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破例想到的名言

时间:2022-05-11 00: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黑句本 | 评论: 次 | 点击:

由破例想到的名言

1.由破例一课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名言

下不为例

xià bù wéi lì

[释义]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语出]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例;不能写作“列”。

[近义] 适可而止

[反义] 不厌其繁

[用法] 一般指违反原则、纪律或情理的事。一般作谓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2.读了破例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了哪些名言

今天晚上电视直播中日女排决战。放学后,我飞快地往家跑,想看看这场最(引诱吸引)人的排球赛。街上的行人也都是那么急匆匆的,仿佛生活的节奏一下子加快了。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今天不是星期六,我沮丧极了。妈妈不让我在星期六以外的时间看电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准破例。看样子这场球赛看不成了!除非……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我(亲热热情)地叫了声:“妈妈。”

“哎,你回来了!”妈妈正从网篮里往外拿面包,(显然果然)是刚买的。要是平时,我早就……

可今天我无心瞧它。

“咱女排赢美国队了!妈妈,可真帅!”我转弯抹角地采取“迂回战术”。“你呀,就知道赢,赢,赢!除了这个,你就看不到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妈妈笑了笑说。

更重要的东西?今天晚上,对全国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中日女排争夺世界冠军这场球赛更重要的呢?

也许,妈妈的话里(隐藏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我思索着。看着妈妈,我突然发现她今天的声音有点特别,神色也与往常不同。我来不及细想,说:“妈妈,今晚电视,嗯,卫星转播的比赛实况,唔,是……”心一急,舌头也不听使唤了。

“噢,是咱们女排对日本决战!我,嗨!”

妈妈“扑哧”一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眼角上细密的鱼尾纹也一下子舒展开了。”别我我我的啦,去,去看吧。“我的天,这么爽快!这反而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把抓住妈妈的两只手,好像怕她一动就会变卦似的。“真的?”妈妈点点头。我乐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拔腿就往放着电视机的客厅跑去。“慢着。”妈妈却伸手一拉,我心里忽地一沉:“嗯?”“别光顾高兴,想想今天为什么破例。”妈妈说着,塞给我两个面包。破例?是呀,为什么呢?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妈妈也一样关心着这场比赛的胜负,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排球,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啊!

3.破例会联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名言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树;不能写作“竖”。

【近义词】别具一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匠心独运

【反义词】如出一辙、蹈常袭故、依样葫芦、步人后尘

【例句】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以“程腔"闻名于世。

4.破例这个文章使我联想到什么成语故事名言请下来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5.婚姻破例伤感的句子

1、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2、我总是念念不忘曾经的美好年华,总是忽略了现在的大好时光。

3、这个世界不符合每个人的想象,只有有的人在坚持,我的人已经在妥协。

4、最近几天我总是一闭上眼睛就看到无边无际的香樟树,连绵而过了整个城市。

5、我怀念过去的时光,怀念当初那个青涩单纯的自己,而不是现在满脸颓废不自信度自己。

6、很多时候我都在想,那些被我荒废掉的日子,会不会躲在那个角落偷偷的哭泣。

7、人生的道路充满泥泞,我一路走来,感觉很疲惫。

8、要怎么回忆呢,那些已经很久没有想起的事情呢。那些安静地躺在浮草上沉默不语的表情。

9、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剩下的只能是缅怀。

10、是唱歌失去了休邀请更多比恨也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担心明天的忧虑。

11、最后一的江南烟雨覆盖的世界,荣华谢,但一,山河永沉默。

12、嗟叹红颜泪,英雄谁死了,死苦。山河永寂寞,怎么对得起微笑。

13、苍蝇过去的几年中,一闪即逝的覆盖范围,贸然投下了淡淡的忧伤。

14、会抽烟烧粉,散方面的牵绊,听的字符串断绝三千的痴缠。

15、心微动遗憾的是,一种情况已经不远了。也没有,也没有非一切,过去无法恢复。

16、原来再羙的旋律,也只不过是[离别曲]罢了。

17、与其说是旁人让你痛苦,不比说本身的修养不够。

18、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

19、世事消销,不复明了,唯我清风一笑!

