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名言

时间:2022-05-07 01: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苏辙的名言

1. 苏辙~题灵岩寺这首诗里的名句是什么

题灵岩寺 眉阳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

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沘。升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觚。

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陆。

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居僧三百人,饮食安四体。

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

名句:

1、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

2、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觚。

3、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

4、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陆。

5、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

2. 关于苏辙和苏询的名句

一、苏轼: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密州出猎)3、“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何日泉中天,复照泉上人。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密州常山雩泉记 诗六首)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丙辰中秋)5、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二、苏询: 1、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弟弟苏辙在济南,听说哥哥苏轼在密州修建了一个台子,就从老子《道德经》中“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句取了此名,是要哥哥想得开,超然于物外,不要计较官场那些得失。)2、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三、苏辙: 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

3. 求帮忙找一下苏辙的诗歌名句

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新论中》见宋·苏辙《新论中》。诛:惩罚。

这两句大意是:对于教之不改的人,才施以惩罚。刑罚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动则咎之,势必人人谨小慎微,无新适从。故前人有“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见《尚书·胤征》)之说,意在孤立首犯,教育胁从,分化敌人,争取多数。

此二句强调应注重教化,作者认为,只要施以教化,多数人定可悔过自新,此时再对顽固不化者施刑,他也无话可说。可以此二句强调对犯错误的人应注重教育,注意打击少数争取多数,只对首犯和教之不改者施以惩罚。

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 苏辙名言见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繁:繁多的事物。夷:平地。

这两句大意是:遇到繁多的事情,好像只在处理一件事;处于危险的境地,好像是走在平地上。人的一生中,有时往往会许多事情一拥而至,有时则会处于艰险的境地。

这种时候,关键在于要心神镇定,不为事情的繁多而慌张,不为处境的艰险所吓倒,在心理气质上要~,沉着地分析情况,从容地制订对策。这两句可用于教导或称扬人们遇乱履险而能从容自若。

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见宋·苏辙《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

烦手:古代民间音乐里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这里是指快道弹奏的乐手。烹鱼:烧鱼。

学者:读书人。锦:丝织品。

这两句大意是:用快速弹奏的乐手去烧鱼,那么鱼必定被烧烂;用饱学的读书人去织锦,那么锦必定被损坏。人各有专长,而办事各须一定的技巧,擅于此者不一定长于彼。

俗语说“隔行如隔山”,若以善于弹奏的乐手去烧鱼,以满腹经纶的学者去织锦,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两句比喻说明外行人去做不同行的事只会把事情做坏。

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刘挚右丞》见宋·苏辙《刘挚右丞》。

责人:要求别人。义:公道。

持己:要求自己。这两句天意是:用语言去要求别人很容易,而用公道来要求自己实在是困难。

严于责人而疏于责己,这是常人易犯的毛病。知道了这个毛病,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这两句告诫人们要求别人不可过严,对于自己则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从严要求。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盛南仲知衡州》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正身:使自身行为端正。

正人:使别人行为端正.指批评、教育别人。本句大意是:世上根本没有不能端正自身却能端正别人的人。

俗话说:“己不正焉能正人”,意思是要纠正别人的错误,必须自己行为端正。否则的话,怎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呢?只有自身行为端正,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批评、教育别人,才会使别人乐于接受。

本名句可供论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道理。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颖滨遗老传上》 —— 苏辙经典语录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深忧:忧虑甚深。

这两句大意是事变没有发生时能深忧远虑,当事变发生时就能毫不畏惧。人要具有忧患意识。

平安无事之时能居安思危,预作准备,当事变发生时,自然不会惧怕。若平日无忧无虑,事起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则必然惊慌失措,不知应对,产生畏惧心理,处事就先输了一着。

这两句可用于劝导人们居安思危;也可用于说明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类篇叙》宋·苏辙《类篇叙》。无、有:指有无对待、处置事情的方法。

待:对待,处理。十百:这里表示数量少。

乱:混乱难理。若一:好像只有一件事。

这几句大意是:处理事情没有方法,那么事情虽少,也是混乱不堪;处理事情有方法,那么事情虽然很多,也好像只有一件事那样容易。对待事情,关键在于胸中有无处理的方法。

没有方法,事情很少,也会手脚忙乱,办得一团糟;有方法,事情很多,也能镇定自若,办得有条不紊。办事的成败和效果的优劣是与办事方法的有无、多少成正比的。

这几句可用于说明事要办得好,先要预作估计,预想办法;也可在事后说事情办糟了是因为无方法,办得妥善了是因为方法得当。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陆贽》宋·苏辙《陆贽》。戒:警惕。

这两句大意是:警惕之心容易遗忘,骄傲之心容易滋长。戒心易忘,骄心易生,是人之常情。

正因为这样,才须要特别注意戒骄戒躁。可引用以作警戒。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宋·苏辙《上皇帝书》。

这两句大意是:世界上没有不从下开始而一下登得很高,没有不从近开始而一下能到远处的。此二句是说,办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企图来一个飞跃一蹴而就。

正如走路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步步登高,不能至泰山绝顶。可以此劝告人办什么事都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上皇帝书》 —— 苏辙名言宋·苏辙《上皇帝书》。

