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末不能倒置的名言(关于本末倒置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2-04-13 14:2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本末不能倒置的名言(关于本末倒置的名人名言)

1.关于本末倒置的名人名言

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 mò dào zhì ,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词语辨析:【近义词】:轻重倒置、舍本求末、削足适履、杀头便冠喧宾夺主、反客为主、舍本逐末、本末颠倒 、

【反义词】:以一持万、本末相顺、分清主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灯 谜】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本末倒置(打一字)

谜底:未

【辨析】 “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本末倒置”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颠倒了;“舍本逐末”指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示例】: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不分主次。

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是十分恶劣的。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

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语,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

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

清代王昶所写的《新修州学之记》说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则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判断。

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语。

英文翻译:先教写,再教读,那是本末倒置了。

To teach writing before reading is 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等我们把汽车买到你再修车库好了;不要本末倒置。

Wait until we buy a car before you build the garage;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2.本末倒置的成语语故事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基本释义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 处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

成语典故

《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

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语,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

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

清代王昶所写的《新修州学之记》说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则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判断。

3.关于得失的名言有哪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舍得”只有舍才能得 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 ----海明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汉]司马迁《史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战国]孟轲(ke)《孟子·告子上》 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宋]苏轼(shi)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纪昀(yun)《阅微草堂笔记》 我宁可高尚地蒙受损失,也不愿卑鄙地去获取。

——[古罗马]西鲁斯 毋(wu)庸置疑,失有时比得更有益。——[古罗马]普劳图斯。

关于本末不能倒置的名言

大学:经典名言20句,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唐代以前人们不甚重视。直到大文豪韩愈经常引用其中的章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更是盛赞《大学》,称它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经典名言20句,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理学大家朱熹,把《大学》合在《四书》里,并以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成为自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

本文精选文中20句名言,附上译文和感悟,以飨读者。

大学:经典名言20句,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于弘扬光明品德,

在于使人弃旧向新,

在于使人追求至善。

感悟:大学之道的原则,就是弘扬光明品德;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就是让人弃恶从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会志向坚定;

等做到志向坚定后,才会内心宁静;

等做到内心安静后,才能泰然安稳;

等做到泰然安稳后,才能思虑周详;

等做到思虑周详后,才能有所收获。

感悟:达到至善之境,要按照定、静、安、虑、得的步骤来施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任何东西都有根本枝末,

任何事情都有开始终结。

感悟:做事情要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本末倒置。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想意念真诚,就要获得丰富的知识;

要想知识丰富,就要研究事物的道理。

感悟: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才能彰显品德。要做到意念真诚,关键在于“格物致知”。

大学:经典名言20句,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克明峻德。

弘扬光明品德。

感悟:书里引用《尧典》上的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做到一天自新,

就应该天天都要自新,

并且能永远这样下去。

感悟:德行修养,不能一日中断。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靡。

在那淇水弯弯的岸边,竹子青青且婀娜茂盛。

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在那里专研探索学问;

他好像在加工角牙,不断地切和磋;

又好像在打磨玉石,反复地琢和磨。

感悟:圣贤们研究学问,如切如琢,如琢如磨。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所谓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欺。

就像厌恶恶臭气味一样,厌恶邪恶;

就像喜欢美丽女子一样,喜欢善良。

这样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

感悟:一个人独处时,更能体现出其道德水准的高低。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十只眼睛看着你,

十只手指点着你,

多么严厉的监督!

感悟:人前人后,都要做到真诚。不要做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所谓修养,先要端正内心。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够端正。

感悟:人生之路能走得顺畅,端正内心很重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念不能集中,

虽然看到了,但却像没看见一样;

虽然听到了,但却像没听见一样;

虽然吃过了,但却像没吃过一样。

感悟:做事情贵在专一。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做事内心真诚,虽然不能达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很远。

感悟:内心真诚的重要性。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如果自身不合乎“恕道”,怎么能够教化别人去做呢,这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感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如果上位的人,某种作为让自己厌恶,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下位的人;

如果下位的人,某种作为让自己厌恶,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上位的人。

感悟:人要追求人格的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大学:经典名言20句,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感悟:要把德,看成为人的根本。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说出的话违背道理,就会有违背道理的话来回报;

聚敛财富悖逆情理,那么就会悖逆情理地失去它。

感悟:名利财富,可以看透,但不可看穿。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处事的原则,忠诚信义,便会得到;骄奢放纵,便会失去。

感悟:忠诚信义,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生产财富的原则,就是创造财富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创造财富的人勤快,消耗财富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能经常充足了。

感悟:开源节流,勤快节俭,才是生财之道。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德的人,靠散财来提高德行;

不仁之人,聚敛财富不择手段。

感悟:追求财富,不采用仁义手段,即使暴富,也不会长久。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才会要求别人做到;

自己不会去做,才要求别人不去做。

感悟:儒家提倡的”恕道“。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