20、生命是趟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头。

21、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22、人之以是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3、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

24、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

25、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26、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破例的。

27、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被我们遗忘了。

28、在完美的彼岸刚刚上演了一场悲剧,所有的血与泪在枯萎的荆棘蕴育出一个花蕾,它将经历轮回的七场雷雨,然后绽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29、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30、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3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6.读了穷人这篇课文由此想到了什么名言

读了《穷人》有感

捧着这本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我被这本书里的许多人物所深深吸引。如:言而有信的商鞅,聪明勇敢的大卫,忠心职守的船长……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穷人》里的桑娜。

课文中的桑娜夫妇不仅是一个勤劳的人,还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帮助他人的人。桑娜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丈夫打渔未归的情况下,去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时,发现西蒙已经死了。她毅然决然地将西蒙的两个孩子带回家。她担心丈夫回来后会责骂她。但是没有,当渔夫知道了西蒙死去的消息,也吵嚷着人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可见,渔夫和桑娜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啊!

读了这篇文字,我感受特别深:桑娜和渔夫虽然没有富裕的家庭,也没有高深的学问,但他们却拥有与邻里互帮互助的美德。我们看看桑娜夫妇,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现在的的人们冷酷的可怕。有许多人住了几年的邻居还不认识呢!现在的人们都为了个人利益而劳苦着、奔波着,在社会的齿轮急速运转中,所有的人们都变得冷酷了,变得孤言寡语了,变得难以交流了。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因为我们失去了桑娜那种乐于助人、善良的精神。

我觉得,想要改变这一切很容易,只要付出真心,就能收获到温暖。同学们,让我们尝试着给你们的邻居一个真诚的笑脸;给晨练的老人一个关切的问侯;给你的同学们一个灿烂的微笑。相信你们做到了这些,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温暖!现在,我以一个少先队员的名义,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呼吁:请大家做一个乐于助人、不计较得失的人,将社会中冰冷的一面永远消除!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咸丰八年、九年(1859年)是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的人生重大转折之年。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在此之前,左宗棠因为三次科举不利,虽有“再世诸葛亮”之才,也只能有实无名地委身湖南巡抚衙门,做一个屡建拱卫长沙之功,却始终没有正式官阶的“师爷”。

但即便做师爷,天资豪爽,圭角毕张的左宗棠也是睥睨一切的,在当时的湖南官场,自巡抚以下,即便是二品总兵,见到左宗棠,无一例外,都要规规矩矩地行礼请安。

除了这一份恃才傲物,左宗棠的骨子里还有晚清官场稀缺的忠介,自他以师爷身份步入官场,直到后来封爵拜相,其直烛巨奸,不顾身家,绝无附会的强人本色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

按理说,在讲究中庸圆滑之道的晚清官场,如左宗棠这样既傲,又刚,还正的“异类”,是很难出头的,即便出头,迟早也是要被干掉的。但左宗棠却创造了一项奇迹,自从渡过咸丰八九年那一劫之后,他是否极泰来,一路开挂,几十年几乎未遭到掣肘。

何以至此呢?

晚清的官场老鬼太多,时局太艰难,朝廷确实需要他这么一位刚直霸道的人物,来制衡一些人物,横扫一些局面。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而说到左宗棠强势崛起的真正起点,也有一些“吉人自有天相”的味道。

据刘禹生在《世载堂杂忆》中记载——“施城吴老人,年九十矣,幼时曾见樊公(永州镇总兵樊燮),其言曰:樊公谒见骆帅(湖南巡抚骆秉章),帅令谒左师爷,未请安。左厉声喝曰: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快请安。燮曰: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我亦朝廷二三品官也。左怒益急,起欲以脚蹴之,大呵斥曰:王八蛋,滚出去!燮亦愠极而退,未几,即有樊燮革职回籍之朝旨。”

