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亚诺名言

时间:2022-05-10 12: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刺猬读书 | 评论: 次 | 点击:

莫迪亚诺名言

1.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有哪些经典语录

莫迪亚诺经典语录

大家都没有变老。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比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

——《青春咖啡馆》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多少事情讳莫如深,必须缄默其口。

——《青春咖啡馆》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下午时分,我们常常沿着路堤散步,一面挑着海滩上人群最密的地方。然后,我们就走近沙滩,寻一小块空地铺上浴巾。在散发着润肤琥珀油香气的人群中间,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身边搭着他们的沙子城堡,流动小贩从人们身上跨来跨去,兜售着冰激淋……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八月的星期天》

有时,我们会回想起我们人生的某些片段,我们需要证据来证实我们没有做梦。

——《青春咖啡馆》

2.斯帕拉捷 关于努力的名言

‍‍

拉扎罗·斯帕拉捷(Lazzaro Spallanzani,1729年 —1799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亚诺镇。他在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生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实验,为“超声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人们带来巨大的恩惠。1799年2月11日因无尿症与世长辞,终年70岁。

关于努力的名言: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敏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天才就是98%的汗水加2%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

3.莫迪亚诺的人生经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于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国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成长环境让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而他因此心里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怀旧情节。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十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尼米埃奖。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于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莫迪亚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青春狂想曲》(1981),《往事如烟》(1985)和《八月的星期天》(1986)显示出了作者这一阶段的创作倾向。在九十年代,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发展他原来作品中的一些寓意,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代表作品有:《结婚旅行》(1990)。《来自遗忘的深处》(1996)和《陌生的人们》(1999)。在1984年和1996年,莫迪亚诺因他全部作品分别获得彼埃尔·摩纳哥基金会奖和法国国家文学大奖,这是法国文坛对他辛勤耕耘成果的肯定。莫迪亚诺发表的小说《夜半撞车》(2003)还获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袂主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5] 这表明他的作品受到中国和外国文学界的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多部童话,其中《戴眼镜的小姑娘》最为引人关注。他还曾与著名导演路易·马勒(Loui Malle)合编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4),根据该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望采纳,谢谢

4.文章先后两次提到王小波对莫迪亚诺的喜爱和评价有什么作用

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也曾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

这表现在王小波生前撰写的文章《小说的艺术》中。他写到:“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卡尔维诺、尤瑟纳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还有一位不常写小说的作者,玛格丽特·杜拉。”而在王小波的作品《青铜时代》的《万寿寺》开头也引用了莫迪亚诺作品中的句子,他写到:“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到:‘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翻译家余中在他看来,这位作家的文学成就在法国作家中绝对可以位列前三,“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写有关二战题材,回忆一代人在那个时期的迷茫,试图从中找出真正的自我文化身份,而这种东西,曾经是迷失了的。”

“就拿《暗店街》来说,比如他在其中写到的,‘暗店’就是一个很难找的地名,并且还用‘暗’字来修饰。”余中先举例分析,这是作家试图找出当时个人在文化、历史中的身份,“也包括我们的父辈兄长到底处在一个什么地位上。相对其他作家来说,他的写作笔法也是有些‘怪’的。”

评论家白烨则透露,在文学圈子中对莫迪亚诺还是很认可的:“他大概属于跟昆德拉同一层次,作品内容反映二战比较多,很好的把先锋性与历史感结合起来,在这点上,他很独特。”

5.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

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

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1、海滩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文坛上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在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出现的总是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

因此“海滩人”形象是理解莫迪亚诺作品的关键,在莫迪亚诺迄今为止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是致力于表现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他笔下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海滩人”形象的缩影。通过对该类型人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失去自我是“海滩人”形象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点也与莫迪亚诺试图解决身份危机的创作动机相吻合。

正是从此点出发,莫迪亚诺通常会选犹太人、无国籍者、飘荡的流浪者作为他文本的主人公。这些人物都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根、附着处和立足点,处于漂浮的状态"同时,莫迪亚诺把他自己从战争中支取到的象征性压力投射到他笔下的“海滩人”身上,因此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在处处充满危机的环境中痛苦挣扎,为自己的命运和处境焦虑不已。

莫迪亚诺通过采用追寻的叙述模式,表现“海滩人”孜孜不倦的追寻。尽管他们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显示出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机与活力。

2、片段式叙述法 莫迪亚诺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时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如《暗店街》就是由47个片段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有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有从其它地方得到的调查报告,有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有主人公回忆起来的过往生活的图景。

片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自成一篇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结构。《夜半撞车》也是由一些片段组合而成的小说,它以文本的主人公“我”寻找肇事车辆的车主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为主线,串联起“我”早年生活的片段。

