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日本人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07:17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日本食色文化的哲学解释(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读裁者黄远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暧昧的日本人经典语录1
日本食色文化的哲学解释(二)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近期,在看理想APP中听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老师的一档栏目——《暧昧:给日本脑洞的一个哲学解释》,觉得有必要加推几本书。
推荐阅读书单:《茶之书·“粹”的构造》《日本色气》《日本:生存的艺术》《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
前期,我们在《日本美学文化漫谈》系列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回看),推荐了《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原色京都:古典与摩登的交响》《浮世绘三杰》《浮世绘百景》《菊与刀》《源氏物语》《阴翳礼赞》《雪国》《金阁寺》等书籍,介绍了日本的美学文化,关键词是:
公家文化、武家文化、北山文化、五山文化、能乐、日本水墨画、茶道、花道、浮世绘、枯山水、物哀、侘寂、幽玄、雪国、金阁寺、银阁寺、菊与刀、源氏物语……
二、日本的美食
(一)回转寿司
以下内容来自《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一书。
英国美食作家、评论家威廉·席特维尔全新力作《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讲述了一段“出去吃”的趣味历史,一个关于艺术、政治、革命、渴望和享乐主义的故事。
一个餐馆就是一座文化博物馆,威廉·席特维尔带领我们吃遍各国著名餐馆,记录不同年代人们的饮食偏好、餐桌礼仪、待客之道和文化禁忌,展现各国文明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书的第13章,专门介绍了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回转寿司。寿司作为日本美食历史并不算长,它源于一种通过腌制与发酵保存鱼肉的方法,是7世纪从东南亚传过来的。
威廉·席特维尔在书中提到,直到19世纪初,生鱼刺身的吃法才被引入餐饮市场。到20世纪中叶,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鱼肉保鲜更加容易和方便,寿司文化才开始普及。
生食寿司避免过度的人为加工,注重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所以也被认为是日本烹饪哲学的象征。现在,我们很容易就吃到各种寿司。但是,寿司原本是一种高端食物,一般只有管理者或者中产阶级才吃得起。
那么,寿司是什么时候成为人人能吃、全球普及的美食呢?这与白石义明这个人有关,他发明了回转寿司,并且让寿司走向了世界。
白石义明本是东大阪市一家寿司店的老板,主打招牌生鱼片寿司与寿司卷,平时生意不错。但是,他面临一个经营挑战,就是店铺空间不足,严重限制了业务发展。这是餐饮行业的通病,如何在有限空间实现业务发展,摆在了白石义明的面前,很快契机就来了。
1953年,白石义明作为特别客户受邀参观日本著名企业——朝日啤酒厂。参观过程中,他对地板上传送啤酒瓶的传送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去之后,他就反复琢磨,怎么才能通过传送带将寿司从厨房送到餐厅,然后再绕过餐台回到后厨。
他找到了为朝日啤酒厂制造传送带的厂商,请他们为寿司店进行改造,这个改造计划足足花了5年时间才最终完成。1958年,新店开张,改名为“元禄寿司”,寿司迎来了新时代。
厨师将新鲜制作的生鱼片和寿司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带每秒转动8厘米,这个速度刚好可以让客人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选择哪一盘。
现场有记者问到一个关键问题:没有点菜环节,客人随意拿取食物,吃完后怎么计费呢?白石义明设计得很巧妙,就是根据盘子的不同颜色来确定价格。比如,红色盘子,不管放什么食材,都是100日元一份;黑色盘子,都是80日元一份,等等。
靠着“回转寿司”的创新之举,白石义明原本一次只能接待10位顾客的小店,很快实现客流量翻倍。靠着这个创新,不仅客流量增加,而且人力成本大幅下降,比如不需要过多的服务员,茶水自助,厨师无需等到客人下单再开始准备食材等。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让白石义明进一步降低寿司的价格,持续扩大客源。
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最主要的批评还是集中在寿司的品质下降上。寿司原本是一种高端的食物,白石义明最成功的地方,让高端食材走下了神坛,走向民间。
白石义明发明回转寿司之后的30年间,回转寿司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日本各地。到20世纪末,全日本已经有上千家回转寿司店。
在《寿司之神》这部纪录片中,导演用不同的运镜方式表现寿司的颜色、温度、质地和触感,从食材的挑选购买,到食材的预处理,再到切割烹饪,不厌其烦地跟拍制作寿司的全过程,就像是大师在创作艺术品一样。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不时插入自己的讲解,以及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他一辈子就做寿司这一件事情,将这门手艺发挥到极致,这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未完,后续内容请关注阅读……
暧昧的日本人经典语录2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柏拉图
《我可能不会爱你》是一部将日本人的“暧昧”哲学演绎到淋漓尽致的都市言情剧。没有看过台湾版本,直接被日版女主——御手洗阳以下称阳(足立梨花)的颜值气质征服了。剧中女主以一位干练的公司白领出场,精致、温柔的御姐范儿,每个场景的着装搭配都相当能打。
