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德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04: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书海夜航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公德的名言
1.关于社会公德的名言
我国对公民有关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二,助人为乐;三,爱护公物;四,保护环境;五,遵纪守法。
名言:
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2、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一恩格斯
3、道德是一种获得一一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一-- -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一一马克吐温
4、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夸美纽斯
5、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一康德
6、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 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系。一年中美国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家的完美性质保持纯洁无瑕;
然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竭尽全力去破坏和毁灭他整整一年的忠实而正当的工作。一-马克吐温
7、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一-苏 霍姆林斯基
扩展资料
我国社会公德的要求:
1、文明礼貌
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
3、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4、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5、遵纪守法
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公德
2.请你写出一些关于社会公德的名言
有关社会公德的名言警句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3.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
★关于道德的敏名人名言: 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3、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4、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
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5、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7、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蒙森 8、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托马斯·曼 9、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10、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11、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 12、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13、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2636435而有所变化。
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
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
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巴尔扎克 14、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
——莱辛 15、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莎士比亚 16、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洛克 17、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18、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
……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19、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
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
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裴斯泰洛齐 20、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库申 21、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22、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23、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马克吐温 24、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普卢塔克 25、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26、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 27、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28、道德心的功能是叫人区别好坏,让人们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样来做。
可是从这里他可以得到些什么好处呢?他不断地挑选,而十有八九他倒宁可挑选坏的。世界上不应该有什么坏事情;没有了道德心,就不会再有什么坏事情。
然而人是那么一种不懂道德的动物,他们没法看到:应是因为有了道德心,他们才落到生物的最底层去。谁具有了它,谁就堕落。
——马克吐温 29、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夸美纽斯 30、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布夫勒 31、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雪莱 32、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 33、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4.关于社会公德的名言
我国对公民有关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一,文明礼貌;二,助人为乐;三,爱护公物;四,保护环境;五,遵纪守法。
