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六句名言
时间:2022-04-07 04:5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素心一点通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六句名言
1. 孔子的名言6句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参考:wang。
2. 孔子的名言6句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参考:wang。
3. ☆孔子的六句名言解释☆
1. 学习一项本领、一个技能、一种知识,然后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去在实践行动中去验证他,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2.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3.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4.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5.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6.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4. ☆孔子的六句名言解释☆
1. 学习一项本领、一个技能、一种知识,然后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去在实践行动中去验证他,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
2.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3.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5.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6.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5. 孔子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
6. 关于孔子的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见贤。
《孔子集语》六句传世名言,每一句都值得背诵!
《孔子集语》是关于孔子言行事事迹的文字汇编,传世有两种:一是宋朝薛据辑的两卷本,二是清朝孙星衍辑的十七卷本。
一、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出自《孔子集语·劝学》。饰:装饰,打扮。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别人相见不可以不打扮自己容貌服饰。
学习修饰自己内心,打扮修饰自己外表,两者同等重要。与人相见修饰自己的外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出自《孔子集语·劝学》。诵咏周朝的诗歌,阅读上古典章,就好像和古人居住在一起了;研读上古典章文献,品诵上古诗歌,就好像与古人谋合在一起了。
三、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出自《孔子集语·劝学》。倦:懈怠,厌烦。喜欢学习而不厌恶,喜欢教导别人而不厌烦。
人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发展,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如果不努力学习新知识,思想就会落后。
四、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
出自《孔子集语·六艺上》。信:信任,相信。笃行:笃,深、多行动、多做事。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要少说话,多做事。君子不夸夸其谈,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别人信任自己。
那些品行高尚“微言而笃行”的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地、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从不用语言来彰显自己,而这些会被人所耳闻目睹,那些夸夸其谈者,虽一时得到别人的信任,但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就会发现他事无所成,终被别人唾弃。
五、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出自《孔子集语·臣术》。逆:不顺,抵触。好药对口来说是苦的,但却能很好地治病;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但却能指导行为与思想。这一句富有哲理性,富有启迪性的至理名言,告诫人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批评,改正缺点。
六、至诚之至,通乎神明。
选自《孔子集语·孝本》。最大的诚实,可以通达神明。此句是孔子论孝道中的一句,本意为善施孝道的人会得到神明的帮助,会得到朋友的信赖。大凡孝敬父母的人,对别人也会有一颗诚心,所以孔子从“孝”入手来论证“诚”对为人处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事业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