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名言
时间:2022-04-02 20:3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麦读法律阅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刑罚名言
1.有关刑法的名人名言
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2、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3、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4、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马克思5、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6、科学没有困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7、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8、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9、人妖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蒙田。
2.有关刑法的名人名言
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2、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4、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马克思
5、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
6、科学没有困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7、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8、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9、人妖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蒙田
3.刑法格言的展开
(1)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
(2)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3)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4)罪责越重,刑罚越重
(5)任何人不因他人的非法行为受处罚
(6)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人
(7)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
(8)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
(9)任何人不因思想受处罚
(10)不作为也是行为
(11)原因的原因的结果的原因
(12)幼年人无异于精神错乱者
(13)无犯意则无犯人
(14)不知法律不免责
(15)法律不强人所难
(16)紧急时无法律
(17)得到承诺的行为不违法
(18)受强制实施的恶行应当归责于强制者
(19)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
(20)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
(21)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罚款
(22)存疑时有利于被告
4.古代关于惩治犯罪的名言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形容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这两句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这两句大意是:惩罚与奖赏的根本,在于奖威人们作好事,惩处那些作恶事的人。此二句点出刑赏的本质同题是劝善惩怒。因为“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见荀悦《申鉴·政体》).而“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因而必须注重刑赏。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德国哲学家 恩格斯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德国哲学家 天文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
傲慢者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的惩罚。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索福克勒斯
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关于惩罚的名言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哲学家 伏尔泰
宽恕,对于一个自知犯错的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惩罚。
法国诗人 瓦雷里
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 关于惩罚的名言
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我宁可坚持正确的东西而得不到丝毫谢忱,也不愿意不受惩罚地去犯任何错误。
古罗马作家 大加图
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英国作家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躯体是对灵魂的折磨;它是地狱,是命运,是负担,是粗壮的锁链,也是难忍的惩罚。
帕拉达斯
心里仍然保持犯罪的意识,但兑掉了惩罚的暗暗得意,不管多么微弱,总是十分甜蜜的。 惩罚名言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 杜伽尔
如果一个人受到侮辱损害而又没有力量对罪人直接施行惩罚,这实在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 毛姆
不能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惩罚表现好的,鼓励表现差的,得来的只是一支坏的职工队伍。
史蒂格
虚荣是母亲,做作是女儿;虚荣是罪恶,做作是惩罚。前者可谓自爱之根,后者可谓自爱之果。
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疼痛并不是惩罚,活着也不是奖赏。同理,死亡也不是失败。这都是人生的必然,你只有安然接受,寻找出暗淡中的色彩,并长久地保持美丽的荧光。
5.关于惩罚分明的名人名言
一、错误人皆有之,犯了错误的人只要不坚持错误,悔悟并设法改正错误,就决不是平庸之辈。
出自:〔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介绍: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思想意识的特征。
二、明察他人的过失,忘记自己的错误,是傻瓜独具的品德。
出自:〔古罗马〕西塞罗:《图斯库卢姆谈话录》