名言: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2、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一恩格斯3、道德是一种获得一一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一-- -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一一马克吐温4、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夸美纽斯5、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一康德6、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 一种是公德。
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系。一年中美国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家的完美性质保持纯洁无瑕;然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竭尽全力去破坏和毁灭他整整一年的忠实而正当的工作。
一-马克吐温7、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一-苏 霍姆林斯基扩展资料我国社会公德的要求: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
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
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
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
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5、遵纪守法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公德。
5.关于道德的名言
用《至理贤文》回答你,这是一本用名言警句编辑的书。还望你能喜欢。
人若无德生而何益
读书不是为求成功略德思,一心学才只图钱。
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美德乃良心,
人有良知天地敬,胸存正气遐迩钦。虽然德主内在
修养,才主外在形象,二者缺一不可。但一个人更
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在。
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竞争纵然激烈
但才华不能代表一切。人人读书则重才轻德,那
多才缺德的社会就会乌烟瘴气。因为缺德的人,学
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于是好心人总
易受骗上当,因而人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谓修心养德,顺心感恩自戴德,违心积怨必
报复。一个人在不惜一切追求外表光艳的途中,也
须时常关心一下,内心的德苗是否压弯?同情是一
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但毕竟活得顺心,才易生爱
;唯有爱心,方生怜悯。
处事待人诚为本,持家立业俭当先。善为至宝
深深用,心做良田时时耕。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而
若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
用处。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
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
貌难遮。人若无德,生而何益
===============================================
【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教育
儿孙须教他们为人正直,多做善事,多积点德要比攒
钱好。
【人有良知天地敬,胸存正气遐迩钦。】--—一个
有良心天地都会尊敬他,一个人胸存正气远近的人都
会钦佩他。
【顺心感恩自戴德,违心积怨必报复。】-—活得顺
心,心中就有感恩之情,自然记得别人的好处;活得不
如意,心中就会积压怨忿,必然会产生报复的心理。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
不为穷困而改节。】——芝兰生长在幽深的林间,
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就不散发芳香;有德行的人修养
道义建树美德,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改变节操。
【处事待人诚为本,持家立业俭当先。】——为人处
事以真诚为基本,操持家务与建立事业,首先要节约。
【善为至宝深深用,心做良田时时耕。】——善良要
作为至宝深入使用,心要像良田一样时时刻刻细致耕耘。
【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貌难遮。】-—一个人
的长相不好,可用他的为人品德去弥补,但一个人的品
德太恶劣,用他的容貌是遮盖不住的。
=======================================================
30句关于礼仪的古代哲理语录告诉你:怎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1【原文】
夫①礼者,所以定②亲疏、决③嫌疑、别④同异、明是非⑤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
【注释】
①夫:语气助词,无实义。②定:确定。③决:判断。④别:分辨。⑤是非:对错。
【译文】
礼,是用来帮助我们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断事情的正误、解决疑虑、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对错的道德规范。
【赏析与启迪】
2【原文】
行修①言道②,礼之质③也。
【出处】
《礼记·曲礼》。
【注释】
①修:修养。②道:道理。③质:本质,根本。
【译文】
行为有修养,说话有道理,这就是礼的本质。
【赏析与启迪】
礼貌是人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如果一个人做事彬彬有礼,说话合情合理,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反之,态度盛气凌人,言谈举止粗俗无礼,只会招人厌恶反感。
讲究文明礼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生活中,孩子们之间产生的一些事端和矛盾,大多是由于语言不文明、行为不礼貌而引起的。
3【原文】
礼不妄①说②人,不辞费③。
【出处】
《礼记·曲礼》。
【注释】
①妄:轻率,随便。②说同“悦”,取悦。③辞费:讲废话;费同“废”。
【译文】
礼的实质,不是随便取悦人,也不是空话连篇。
【赏析与启迪】
故意向他人示好肯定有其目的,不是有求于人就是怀着什么坏心思,这本身就是不懂礼貌的表现;而那些空话连篇的人,或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或是夸夸其谈、故意卖弄,同样是不懂礼貌的。
4【原文】
礼,时①为大,顺②次之,体③次之,宜④次之,称⑤次之。
【出处】
《礼记·礼器》。
【注释】
①时:时代。②顺:顺从,顺应。③体:对象。④宜:事宜。⑤称:身份。
【译文】
讲究礼仪的原则是:首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其次要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再次要针对不同对象,分清不同情况,最后还要注重自己的身份。