剧情围绕了一对“友情以上,恋爱未满”的好朋友展开。工作认真负责的阳,事业上顺风顺水,但在感情方面,每一段恋爱进行的都不如意,总是遇到重重困难。在自己的第29个生日,阳做了噩梦,突如其来的年龄危机感、焦虑感迫使她在感情进程中加快了步伐。
男主莲是阳的高中同学,也是彼此最信赖的朋友,俩个人三观一致,拥有着很多共同的喜好,生活中总是第一时间分享彼此的欢喜悲伤,阳的家人也早把莲当成了家庭一份子。但或许这些都只是成为恋人的必要条件,抑或许是找到一个合拍的朋友太不容易了,大家都享受着这份珍贵的友谊。
直到双方的感情世界出现了其他人,彼此不得不一步一步直面自己的内心,一次一次将原本平淡的友谊推到了爱情的边缘,反复尝试,反复探索,几经周折,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对方身边,确定对方是彼此永不可失去的灵魂伴侣。
安妮宝贝在《蔷薇岛屿》中说,最好的爱情,就是俩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俩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爱情走到尽头是婚姻,婚姻里我们要做彼此的灵魂伴侣。
暧昧的日本人经典语录3
——“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学术研讨会专题报道
2021年12月19日下午,日本华文作家协会、《香港文学》杂志以及和光读书会在共同策划和筹备的基础上,顺利举办了一场以“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王海蓝在线主持,《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和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贾葭在线协助完成。研讨会历时两个多小时,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四十多位学者或作家,通过ZOOM视频参加了会议和讨论。
会议主要发言者,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小平、武汉大学的张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汤俏、同济大学的陈嫣婧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戴瑶琴。这五位都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里优秀的青年女学者,其中有四位是文学博士,一位在读哲学博士,她们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所以这场研讨会可以说是一场精彩而美丽的学术盛宴。五位学者围绕着“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这一中心议题,从她们各自的研究经验出发,结合海外各区域的华文作家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来依次给大家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刻的解读。
第一位发言者是王小平老师,复旦大学出身的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晨光学者"、"浦江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她认为,在海外华文文学中书写在地故事的传统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台湾留学生文学还是后来的新移民文学,都提供了不少经典的作品。现在提倡“在地书写”,是之前”讲述中国故事“写作浪潮下的一种自觉回归,同时也与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格局变化下人们渴望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沟通、对话的愿望有关,此外,还关涉到海外华文文学的丰富与深化,有助于为当代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更多的价值。要实现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性”,需要作家具有强烈的与所在国文化之间对话的意识,而不是仅仅与中国国内读者、国内文学进行对话,需要作家去深入体察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在地主流文化之间互动的多种可能性,更多立足于、聚焦于所在国的现实与历史问题,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用文学的力量去唤起更多人(包括海外华人和国内民众)对所在国民众生存处境的关注,从而打破身份认同的束缚,以开放、流动的文化心态去呈现在地文化的内核,写出在地人物的灵魂,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第二位发言者是张晶老师,她也是文学博士,曾为文学与传播学的跨学科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张晶老师主要从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的在地写作状况谈起,她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是海外华人迁移、融入和在地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海外华文文学文化间性的重要表征。因此,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的研究首先必须回答的是谁在书写,在什么样的位置书写,为什么要书写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即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与华文创作的关系。同时还必须看到,分散于世界不同区域的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的历史和样貌是纷繁复杂的,同一区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世代、不同立场的华人的在地书写也会形态各异,乃至是同一个作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在地书写也深深烙印上了他个人在地化的生命痕迹。这正是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研究的丰富性所在。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现象,无论是写作者本身,还是书写的题材,书写的态度和传播的媒介都与过去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有着鲜明的差异。