介绍: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三、要想不再犯错误,就得把促使你犯错误的榜样甩得远远的。
出自:〔古罗马〕塞涅卡:《致鲁西流书信集》
介绍: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约公元前4年-65年),古罗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提比略时期进入官场,曾任帝国会计官和元老院元老,后任司法事务的执政官及尼禄皇帝的家庭教师与顾问。
四、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只有傻瓜才坚持错误。
出自:〔古罗马〕西塞罗:《反腓力辞》
五、没有一个人是生来无过的;谁的错误越少,谁就是最完美的人。
出自:〔古罗马〕贺拉斯:《讽刺诗集》
介绍: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拉丁语: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希腊语:Οράτιος,前65年12月8日意大利韦诺萨 - 前8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著名的诗人、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有《诗艺》等。
6.古代关于惩治犯罪的名言有哪些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摘自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之网。
恢恢:形容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
这句话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摘自汉·荀悦《申鉴·政体》。劝:奖励。
纵:放纵。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受到奖赏,却不给予奖励,这叫禁止好人做好事;应该受到刑罚,却不给予惩处,那叫放纵坏人行邪恶。
此二句说明奖善惩恶的道理。奖善,能够伸张正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走正道,为国为民多效力;惩恶,可以铲除邪恶,使坏人歹徒慑于刑罚,不敢为非作歹,走邪道,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治理。
刘向《说苑·政理》说“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也是这个意思。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摘自战国·荀况《荀子·正论》。称:相称。
这两句大意是: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罚相称,社会就太平;量刑与所犯的罪过不相称,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刑罚的关键是合于法。
量刑合法,可以使罪犯低头伏罪,使其他人知法畏法,社会秩序就易于治理,量刑过重,会使罪犯不服气,产生抵制行为;量刑过轻,等于放纵罪犯,达不到惩罚的目的,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可见,刑罚必须相称,才能达到制乱治安的目的。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摘自宋·欧阳修《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迁:向。远:离开,这两句大意是:法令,是用来禁止人民做违法的事,让人民趋向善良,远商罪恶的。
法,就是国家制定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规则。它禁止人民作统治者认为不该作的事,鼓励人民作统治者认为应该作的事,以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的行动限制在统浩阶级的道德规范之中,若有越轨,就要绳之以法。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汉·宣帝《赐王成爵秩诏》。
化:教化。这几句太意是:有功劳不奖赏,有罪恶不惩治,就是唐尧、虞舜也不能教化天下,使天下安定。
实行法治,必须奖惩分明。有功就应得到奖赏,有罪就应受到惩罚,这样人们才能争着去立功,不敢以身试法。
否则,立功不见赏,有罪不见罚,谁还去立功?谁不敢去犯罪?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将出现大倒退,太混乱,再有才能的人,也无法清理这样的国家。可以此二句说明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治国安邦。
7.奖励和惩罚的名言
答:名言
1、这是她犯错得到的惩罚,她要自食其果。
2、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4、不要拿小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折磨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5、人类伤害了自然,自然必将惩罚人类!不信,请看:海啸、地震、沙尘暴肆虐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南极洲冰川渐渐融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大量沙漠化人类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6、对于第三个问题即刑罚的正当性问题,报应论认为,使犯罪者得到罪有应得的惩罚,本身便是正当的,因为它表达了对犯罪的恰当的谴责。
7、我要追上那辆车,我有话要跟他说。我要问他,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你可不可以在下面,再等我片刻?我令你没有尊严的一步步走了下去,为了惩罚我,我甚至愿意一路滚到你脚边,从此和你平起平坐,你能不能再等等我,前路太险恶,世上这么多人,唯有你是令我有安全感的伴侣,请不要就这么放弃我,请你别放弃我。我一定要对他说。我不再要那一击即碎的自尊,我的自信也全部是空穴来风,我能让你看到我现在又多卑微,你能不能原谅我?求你原谅我。
8、遇见你是我的错,喜欢你是我的错,爱上你是我的错,让你生气伤心掉泪,我罪该万死,你惩罚我吧(原谅我),让我一错到底,让我遗臭万年,这是给亲爱的解气的最好办法。
9、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
10、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摒弃这些,你就会轻松许多。
11、美貌是上帝赐给女人最好的礼物,不,是惩罚男人最厉害的武器。
12、说谎者得到的惩罚绝不在于没有人相信他,而在于他不能相信其他人。
13、凡事都要受到惩罚才可以提高自己。
14、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15、这是一场真正的屠杀,也是智慧对愚蠢和大意的惩罚。
16、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必然使同情心麻木,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
17、生活在没有的你的世界,比任何一种惩罚都要痛苦,你知道吗,对我而言,你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18、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创造一番风采,不但要走自己的路,还需要明确自己的缺憾,虚心接受必要的惩罚和指导。
19、我的不择手段最终会招来怎样的惩罚?
