出唯美的艺术画卷,同时寄托自己本真的人生哲学观,又体现其鸿鹄之志,胸襟博大,诗歌行云流水,读起来豁然开朗。
由于海瑞的名气太大了,他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太过重要了,所以他的诗文可以体现其为人、人生观、生活观。虽然海瑞的诗歌不能说是高手之作,但他诗文中的灵性与人生观,是研究海瑞一生的切入点,能够展现其为人的魅力与功绩,同时还能了解到海瑞对生活的另一面,是走进海瑞内心世界的窗口。
海瑞不轻易写诗,存世之作不过三十余首,他是通过诗歌寻找“真心”,展现“本真”的一面。在文史上,海瑞的诗往往被忽视,但深入了解海瑞的诗歌中,不禁觉得海瑞的文采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是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时代感的。
据记载,海瑞于1587年11月13日去世,享年73岁,今天是其434周年忌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博大胸襟,了解当时海瑞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细品后相信你会喜欢上他的诗文。
苏州府学生凌霄汉
海瑞〔明代〕
生平正气肃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难。
忠似赤葵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澜。
时多俊乂无尸谏,人有萋菲幸骨寒。
千古芳名光史笔,应留精爽照长安。
晚霁行
海瑞〔明代〕
山头日欲黄,江上树初碧。
去人何忽忽,而不畏于役。
鸟鸣入春林,鸡栖掩屯栅。
风波大如许,且止无远适。
我有十丈琴,舆君永今夕。
病中立秋
海瑞〔明代〕
伏三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湿霏微。
碧梧巳应馀空落,大火新随斗柄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违花老欲褪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吴人凌一鸾
海瑞〔明代〕
简命吴淞续禹功,顿令万派水朝宗。
力排豪贵驱妖鳄,为拯民穷副衮龙。
疏抗三朝辞激烈,身经百折意从容。
圣明注念嘉忠直,会见恩光下九重。
苏州府吴县叶于乔
海瑞〔明代〕
海上生人杰,才钟天下奇。
谏书光日月,声价震华夷。
孤介水如澈,寸忠山可移。
公今骑鹤去,千载有馀师。
赠萧珏
海瑞〔明代〕
会向石莲觅静机,云根法社自希夷。
铿然不尽春风咏,一曲高山遇子期。
白下即事
海瑞〔明代〕
建康城垒旧邦畿,不断青山万国梯。
楼橹逼天寒月静,帆樯带雨暮云低。
北门宰相堪称钥,函谷将军罢请泥。
江上再来还走马,秋香千里逐归蹄。
琼州府儒学训导戴应良
海瑞〔明代〕
中丞高冢麒麟卧,圣主殊恩雨露盈。
直事三朝人共避,疏传千古气犹生。
堂堂忠介垂天语,肃肃松楸拥地灵。
我亦微官系沧海,吊公不觉涕交零。
吴民叶韶荪
海瑞〔明代〕
闻说童谣有海龙,公来胼胝浚吴淞。
孤忠独断群情靡,一凿能令万派从。
星殒海天光耿耿,月沉秋水色溶溶。
应知仙梦游江上,千古烟寒锁曙钟。
吴县李文秀
海瑞〔明代〕
羲皇风度出明时,葵藿丹衷百世师。
邦国乂安犹戮力,经纶未卷忽乘箕。
琼崖白雪封茆土,柱石青天树羽仪。
昭代古良天下老,千年遗像镇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