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名言的矛盾(中国文化的矛盾)
时间:2022-04-17 11:2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学到文史大讲堂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中国文化名言的矛盾(中国文化的矛盾)
1.中国文化的矛盾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着,中国文化也不断积淀。
五千年来,在这黄河大地上,文人大家层出不穷。孟子就曾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然而也有一位文人说过:大丈夫能屈能伸。这给后人留下许多思考。
一个说大丈夫不能屈,另一位说能屈。这该做何解释呢?看起来这的确是一对矛盾。
而我却认为,这并不矛盾,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明确观点:看似矛盾,恰恰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
开头摆出矛盾,然后化解矛盾,体现了思辨的特点。) 南宋诗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世人所称赞。
当时元军攻入南宋首都,身为丞相的文天祥组织军队坚决抵抗,最后失败被俘。元朝一直劝他投降,文天祥誓死不屈,便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诗句,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
这就是文天祥的选择,在民族大义与个人私利面前,文天祥毫不犹豫地为了民族利益而死。在当时的环境下,文天祥没有屈服于元朝,试想,若文天祥投降于元朝,以他个人的力量也是不能挽救南宋的,所以他才选择了从容就义。
当然,我并不否认“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意义,有时,能屈能伸也能给我们带来成功。(一般议论文在正面论述后弥补逻辑漏洞、体现辩证思维的经典表达方式) 西汉名将韩信以“忍”字著称。
曾有一次,韩信在路上遇到一个拿着匕首的小混混,他对韩信说:“有种你就杀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跨下爬过去。”韩信忍耐了这个耻辱,从那人跨下爬过。
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最终和刘邦一起打败项羽。这就是韩信跨下受辱的故事。
这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事,俗话说的好:忍的一时之怒,免得百日之忧。假如韩信杀了那人,杀人偿命,韩信也就不会和刘邦一起建功立业。
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忍耐并不等于懦弱,不意味放弃,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机会,最终取得成功。你能说韩信不威武吗?恐怕我门都不能吧!韩信与文天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爱国,去成就事业,他们两个都没有错,这也只是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罢了。
(看似矛盾的选择,其实是达成统一目的的两种不同路径,思考更显深度。) 这就是中国文化,表面上看,充满着许多难以解释的矛盾,其实不然。
寻其根本,会发现每一句话都有其适用的地方,何时何地如何选择就是自己的 决定了。(每一句名言都不是绝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体现了思维的辩证色彩。)
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获得成功,这正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所以,我并不认为其中存在着矛盾,其实更多的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2.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或融合、、名句和事例、、多多益善
你也是嘉定一中的吗
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那些诸子的论述是自由开放的.从汉开始,开始逐步形成了有益于封建王朝的统治.科举制度更是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
儒家思想也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君子慎独即对自己的道德(即人心)约束作颜回这样安贫乐道人的初衷,逐步发展为修齐治平是做官,中庸之道是混,论语也成为礼教,一种对行为的约束,甚至背弃人心,人性.如贞节牌坊.八股文的训练也逐渐把血液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人都淘汰了.
.现在,不仅在青少年中,甚至在一些领导干部心目中,对传统文化尚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现在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还用去学过去的老古董?甚至有些非中文系的本科生,在上诗词选修课时也都提出这样幼稚的问题;甚或还有人认为:现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时代,怎么还去学封建社会的文化呢?认为这是穿旧鞋、走老路、开倒车,与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
物质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北京市早在十余年前就毅然决定了北京的支柱产业:文化和高科技两项,其中文化产业,多半是传统文化,因为北京的文物众多,人文景观在全国独占鳌头。又如旅游经济,在很多省市都是支柱产业,如云南、西安、杭州、南京、开封、洛阳等古都,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武夷山、华山、泰山、蒿山等寺观经济都是依托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古镇古街风貌等获得旅游经济效益。湖南桃源县就因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旅游昌盛,武昌的黄鹤楼就因为唐朝崔灏的《黄鹤楼》诗而名扬天下,杭州西湖就因为柳永一首《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驰名中外,昆明大观楼就因为有《大观楼长联》而享盛名,浙江诸暨就因为是西施的故乡而发展兴旺,成都都江堰就因为李冰治水、川主庙、二郎庙而游人如织……现在连外国人都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搞文化产业,抢占文化市场,如日本的花木兰动漫卡通就是窃取中华传统文化搞的。韩国电视剧很多情节都源出中国儒家的亲情伦理。英国也想制造孙悟空的动漫卡通占领中国市场。当今美英文化产业业已超过汽车制造业。可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密切。
为什么“古人云”和俗语中的名句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
在看一些古装剧或是古代的民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俗语。说话的时候加上这些俗语就显得特别义正言辞,明明没道理的话也会有底气地说出来。就比如劝降敌军大将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良禽择木而栖。可是你仔细去挖掘一下中国的俗语就会发现很多俗语都有与之完全相反的另一句话。
像刚刚的“良禽择木而栖”,与之对应的有“忠臣不事二主”。
在劝人回头的时候,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随便一找就能找到“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言语。
要是上面的例子不够贴切,在古人先贤的著作里,就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和“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的两句名言。更不要说那句男子汉大丈夫了,因为到底是“能屈能伸”还是“宁折不屈”都是说不好的。
怎么来看这些俗语其实也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各种事物的认定。首先我们必须要确定两个事情,才能很好地看待古代这些“矛盾”的俗语,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其二是我们绝对不能以今天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代的东西。
在上面两个大前提以后,来看这些俗语。我们并不能确定他们的出现时间,但不少俗语所出现的作品时间是不同的。这也是价值观产生变化的产物。而有些俗语则是生搬硬套了,就像是亡羊补牢,这是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原来的意思就是为时未晚,而另外半句则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所衍生而出来的。
那句“男子汉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而能屈能伸的引申义是来自于《荀子·不苟》这就是第二种矛盾的情况,作者需要进行自我态度的表露而刻意曲解的。
第三种情况其实是最常见的,就是生搬硬套。就像刚刚说的那两句“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头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有犯错了回归正途的隐含意义在里面,而后者本身就是个中性词,好人不愿意犯错也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可好人不愿意犯错是无法使用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出现第三种情况是因为古人和现代人价值观产生的偏移,而出现的理解偏差。
当然还有很多俗语的两面矛盾就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了,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有很多文字游戏的,就像是孔子撰写春秋时所使用的春秋笔法。中国古代文人表达自己所想的哲学思想时非常擅长利用文字游戏来表达。这种用法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常见。
所以,古代俗语的矛盾性就是这样慢慢累积了几千年而遗留下来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完全没必要刻意去找是否矛盾,我们就是拿来主义,拿着就用就是了。每一句俗语都有他自己的道理,而放入语境才会是表达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