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诫人们懂得节约的名言
时间:2022-05-09 19: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俊辉辉o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劝诫人们懂得节约的名言
1.劝诫人们懂得节约的道理 名人名言
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警言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警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警言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警言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警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李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警言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警言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警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警言
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 ——谚语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培根
2.如果让我劝诫人们要懂得节约的道理,我会用文言文名言
天地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
大意:《周易》的“否”卦告示人们当处在“否”(不利、不好)之时,君子要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其实,当处在“泰”(通泰、顺利)之时,也应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丘明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大恶。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逸享乐就会败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 司马光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大意::认真全面地观察分析一下以前的贤人、国和家庭,能成功的都是由于勤俭,衰败灭亡的都是由于奢侈。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明)施耐庵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民谚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瑄
禁奢崇俭,美政也。 ----魏源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 白朴
大意:从来能成为好事的都生于俭朴,自古瓜儿是先苦后甜。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大意:使国家富足的办法,在于节制消费和使民丰裕,并善于把盈余储藏起来。
救奢必可俭约。 ——南朝 范晔
大意:挽救奢侈时尚的办法必定是节约俭朴。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孟子
大意:对金钱谷粟等财富,要按照时令和礼法,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和消费。
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
大意:贤明的君主必须发展生产,节约开支,开发财源,处处考虑赋税、赈济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唐 房玄龄
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明 吕坤
大意:天地之间的财物,要看它的来处,又要看它的去处。来的地方要丰厚要培养,去的地方要约束要节俭。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解释:劝谏唐太宗在安居乐业之时,也要时刻想着危险将要来临,要戒奢侈,行节俭。
3.劝戒人们节约自然资源的名言
“贪污和浪费,是最大的犯罪”——毛泽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丘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一粥一饭当恩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周恩来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不要浪费,因为浪费是一种罪恶。――马克思
爱简朴限制了占有欲。――孟德斯鸠
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汉族谚语
一粥一饭当恩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4.告诫人们要节约的文言警句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劝诫人们牢记劳动艰苦,不忘节俭勤劳的古代格言
"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 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
"——李嘉诚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
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
《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
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
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
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
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
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
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
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
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
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
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
6.孔子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的句子是
孔子一向崇尚节俭,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种生活中也有着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而得来的宝贵,与他看来就好比天上的浮云。(《论语·述而》)。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奢华就显得不谦让,俭朴就显得简陋,与其不谦让,宁可简陋。(《论语·述而》)。
在《论语·雍也》中,他赞美弟子颜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说颜回真是贤德啊!吃一筐干饭,喝一瓢白水,住在狭小的巷子中,别人无法忍受这种穷苦生活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内心的快乐。颜回真有贤德啊!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鲁国人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很重大!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过份奢侈,宁可俭省;就丧礼而言,与其大讲排场,宁可悲哀过度。”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孔子想移居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里太粗陋了,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君子居住过,怎么还会粗陋呢?”由此可见,其俭。
以上,希望能采纳。谢谢!!!
勤俭节约的25句至理名言,句句戳心
1、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3、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5、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6、一粥一饭汗珠换。
7、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8、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9、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3、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14、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1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16、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1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9、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
20、成由勤俭败由奢。
21、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2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23、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
24、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2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