第三位发言者是汤俏老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海外华文文学、网络文学。汤俏老师从香港作家的在地写作着手,重点谈及北美华文作家的在地写作。她认为,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移民异国故事掀起热潮之后,近年来新移民文学重心逐渐转向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的书写,在地书写反而成为华文文学中相对小众的部分。长篇相对较少,中短篇居多,出版单行本相对较少,主要见于各类期刊杂志。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在流散的跨文化对话中获得“混血”素质,具有“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全球性文化特征,表现出海外华文文学和而不同的多元异质性。汤俏老师主要结合周洁茹、张惠雯、陈谦、陈河、凌岚、陆蔚青等多位华文作家的文本,从对地方空间流动的多重认同性、呈现新移民海外生存方式与焦虑、关注自我实现、新移民家庭体制与小留学生教育问题、疫情下的百态人生等维度讨论海华文学的在地书写,值得注意的是在地书写和本土认同内部也包含着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需要注意区分。
第四位发言者是知名青年书评人黑伞老师,原名陈嫣婧,现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黑伞老师结合具体的文本,从“在地写作”的三个层次,现实空间的在地性,文化空间的在地性和价值空间的在地性这三个角度,对日本华文文学当下的创作实绩和整体风格进行了考察。第一,就现实空间这一维度而言,黑伞认为日华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对作为现实生活场域的日本有了更多的接纳和涉及。以在日华人的生活为主要叙事对象的文本频频涌现,这与八十年代以后第一代日华作家的创作状态已经有了极大不同。如黑孩出版的“东京三部曲”系列小说《上野不忍池》,《惠比寿花园广场》和《贝尔蒙特公园》,仅就书名而言,那股浓浓的“日本味儿”已经扑面而来,这与作者三十年来在日本丰富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融合程度和文化上的融合程度是可以构成正比的,作者已经不是日本这个国家绝对的局外人,日本也不再作为一个“异域”横梗在自己的生活和各种认知中,这也使得日华作家的“在地写作”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和现实基础,并且成为可能。第二,日本作为一个文化空间,它在日华作家中产生的影响虽然是潜在的,却是比较强势的。因为日本文化的构成本身就很独特,除了对传统汉文化的继承,日本本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也发展出了它们自身的文化体系,而如今许多日华作家的写作,其实是建立在对这个独特的文化体系的接受之上的。以陈永和的短篇小说《铃子小姨》为例,这部小说里充斥着各种日本文化的符号,承载着作者对美的思考,同时指向作为叙述人的观看行为。陈永和采用旁观者视角观看了一场浩大的美的盛宴,这不但激起了观看者的观看欲望,甚至也点燃了观看者自己的激情,所以,这里的“观看”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体认行为,这背后透露出作者对日式美学的强烈渴望和极大兴趣。第三,价值空间,其实与文化空间以及现实空间并不是各自独立,彼此阻隔的,而是互通并且层层递进的。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乃是个体乃至国族价值取向的呈现,如果说“暧昧”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关键词,那么“极端的自省”或者说一种近乎强迫症的“自我审视”欲望则是日本中另一个关键词。文化上的暧昧致使与外界包括他者的表达在即时性与有效性方面受到阻隔,于是转而成为作者自我审问,自我剖析的直接动因。暧昧在某种意义上会产生回避和否定的效果,即回避与他者产生一种直接而明了的关系,以便更顺畅地走向自身之外。同时,暧昧也是对一种明晰的价值取向的玩转回绝,而这可能会让任何价值走向相对性。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一种自我审视的冲动,一种自省的欲望,一方面渴望挣脱暧昧的文化氛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又因为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绝对价值,从而不得不继续被禁锢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亦夫的《牙医佐佐木》和黑孩的《百分之百的痛》将这种彼此撕扯而充满张力的价值空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黑伞认为,即便是当下仍然在大量持续创作的在日华人作家,如哈南,亦夫,黑孩,陈永和等,他们小说的故事内容也不全都是以现实的日本作为空间背景的,但是真正的“在地写作”是要落实到一种价值和文化的跨越性和再造性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哪怕写的仍然是故土的人事,如《百分之百的痛》,当用一种“在地性”的目光去审视和处理这个素材时,仍然会带有文化融合,乃至价值叠加的特征,这也是当下日本华人作家的创作最为闪光的地方。同时,这也敦促我们去思考,海外华文作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大强度和深度上能够实现文学写作的在地性,在努力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汉语写作到底在多大空间内可以突破自身的限度,但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呢?这个问题单从理论上去定义是有一定困难的,然而如果从个体作家的创作实绩的角度去分析,却仍能看到这种“在地性”特征在某一些方面的突出表现。文学写作就是在一种冲突,张力和不断拓宽边界的过程中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套先行理论的实践。