【赏析与启迪】
礼仪规范,是人类文明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结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讲究礼仪,既要顺应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基本道德要求,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场合、不同身份和不同对象来具体运用。
5【原文】
无辞让①之心,非人②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辞让:谦让,客气地推让。辞,推托。②非人:不能算是人。
【译文】
没有谦让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观念,也不能算是人。
【赏析与启迪】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区分人和其他动物的标准,是人的社会性的基本内容。做人如果丧失道德良知,抛弃了是非观念,就和禽兽没有区别。
知辞让、明是非,是“礼”的核心和做人的道德基础。“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退后一步自然宽”,这些朴实浅显又极富哲理的俗语,说明谦让品质对人的重要性。
6【原文】
无礼而好陵人①,怙②富而卑其上,弗能③久矣。
【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作者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
【注释】
①好陵人:陵同“凌”,凌驾。好,喜欢,喜爱。喜欢凌驾于人之上。②怙:依靠,凭借。③弗能:不能。
【译文】
不讲礼仪又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依仗财富而轻视长辈,这是不能长久的。
【赏析与启迪】
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为善,友好相处,贫穷的时候不改变志向,富贵的时候乐于助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一语道出了礼仪精神的实质,就是友爱、尊重,与人和谐相处。“爱人”是为了增进彼此情感,“敬人”则可使人际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7【原文】
无言不雠①,无德②不报。
【出处】
《诗经·大雅·抑》。《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注释】
①雠:应答。②德:恩德。
【译文】
别人和我说话,无话不答;别人对我有帮助,有机会一定要回报。
【赏析与启迪】
这是《抑》的作者告诫周王在为人处世方面,时时处处都应谦虚谨慎,遵循礼节。与人交谈时,应当尊重对方,举止庄重,凝神静听,不能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更不能傲慢无礼,充耳不闻。别人对自己有所帮助时,应铭记在心,在合适的时候回报对方。
“无言不雠”,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尤其是当和别人有矛盾隔阂时,有问必答就显得更难了,它考验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雠”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行为上的尊重,是对别人一种积极友好的回应;二是思想上的敬重,即回答的内容必须诚恳真实,言行一致。
人际交往中,既有相处融洽的日子,也有矛盾出现的时候,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遗憾的是,有的孩子在分歧、矛盾出现时,往往采取激化矛盾、不利于团结的方法,对他人的问话不理不睬,试图孤立他人,这实际上是一种“软暴力”,只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和谐相处设置障碍。
还有一些孩子,缺少一颗感恩之心,将他人的帮助和关心视做理所当然,不懂得感谢,更不知道回报,往往走入社会屡屡碰壁之后,才知道互助的可贵。
8【原文】
让①则礼仪生②,争③则暴乱起。
【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淮南王刘安编于西汉。《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
【注释】
①让:谦让,礼让。②生:产生。③争:争斗,争抢。
【译文】
相互谦让,是礼仪产生的基础;自私自利,争名夺利,混乱的秩序则不可避免。
【赏析与启迪】
互敬互让,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事事为别人着想,那么,人和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社会风气自然良好和谐。反之,任何事情都从自身利益考虑,毫不顾及集体和他人利益,必然使得人际关系矛盾重重。
与人交往时,因为各自的个性、爱好、脾气、要求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难免会产生分歧。这时候,宽容和谦让无疑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而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无理闹三分”的做法,只会使彼此间的关系充满浓烈的“火药味”,一旦爆发,既危害自身又祸及他人。
“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一位哲人的话,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启迪。
9【原文】
道①之以德,齐②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出处】
《论语·为政》。
【注释】
①道:同“导”,诱导。②齐:约束。③格:纠正。
【译文】
通过道德教育完善自己的品德,用礼仪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人就有了羞耻心,并能积极改正错误。
【赏析与启迪】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高度概括。所谓“文”,就是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主要指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品行端正的人,才能算是“君子”,才会得到社会认可,受到他人尊重。
礼仪,是社会文明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之一,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等方面的内容。
10【原文】
和气迎人,平情①应物②。
【出处】
《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围炉夜话》是一本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通俗格言集。
【注释】
①平情:平常的心情。②应物:应对各种事物。
【译文】
心平气和地与人交往,以平常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赏析与启迪】
同学们对外部世界的影响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波动。平时生活中,只有适时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积极投身学习,才是理智的选择。而一切悲观消极的行为,只会使自己背上心理包袱,不仅于事无补,还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成长。
11【原文】
夫礼者,民之纪①,纪乱则民失②。乱纪失民,危道③也。
【出处】