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博维埃尔博士主持的讨论会、童年时被轧死的狗、幼年时的居所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的颠簸、青年时的穷困和成年时的浑浑噩噩。

不但上述这两部作品,莫迪亚诺的小说都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蕴含道德内容的价值评判。他只是借助片段,以虚构和臆想的手法,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困惑的虚实相间、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事实上,莫迪亚诺也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扩展资料:简介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译作帕特里克·蒙迪安诺,法语:Patrick Modiano,意大利语:Patrizio Modiano[1],1945年7月30日-)。法国小说家,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后裔,母亲是比利时表演艺术家路易萨·库佩恩 (Louisa Colpijn)。他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术院小说大奖。

1978年又由于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

2014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十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人,颁奖词称他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他是第一位先后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作品1、《星形广场》(La Place de l'Étoile) (1968)2、《夜巡》(La Ronde de nuit) (1969)3、《环城大道》(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1972)4、《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 Lucien)(1974)5、《凄凉别墅》(Villa triste) (1975)6、《家庭手册》(Livret de famille) (1977)7、《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1978)8、《一度青春》(Une Jeunesse) (1981)9、《记忆的小路》(Memory Lane )(1981, 由Pierre Le-Tan配图)10、《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 si braves garçons) (1982)11、《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 Perdu) (1984)12、《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 d'août) (1986)13、《缓刑》(Remise de Peine) (1988)14、《儿童更衣室》(Vestiaire de l'enfance) (1989)15、《蜜月》(Voyage de noces)(1990)16、《废墟中的鲜花》(Fleurs de Ruine) (1991)17、《Un Cirque passe》 (1992)18、《春季之犬》(。

6.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缓刑》讲了什么故事

没看过啊。

是一个作者吧。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 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

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该小说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

嗣后他接连发表了多部作品,几乎部部获奖。1969年的《夜巡》获钻石笔尖奖。

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

它搬上银幕后,成为7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之一,获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的《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

1977年带有自传色彩的《户口簿》问世。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

《暗店街》的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孜孜不息地寻访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及其亲朋友好友的踪迹,他们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甚至远涉重洋,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寻找青年时代的友人。

他的调查对象中有俄国流亡者、无国籍的难民、餐馆或酒吧间的老板、夜总会的钢琴演奏员、美食专栏编辑、古城堡的园丁、摄影师、赛马骑师等等。这些调查把读者带回到作者情有独钟的占领年代。

再现了这一黑暗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作者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7.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

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

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1、海滩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文坛上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在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出现的总是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

因此“海滩人”形象是理解莫迪亚诺作品的关键,在莫迪亚诺迄今为止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是致力于表现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他笔下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海滩人”形象的缩影。通过对该类型人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失去自我是“海滩人”形象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点也与莫迪亚诺试图解决身份危机的创作动机相吻合。

正是从此点出发,莫迪亚诺通常会选犹太人、无国籍者、飘荡的流浪者作为他文本的主人公。这些人物都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根、附着处和立足点,处于漂浮的状态"同时,莫迪亚诺把他自己从战争中支取到的象征性压力投射到他笔下的“海滩人”身上,因此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在处处充满危机的环境中痛苦挣扎,为自己的命运和处境焦虑不已。

莫迪亚诺通过采用追寻的叙述模式,表现“海滩人”孜孜不倦的追寻。尽管他们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显示出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机与活力。

2、片段式叙述法莫迪亚诺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时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如《暗店街》就是由47个片段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有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有从其它地方得到的调查报告,有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有主人公回忆起来的过往生活的图景。

片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自成一篇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结构。《夜半撞车》也是由一些片段组合而成的小说,它以文本的主人公“我”寻找肇事车辆的车主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为主线,串联起“我”早年生活的片段。

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博维埃尔博士主持的讨论会、童年时被轧死的狗、幼年时的居所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的颠簸、青年时的穷困和成年时的浑浑噩噩。

不但上述这两部作品,莫迪亚诺的小说都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蕴含道德内容的价值评判。他只是借助片段,以虚构和臆想的手法,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困惑的虚实相间、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事实上,莫迪亚诺也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扩展资料:简介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译作帕特里克·蒙迪安诺,法语:Patrick Modiano,意大利语:Patrizio Modiano[1],1945年7月30日-)。法国小说家,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后裔,母亲是比利时表演艺术家路易萨·库佩恩 (Louisa Colpijn)。他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术院小说大奖。