20、当天神想要惩罚我们,他们就答应我们的祈祷。
8.孔子名言问题1.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还是“错”手足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话不顺,办事就难成功;办不成事,礼乐制度就不能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兴起,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优秀者,经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经历了困境才知道要学的是再次一等,遇见困难仍然不学的是最下等的愚了。” 3.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每月复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这 5 句经典法律格言,将颠覆你的刑法思维方式|麦读学园
麦读君通读张明楷教授的经典刑法启蒙读本《刑法格言的展开》后,总结出这 5 句法律格言,可以说,它们充分展现了刑法学的博大思想与理论内涵。
任何人不因他人的不法行为受处罚
格言释义
这句格言表述了坚持个人责任(罪责自负)、禁止团体责任或集体责任(反对株连)的原则: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解读
我国现行刑法彻底贯彻了「任何人不因他人的不法行为受处罚」的个人责任原则,主张不仅不株连无辜,而且尽量使无辜者的生活不受影响。
有这样一个案例:行为人犯了杀人罪后潜逃,某市公安机关实施了一定的侦查与追捕工作,但未能抓获行为人,公安局长便下令将行为人的父亲拘留,向其家属声称:「你们找回儿子来换回父亲。」于是,家属四处寻找儿子,结果用儿子换回了父亲。
上述做法让没有犯罪的人承担了痛苦,与株连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实质的区别。所以,在某人实施犯罪行为后,不仅不能对其没有责任的亲属、乡邻、朋友判处刑罚,而且也不得对他们实施其他任何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对他们不利的行为。
紧急时无法律
格言释义
这一格言的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显然,这一格言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有限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与义务冲突是证实该格言的适例。
案例解读
以紧急避险为例:绑架犯 A 绑架了 B 的儿子,要求 B 抢劫银行的巨额现金,否则杀害其儿子。B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而实施了抢劫银行的行为。
B 的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 限定说认为,如果被强制者 B 实施了盗窃等较轻的犯罪,当然成立紧急避险,但在实施了抢劫等重大犯罪的情况下,不成立紧急避险。非限定说认为,只要 B 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要件,就成立紧急避险。银行职员不知真相对 B 实施的反击,属于假象防卫;银行职员知道真相的,只能再实施紧急避险。
由此可见,「紧急时无法律」并不意味着紧急时没有法律或者不存在法律,而是意味着法律认可在不得已的紧急状态下牺牲一种法益保护另一种较大或同等法益。
不知法律不免责
格言释义
这句格言所表达的内容是一项原则:「在作为主观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犯意中,不要求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这一原则起源于一概不允许认识错误的、诺曼底时代的绝对责任。
案例解读
不知法律是指不知道存在某种法律,在英美判例上包括两种情况:
其一,行为人长期生活在外地或者海上,因而不知道某法律的施行。如英国 1880 年的 Buruns v. Nowell 案,船长在航海期间,不知国家于 1872 年施行《诱拐禁止法》,违反该法运载南洋诸岛当地居民。又如美国 1812 年的 The Ann 号案,被告人不知美国 1808 年的《船舶出港禁止法》,将船舶从纽伯里波斯驶向牙买加。这两个案件的被告人均被法院认定有罪。
其二,外国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所在国是犯罪。如最著名的是 1852 年的 R. v. Barronet and Allqin 案,当时法国不处罚决斗行为。法国人不知决斗在英国构成谋杀罪,而实施了决斗的帮助行为,被英国法院宣告有罪。
法律不强人所难
格言释义
这句格言直译为,法律不强求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也就是说,法律不能命令人们实施不可能实施的行为,也不能禁止人们实施不可避免的行为。
案例解读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时, 这句格言真正上升为一个刑法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该理论源于 1897 年 3 月 23 日德国帝国法院对所谓「癖马案」所作的判决。
被告人是一名马车夫,受雇于经营马车出租业的雇主,长期驾驭一辆双辔马车,对其所驾的马的特性都很清楚。其中一匹马,经常用尾巴绕住缰绳并用力压低,给马车夫驾驭马车带来不便。虽然马车夫善意提醒雇主更换此马,但雇主不同意。
1896 年 7 月 19 日,此马在某街头突然用尾巴绕住缰绳并用力向下压,马车夫虽想尽力制御此马但不奏效,马向前飞跑,导致一人受伤。
本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为被告人不负过失责任,理由是,认定过失责任,不能仅凭被告人曾经认识到「驾驭有恶癖的马可能伤害行人」,还要考虑被告人当时能否基于该认识而向雇主提出拒绝使用该马。显然,不能期待被告人不顾自己的职业损失、违反雇主的命令而拒绝使用该马,因此,被告人不负过失责任。
受强制实施的恶行应当归责于强制者
格言释义
这句法律格言,一方面表述了期待可能性的思想,即受强制的人因为丧失自由意志,不能期待其实施其他合法行为,所以,不能将恶行及其恶果归责于受强制人;另一方面表述了间接正犯的基本理论,即强制他人实施恶行的人,应当对他人实施的恶行及其恶果承担责任。
案例解读
在「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格言里已对前一点进行了讨论,以下就「间接正犯」这一方面进行案例解读。间接正犯主要表现为:
一是强制他人实行犯罪。例如,在武装部队里,下级对上级的命令具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在上级命令违法的情况下,下级执行违法命令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发布命令的上级是间接正犯。
二是利用他人的错误支配犯罪事实。例如,A 伪造了能够在某游戏厅的游戏机上使用的游戏币,并进行出售。诸多玩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 A 出售的伪造游戏币,并在该游戏厅的游戏机上使用,最终导致该游戏厅的损失惨重(金额上万元)。
A 伪造了这些假游戏币,并且明知这些游戏币最终会被不知情的玩家使用,故可以认为 A 是利用了不知情者的诈骗罪的间接正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