《晏子春秋·谏下》,作者晏婴,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
【注释】
①纪:纲纪,纪律。②失:失去行为准则。③危道:危险的道路。
【译文】
礼仪制度是人民遵守的纲纪,纲纪混乱了,人民就会失去行动的准则。纲纪混乱,人民失去行动准则,这是一条多么危险的道路啊!
【赏析与启迪】
从古至今,礼仪制度就是社会道德的基石,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的重要标志。只有人人都讲社会公德,并依照社会公德的标准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12【原文】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出处】
《增广贤文》,写成于明代万历年间,经后代不断修订、增补而成,是中国古代儿童传统蒙学书籍之一。
【译文】
是非纠纷大都是因为语言而引发的,烦恼忧愁则是和争强好胜分不开的。
【赏析与启迪】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做到语言文明,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学会净化语言。不说脏话粗话,不散布有碍于同学间团结的言论。其次要做到“三会”。即一会使用尊称,不相互起、叫绰号;二会使用谦让语,如“请”、“您”、“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等;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做到语句清楚,音量适度,不大声喧哗、嬉闹,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
13【原文】
礼尚①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忘②,亦③非礼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尚:崇尚,追求。②忘:同“往”。③亦:也。
【译文】
礼所崇尚的就是有施有报,往而不来是不合乎礼仪的,来而不往也是不合乎礼仪的。
【赏析与启迪】
这是成语“礼尚往来”的出处。礼尚往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来”,强调给予和帮助,推崇奉献精神;二是“往”,注重感恩回报,是对帮助自己的人所表现出的积极的回应态度。
14【原文】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①不淫②;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③慑。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骄:骄傲。②淫:骄傲。③慑:怯懦,屈服。
【译文】
生活富裕又遵循礼节,就可以不骄傲,不放荡;生活贫困但不失礼貌,则意志坚定,行事果断,不会屈服。
【赏析与启迪】
此句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异曲同工,说明自身修养的高下对人所产生的直接后果,而孟子侧重于精神上的追求和意志上的磨砺。
15【原文】
恭近于①礼,远②耻辱也③。
【出处】
《论语·学而》。
【注释】
①近于:在种类或性质上趋于相近。②远:远离。③也: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译文】
恭敬和讲究礼仪实质上是一致的,是远离耻辱的一种表现。
【赏析与启迪】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待人处世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16【原文】
恭而无礼则劳①,慎②而无礼则葸③,勇而无礼则乱,直④而无礼则绞⑤。
【出处】
《论语·泰伯》。
【注释】
①劳:劳累,疲惫。②慎:小心,当心。③葸:害怕,畏惧。④直:率直,耿直。⑤绞:急切,说话尖刻刺人。
【译文】
一味恭敬而不合礼仪,就会使人十分疲惫;小心谨慎而不合礼仪,就会让人感到畏惧;勇敢而不合礼仪,就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率直而不合礼仪,就难免说话尖刻刺人。
【赏析与启迪】
孔子通过人们的几种日常行为,阐述了重视内在修养、遵循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表面恭敬谦逊,内心却背道而驰,必然使人身心疲惫;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即使时时小心,也难免违背道德与良知;胆大妄为,无视法律法规,必然违法乱纪;随意散漫、玩世不恭的人,则不会顾忌他人的感受,常做出违反公共道德、影响团结的事情。
恭敬、谨慎、果断、直率,是人所推崇的美好品质,但在实际生活中,应当把握好尺度,顾及他人的感受,既要有理、有礼,还要有节、有度。
17【原文】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出处】
《增广贤文》。
【译文】
任何事情,算计太精了反而会出错,退一步想想,处理事情的路子会更宽。
【赏析与启迪】
人生在世,谋求个人利益是自然的追求。但如果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肯定会活得很累。
有的人如果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挖空心思处处算计,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走入歧途,遗恨终生。《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最好的例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8【原文】
投①我以桃,报②之以李。
【出处】
《诗经·大雅·抑》。
【注释】
①投:送。②报:回报。
【译文】
人家送我桃子,我就拿李子去回报。
【赏析与启迪】
这句话是成语“投桃报李”的出处。原为春秋时期卫武公的自警之词,大意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就要处处小心,事事谨慎,造福于民,报答人民。
19【原文】
自奉①必须俭约,宴客切勿②流连③。
【出处】
《朱子家训》,作者朱熹。
【注释】
①自奉:对自己的奉养,也就是自己的生活消费。②勿:不要。③流连:留恋不已,舍不得离去。
【译文】
日常生活必须节俭,到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流连忘返。
【赏析与启迪】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勤俭为治国的法宝、持家的要诀、做人的美德和评人的尺度。诸葛亮任蜀国辅宰,执政二十七年,留给子孙的也仅是几亩薄田。
20【原文】
千里送毫毛①,礼轻仁义②重。
【出处】
《南唐书》,一部记载五代时南唐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注释】
①毫毛:鹅毛。②仁义:情谊。
【译文】
不远千里送一根鹅毛,礼物虽轻,但是情谊却很重。
【赏析与启迪】
21【原文】
礼从宜①,使②从俗③。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宜:因地制宜,合乎当地实际情况。②使:去,出使。③俗:风俗习惯。
【译文】
讲究礼仪,应该合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赏析与启迪】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人们只有对某一事物做到熟悉和了解,才能掌握这一事物的特性,并在生活中加以正确运用。讲究礼仪也一样,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地方,针对不同对象,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否则,难免会闹出笑话,甚至引起矛盾。
22【原文】