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法律只行施于平民百姓,而屈服于达官权贵,天下人将不服气。韩非认为:真正实行法治,应“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使有才能之士脱颍而出,使奸佞不。

4. 苏轼有一次中秋节没能与弟弟苏辙团聚而写下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辙注《道德经》:众妙之门,有无相生

苏辙注《道德经》:偶遇道全,决心解老

第一章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被命名的名,就不是终极之名。

无法被命名的混沌状态,是天地的开始;可以被命名的初始状态,是孕育万物的根源。

所以,要常从无形中,去观察道的微妙;要常从万物中,去观察道的归终。

(此处的“徼” ,王弼训为归终,苏辙训为边界)

“无” 和 “有” 虽然同出一源,但是名称不同。为什么说是同出一源呢?是因为道的玄妙啊,玄妙又玄妙,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苏辙注《道德经》:众妙之门,有无相生

【苏辙注】

莫非道也,而可道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也。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礼、智亦然。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留于妙而不知其徼,则精而不变矣。

以形而言,有、无信两矣,安知无运而为有,有复而为无,未尝不一哉。其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言玄则至矣,然犹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则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众妙之所从出也。

【译文】

一切都离不开 “道”,但是 “可道” 的就不能够长久,只有 “不可道” 的 “道”,才能长久。

(“可道”,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不可道”,不以用语言描述的。)

如今说的仁、义、礼、智,这些都是“可道”中的“道”。但是,“仁” 不可以作为 “义”,“礼”也不可以作为 “智”,因为它们都能 “可道”,所以不能长久。

只有 “ 不可道” 的 “道” 才能够出现在 “仁” 里就是仁,出现在 “义” 中是义,礼和智也一样。(仁、义、礼、智)它们之中的道理,都不能长久维持不变。而老子说的 “道” 却可以,因为 “不可道” 才能如此。

“道” 既然无法言说,就不可能给它命名了。凡是能被命名的都是 “可道” 的。

有了名字,也就具备了圆、方、曲、直的特性,当然不能保持长久不变了。

自从无名的混沌形成有名的天地,天地各就其位,进入可以被命名的初始状态。自从有了名字,天地便分化成万物,万物发展变化,名称不计其数。

所以说,“无名” 是道的本体,“有名” 是道的作用。

(万物都是自天地而来,天地自无名而来。万物能被起名字,是由于其特性作用)

圣人自身与大道相合,为天下发挥作用。在众多的人和物中忽视自己,去观察道的微妙;在了解 “道” 的无形后,关注事物的发展,去观察万物的区别。

(有自无而来,又会发展至无,至小无内,至大无外)

如果只知道万物的区别,而不去了解 “道” 的微妙,那么就是粗陋而不透彻。

如果只知道 “道” 的微妙,而不去了解万物的区别,那就是虽精深,但却不明白万物都会发展变化。

以形态而言,“有” 和 “无” 确实不同,人们怎么会知道,“无”会运转变化为 “有”,“有” 将来又会归于 “无”,它们曾经是同出一源呢?它们的名字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知道它们本质是一样的,就明白了什么是道的玄妙了。

凡是深远而又看不到头的,其颜色必然是深黑色,所以老子常用 “玄” 来比喻极致。说玄已经够了,但想到玄可能还有 “玄之心” 藏在里面。所以才说 “玄之又玄”,“玄之又玄” 已经到了尽头,不能再增加了。构成万物的微妙物质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苏辙注《道德经》:众妙之门,有无相生

第二章 有无相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么丑陋就出现了;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么不善的事就有了。

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生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处理事情,以不靠语言的行为来实施教化。

(圣人)让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而不做过问,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作为依恃,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因为不自居有功,才不会失去(万物)。

苏辙注《道德经》:众妙之门,有无相生

【苏辙注】

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真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当事而为,无为之之心;当教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出于长短之度,离于先后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此即无为、不言之报。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复有恶与不善继之哉?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

【译文】

天下以形态和名称区分美和恶,所谓的美和善,难道真的美和善吗?他们不知道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声和因,前和后,它们都是依靠对方而存在,相互比较而显现,执着于哪一个都不是正确的。

比如自以为很长,但在更长的面前,那么就是比较短了;比如自以为靠前,但在更靠前的人面前,那就是比较靠后了。

假如听从其之所以为美而相信了,那么差的就远了。

处理事情,要有 “无为” 之心。教化别人,要有“无言”之意。

(此处的 “无为” 和 “无言”,都有不要妄加干涉之意)

所以,如果有人能够不计较长短、先后,做到 “不美不恶,非善非不善”,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不能明白的呢?

(“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 ,苏辙这里说的是“中庸”)

万物遵循自然规律为我服务,而我不加干涉,我创造、培育,但不据为己有,又不拿来做依仗,取得了成功也不以功臣自居。这就是 “无为” “无言” 的回报。

圣人不知道美和善,更不会把恶与不善拿出来做比较。

圣人处于贫贱的地位,但是不会因贫贱而忧虑。处于富贵的地位,但是,不会被富贵所牵累。这就是所谓的“不居”。

(不居,就是不能环境左右,不忘初心。)

我本来就没居住的地方,别人能把我赶到哪里去。“无居” 就是居处的极致状态。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