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戴瑶琴老师,南京大学出身的文学博士,目前是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戴瑶琴认为,在地书写是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色,他国故事就是在地书写的一种体现,20世纪60年代“留学生文学”与20世纪80年代“新移民文学”提供了他国故事,即在地书写的范例。戴瑶琴融合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维度,探讨了海外华文小说在地书写的常规方法与未来方向。在常规思路上,她认为,生存是海外华文小说最贴近生活样态的论题,它折射繁复的新情况,浮现华人必须即时面对的各种难题。20世纪60-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阶段的作品,在地特色建立于紧扣时代性。近年,“留学生”题材比较有特色的是倪湛舸《异旅人》,小说塑造出一个“熊猫”意象,提供了70后、80后亚裔留学生的新经验:佛系。“新移民”落地求存故事也在锐减。而在地书写应该如何写文化?中华文化具备能够适应不同情境而进行调适重构的特性,生存写作有必要从文化传播转向文化涵化,创作者需要抛开惯性的文化求异写作。很多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和信息用其他民族的概念是无法表述的,这是文化本身的民族性的问题。在地书写不能还停留在简单风土人情的描述,创作需要文化内蕴的发掘,内蕴又是细节的发掘。差异比较容易写,共性难写,之前华文创作有一种潜在企图心,即想告诉读者,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不同,事实上随着生活经验累积,对所在国融入进程的推进,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不同,很多选择最后发现是殊途同归。黎紫书小说“在地性”根源于文化浸润和生命情感,生活圈、性别圈和文化圈的叠合夯实在地书写,这三大圈层是华人亲缘关系中地缘、血缘和神缘的某种变体。论及最常见的教育题材,华裔作家伍绮诗提供了新经验,常规写代际,是父母辈创作者站在孩子视角写教育理念不同,而她是以子辈创作者处在父母视角讨论教育理念不同。王苇柯也呈现新思路,即华裔孩子不觉得中式教育方式有何不适。而移民史需要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最直接方法是写出时代性作品。留学生文学和新移民文学已经提供了很好范例,但后续创作是继承和延续,没有创新。创作中,是否可以思考“落地”对于与“我”相关“外国人”的改变是什么?是否可以彻底抛开二元对立模式,思考两种都很好的选择中,哪一种更好?等等。
戴瑶琴老师在谈到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的未来向度时,她认为有三点:一是青年亚文化。“90后”作家推出融合传统文化、都市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小说,动漫、游戏等已介入了文学构思。二是科学思维。文学与科学的对话,启动由想象力驱动的“思想实验”,科幻小说凭借其理性虚构特质,又从科学与文学中独立出来,以作为本体论意义层面的文化主体,探索着当前一系列伦理论题的新阐释。三是网络文学。大量海外华人以匿名形式在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创作,这是需要被重视的文学现状,也是在地书写必须接纳的新论题。
会议在最后三十分钟进入了互动阶段。日本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施银首先谈了自己在这场研讨会的收获,日本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张益伟博士也向主讲者之一戴瑶琴老师请教了网络文学的在地写作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汤俏博士也做了补充解答。整场活动气氛热烈,海外知名作家李凤群、黑孩和陈永和等纷纷上线聆听学者的讲解,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主办方表示感谢。
共同举办这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的三方,是日本华文作家协会、《香港文学》杂志以及和光读书会。日本华文作家协会,旧称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今年正好成立10周年,年末即将迎来他们本年度最具份量的《日本华侨报》杯日本华文文学奖颁奖盛典。而《香港文学》杂志,创刊36年来已成为香港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文学杂志之一。《香港文学》杂志游江社长还特意为本次研讨会的海报题了字以作支持。而和光读书会,启动于2018年6月,创始人是戴瑶琴博士,其成员是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的师生。“和光” 读书会的定位是本硕贯通、90后及00后、文理交叉,以主题沙龙和作家课堂的形式,把读书与创作同时推进,他们已在中国作家网、收获公众号、香港文学杂志等多家媒体刊物上发表过书评专辑。三方在顺利完成这场“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研讨会之后,还相约明年在适当的时机再联手筹备和举办新的文学活动,期待海外华文文学事业越来越强大。
(本文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供稿)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恶意东野圭吾经典语录
- 下一篇:涂磊经典语录婆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