辞让①之心,礼之端②也。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辞让:推让,谦让。辞,推脱。②端:基础;根本。
【译文】
谦让,是待人礼貌的基础。
【赏析与启迪】
谦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文明礼貌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文明礼让的典范。它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学会谦让,不能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想占别人的便宜。讲文明、懂礼让的人,受到别人的尊重,人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相反,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不管到哪里,只会招人反感厌恶,受到排斥。
23【原文】
轻①则寡②谋③,骄则无礼。
【出处】
《国语·周语中》,作者据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历史事件以及讽谏、辩说、应对之辞等。
【注释】
①轻:轻率,不稳重。②寡:少,缺少。③谋:策略,计谋。
【译文】
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无礼。
【赏析与启迪】
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完善,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遇事缺乏思考、不冷静,冲动鲁莽肆意妄为,难免犯错甚至铸成大错而抱恨终生;狂妄自大,骄傲自满,待人无礼,既是自身素质低下的表现,也是引发事端、制造矛盾、破坏人际关系的重要诱因。
24【原文】
君子不以菲①废②礼,不以美没③礼。
【出处】
《礼记·坊记》。
【注释】
①菲:菲薄。②废:废弃。③没:超过,超出。
【译文】
别人送礼物给自己,不能因礼物轻微而失礼于人;我送礼物给别人,不能怀有某种企图,使礼物过于贵重。
【赏析与启迪】
人与人之间所讲的道德礼仪,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宽容、诚信、互助等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
25【原文】
伤人之语,有剑戟①之痛。
【出处】
《抱朴子·疾谬》,作者葛洪,晋朝著名道士、炼丹家、名医,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
【注释】
①剑戟:刀剑。戟,古时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译文】
伤人的话语,就像刀剑刺在人身上一样疼痛。
【赏析与启迪】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良言善语,使人如沐春风,让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损言恶语,则让人如临寒冬,使人际交往变得矛盾重重。
26【原文】
触①来莫与竞②,事过自然凉。
【出处】
《增广贤文》。
【注释】
①触:触犯,冒犯。②竞:计较,在意。
【译文】
当别人冒犯了你的时候,不要与他计较,等事情过后心境自然会平静下来。
【赏析与启迪】
生活当中,难免会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而且有时道理还在自己这边。这种情况下,处理事情更要冷静,非原则问题不要去计较,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即使碰上蛮不讲理的人,你也要让他,感化他,久而久之,再大的矛盾也会化解。如果事事都要争个你强我弱,你高我低,那么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伤了双方和气,有时甚至把事情越闹越大,悔之晚矣。
27【原文】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①而难有体②;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出处】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明代人。《小窗幽记》收录了许多短小精美、益人心智的格言警句。
【注释】
①礼:既指表现出来的礼节,也指内心对待他人的态度。②体:恰到好处,不卑不亢。
【译文】
对待富贵的人,做到有礼并不难,难的是得体;对待贫贱的人,做到有恩并不难,难的是尊重。
【赏析与启迪】
以礼待人,是行为和内心的统一。它要求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看人说话,表里不一。
讲文明、懂礼貌,是内心和行为的有机统一,是道德修养和行为养成的综合体现。既不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也不能因人而异,两面三刀。
28【原文】
待小人①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②;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出处】
《菜根谭》。
【注释】
①小人:泛指品行不端的人。②恶:憎恨,厌恶。
【译文】
对待品行不端的人,对他们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内心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人,做到尊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对他们真正有礼。
【赏析与启迪】
发现他人有错误和过失,一般人都会严词训诫他们,这做起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就事论事,不因为个人感情上的好恶把人看扁、看死。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当别人犯错时,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帮助其改正错误呢?首先,应持有一个与人为善的心态,真诚帮助他人纠错改过,而不能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其次,还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引发别人的抵触情绪,以免制造矛盾,引起事端;再者不能把彼此间的尊重变质为互相吹捧,互相包庇。
29【原文】
礼仪之始①,在于正容体②、齐颜色③、顺辞令④。
【出处】
《礼记·冠义》。
【注释】
①始:开始。②正容体:端正容貌和仪表。③颜色:表情。④辞令:说话。
【译文】
讲究礼仪应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要端正仪容、严肃表情、说话和顺。
【赏析与启迪】
讲究礼仪的基本要求是,首先从自身言谈举止开始,做到衣着整洁,表情端庄,说话和气。
从衣着、仪表、言谈举止这些细节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同时也是博得对方好感和尊重的开始。
30【原文】
不窥①密②,不旁狎③,不道旧故④,不戏色⑤。
【出处】
《礼记·少仪》。
【注释】
①窥:暗中察看。②密:秘密,隐私。③狎:亲昵,亲近而不庄重。④旧故:以往的过错,喻短处。⑤戏色:嘲弄的表情。
【译文】
不窥视人家的隐私,不与人过于亲热,不揭别人的短处,不要有嬉笑、侮慢的神态。
【赏析与启迪】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每个人都有不愿示人的秘密,即人们常说的“隐私”。偷窥别人的隐私,甚至把别人的隐私作为谈资,到处宣扬,不仅严重伤害别人的自尊,还会引起相互间的矛盾。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分手后想你句子说说心情说说
- 下一篇:罗伯特.欧文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