照刘禹生的说法,左宗棠是因为樊燮藐视他,一怒之下脚踹了这位朝廷二品武官,之后又以刀笔弹劾樊燮,让他彻底卷铺盖,滚回了老家。

除了这一说,还有另一种说法,左宗棠没有脚踹樊燮,而是狠狠地给了对方一个大耳瓜子。

然而,让左师爷始料未及的是,受辱又丢官的樊燮并不是任人宰割之辈,之后他走湖广总督官文的门路,官文直接上奏咸丰,甚是狠毒辣地给左宗棠扣上了一顶“劣幕”的帽子。

在晚清官场,“劣幕”这一顶帽子是可以轻松要了左师爷性命的。

果然,咸丰看到官文的弹劾奏章,勃然大怒,他颁下谕旨给官文,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也就是说,只要能拿到一丝左宗棠是“劣幕”的实据,又或者将一些证据栽赃到左宗棠的头上,官文就可以直接叫他人头落地了。

如此说来,这阶段的左宗棠简直是小不忍,直要丢了性命。

当然,也有人说,左宗棠虽然孤傲蛮横,但官场险恶他还是懂得的,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件小事鲁莽行事,他与樊燮之间的缠斗,不是因为樊燮没请安,而是因为樊燮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左宗棠看不惯以骆秉章的名义上了一道弹劾他的奏章,樊燮因此落马后怀恨在心,遂拿他师爷的身份,找茬子大做文章,想以此回敬一刀。

细细想来,左宗棠脚踹掌掴一说更接近民间对左大帅的传奇演绎,刚正师爷与作恶总兵互相弹劾一说应该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但不管怎么说,左宗棠在咸丰九年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坎。

此坎其险恶,虽然未必会叫他人头落地,但从此在官场销声匿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晚清官场中的湘人集团对左宗棠展开了一场甚是有名的营救。

当时的晚清官场,湘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京城有人,地方有势的庞大集团。得知左宗棠有难后,湘人集团中实际地位不亚于曾国藩的胡林翼担负起了居中运筹的角色,在地方上他联合曾国藩伺机声援左宗棠,在京城,他及时和任职翰林院的郭嵩焘形成了联手。

营救左宗棠最漂亮的一步棋,是由郭嵩焘执子的。他以上等的鼻烟壶为礼,拉入值南书房的潘祖荫入局,请他出面给咸丰密上了一道保举左宗棠的奏章。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对晚清官场而言,这道奏折不仅有名,而且十分重要。

“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而久在我圣明洞鉴中也。上年逆酋石达开回窜湖南,号称数十万,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不数月肃清四境。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宗棠规划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宗棠为人负性刚直,嫉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这一密保奏章,可谓是仗义执言,读来令人振聋发聩。

有此雄文开道,本就器重汉臣的肃顺接应而起,向咸丰大力进言,曾国藩、左宗棠皆是匡扶社稷之才,慎防不如重用。

那一时刻,恰逢清廷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社稷动荡,急需用人,咸丰终于放下对汉臣的戒心,将两江总督的大位实权交到了曾国藩手里。

对于左宗棠,当得知左宗棠已年近五十,咸丰最终表态,正是为国效力之际,如果才堪大用,当尽快用之,过几年精力也就衰了。

就这样,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国藩亦赏识左宗棠之才,随后便让他在湖南招募五千人,自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

年近五十,本是沙场征战的暮年,但左宗棠却从这里走向了后来的铁血辉煌,这一点不仅让国人赞叹,也让当时的外国人叹为观止。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然而,这段历史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许多人都知道“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很有名,但这句再造了晚清官场第一强人的名言,有多贵重?许多人并不清楚。

左宗棠一生鲜有送礼献财的时候,晚清即便如曾国藩这样的人物,进京过崇文门,都要按规矩交下一笔孝敬朝廷的过门费,但左宗棠却从不理会此等陋规,但为了感谢潘祖荫当初的那一句话,他却罕见地给对方送了一次重礼。