1978年又由于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

2014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十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人,颁奖词称他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他是第一位先后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作品1、《星形广场》(La Place de l'Étoile) (1968)2、《夜巡》(La Ronde de nuit) (1969)3、《环城大道》(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1972)4、《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 Lucien)(1974)5、《凄凉别墅》(Villa triste) (1975)6、《家庭手册》(Livret de famille) (1977)7、《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1978)8、《一度青春》(Une Jeunesse) (1981)9、《记忆的小路》(Memory Lane )(1981, 由Pierre Le-Tan配图)10、《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 si braves garçons) (1982)11、《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 Perdu) (1984)12、《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 d'août) (1986)13、《缓刑》(Remise de Peine) (1988)14、《儿童更衣室》(Vestiaire de l'enfance) (1989)15、《蜜月》(Voyage de noces)(1990)16、《废墟中的鲜花》(Fl。

8.亚诺·多里安的角色语录

……

(来自主线末尾,亚诺最后一段独白)

……

刺客兄弟会的教条教导我们诸行皆可,我曾以为这表示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为了追求理想而不计任何代价。

现在我懂了,诸行并非都得到允许,而是教条本身即为一种警告。

理想太容易跟教义妥协,而教条则让人变得狂热。

没有任何权利高过我们自己的判断。

也没有至高的主宰在监视可以惩罚我们的罪。

到了最后,只有我们自己可以避免过度执着,也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前进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价。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救赎者、复仇者、或救星。我们向反对我们的人发动战争,然后他们再反过来向我们发动战争。

我们总梦想着在世界上留下我们的印记……但我们却只在史书不会记载的战争中白白牺牲自己的性命。

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将随我们自己一起消逝。

---END---

9.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介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获奖原因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2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他的父母、祖先均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他的父亲是英国国籍,母亲是法国国籍,他随了母亲入法国国籍。2008年,他凭借纯真、超越抽象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作品中富含的那种漂浮不定的归属精神,因而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便是法国大作家勒·克莱齐奥。他特别擅长描写小人物,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及内心思想,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法国大文学家的十句格言,体会其文字的精神内涵。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勒·克莱齐奥出生在法国尼斯,那个时候正是二战打响的时候,在他童年时光,战争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因而在其作品中会出现战争的内容与观点。在他8岁的时候,勒·克莱齐奥踏上前往非洲的路途,跟随母亲去探望作为军医的父亲,正是在这次旅途中,年幼的勒·克莱齐奥在轮船甲板上,开始了小说创作。可以说,他的事业起始于旅行,而旅行又成为其事业的支柱,正如他曾经公开说道:没有旅行就会停止写作。

他的一生真的很精彩,就像候鸟一样,从欧洲到美洲迁徙,亲身经历多种文化,在其内心发生激烈的“碰撞”与“化学反应”。他的身上又流淌着毛里求斯人的血,在法国教育理念下长大,旅行的经历让其吸取不同的文化形式,所以他被称作:世界公民,是所有大陆和各种文化的“儿子”。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值得一提的是,勒·克莱齐奥对我国文化情有独钟,他常年阅读我国文化典籍,被我国深厚文化底蕴深深的吸引住。在其作品中,也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他曾在作品中称:秦始皇为万皇之首,他更是公开称:老舍先生填补了他对中国了解的空白,而他也是老舍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还曾写过文章公开对老舍先生做出赞美并表达崇慕之情。

老舍对勒·克莱齐奥影响是深刻的,尤其在塑造人物上,二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很多人物都是遭受痛苦,备受侮辱的小人物,他们精神上卑微,人格失衡,心理扭曲,但他们内心没有丧失精神力量、生命认识,人格还未被泯灭。虽然小人物地位卑微,但他们善良,坚强,他们能够在乌黑的泥沼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辉,这也是作者在小人物身上对美好世界的展望与追求。

在作品中的小人物身上,还可以体现出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他曾经公开说过“为饥饿的人写作”,在惨绝人寰的外部环境下,人艰难的活着,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对穷苦大众出于人道主义的悲悯,尤其对儿童,这种思想体现得更加明显。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每一位小人物都在“逃”,在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天生的野性,而这种野性在作者看来是那么的纯洁。当然,作品中的人物逃离是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与地方,或者寻找喜欢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中理想的故乡。因无能为力才逃离,因走投无路必须逃离,这是作者对小人物在生存、价值、尊严、人格上的探索,指引他们走上自由、奔放的内心所想的生活。

总之,在法国,勒·克莱齐奥家喻户晓,他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在1994年法国读者的调查中,勒·克莱齐奥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家,可见其在法国文坛的影响力之大。

据记载,勒·克莱齐奥于1940年4月13日出生法国尼斯,今天是他82岁生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十句格言,体会其文字的深刻内涵及多元的文化特质,相信你会对他有更深刻的了解。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法国作家,擅长刻画小人物,勒·克莱齐奥十句格言,既透彻又犀利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