想来,那也是千里马对伯乐的一种重谢。

大盂鼎,道光年间从陕西眉县崩现而出,它是西周康王时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出土后便被贩卖到了文物市场。

岐山首富宋金鉴得知后,使重金把宝鼎买下,因为器形巨大,十分引人瞩目,不久即被岐山县令周庚盛以“私藏重器,有不轨之心”巧取豪夺了去。

周庚盛非爱名器之人,得到宝鼎后,他不久即转手,将这一稀世珍宝卖到了京城。

道光三十年,宋金鉴上京赴考,得中翰林,之后他寻遍京城古玩店,最终与宝鼎重逢,花了三千两白银将之重购回来,并运回了岐山老家。

同治年间,宋家交道衰落,宋家后人宋允寿将宝鼎运往西安,当时在左宗棠府中做幕僚的袁保恒(袁世凯叔父)得见这一宝物后,花了七百两白银购买下来,然后送给了酷爱古物的左宗棠。

得到这尊青铜宝鼎后,左宗棠想起了痴迷青铜器的昔日伯乐恩人潘祖荫。然而,当左宗棠有意要将这尊宝鼎转赠潘祖荫的时候,这位晚清的大藏家却怀疑此鼎为赝品,迟迟不愿收下。

到了同治十三年,藩祖荫终于知晓宝鼎乃稀世珍宝,于是接连给左宗棠写信,急催直要,得鼎心情之切,可见一斑。左宗棠得信,没有犹豫,连忙花重金运费三千两白银将宝鼎送进了京城潘祖荫府邸。

藩祖荫得到大盂宝鼎后,延请金石名家王石经篆刻了两方印,一方为“伯寅宝藏第一”,另一方为“南公鼎斋”,可见其珍爱之心。

为报答潘祖荫救命名言,左宗棠破例送礼!此礼后成禁止出境的国宝

只是,动荡乱世,私家珍藏大盂鼎这一稀世国宝谈何容易!从随后近一百年的沧桑变迁看,潘祖荫的后人没有辜负先辈间的历史佳话。

藩祖荫没有子嗣,从其弟潘祖年那里过继来的两个儿子也相继早夭了,这等于潘氏兄弟后来都没有儿子。自潘祖荫离世后,其弟潘祖年便将兄长所藏的文物运回了苏州老家,有一段时间,大盂鼎被供方在潘家大院的厅堂上,被视为传家之宝。

潘祖年活着的时候,对家藏宝物把持极严,定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然而潘家的香火实在不旺,潘祖年故去时,他的孙子也早已病故,因而看护家藏宝物的重任最后落在了潘家孙媳妇潘达于的肩上。

让潘家先辈欣慰的是,小女子潘达于虽没读过多少书,但知大义,有担当。民国初年,英国人获知潘家藏有国宝,专程来华找潘氏商谈求购宝鼎,出价高达数百两黄金之巨,但潘达于不为所动。

抗战时期,苏州沦陷时,为防国宝落入日本人的魔掌,潘达于带领潘家族侄在二进院的堂屋里挖了耗时几天几夜的深坑,之后将宝鼎埋在地下,之后又将堂屋恢复成原样。后来,日本人曾到潘家宅院掘地三尺,但没有料到潘家的藏宝坑在堂屋里,终未获得。

转眼到了1951年。

潘家后人见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文物保护,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可托付先人的珍藏。全家商议后,由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希望将大盂鼎和另一潘家珍藏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并希望将两件宝鼎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7月26日,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专员在潘家后人的陪同下赴苏州,国宝大盂鼎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并在1952年年藏入了新建成的上海博物馆。

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海博物馆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更在之后成了中国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级文物之一。

晚清脊梁左公,若是泉下有知,当为大盂鼎的最终归宿,今日的盛世中国感到欣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